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第 34 章(第三十四章(三合一)...)

    
    星河县的老百姓们突然发现,&bsp&bsp&bsp&bsp县里最大的三家工厂门口都多了一个大风扇。
    其实在这个风扇出现之前,工厂里就已经忙活好几天了,他们又是挖地,又是接水的,&bsp&bsp&bsp&bsp说是要装个能让大家凉快一点的东西。
    当时还有不少工人上去帮忙,&bsp&bsp&bsp&bsp倒腾了几天后,&bsp&bsp&bsp&bsp有个老头(宋爷爷)跟县里的木匠一起运来了很多木制物件,&bsp&bsp&bsp&bsp然后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操作的。
    一番拼装下来,工厂门口就架起了一架大风扇。
    旁边还有一个更大的器具,据一个工人说,&bsp&bsp&bsp&bsp他听厂长介绍过,&bsp&bsp&bsp&bsp说那个器具是用来促进水循环的。
    这些话大家也不怎么听得懂,还是宋爷爷一边干活一边跟他们说了
    “我孙子说了,这个风扇转动是需要水力的,&bsp&bsp&bsp&bsp水又必须流动起来才能发力,&bsp&bsp&bsp&bsp所以左边这个是风扇,右边这个是让水循环流动用的。”
    他对外很少说这么多话,&bsp&bsp&bsp&bsp但这不是情况不一样吗?
    果然,&bsp&bsp&bsp&bsp宋爷爷一说完,旁边立刻就有人抓住了重点
    “你孙子懂的好多啊。”
    宋爷爷心里骄傲,&bsp&bsp&bsp&bsp面上矜持“这个风扇就是他做出来的。”
    “是你孙子做出来的?!”
    周围的围观群众们一下就精神了,立刻围了上来。
    “你们是哪的人啊,&bsp&bsp&bsp&bsp这个风扇真的能像厂长说的那样有风吗?”
    “为什么这个东西可以让水一直流动,怎么弄的?”
    “你孙子是不是大学生,&bsp&bsp&bsp&bsp还是他是个木匠?”
    宋爷爷一脸稳重,&bsp&bsp&bsp&bsp其实心里尾巴都要翘上天了
    “我孙子今年八岁。”
    这话一出,果然大家都惊了。
    “八岁?!”
    “才这么大点?”
    宋爷爷心里简直要得意的上天
    “可不是,&bsp&bsp&bsp&bsp孩子觉得天气热,研究了好久,跟他同学一起研究出来的。”
    众人有点吃惊,又有点不太相信。
    “八岁,小学都没上完吧?”
    宋爷爷就说了“今年刚上的学。”
    那这就有点离谱了。
    大家都不怎么相信了“你不会是吹牛呢吧?这么大点孩子,他能懂什么。”
    宋爷爷不太高兴了。
    “我吹什么牛,我孙子从小就聪明,在学校也是拿第一的,做个风扇怎么了。”
    过来看热闹的县长就乐呵呵的上来帮着解释
    “这个风扇的确是这位同志的孙子做出来的,英雄出少年啊,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大力发展教育的原因了。”
    “那位宋药同学本来就聪明,国家大力推崇教育后,他们村里来了一位老师,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他开发了自己的聪慧,扩展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最近天气热,一般大家都是熬,这位宋药同学就不一样,他跑来县政府看书,找到了风扇的资料,然后摸索着带动同学一起做出了这架水力风扇,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啊。”
    说完这番十分官方的话后,县长还不忘记打个广告
    “所以大家要督促家里孩子多多学习,如果书不够看的话,可以来县政府借书,一个礼拜内还上书的话,是免费的。”
    县长在星河县还是很有威望的。
    他当初上任时,是双担县委书记和县长的。
    按理说县委书记的职位更高,大家应该喊他做书记,但星河县的老百姓们总觉得县长才是最大的。
    于是县长就特从善如流的要求大家以后喊他县长了。
    他当上县长以来,一直在努力发展经济,县里多的两家工厂都是在他的支持下开起来的,这两家厂不知道养活了多少人家。
    所以他一出来说话,大家就都立刻接受了“八岁孩子做风扇”这个有点不可思议的事。
    然后大家的注意力就转到了别的地方。
    “我儿子八岁的时候还只会爬树呢。”
    “何止,我八岁的时候还跟人比谁尿的高来着。”
    “这孩子是怎么教的,怎么这么聪明,以后说不定能考上大学。”
    宋爷爷就喜欢听这种话。
    他很矜持的表示“老师说了,我孙子八成能考上大学。”
    八成啊!
    这在如今是多么大的概率啊。
    他们整个县里大学生也只有两个。
    一个还在外面上学。
    一个就是县长了。
    虽然县长并不是本地人。
    大家再看风扇的眼神就不一样了。
    这可是未来的大学生做出来的风扇啊。
    大家的热情在听到大学生后一下窜到了最高,吃饭都要端着碗出来围观。
    宋爷爷一边做风扇一边想,可惜今天幺儿要上学不能过来一起,不然他肯定特别喜欢这样的场面。
    毕竟宋药最喜欢的就是人家夸他了。
    忙忙碌碌一上午,半下午的时候,他们终于是把这架风扇给弄好了。
    上水,试水循环。
    又是一番操作下来,风扇在众人的惊呼下,扇叶缓缓转动起来。
    然后速度开始加快,一阵阵风吹向前面。
    周围耐心围观的大家立刻激动的像是这是他们自己做出来的风扇一样
    “动了!动了!”
    “诶呀,真的有风啊,还很大呢。”
    “我试试我试试,好凉快啊。”
    厂长就高兴的站在那看大家挨个试。
    周围百姓认同这个风扇,那对于他们厂来说也是一种荣耀嘛。
    他特地对着工人们说
    “这个位置是我们请了宋药小同学精心量算的,保证可以把风吹到每个人身上,以后你们上班的时候就不用担心中暑了。”
    在这家厂上班的工人们又是兴奋,又是自豪。
    尤其是其他人用羡慕视线看着他们的时候,他们的身体就挺的更直了。
    如今工人的福利可是很多的,而如今他们又多了一个福利,夏天可以吹风扇。
    这风扇已经架好,而且还真的风很大,吹了一点都不热的消息一传出去,又是大批大批的人过来围观。
    “娘诶,这玩意居然是八岁小孩做出来的。”
    “那是能上大学的小孩,跟一般的小孩能一样吗?”
    “好像还有个九岁的小孩跟着一起做的,人家岁怎么就这么聪明。”
    宋爷爷一脸平静,实则内心相当自豪的站在那听人夸自己孙子。
    总算有人想起来问风扇的价格了。
    厂长生怕大家不知道呢,一听提立刻报了
    “一架两百六。”
    两百六!!!
    大家都惊了。
    “这么贵啊?妈呀,这是金子打的呀。”
    县长呵呵笑着“话可不能这么说,这风扇一架就能吹几十上百个人,用的木头也不少,而且做出来特别的繁琐。
    这可是全国独一号,就我们县有,光是这份巧思,两百多就已经很便宜了。”
    金钱动人心,他也怕有人听说了会对宋家动什么念头,赶紧补充了一下
    “而且这两百六也不是人家一家拿,是好几家一起分,买木头运木头的钱就含在里面,一起做风扇的人也要分钱,现在来组装,请的木匠也是要给钱的。
    所以算下来,其实一家得的钱也不多。”
    宋爷爷也明白事理,也顾不上自己的沉默寡言人设了,点头道
    “是啊,这木头是要处理好的,又要运到地方,费劲的很,只能花钱跟我们村的人买,还有做风扇的工具,零零散散加起来费钱呐。”
    大家伙看看这么高的风扇,觉得他们说的很有道理。
    虽然也很羡慕,倒是没人眼红。
    还要人表示“你要是想买木头可以找我啊,我可会打磨木头了。”
    宋爷爷一概笑呵呵应下了
    “以后要是还能卖的出去,一定请大家多多帮忙。”
    县长趁机插话“我个人买了一架风扇,就放在县政府旁边,大家要是觉得热了,可以来那吹吹凉风。”
    这对于县里百姓来说可是个惊喜。
    风扇再好,他们买不起那也白搭。
    但县长特地买了一架给大家用,那可就是关乎自身的大好事了。
    大家立刻围住县长一通夸。
    这话茬就这么过去了。
    只是大家提起来还是忍不住羡慕。
    八岁的孩子就能做出这么贵的玩意。
    他们家怎么就没这样聪明一孩子呢。
    在宋药不知道的时候,县里就开始流传起了关于他的传说。
    他短期内是没办法现场接受夸奖的。
    因为何老师说“独乐了不如众乐乐,所以我们一起来看书吧。”
    然后就把宋家送她的书,精挑细选出来几本,送给了宋药和赵晓东。
    宋药“……”
    赵晓东“……”
    他其实真的不是很喜欢学习的。
    比起学习和看书,他更喜欢挖陷阱。
    之前积极参与进水力风扇也只是因为觉得有意思,再有就是,虽然嘴上不说,但赵晓东其实还是很在乎宋药这个朋友的。
    宋药拉他一起,他也不是很好意思说“其实我想去玩”。
    于是现在,抱着老师送的书,赵晓东简直要泪流满面。
    他可怜兮兮“老师,我们不是刚刚完成了水力风扇吗?”
    难道不应该庆祝休息吗?
    何老师也很想哭,但想想自己是个老师,她努力让自己坚强
    “学无止境,送你们书不是规定你们必须多少天看完,只是希望你们养成看书的好习惯。”
    赵晓东眼泪汪汪“可以不养吗?”
    何老师摸摸他的脑袋“乖,你可以的。”
    赵晓东呜呜呜呜我不可以啊。
    宋药和赵晓东差不多。
    送老师书的时候他很开心。
    但他撺掇奶奶送老师书的时候,完全没想到,自己也要学习这些书。
    小孩直接傻眼了。
    “老师,这些书对我们来说是不是太深奥了?”
    他翻了一下,这里面明明有很多是高中的内容。
    不要以为他不知道,上次学物理的时候他可听老师说过很多次的。
    何老师承认的很快
    “因为我觉得你们可以适当学习一些高中知识了。”
    实际上,因为学校里面只有她一个老师的原因,她一直教的比较因材施教。
    说白了就是,这个孩子学到哪里,她就会从哪里继续教起。
    而不是简单粗暴的一对一教室学生。
    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们的进步还是很快的。
    比较突出的学生就是宋药跟赵晓东了。
    赵晓东毛病还是不少的,喜欢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调皮,每次放完假再上课就收不了心。
    但这些毛病百分之九十九的孩子都有,所以何老师从来没放在心上。
    赵晓东最大的问题就是,他偏科。
    他对物理感兴趣,物理一直学的飞快。
    其他科目就不行了,尤其是语文。
    何老师每次教他语文的时候,都怀疑对方是不是有两个脑子,一个用来学物理,反应飞快精准学习,一个是用来学语文,反应迟钝一脸茫然。
    所以她也只能耐着性子慢慢磨。
    宋药就不一样了。
    如果说形容赵晓东是他有两个理解能力完全相反的脑子,那么宋药就是有好多好多个聪明的脑子。
    不管是学什么,他都能学的飞快。
    而且虽然宋药也喜欢玩,但如果遇到他感兴趣的事情,他一定学的比谁都认真(比如之前拉着赵晓东死命做风扇)。
    何老师其实暗搓搓觉得,这种钻研精神很适合做科学家。
    当然,现在对方只是一个小孩子,想这些还是太远了,总结就是,偏科的赵晓东何老师还能勉强教住。
    但学什么都飞快的宋药,她是真的担心自己教不好这孩子。
    何老师的父母就是老师。
    所以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教好一个孩子有多难。
    尤其是在这个孩子脑子又聪明,人又机灵,还很皮的情况下。
    但学校只有她一个老师。
    也只有她能教。
    于是,她对着两箱书深思熟虑后,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她教不了的,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教。
    同时,她要多搜集一些不错的书籍,自己看,还要分享给孩子们。
    “我的老师曾经对我说过,读书不光可以收获知识,还能学习到人生的种种道理。”
    “读书多了总是有好处的,以后你们就明白了。”
    两个小孩可怜巴巴抱着书,觉得他们不是很想明白。
    一直到出了何老师的小屋,他们都蔫哒哒的。
    两人有气无力走了一段,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原因,实在是觉得书本太沉重了,索性一屁股坐在了稻草上。
    然后齐齐叹气“诶!”
    宋药比赵晓东有自制力,但这不代表作为一个小孩子,他就高兴多出这么多书要看了。
    当然,如果多出来的书是教人做扇钟的,他肯定看的比谁都起劲。
    小孩小大人一样的感慨“原来这就是自作自受啊。”
    赵晓东是知道何老师的书是宋药让家里送的,因为他妈妈和奶奶也在张罗着想送书给何老师。
    本来听妈妈奶奶商量的时候他还没什么感觉的,现在发现那些书可能最后还是要落到自己头上,他就欲哭无泪了。
    “你自作自受,为什么我也跟着受连累。”
    宋药诶了一声“谁能想到老师会让我们也跟着一起看书呢。”
    他还暗搓搓期待过,两箱子书,老师肯定看不过来,到时候腾出来的时间,他们就能去自由发挥了。
    万万没想到,玩乐时间不光没变多,还少了。
    见他实在是不开心,试图安慰宿主
    【宿主,你虽然玩的少了,但你也得到了学习度啊。】
    宋药一下精神了起来。
    对哦!
    他这段时间忙的飞起,根本没时间去关注学习度进账了多少,现在被提醒了,立刻兴奋起来
    【,我现在有多少学习度?】
    宋药的疯狂学习不是白费的。
    用很高兴的语气念了出来【】
    “哇!”
    小孩惊喜的一下从地上跳了起来。
    【好多哇!】
    赵晓东被他吓了一跳“幺儿,你干嘛?”
    宋药一扫刚刚的发愁,满脸的美滋滋“我就是突然发现我好爱学习呀。”
    竟然有这么多的学习度,发财啦哈哈哈哈哈!
    他瞬间把看书这个问题抛在脑后了,开始喜滋滋盘算起来这么多学习度他要买点什么好。
    友情提醒【宿主,你现在的积分足以购买购物车里任意课程。】
    它不说还好,一说,宋药就有点选择困难了。
    他可是加了很多购物车的。
    买哪个好呢?
    宋药觉得他应该仔细斟酌一下,于是他拍拍屁股上的碎草,问赵晓东
    “你觉得现在对于我们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
    赵晓东不理解为什么话题可以一下跳到这。
    但是他不愧是能和宋药做朋友的人,只愣了一下,就认真思索起来
    “嗯……我觉得,现在对于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当然是玩啦!”
    宋药立刻开心的和他击掌
    “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们真是天才所见略同呀!”
    两人美滋滋的凑到了一起,开始商量他们玩什么好。
    宋药对奶奶不让他靠近水边的事耿耿于怀。
    小孩有点委屈,又有点抱有侥幸心理的小声叨叨
    “我想玩水,其他跟我一样大的都可以玩,为什么就我不可以。”
    赵晓东“因为你矮呀,你比他们矮多了。”
    宋药瞪他“可是我又不傻,那水又不深,我只要不坐在里面,肯定不会被淹的。“
    “奶奶就是怕我掉进水里会淹死,怎么会,我又不是三岁小孩。”
    赵晓东觉得“三岁小孩”都快成宋药口头禅了。
    这一次他倒是没站在小伙伴那边。
    他也觉得玩水有风险。
    “会游泳的人还能淹死呢。”
    他虽然自己也爱玩水,但是他每次都可注意了,那水只要超了他小腿,他立刻就不玩了。
    宋药郁闷了一会“我还想说找个可以在水里玩的东西呢。”
    学习系统里面肯定有。
    但是就算是做出来了,估计奶奶也不会让他玩的。
    宋药摸了摸自己的腿,忧郁的想没办法了,为了你不能断掉,我只能牺牲我自己了。
    赵晓东见他放弃了,松了口气。
    他其实一直觉得,宋药这么矮,个子还这么小,在水里玩淹死的风险还是挺大的。
    所以每次宋药要偷偷去小河沟玩,他都跟在对方后面,随时准备捞人。
    不过看宋药一脸生无可恋的表情,他还是安慰道
    “你现在个子矮……”
    被瞪了,他立刻改口“年纪小嘛,等你长大了,淹不死了,你奶奶就不会不让你玩水了。”
    宋药眼珠子转了转“淹不死了?”
    赵晓东太熟悉他这个表情了,上次宋药做完了这个表情下一秒就死活拉着他做了一天的实验。
    他打了个哆嗦“你想干嘛?”
    宋药嘿嘿笑“奶奶不想让我玩水不就是因为玩水容易淹死吗?我们做个让人淹不死的东西,她一定就不会再担心了!”
    赵晓东很怀疑“世界上哪有这种东西啊?”
    宋药也不知道。
    不过不妨碍他自信
    “以前可能没有,但是以后绝对有!”
    建国四千年中州人都能在宇宙办四千年大典了。
    让人不淹死那还不是简简单单。
    宋药越想越觉得没毛病。
    自信满满去问【是吧,三千多年后大家是不是就不会淹死了。】
    【是的宿主,那个时候的人类是可以在水里呼吸的。】
    【所以我们有个课程,是《如何在水底跳舞》哦,宿主感兴趣的话,可以加个购物车。】
    宋药对在水里跳舞不感兴趣。
    他就想知道,怎么才能在水里不淹死。
    小孩握紧小拳头,严肃脸
    “好!那我们接下来就一边做扇钟,一边做个让自己不淹死的东西!”
    赵晓东“……”
    他愣了一秒才反应过来
    “不对啊,我们不是正在说怎么玩吗?”
    怎么又变成做东西了,这和看书学习有什么区别!!
    宋药理直气壮“对啊,是在玩呀,我们要先做出在水里不会淹死的东西,然后就可以去玩水啦。”
    “不然现在去玩水,我奶奶会打断我的腿的。”
    赵晓东觉得他说的好像有道理,但是又好像有那么点强词夺理。
    他不是很情愿“我没有那么喜欢玩水的,而且我去玩水的话,我奶奶不会打断我的腿,所以我不想做这个东西,一定很累。”
    “不会啊,你看这次我们做水力风扇,多好玩呀。”宋药一见他想撤,立刻拉住他胳膊不让他走。
    赵晓东怀疑宋药疯了
    “你做风扇的时候一边做一边哭,这才过去多久,我还没忘呢!”
    宋药心虚,但是不妨碍他一边心虚一边劝好朋友
    “那是我们对自己要求太高了,做不到就会很难受呀,毕竟我们是天才,当然要用天才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啦。”
    “赵晓东,我们可是好朋友呀,我们做风扇都是一起的,你忘了风扇做出来你被夸的时候有多高兴吗?”
    “来呀来呀,我只有你一个朋友,你不陪我,我做东西没人陪,你玩的时候也没人陪呀。”
    赵晓东就有点犹豫了。
    他也还是很喜欢跟宋药一起玩的。
    他别别扭扭道“那,那我就陪你做一下。”
    “不过这次不能太累了,上次累得我做梦都在学习,好辛苦的。”
    说起来都是一把辛酸泪。
    宋药连连点头,拍着小胸脯保证
    “没问题的!何老师不是才叫了我们新成语劳逸结合吗?这次我们就劳逸结合!”
    赵晓东回忆了一下何老师教的这个成语意思,勉勉强强点头答应了。
    “好吧,那明天放假我还上你家去。”
    宋药美滋滋的点头应下了。
    天才是孤独的。
    但是两个天才一起就不一样了。
    他们可以一起孤独!
    小孩嘿嘿笑着回家了。
    一路上遇见的叔叔伯伯婶婶姨姨们看见他,都笑的特别温柔慈祥。
    “幺儿,放学啦。”
    “来,婶婶刚摘的黄瓜,拿去吃。”
    “这孩子真乖。”
    自从大家知道风扇是宋药跟赵晓东做出来的之后,他们在村里的人气就窜的可高了。
    一方面是觉得孩子聪明,一方面也是宋家找村里买打磨好的木头,买的时候算上了打磨的功夫和运送的功夫,价钱很是不错。
    虽然只比城里高了一点点,但是村里人以前哪有这种赚钱机会啊,就说宋家风扇是卖给县里人,人家在县里买不更划算吗?
    还不是因为大家一个村的,特地照应。
    以前大家都只靠天吃饭,这次突然多了一笔意外收入,那简直太惊喜了。
    所以最近村里人干什么都笑眯眯的,心情特别好。
    赵晓东还好,赵奶奶提起这件事都把宋药夸了又夸,感谢他愿意带着自家孙子一起做风扇,所以大家都知道,风扇大部分功劳都在宋药身上。
    跟县里大家一开始不信不一样,大树村的人都觉得特别合理。
    宋药以前还自己做过杀虫药呢。
    这孩子从小就和其他孩子不一样,两岁的时候,别的孩子天天哭夜夜嚎,宋药就不是。
    他可要脸面了,哭都是小声哭。
    所以最近宋药走哪都有人给他塞吃的,有时候是干果子,有时候是一口菜,尤其是赵晓东奶奶,她家里一吃好吃的,次次都不忘记落了宋药。
    宋药从小就是被宠着长大的,一点都没觉得不好意思,嘴甜的叫了一圈,美滋滋的揽着东西回家了。
    他得回去找找,有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让人淹不死的。
    找不到也没关系。
    成功做出水力风扇的小孩自信满满,就算找不到,他也可以自己研究嘛,大不了时间长一点。
    而这边的赵晓东也回了家,把老师送给他几本书还有宋药又邀请他一起做扇钟跟另一个新玩意的“噩耗”告诉了家人。
    赵奶奶喜的不得了“好,好啊,东东啊,你好好学,奶奶给你做好吃的。”
    赵晓东不想吃好吃的,他就想玩。
    但想想宋药给他画的大饼里还有个劳逸结合,这才勉强不那么觉得苦了。
    等赵晓东抱着书委屈兮兮进屋了,赵奶奶立刻对儿媳妇说
    “明天我们去集市买点糖回来给俩孩子吃。”
    赵妈妈一向听婆婆的,答应下来了才问“上次不是才买了吗?”
    赵奶奶说“多买点,给宋家送去,东东这孩子一直不怎么爱学,有幺儿带着才好点,这次他又愿意带着东东,我们得感谢感谢人家。”
    赵妈妈点了头“行,我再给俩孩子一人织一件毛衣,等秋天到了给他们穿。”
    宋药还不知道自己即将拥有毛衣跟糖,他正高高兴兴搜完了关键词画设计图呢。
    他的小脑袋里冒出来好多想法。
    小孩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一一实践了。
    第二天,赵晓东一来,宋药就拉着他一起做起了实验。
    俩人吭哧干活半天,赵晓东觉得累了。
    虽然他们说好了吃完午饭再玩,但是要劳逸结合呀!
    “幺儿,我们该劳逸结合了。”
    宋药也累了,他活动了一下手腕“是诶,那我们走吧。”
    赵晓东高高兴兴跟在他屁股后面,然后一进屋,宋药递给他一本书,自己也拿了一本
    “好了,我们来看书吧。”
    赵晓东懵了。
    “不是劳逸结合吗?”
    “是呀。”
    宋药有点心虚,但很快理直气壮起来
    “我们手已经累了很久了,所以现在手要休息,看书的时候很少用手,就是劳逸结合啦。”
    赵晓东“……那我们什么时候开始玩?”
    宋药有点心动,但他还是坚持住了
    “我们吃完午饭玩一个半小时吧。”
    赵晓东“……”
    那不是和上学一样了吗?
    他不可置信看宋药,眼泪开始在眼眶聚集
    “你,你又骗我,为什么做一样的事情你不累也不想玩呜呜呜呜……”
    宋药吓了一跳,生怕大人听到,赶紧去哄,哄着哄着,也不知道是被对方带动还是怎么着,他也忍不住开始泪眼汪汪了
    “你不要哭了,有什么好哭的,别哭了,呜呜呜呜呜我也很想玩的呀……”
    两人又一起哭了会。
    赵晓东红着眼,见宋药也是哭唧唧的,心里好受了点
    “你真的很想玩吗?”
    宋药抽噎点头摸眼泪“是呀,谁不喜欢玩呀。”
    赵晓东就吸吸鼻子
    “那我们不要哭了,我们还是去玩吧。”
    宋药超心动,但他还是坚守住了
    “不行,我们说好了要吃完午饭再去玩,不可以半途而废。”
    赵晓东“……”
    宋药又哽咽道“你要是还想玩的话,不玩就难受的话……”
    赵晓东眼里露出希冀看他,然后听见他说
    “我们一起哭会?”
    赵晓东“……”
    他难以置信的看了宋药一秒,然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宋药被他吓了一跳,然后被他哭的悲从中来,想到他们还有好久才能去玩,也哇的一声哭了。
    要多真情实感有多真情实感。
    哭着的赵晓东正抹泪,一扭头见他比自己哭的还大声。
    赵晓东“……”
    他好生气!!
    于是赵晓东气哼哼的哭更大声了。
    百-度-搜-醋-=溜=-儿-=文=-学,最快追,更新最快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