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我掌中起舞》14,风起云涌,宗派界大地震!

    [.net]
    网络上轰动一时。(书屋 shu05.com)
    “壮哉我明太祖!”
    “考古界一直都找不到朱元璋的陵寝,难道这就是朱元璋?”
    “感觉越来越不认识这个世界了。(发呆)”
    “我特么已经订了机票,金陵再见!”
    “带我一个。”
    明太祖陵寝问世,尤其是以这般突兀而惊人的方式面世,可谓如同在考古界丢下一枚核弹。
    炸了。
    许多考古学者在这一刻激动得坐不住了,纷纷慕名而去,纷至沓来,记者也都马不停蹄赶来。
    ……
    京华,一间最高领导层决策的会议室,大屏幕播放的正是明孝陵那樽漂浮于太极鱼上的冰棺。
    会议室中十几个人,都是经常出现在新闻联播的大佬。
    此时,望着这反科学的一幕,俱是露出愕然。
    总公安厅长沉默一下,打破了静默:“诸位同志,我已经收到下面的消息,现场已经全面封锁,景点游客也都安全疏散,并且景区已经暂停游览。”
    其中有人说道:“那卷玉册和玉匣子,估计是明太祖的陪葬品,目前没人碰过吧?”
    “当然没有,所有文物都已经保存好,但目前那樽冰棺咱们还没理清楚原理,倒没轻易去动弹。”
    会议室里议论纷纷,对那两件看来保存完好的葬品也感到很有兴趣和好奇,以朱元璋尊贵的身份,其陪葬品想必异乎寻常。
    尤其,
    他的出场就显得不科学的前提下,那更加不同寻常了,他们想破脑袋也无法想通,在资源匮乏的明朝,究竟是如何办到磁悬浮的。
    而且悬浮了六百多年,它的动力在哪里?
    是甚么可以支撑冰棺六百多年来凭空漂浮?
    困惑!
    激动!
    一号长老全程低头看着文件,这时他凝声道:“各位,我先说一个消息。刘教授已经严格勘测过了,冰棺如何悬浮,刘教授目前也无法给出肯定。
    但是!
    刘教授经过分析和精密测试,初步确定供其冰棺悬浮的能量,跟巨树某种独特能量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话一出,众人不由安静下来,面面相觑,随后默默盯向视频中的玉册。
    二号长老脸色古怪,说道:“这不会是修行功法吧?”
    “有可能。”
    一号长老欲言又止,总公安厅长心中一动,凝重道:“前有兰若寺遗迹,现朱元璋的遗体已以如此方式问世,具有我们目前难以理解的精妙,你们说……历史的记载或许并非空穴来风?或者说部分历史!”
    一号长老不方便说的话,自然由心腹代为话筒。
    闻言,众人神色凝重。尽管这个猜测很大胆,也很荒诞不经,可是……
    若真的是这样呢?
    如果以这种思路推测,很多未解之谜也就迎刃而解了。
    一号长老登时拍板说道:“即日起,成立行政部门“天罗地网”,专门调查境内一切异事,独立于其他部门,单独对内阁负责……诸位以为如何?”
    “附议。”
    “附议。”
    “附议。”
    这个决策全面通过。
    “还有,既然科学无法解释,换个角度或许有惊喜,我决定征召国内宗教的隐士高人。
    至于谁去主持大局……
    二长老,这一趟就辛苦你了。”
    ……
    当国家真正想办一件事时,其效率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嵩山。
    许多游客看见一队装备精良的军人护送一位老僧下山,客气地领进军车,扬尘而去。
    “那是谁?居然让部队来接送,好大的排场!”
    “啊,我想起来了!是少林寺波若方丈,我曾看到他教人习武,一掌把石头拍成了两半。”
    游客们满脸兴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掏出手机拍照。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网友感觉时代渐渐有波澜壮阔之势,这一天里。
    华山。
    九台山。
    王屋山。
    茅山。
    一座座历史悠久的名山大川,都冒出了军队的身影,将各位德高望重的宗派人士、或掌门、或名士接走,网络上传的沸沸扬扬,有板有眼。
    有图有真相。
    引得吃瓜群众都应接不暇了,感觉有大新闻的节奏。
    “话说出什么大事了?”
    “我数了一下,政府这次接走了上百名宗派人士,难道要去抓鬼?”
    “会不会跟明孝陵的事有关?”
    “好了,已经石锤了!我现在就在明孝陵,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们,这些道士和尚现在都接到这里了!”
    ……
    武当山。
    “这里的灵气倒是勉强还可以。”
    群山绰绰,一道纯白色身影横踏虚空穿梭于青雾,宛若谪仙,在天柱峰一个山洞伫步。
    李长生负手而立,俯瞰武当山景,暗赞不愧有“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风物缥缈而雄壮,令人心胸开阔。
    确是隐居潜修的好地方。
    “事不宜迟,就在这突破。”他转身走进山洞,盘坐地上,深深吸了口气,运转口诀全力冲击境界。
    他还不知道的是,这时候武当山迎来一伙不速之客。
    荷枪实弹。
    ……
    本书来自:.faloo.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