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将军饶命》第51章:朕没有用错人(求收藏、求鲜花)

    [,net]
    数日之后,长安城西门。
    黑夜的退散,迎来黎明的曙光。
    一匹快马呼啸着,沿着官道飞奔而来。
    一边跑,一边大喊着:“玉门关捷报,玉门关捷报,速速打开城门……”
    随着喊叫,当他刚刚抵达城门外的时候。
    只见大门在咣当当的一阵巨响之中,被慢慢的打开。
    此人没有任何的停留,直接纵马奔着城内而去。
    要知道,在大唐时期。
    全城都是要夜禁的,当天黑以后,城门关闭。
    街道上不允许有闲杂人等走动,一旦被发现,轻则挨揍,重则要被当做奸细论处。
    此时的长安城内,就是一片的寂静。
    放眼望去,街道的两旁,静悄悄的没有任何的声息。
    此时一匹快马,在这里狂奔着。
    不多一会儿,便在朱雀大街上,消失不见了……
    与此同时,皇宫之中。
    李二这段时间来,睡眠质量一直都不准备高。
    自从他尚未以后,经常在夜里,被噩梦给惊醒。
    在加上近段时间,颉利率领突厥大军,攻打玉门关。
    李二的心里,一直都是忐忑不安的。
    当天边才刚刚露出一抹鱼肚白,他便悄然的起身,睡不着了。
    “陛下,离上朝还有些时辰,为何如此早就起来?”
    旁边的长孙皇后,连忙跟着起身询问。
    李二苦笑着摇摇头:“天色虽早,奈何朕这心里,一直都忐忑不安,心系玉门关战事,也不知为何,如此多时日过去,却迟迟都没有战报发回,朕这心中,实在放不下啊!”
    长孙皇后并没有感到太过惊讶。
    或者说,在李二没有说出这些话之前,她就已经猜测出九不离十。
    这不奇怪,长孙皇后自从十三岁,就嫁给李世民。
    这么多年以来,跟着李世民东征西战,帮着出谋划策的。
    对于李世民,比对自己还要了解。
    其实不光是今日,自从程咬金和唐枭,带兵二次出征以后。
    李世民的心里,就一直都放心不下。
    尤其是近段时间,朝中大臣议论纷纷,以魏征为首的那些御史们。
    则整日的谏言,似乎在他们看来。
    此前李世民封那唐枭做定远大将军,并且还被封做征北先锋,一直都让他们的心里头不痛快。
    现在荒北那边,迟迟都没有消息。
    似乎成,是有什么不测发生。
    借着这个机会,他们整日的谏言,要求李二下旨召回那唐枭。
    将其革职,免去将军头衔,发配千里之外,永世不得召回。
    而李世民也是承担着巨大的舆论和压力,对此不闻不问,并且确信自己没有用错人。
    “陛下,边境战事,陛下何苦担忧?依臣妾看来,没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陛下试想,若边境不足以抵抗那突厥大军,以秦元帅和李靖将军的性格,恐早就派人送来急报,又哪里会迟迟都没有消息?”长孙皇后劝说道。
    听见这话,刚才还心中郁气未消的李二。
    总算是稍稍安定下来一些。
    “但愿事情,能如观音婢所言,不过朕这心里,还是不踏实,一日不见边关急报,朕这心里,就会一日不得消停!”李世民苦笑着点点头。
    见状,长孙皇后,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这段时间里,她好话歹话的,全都给说了一遍。
    无奈心中的苦闷,加上朝堂的压力。
    让李世民一直都无法安定下来。
    正所谓心病只有心药医。
    能让李世民真正的放下心的,只怕是一封来自玉门关的急报了。
    哪怕是个坏消息,也总比没有消息要强。
    李二起身,长孙皇后帮着他换上衣服。
    眼看着天色就要不早,李二又要离开这里。
    去到朝堂上,听着那些谏官们,在自己的耳边嗡嗡作响个不停。
    然而,正在这个时候。
    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李世民身边的总管大太监,出现在吊帘之后。
    “启奏陛下……”
    王大监才刚刚开口,话还没有来得及说出来。
    李世民就有些不耐烦的将其打断。
    “行了,朕正在更衣,马上就去上朝,你不必催促,门外等候便是!”李世民说道。
    话音落,王大监脸色微变。
    作为贴身的总管太监,他又岂会不知道李二陛下的心思?
    “陛下,并非上朝之事!”王大监继续说道。
    “哼?不是上朝,难不成还是玉门关之事?”李二胡乱的说了一句。
    王大监再次躬身施礼:“启奏陛下,正是玉门关之事,就在方才,翼国公派人送来加急文书……”
    这一次,又是不等王大监说完话。
    李世民几个大步,就从屋里走出来。
    看着面前的王大监说道:“加急文书?现在何处?速速给朕拿过来!”
    “是,陛下,此文书就在老奴手中!”
    说着话,王大监双手往头顶一举,一份加急的文书出现在李二的面前。
    为了这么一个文书,李二已经不知道等候多久了。
    现在好不容易发过来,他却有些迫不及待。
    将蜡封之处,快速的拆开。
    将其内容快速的查阅一遍。
    然而,他越看脸上就变得越是阴沉。
    直到最后,眉头也紧紧的拧成一个疙瘩。
    见状,无论是王大监还是长孙皇后,全都心里一沉。
    难不成,玉门关战事,当真告急?
    秦琼和李靖、程咬金他们,当真抵挡不住突厥大军的进攻?
    “陛下,莫非玉门关,形势危急?”长孙皇后试探的询问。
    李世民听闻此言,却是摇摇头:“非也!”
    “那……陛下为何,会有如此面容,难不成,是有其他要紧之事?”长孙皇后再次的询问。
    李世民又摇摇头:“非也!”
    顿时,长孙皇后和王大监,全都懵逼了。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
    可为何还是如此的愁眉不展?
    就在他们心中不解的时候,李世民放下手中文书,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渐渐地,脸上才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转过头来,对身边长孙皇后说道:“朕就知道,朕没有选错人,更没有用错人,单凭朕手里的这份边关急报,朕倒是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去朝堂上,看看魏征他们,还有何话说……”
    &bp;&bp;&bp;&bp;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