《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第 45 章(第四十五章(八万营养液加...)

    
    得到了国家表彰的宋药生活没什么改变。
    小孩依旧每天忙着各种学习,&bsp&bsp玩耍,画设计图。
    啊不对,多了一条,催赵晓东收尾。
    扇钟的制作全程都是两个小孩自己动手的,&bsp&bsp没有怎么劳动大人,&bsp&bsp毕竟现在的宋药已经有了小刀具使用权。
    不过严格说起来的话,&bsp&bsp宋药觉得扇钟要比他以前做的任何东西都艰难。
    因为它需要的各种细碎部件真的是很多很多。
    做起来倒是不难,&bsp&bsp但是费时间啊,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很精心的去对待。
    如果说刚开始的时候宋药还能因为新鲜感强行耐心下来,那么随着扇钟的制作一步步完成,&bsp&bsp他也在飞速进步后,&bsp&bsp对扇钟的兴趣就不大了
    当然,宋药不是那种会随便放弃的人。
    他信誓旦旦“老师教过的,干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终,&bsp&bsp所以我们绝对不能放弃!要坚持到底!”
    正一脸生无可恋给扇钟收尾的赵晓东“你是没放弃,&bsp&bsp因为现在坚持的是我。”
    他现在超级后悔答应了宋药自己来收尾。
    和宋药一样,他也对扇钟兴趣不是很大了。
    要不是拉了勾,&bsp&bsp赵晓东真想耍赖算了。
    宋药嘿嘿笑,&bsp&bsp给他打气“你想想扇钟能给我们挣钱的呀,它还没做出来我们就已经有订金了,&bsp&bsp要是做出来,那我们直接发财了。”
    为了激励赵晓东,&bsp&bsp宋药还把收到的订金拿出来给他看。
    其实这些订金并不多。
    毕竟星河县比较穷那也不是说说而已,虽然开表彰大会那天大家都很热烈的来凑热闹,&bsp&bsp但在没有见到实物之前,&bsp&bsp大部分人还是比较谨慎的。
    虽然宋药说了订金可以退,但是星河县的人民一分钱都会很珍惜的,&bsp&bsp比起“交订金便宜五毛”的诱惑,他们更愿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只有县长和秘书小哥很给面子的交了订金,因为他们手头宽裕,而且也信任宋药的搞事能力。
    宋药完全没想到这层。
    小孩子很天真的认为,大家一定是因为他们年纪小不太相信他们的缘故(虽然也的确有这个原因)。
    所以他更努力的催促赵晓东了“你快加油做出来,我们卖多几次扇钟,大家就知道我们很可信啦。”
    赵晓东有气无力“这扇钟做出来真的太费劲了,我们以后卖它,不会还要每天都做吧?”
    正沉浸在“嘿嘿嘿马上就可以发财啦”快乐中的宋药一呆。
    是哦,光是县长和秘书哥哥的扇钟就够他们做上很久了。
    他只是想要挣钱,不是想要变成一个做扇钟机器啊。
    赵晓东见宋药一脸呆滞,哼哼道“我没想到就算了,你居然也没想到。”
    要知道,宋药可一直都是两人中负责出主意那个的。
    宋药的小脑袋努力高速旋转“有了!”
    他眼睛一亮,叭叭叭的把自己刚刚想到的方法说了出来
    “扇钟最麻烦的就是各种小部件特别多,我们可以让别人来做啊。”
    小孩为自己能想出这么一个好主意而得意洋洋
    “反正其他的很快就能好,小部件又很好上手做,完全可以交给别人。”
    而其他的就很简单了,照着他们两个现在的动手能力,最多半个小时就能把它们装好。
    赵晓东眼睛一亮“那我们给谁做呀?”
    这个问题直接把宋药给难住了。
    是哦。
    爸爸现在还没回来呢,就算是回来了估计也要忙蜜蜂的事,爷爷本来就很忙了,现在还在学习《木匠技巧》。
    奶奶对做这些东西不感兴趣,她每天都忙着看书学习呢,有时候还会去旁听一下学校的课。
    说起来宋奶奶也是厉害。
    她刚去学校旁听的时候,何老师倒是没说什么,还会在她问问题的时候耐心解答,村里一些人倒是笑过她年纪这么大了还要去跟小娃娃一起上课。
    结果宋奶奶自己倒是很骄傲,人家笑她,她就自信满满的表示自己这是爱上进。
    她这样,其他人倒是不好笑她了。
    等到大家意识到,宋奶奶可以帮他们看看自家孩子有没有好好上课后,还有不少和宋奶奶聊得来的中老年来拜托她呢。
    有那么几天,宋奶奶一度是村里的风云人物,热度直逼宋药。
    自己的奶奶和自己一起上课这件事宋药接受良好。
    反正他上课的时候又没有偷懒,奶奶只会看到他好认真学习的。
    小爸倒是会做一些木工活,但是他最不擅长的就是这种比较细碎的小部件,妈妈又要上课,又要画水力风扇的图纸,也抽不了空。
    扒拉了一圈,宋药发现,他一个人都凑不出来。
    他去看赵晓东。
    赵晓东“……我妈妈和我奶奶做刺绣,手不能太糙的。”
    大树村里只有赵晓东的妈妈和奶奶会往手上擦护手的膏,因为她们家里的收入大头是靠做衣服和刺绣卖钱,所以让手不要起茧就很重要。
    就连她们家的地,那也是租给别人来做的,商量好了每年给粮食。
    当初赵晓东爸爸还在的时候,因为他在部队不能经常回家,一家人商量了很久才商量出这个处理方式。
    后来赵晓东爸爸过世,婆媳两人也是抹掉眼泪思考很久,考虑到她们都个子比较小,也没什么力气,种地估计也是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才决定继续延续地租出去,她们两人做衣服做刺绣换钱。
    因为家里少了赵晓东爸爸的津贴,之前那几年赵家过的实在是有点拮据。
    自从国家开放了做生意的限制,她们做出来的各种衣服刺绣也不用必须卖给供销社,赵家的日子才好过起来。
    赵晓东不太知道这些,他以前一直被妈妈奶奶保护的很好,还一直很自信的觉得家里条件和村里其他人差不多呢。
    也就是今年,跟宋药玩在一起后见识到了很多事,他才稍微长进了一点。
    此刻就和宋药一起冥思苦想“要不我们就不要管谁做了,我们出钱买,谁想赚这个钱就谁做。”
    宋药觉得这个法子不错,跟之前他爸爸放话出去买村里的木头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时就是,大树村谁想要挣这个钱,就自己打磨好木头再运送到县里,他爸爸只需要给钱收木头就行。
    当然了,什么事都不能一概而论。
    木头和这种需要精细做出来的小部件还是不一样的。
    宋药补充一点“我们要规定好它们的大小,必须要和我们要求的一模一样,不然不给钱。”
    赵晓东赞同点头“还有,我们得把价格好好的定一下,要既能让人觉得这个钱可以赚,又不让我们自己亏。”
    宋药“还有,我们要先定下来收多少个,不然万一大家做的小部件太多了,我们用不完那就太浪费了。”
    他想了想,又加一句“而且我们得把卖扇钟的钱怎么分说好。”
    赵晓东不怎么在意自己能分多少钱,挥挥手“看着分吧,反正早晚要花完的。”
    宋药其实也不怎么在乎钱,他能重视钱,那还是因为自己想做的东西材料需要花钱买。
    不过宋奶奶的教育还是很给力的。
    既然要分钱,那当然是要分公平了。
    他开始数两个人在做扇钟上面的功劳。
    “主意是我的,设计图也是我的,然后你是后加入的,干活也少一些,所以你要比我少……”
    宋药有点算不清楚,于是只能改了计算方式
    “这样好了,扇钟的一半收益我们单独放,用来买材料那些的时候用,剩下的钱我三你二。”
    赵晓东有点心虚“我分的是不是多了?”
    宋药大方挥手“你后来不是也拿了钱进来吗?我觉得这个数可以。”
    赵晓东其实对钱没什么概念,但是既然要算,他还是觉得自己拿的太多了。
    他想了想,说“我吧,你。”
    宋药想想觉得这样也行“那行,就这么定了。”
    自觉完成了分钱的大事,两人高高兴兴的继续商量小部件的事了。
    “我们要拿出样品来,把长多少短多少都规定死。”
    “还要专门选个地方来收。”
    “还要检查呢。”
    两个孩子你一言我一语的就把怎么收购小部件给商量好了。
    赵奶奶过去给他们送了两次零嘴,也听了个大概。
    她出去后就对着儿媳妇说
    “我看这是个锻炼这俩孩子的好机会,他们还是第一次自己全权做一件事呢。”
    赵妈妈有点不太放心“让他们自己来行吗?他们年纪还小呢。”
    “你看他们做出来的东西,哪个像是年纪小的人能做出来的。”
    赵奶奶最近和宋奶奶走得近,也被她带的想的开了一点
    “我们之前总是护着东东,可他也不能被我们护一辈子,孩子们自己倒腾出来的东西,让他们倒腾去吧。”
    赵奶奶说完进屋拿了个手帕出来,把里面包着的钱拿了一些出来,递给儿媳妇
    “你今天去县里,买些好布回来,我给俩孩子一人做一身衣裳。”
    赵妈妈看着手里的钱数有点惊讶“这么多?”
    “对,你去老钱家买,他家的布虽然贵,但是好用也好看。”
    一听是老钱家的布,赵妈妈就不说话了。
    他家的布料的确是要贵一些。
    她下午就去了一趟县城,顺带还买了两串糖葫芦带了回来,给俩孩子一人一根。
    宋药高兴的不得了。
    他上次吃糖葫芦还是去年庙会的时候了。
    回了家宋奶奶看见也笑了“现在四处都越来越好了,我上次去县里还看见两个卖糖葫芦的。”
    要知道以前如果不是庙会,街上绝对不会有这些的。
    因为大大家伙日子都不好过,就算是小孩子再馋,大人基本也是舍不得花钱买糖葫芦的。
    宋药的关注点放在了“上次”上面。
    上次不就是开表彰大会的时候吗?
    小孩超级震惊“奶奶,你怎么不告诉我呀,我很喜欢吃糖葫芦的。”
    宋奶奶“我倒是想告诉你,你被那么多人围着,我也挤不进去啊。”
    宋药……也是。
    因为错失了糖葫芦,他颇有一种失去了全世界的失落感。
    不过这些失落在看到自己手里现有的糖葫芦后,又瞬间一扫而空了。
    嘿嘿,至少他现在正在吃呀。
    宋药一边开开心心吃着糖葫芦,一边就把自己和赵晓东的打算告诉了宋奶奶。
    宋奶奶和赵奶奶的想法差不多。
    宋药做出过不少东西,但没有一次是自己处理的,基本都是他做完了,甩甩手就跑掉去玩自己的。
    至于后面的善后,自然有家里的大人帮他处理。
    既然这次他自己主动承担了扇钟的后续,宋奶奶也不打算拦着。
    家里因为风扇已经有了不少收入,目前宋家是不缺钱的。
    宋药想折腾,就让他折腾去吧。
    不管是赚了还是赔了,都是乡里乡亲的,也不至于很大损失。
    也许是因为孙子的聪明天赋,也许是因为上次国家的表彰,宋奶奶总有一种感觉。
    她的小孙子在家里呆不了几年了。
    大树村太小了,他迟早要去更广阔的天地,所以趁着还在家里,还有家人给他兜底,他想折腾就去折腾吧。
    宋药也是回了屋才发现,这次奶奶居然没有让他上交赚来的钱。
    小朋友一下就美滋滋起来了。
    嘿嘿嘿,等钱到手之后,他要买好多好多的糖葫芦,每天都吃!
    扇钟做出来的这一天,宋爸回来了。
    他回来的时候还有点懵逼。
    因为一路上碰见的熟人都跟他说,他儿子被国家表彰了。
    前两天还在县里开了表彰大会呢。
    宋爸扼腕。
    这么大的好事,他怎么就给错过了呢。
    他都没能在这么重大的场合好好夸夸自家孩子。
    对了,表彰大会那么多人,完全可以给蜂蜜打个广告。
    想到这里,宋爸更觉得遗憾了。
    不过他一如既往想得开。
    幺儿才八岁呢就已经被表彰了,以后说不定表彰的次数还多的很呢。
    下次不错过就好了。
    想通之后,他美滋滋的回了家,捞出正在努力画设计图的小孩就是一顿夸
    “爸的好儿子啊,你怎么这么聪明呢,居然能被国家表扬,不愧是你,真厉害!”
    宋药被夸的也美滋滋的,窝在爸爸怀里也是一个劲的反夸他
    “爸爸你好像瘦了,看着更威武了,好多天没见你我好想你呀,你想我了吗?”
    “爸爸当然想你了,让我看看我们幺儿在爸爸不在的这几天有没有长高啊,诶呀!真的长高了!”
    父子俩亲亲热热的互相吹彩虹屁。
    这个说一句“爸爸我好想你”,那个来一句“儿子诶爸爸也每天都在想你”。
    路过的宋奶奶……不就是几天没见吗?整得跟失联了几年一样。
    反正不管如何,父子俩都很开心。
    宋药高高兴兴的跟他分享了自己这几天都干了什么,还把他画的设计图举起来给爸爸看。
    宋爸熟练的睁着眼睛说瞎话“不错,画的真好。”
    虽然他根本看不懂那是个什么,但是不管了,反正夸就对了。
    宋药果然很高兴“爸爸你也觉得这个车我画的好吧!”
    宋爸“……”
    他神情微妙的盯着本子上面这个奇形怪状的东西,干笑“这是个什么车?”
    宋药摇头“不知道。”
    他就是有了一个想法,还什么都来不及做呢。
    “上次刘伯伯走的时候坐的车我看了好久,虽然它看上去不是很透气,但是比自行车厉害好多呀,我就也想做一辆。”
    宋爸懵了几秒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什么“你说的是那种四个轮子的车?”
    宋药点点头。
    宋爸一下乐了“乖儿子哟,真聪明,连轿车都会做了!”
    轿车啊那可是!
    听说价格可贵了,就连县长都开不起呢。
    他儿子居然连轿车都会做了,宋爸整个人都要飘上天了。
    宋药打断爸爸的幻想“我不会做呀,我只是想做个和他一样快的东西出来。”
    他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自行车实在是太慢了,而且还要自己骑,好累的,要是可以有一个和自行车差不多,但是又不用骑就可以跑的车就好了。”
    宋爸发现了儿子脸上的小怨念。
    他嘴上“好好好我的乖儿子你是最棒的你一定行的”,扭头就去问宋奶奶
    “幺儿怎么突然要造车了?”
    宋奶奶还没来得及回答,在旁边择菜的宋爷爷已经给出了答案
    “上次去县里,县长把自行车借给他骑了。”
    宋爸想了想高高大大的自行车,再想想自家小小一个的儿子“他摔了?”
    宋爷爷点头。
    宋爸“没哭吧?”
    宋奶奶在一边表示“哭了,哭了两秒,反应过来这不是在家里,又把眼泪憋回去了。”
    宋爸有点想不通“不就是摔了一下吗?”
    十岁以下的小孩摔倒那是很常见的事,宋药平时也没少摔啊。
    有大人在的时候他哭的超大声的,每次都要大人把他抱起来亲亲哄哄,小孩才会委屈兮兮的收起眼泪。
    虽然今年宋药开始爱面子了。
    但他毕竟是小孩子,还没到这种摔了一下过了好几天说起来还气闷的地步吧。
    宋爷爷慢悠悠择菜“县长在旁边笑幺儿了。”
    不比还想给孙子留几分面子的宋爷爷,宋奶奶就直接多了
    “县长笑的肚子都疼了,一边在旁边笑一边说幺儿是腿短所以踩不了蹬板。”
    宋爸……懂了。
    自家儿子是个什么样他还是很清楚的,自行车那么高大,想也知道幺儿上去之后连做都不能做,只能站着踩。
    但腿短连一圈都踩不了,那可不是只能摔下来吗?
    当着其他人的面摔下来,还被嘲笑,宋药记这么久太正常了。
    宋药的确很记仇。
    摔下来倒是不怎么疼,但被说腿短就让小孩很不开心了。
    自觉丢了面子的小孩暗搓搓的把县长记在了自己的小本本上。
    但是光记小本本还是不够的。
    这个场子他必须要找回来!
    所以他一回来就气哼哼的冥思苦想。
    平时除了吃饭睡觉上学玩耍监督赵晓东还有摸鱼发呆外,其他的所有时间可是都用来画这个设计图了!
    就连爸爸回来,他也只短暂的和爸爸互夸了半个小时,就继续奋斗力满满的埋头苦干起来。
    到了吃饭的时候,宋药才一边吃饭一边听宋爸在说他的“学习养殖蜜蜂经验”。
    “那家人没要钱,免费教了我不说,还说要是我想养的话,愿意把他们手里的蜜蜂转给我。”
    宋奶奶皱眉“他们想让你接手蜜蜂肯定是有原因的,你问清楚没?”
    宋爸喝了一口粥“问清楚了,那家也都是个实诚人,跟我说的清楚,养蜜蜂容易挨蛰,不管是平时养还是取蜜还是收蜂箱的时候,挨蛰是常事。
    然后吧,蜜源就那么多,他们为了能保持蜜源,就只能每年带着蜂箱到处跑,辛苦不说,要是遇上蜜蜂生病,蜜源损失,那直接能赔本。”
    宋药听的认真,时不时还点头表示同意
    “是呀是呀,蜜蜂也是会生病的。”
    宋爷爷问“这么说,这个蜜蜂养殖不能做了?”
    宋爸摇头“倒不是不能,那家人的蜜蜂也是从别的养蜂人手里买过来的,我们这边地界,就他们一家养蜂人,所以他们的蜂蜜还是不愁卖的。”
    他估摸着,他们村的那些蜜蜂也是从那边来的。
    以前几年可没见过蜜蜂,只有马蜂每天到处飞来飞去的。
    宋爸显然是把一切都打听的清清楚楚才启程回家,此刻就说了
    “钱他们赚了不少,但是也受不了这样一直颠沛流离四处跑的日子,他们的孩子也大了该上学,也想买个房子定居下来,所以才想把那些蜜蜂脱手,去做点别的小生意。”
    毕竟他们现在手里的钱,也够好好过日子了。
    宋爸也不愿意全国各地的跑。
    他要是没离婚,有个兄弟姐妹的,他也就放心的去了。
    但家里就他一个青壮年,上面两个老人,底下一个八岁儿子,他们家目前还是种地为生,宋爸再想浪,那也不敢走远。
    所以他就升腾起了一个别的想法。
    “幺儿之前给我看了半本书,我都理解的差不多了,也都记下来了,然后那家人教的一些东西书上也都有,我想先试着养养蜂。
    如果我能养好的话,我去找别人来养这个蜜蜂,我卖蜜蜂给他们,帮他们卖蜂蜜抽成怎么样?”
    宋药一下就听懂了“那这样的话,爸爸你不用到处跑,把蜜蜂卖给愿意到处跑的人就行了。”
    宋爸高兴的拍拍儿子小肩膀“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除了给他们提供蜂源和货源,我还可以教他们怎么养蜂,蜜蜂生了病怎么处理,去其他城市放蜂的时候要怎么选地方住,怎么根据天气决定放不放蜜蜂……”
    他显然已经思考过很长时间了,巴拉巴拉就说了一大通。
    宋爷爷宋奶奶脸上露出沉思表情。
    宋爸就期待脸去看父母,希望得到他们的同意。
    最后还是宋奶奶先开了口“这样也不是不行。”
    宋爸“没有但是了吧?”
    宋奶奶看儿子一眼“不过,你得先确定你真的会养,会看蜜蜂生病,会选天气,不然你那不是做生意,那是坑蒙拐骗。”
    “对。”宋爷爷表示同意“货源你也要先商量好。”
    不然蜂蜜收上来,货源出了问题,那直接全砸手里。
    他们这么说,就相当于是半同意了,宋爸兴奋不已,当即表示自己一定搞定了这些再去实行。
    “我打算弄两箱蜜蜂,在后山放放养着试试。”
    毕竟目前他也只有理论知识,还没有实操过。
    宋药第一个表示支持“爸爸,我可以跟你一起去吗!”
    宋爸看看儿子白白嫩嫩的小脸“……你就别去了,那蜜蜂蜇人可疼。”
    他表示“人家养蜂人为了不被蜇,大夏天的穿的厚厚实实,因为要是穿薄了的话,蜜蜂的尾针还可能穿过衣服。
    他们为了脸上不挨蛰,买了蚊帐布缝在帽子上,每天就那样盖着脸。”
    宋爸把手放在脸上,表示以后他就是这样一个形象了。
    “所以你们谁也别去,大夏天的,我年轻力壮的没事,你们老的老小的小,再热出点毛病来。”
    宋药眼睛亮晶晶的“爸爸你不用担心!我知道怎么让你不用穿厚衣服还不挨蛰!”
    宋爸迟疑“又是你做出来的东西?”
    宋药兴奋点头“是呀是呀!我可以用我新研究出来的材质给你做一套衣服,这种材质是我好辛苦才弄出来的,还花了好多钱呢。”
    宋爸惊讶的不得了“诶呀,我才去几天,我们幺儿连布都会织了?”
    “不是织布,是材质,材质!”
    宋药得意洋洋“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现在我们中洲,不对,是整个海蓝星都没有这种材质的哦!”
    “哇!”
    宋爸很捧场“我们幺儿这么厉害呀,那爸爸就等着你的衣服了。”
    宋药就等着他这句了,一听立刻伸手。
    宋爸疑惑“干嘛?”
    小孩理直气壮“给钱呀,我们家里可做不出来,我要去跟人家借用工厂器材才行的。”
    听上去好像有理有据,宋爸大方的掏兜“行,多少钱?”
    宋药“五块!”
    宋爸“这么多???”
    见他嫌多,小孩心虚了一下“那,那四块吧……”
    长年奋斗在讨价还价第一线的宋爸立刻察觉到还有还价空间“还是多了。”
    “好吧。”
    宋药瘪嘴“三块五。”
    小孩哼哼的不甘心道“我还要在县里辛苦一下午呢,那不得吃点好吃的嘛。”
    还价成功,宋爸心满意足,捏捏儿子的小脸蛋,数出来四块钱给他。
    “臭小子,拿去吧,不要乱花啊,不然下次不给你零花钱了。”
    诶,四块钱啊。
    这要不是看在幺儿的确和其他小孩不一样的份上,四分钱他都不会给。
    二十多岁了还没一毛钱零用钱的宋爸觉得自己儿子实在是太幸福了,居然能有五毛钱的巨款自由花销。
    宋药也觉得自己很幸福,小孩瞬间露出开心笑容,喜滋滋的拿过钱放下筷子溜走
    “谢谢爸爸!!我去找赵晓东啦!嘿嘿嘿!我可以买二十六根糖葫芦啦!”
    宋爸立刻冲他喊“不准买那么多!小心你牙坏了!”
    一直默默看着儿子孙子斗法的宋爷爷一直等到宋药跑远了,才冷不丁来了一句
    “一根糖葫芦三分。”
    宋爸还有点没反应过来“三分怎么了?”
    宋奶奶看傻子一样的看儿子
    “你说三分怎么了,二十六乘以三,你自己算算是多少钱。”
    宋爸立刻心算了一下……七毛八。
    比五毛多了两毛八。
    他“……”
    讨价还价之王的他居然被自己儿子给哄过去了。
    这臭小子,学的还挺快。
    宋药还不知道自己说漏了嘴,他超开心的哒哒哒跑去找赵晓东。
    “赵晓东&bsp&bsp!我有钱了!请你吃糖葫芦!”
    赵晓东正在吭哧吭哧检查扇钟,听了这话昂首挺胸“我也有钱!我请你!”
    宋药吃惊“你的钱不是都让我花完了吗?”
    赵晓东得意洋洋的掏出五块钱“我奶奶今天刚给我的。”
    宋药惊呆了“五块!”
    “哇!!你好有钱呀!”
    赵晓东开心不已“嘿嘿,我奶奶说她做的一个刺绣卖出去了,卖了好多钱呢,这个钱给我拿去让我们买材料。”
    宋药羡慕不已“我爸爸才只给我五毛零花钱,你奶奶真大方。”
    “那是!”
    赵晓东得意洋洋“我不光可以请你吃糖葫芦,我还能请你吃猪蹄肉!”
    县里新开了一家卖卤肉的,里面的猪蹄肉超级好吃,除了要五毛太贵外没毛病。
    县长就喜欢在那买猪蹄肉吃,上次吃饭的时候,还给俩小孩一人夹了一块。
    然后生怕他们吃完了还想吃,县长紧赶慢赶的抢在他们面前把剩下的吃完了。
    从此宋药和赵晓东的做梦素材里就多了个猪蹄肉。
    一想到猪蹄肉那软糯的口感,宋药就兴奋的眼睛亮晶晶的
    “那我们明天就去吃吧!你请我吃猪蹄肉,我请你吃糖葫芦!”
    他表示“我可以请你十三天哦。”
    赵晓东算了算,超开心的说“我可以请你吃十天!”
    俩小孩完全把买材料的事丢在脑后,兴奋的凑一起畅想了好久,美的当天晚上的梦里都是猪蹄肉和糖葫芦。
    第二天,他们就抱着扇钟雄赳赳气昂昂去县里了。
    这次是宋爸送的他们,他正好也想去问问秘书做生意的事。
    扇钟做出来之后就已经引起了村里的一波围观,所以送到县里,路过看见的人都好奇凑过来问。
    还有人好惊喜的来了一句“诶呀,这不是宋幺儿吗?”
    “做出风扇的那个?旁边这个孩子就是跟他一起做风扇的吧?”
    “我记得我记得,这孩子之前还受了国家表彰呢,这个就是那个扇钟是吧。”
    有个阿姨过来凑热闹,听他们科普了一通,惊为天人
    “这孩子才这么小,就这么厉害了?!”
    宋药兴奋的小脸红扑扑。
    【,我好受欢迎呀,他们都在夸我嘿嘿嘿。】
    也跟着骄傲【那是因为宿主很棒!】
    阿姨接着说“诶唷,这才五六岁吧,怎么这么聪明的。”
    宋药“……”
    旁边的赵晓东仗义站出来“姨姨,幺儿已经八岁了!”
    阿姨的关注点一下落到了他身上“好好好,姨姨说错了,聪明的孩子是该长的慢一点,诶唷,看这孩子,真精神。”
    赵晓东骄傲站直。
    阿姨笑着对他说“我儿子也跟你差不多大,刚好十三,天天就知道玩,要是他也能跟你一样出息就行了。”
    赵晓东“……”
    这个时候就轮到宋药救他了“姨姨,他九岁。”
    阿姨愣了一秒,立刻改口“对对对,聪明的孩子是该长的快一点。”
    宋药跟赵晓东“……”
    总之,在被围观了半天后,大家伙的注意力终于转移到了扇钟上。
    不大不小刚刚好的扇钟被赵晓东抱着(宋药抱不动),秒针一下一下的动,钟上面的风扇也一下一下的吹。
    这个风力肯定比不上水力风扇了,但是也足够家庭使用了。
    因为宋奶奶说了,扇钟的事两个孩子全权处理,一看到这么多人就想张嘴推销一番的宋爸只能努力憋住,看着自己儿子小小一个,嫩声嫩气的在那努力安利。
    “既是钟,又是风扇,价格只比钟贵了那么一点点,带回去不光可以看时间,还能吹风。”
    赵晓东努力的抱住扇钟,一脸的“信我们没错的”自信表情。
    宋药就走在前头,赵晓东跟在后面,两个小孩像游街一样的,昂首挺胸把两条街走了个遍。
    扇钟的确是让人觉得很新鲜。
    而且实用还挺好看,性价比还不错。
    但架不住星河县穷啊。
    所以俩小孩晃悠了一圈,问的人不少,确定下来要买的人却只要五六个。
    就这五六个,其中四个还是本来就打算买个钟的。
    虽然这五六个买家就够他们赚了,但整个县就只出来这点人,还是让宋药有点失望。
    他有点小失落,毕竟小朋友自觉他所有制作出来的东西里,扇钟才应该是最受欢迎的那个。
    毕竟水力风扇太贵,救生项链不适用于普通家庭,手摇风扇更别提,只有扇钟,方方面面都是那么合适普通人购买。
    结果,这么好的扇钟,大家居然还是不想买。
    宋药蔫哒哒的,要是他长了尾巴的话,现在一定也是耷拉着的。
    赵晓东完全没发现。
    他根本没意识到整个县只有五六个买家多么少,还在那兴高采烈呢。
    围观的宋爸看出不对,拍了拍儿子的小肩膀“怎么了?”
    宋药瘪嘴“我以为大家会很喜欢扇钟的。”
    这是他第二次判定失误了。
    上次救生项链的时候他还想着扇钟一定不会出错呢。
    发现儿子是郁闷制作的东西不受欢迎,宋爸哭笑不得
    “大家是很喜欢啊,你没发现他们都舍不得走吗?”
    小孩不明白“那他们喜欢为什么不买?”
    宋爸“因为没钱买。”
    宋药呆了一秒“可,可是这个只比钟贵了一点点呀,只贵了两毛钱。”
    宋爸只能说的明白一点“钟大家也买不起啊,你看我们村,只要你顺伯家有钟。”
    宋药知道,但他本来以为,县里大家会比较有钱呢。
    不是都说县里人比村里富吗?
    但爸爸这么一说,他也反应过来了“所以不是我们的扇钟不好,是因为大家没钱买?”
    宋爸肯定点头。
    于是,失落了不到三分钟的宋药满血复活。
    小孩握紧小拳头,重新雄赳赳起来。
    “好!!我想明白了!”
    宋爸欣慰“你明白就好,没关系,其实卖出去几个也很不错了。”
    宋药满脸坚定“对!我明白了!”
    “我一定努力让我们县变得有钱!到时候大家就有钱买我的扇钟了!”
    宋爸“……”
    他一个没忍住笑出声来“噗……咳,我是说,不错,真有想法。”
    宋药眼睛亮闪闪看他“爸爸你也觉得我这个主意不错吗?”
    宋爸挡住忍不住翘起的嘴角,努力让自己显得不是在嘲笑儿子
    “咳咳,不错,不错。”
    得到了爸爸的肯定,宋药自信满满起来。
    等该问价的问完了,该定下的定下了,还在犹豫的依旧在犹豫时,他把他们要收购扇钟用的小部件这个消息说了出来。
    这个消息一出,原本还只是来围观一下的大家眼睛一下就亮了。
    “收多少?真的做出来就给钱吗?”
    像是这种额外收入,没人不想抓住机会的。
    宋药刚刚就在跟赵晓东嘀咕了半天,此刻就说了
    “我们一份一份的收,不收的时候会直接说的,要是做出来我们没收的也不要紧,下次我们再收你们可以直接拿来。”
    大家都情绪高昂的听着,对于宋药说的“做出来收不了”也没什么太大反应。
    反正就是一些木制的小玩意,能换钱最好,换不了也不耽误什么。
    宋药眼睛亮亮的看着充满激情的大家,悄悄对赵晓东说
    “我爸爸说,我们县穷,大家手里没钱,所以我们的扇钟才不好卖。”
    赵晓东睁大眼“啊?那怎么办?我们卖了这几个就不卖了吗?”
    “你真笨,他们不买是因为没钱,我们让他们有钱了不就好了吗?”
    赵晓东摸摸兜里的五块钱“可是我们自己也没什么钱呀。”
    宋药哼哼“我们县穷,别的县有的不穷啊,我们就把扇钟卖到别的县。”
    他小算盘打的特别好
    “之前的水力风扇不就卖到别的县去了吗?这个扇钟肯定也行,然后我们就找大家收购小部件,用他们做的小部件来做扇钟,他们就能赚钱啦。”
    小孩美滋滋总结“他们有了钱,就可以买我们的扇钟了!”
    赵晓东“哇!”
    他觉得这可真是一个好主意,一个劲的夸宋药
    “幺儿你太聪明了,这样的话他们一定能有钱买我们的扇钟的!”
    等忙完了,俩孩子高高兴兴就去找县长了,因为上次水力风扇就是县长给推到别的县的。
    听完两个孩子这一番“我们先让大家赚钱然后再来找我们花钱”的宏图大志后,县长……所以你们既然已经卖到别县挣了钱,为什么还这么执着要挣本县的。
    虽然这个计划有点神奇。
    但是作为县长,在看过了扇钟的实际模样后,他还是很支持的。
    “你们这个扇钟做的的确是不错,价格定价也便宜,其实倒是也不用自己一个个县的跑,只要把风声放出去,有些聪明的自己就会跑来我们星河找你们买了。”
    扇钟的出现可以说是直接挤占了钟表的一大半市场,只要消息传出去,自然会有人过来充当二道贩子。
    县长建议“你们现在就可以铆足劲收那些部件了,不出十天,一定不少人来找你们买,不过到时候记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奸商可是防不胜防的。”
    宋药和赵晓东互相看看。
    他们还是很谨慎的“万一我们做了一大堆扇钟,结果根本没人买怎么办?”
    “是呀。”赵晓东也跟着点头“那不就砸手里了吗?”
    县长倒是也理解他们。
    对于他来说,收那些部件的钱只是一场小投资(毕竟他家里挺有钱的),但对于宋药和赵晓东来说,这就是他们家庭的全部了。
    他们能这样谨慎,他反而有些佩服两个孩子。
    不是什么人都能在巨大的利益前面保持正常思考的。
    “这样吧。”
    县长想了想“买这些部件的钱我出,如果扇钟没有卖出去,我来承担它们的费用。”
    “如果扇钟卖出去了,你们把部件钱给我补上。”
    赵晓东一脸高兴的就要答应,还没开口就先被宋药拉住了。
    小孩嘀嘀咕咕“天下没有白吃的饭。”
    赵晓东也反应过来“是呀,天上不掉馅饼。”
    被俩小孩警惕看着的县长“……不错,继续保持。”
    其实他还真没打算白干,自从经历了“两分钱等于两个鸡蛋”事件后,县长就不再是以前那个大方的县长了。
    当然,最主要的是&bsp&bsp,逗小孩真的很好玩。
    他笑眯眯道“你们要答应我,前二十台扇钟先卖给我。”
    宋药和赵晓东都有点懵“二十台?你用的完吗?”
    县长“这你们就不要管了,就说卖不卖吧。”
    小孩试探问“不降价的那种?”
    县长点头“对,不降价。”
    宋药“那这样你好亏啊,只出钱,危险全让你承担了。”
    县长冲他眨眼“我这个人善良。”
    宋药“……”
    他还是觉得有诈。
    但是他和赵晓东嘀嘀咕咕半天也什么都猜不出来,只能半信半疑的答应下来。
    他们一答应,县长立刻拿出纸笔“来,签合约吧。”
    这么积极,更显得有诈了。
    两人又认真仔细的盘算了一遍,确定他们的确没亏之后,才犹犹豫豫签字。
    签完合约了,县长还挺正式的给了他们一份,自己收着一份
    “走吧,你们不是说想去工厂吗?我正好事都办完了,带你们过去。”
    宋药跟赵晓东赶紧跟上。
    瞅见秘书小哥了,他们眼睛一亮,上去嘀嘀咕咕就把刚刚的事给说了。
    说完了,宋药不解道“我们没觉得自己亏了呀,但是县长看上去就是一副很得意的样子。”
    赵晓东附和“对,他还奸笑!”
    秘书小哥“……”
    他看了一眼前面的县长,实在不懂他为什么这么喜欢逗孩子,明明是迟早要让他们知道的事,还装神秘。
    “你们没亏,只是少赚了。”他一边心底吐槽县长,一边给俩孩子解惑
    “扇钟是新事物,对于那些二道贩子们来说,这个时候抢占先机是很重要的。”
    “什么东西都一样,多了就不会新鲜,也难卖高价,所以谁先买到第一批扇钟,谁就会大赚一笔,那些人会为了买到第一批扇钟抬价。”
    他用眼神示意两个孩子去看前面的县长“县长赚的就是这个差价,如果他没有买下前二十台,这笔差价应该是你们赚。”
    秘书很清楚县长不差这点钱。
    所以他这么干,就真的单纯是恶趣味了。
    一直在前面偷听的县长回头得意冲俩孩子眨眼
    “我提前让你们感受一下奸商是怎么让人防不胜防的,够善良吧?”
    宋药赵晓东“……”
    这也太防不胜防了。
    他们倒是对那笔差价不怎么在意,反正两人本来也没打算涨价。
    宋药只是不服气县长能把他们哄过去,对方还在他的记仇名单上呢,怎么可以把他哄过去
    “因为我们不懂很多东西你才赢了的,等我们长大了,绝对不会再被你哄!”
    县长“你们长大了我就不和你们做生意了。”
    小孩呆住。
    过了几秒,才恼羞成怒“哼!谁稀罕!”
    赵晓东也“对!我们不稀罕!”
    见自己赢了,县长美滋滋端起搪瓷杯喝了口水,一脸的得意。
    其实赚的那点差价也没几个钱。
    但一想到这是从向来机灵的宋药手里扣出来的真香。
    秘书小哥……我瞎了,我看不见上司欺负岁小朋友还很得意。
    闹归闹,县长靠谱起来还是很靠谱的。
    俩孩子要的薄钢板他还是请人搞了出来。
    宋药和赵晓东在他的帮助下折腾了三四天(期间还上了五天学),终于搞出了一件衣服。
    基本材质和救生项链失败的第一版一样,不过宋药为了轻便,做了一点点的小改动。
    两人美滋滋的抱着衣服回村做实验。
    他们找了一块木头套在上面,宋药深吸一口气,问旁边的赵晓东
    “准备好了吗?”
    赵晓东认真点头“没问题!”
    宋药“好,一,二,三!”
    两人同时举起手里的刀具往穿着衣服的木头上扎
    “扎扎扎!!我扎我扎!!”
    努力了半天,他们累的实在是扎不动了,才停下来去把木头抽出来。
    光滑的木头上面一点印痕都没有,完全看不出来被扎了这么多刀。
    “哇!!”
    俩孩子一下蹦了起来“成功了!!!”
    宋药骄傲的不得了“你看,我就说吧!!第一版虽然坏了!但是它还是可以用在其他地方的!!”
    赵晓东兴奋极了“对对对!!可以穿着它打架!”
    宋药震惊“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谁会拿着刀打架呀!”
    他出生到现在,都没听说过有人拿着刀打架的。
    以前好像有过,现在人还在监狱呢。
    赵晓东一愣,摸摸头“是哦,那我们做这件衣服出来干嘛?”
    宋药得意挺胸抬“当然是用来防蜜蜂蛰啦!”
    “你看,刀都刺不穿,蜜蜂的刺肯定也刺不穿的!养蜜蜂的人就不怕被蜜蜂蛰啦,而且我做的超薄!夏天也可以穿!!”
    小孩盘算的特别好“我爸爸打算教人养蜜蜂,养蜜蜂很容易被蛰的,到时候我就可以把这种衣服卖给他们啦,这次绝对没问题。”
    赵晓东有点怀疑“但是你每次说没问题,都会有问题。”
    宋药炸毛否认“哪有!没有!”
    赵晓东给他数“救生项链,扇钟,这两样你都说肯定受欢迎的,结果大家都不买。”
    被戳穿的宋药羞愤红脸“这次不会,绝对不会的,我们不是都试过了吗?刀都扎不进去,蜜蜂绝对蛰不穿它的。”
    小孩抱起这件衣服,自信满满的宣布
    “这件衣服这么棒,一定会成为很受欢迎的衣服,它的名字会传遍中洲……嗯,我想想名字哈,啊,有了!防蛰衣!”
    “它一定会是最受欢迎的防蛰衣!!”
    百-度-搜-,最快追,更新最快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