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将军饶命》第9章:三不妥(求收藏、求鲜花)

    [,net]
    不出一刻钟,当唐枭再次出现在程处默的面前时。(书^屋*小}说+网)
    已然是焕然一新。
    虽然身上依旧穿着一件普通的衣服,就连布料都不是上等。
    可不知道为什么,穿在唐枭的身上,却被衬托出一种不俗的气质来。
    白皙的面孔,剑眉虎目,五官仿佛被精心雕刻过一般,异常的精致。
    在加上其与生俱来的那种气质,单单是往那里一站,就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程处默不停的点头:“好好好,不过是将门虎子,哈哈哈,怪不得咱家老程如此欣赏你,果然是一名将才,咱昨日输给你,倒也不冤,唐枭,咱们这就进宫面圣如何?”
    唐枭微微点头:“那就有劳处默兄了!”
    话音落,两人骑着两匹高头大马,在数名仆人开路下,直奔着朱雀大门而去。
    与此同时,皇宫大殿内。
    满朝文武赫然在列,其中不乏有程咬金、侯君集、长孙无忌和杜如晦、房玄龄这些名人。
    “如今玉门关外,战事紧急,派出二路大军之事,已刻不容缓,陛下,臣斗胆恳求,立刻选拔良将之人,前往玉门关救援,抗拒突厥蛮夷入侵!”长孙无忌躬身施礼道。
    话音落,其余人也都跟着纷纷点头。
    现在事情确实有些紧急,牛进达、秦琼还有尉迟恭他们。
    就在两月之前,去玉门关那边,却遭到突厥大军的围攻。
    如今玉门关战事紧急,已经快马加急派来数次求救文书,希望长安能够快些发兵前往救援。
    然而,朝中可用之人,实在有限。
    除了让程咬金挂帅出征之外,再无他人可用。
    因此,这才在前不久,有人出主意在长安城内比武选拔二路将军。
    其实选拔为次要,主要就是想要看看,在这年轻一代之中,有多少人可以重用。
    “不错,陛下,老臣认为,现在二路将军已经挑选完成,先锋之人,也已经有所定夺,不得在有任何耽误,可即刻出兵,才是上上策啊!”程咬金也站出来,躬身施礼道。
    李世民沉着脸,没有马上开口说话。
    朝中的文武群臣们,也都在私下里议论纷纷,讨论个不停。
    突厥嚣张,自从李世民登基以后。
    常年派兵侵扰大唐的边境,而作为最后一道门户的玉门关,更是常常被攻击。
    若非有李靖、李绩在此镇守的话,恐怕那突厥游骑,早已长驱直入打到长安了。
    此番秦琼挂帅,牛进达和尉迟恭为行军总管,前往玉门关做接应。
    结果,还是被突厥大军,给围困在那里,难以行走半步。
    在耽误下去的话,难以预测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对于这些,李世民怎能不知道?又如何不忧心。
    “诸位卿家,朕何尝不知道,关外事态严重?今日朝会上,朕也正要说此事,昨日大比已经落幕,而从众多年轻子弟中,也挑选出佼佼者,只待此子上得朝堂,待朕封官以后,便可出征荒北!”李世民说道。
    听见这话,刚刚议论的声音,立刻就消失不见了。
    偌大的朝堂上,变得鸦雀无声起来。
    文武群臣之间,全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互相使了个眼色,交流一下心中所想。
    其实昨日大比之事,他们也早已听下人回报过。
    不过今日没有提及出来,只是他们不愿意去承认。
    唐枭?这是何人?
    “陛下,臣认为不妥!”
    正在这时,有一人走出班列,躬身施礼的说道。
    话音落,众人的目光,全都落在他的身上。
    当李世民看见此人以后,也是一阵的头疼。
    说话这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郑国公魏征……
    “郑国公,不知道你直言不妥,又有何不妥之处?”
    没等李世民开口,旁边武将之中的程咬金,有些不满意的回过头来。
    魏征轻轻一笑,并未理会程咬金。
    而是双手抱拳,躬身施礼对李世民说道:“陛下,老臣认为,封其子,有三不妥,其一,唐枭乃唐文远之子,而这唐文远在病逝之前,又因与前太子李建成走得较近,将其子重新招纳回来,恐养虎为患,此一不妥也!”
    “其二,臣早年便听闻,此子身体虚弱,且常年卧病在床,身体早已不堪重负,虽然他昨日,能在擂台上,力压程处默一头,可其中必有蹊跷,还望陛下明察,此二不妥也!”
    “其三,此番比武,明确规定,只有朝中三品以上官员家属,方可参加比武,而唐文远早已病逝不说,在其生前,也已经被革职查办,做不得数,此乃三不妥也!”
    当魏征将这些话,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全都给说出来以后。
    立刻就引起一阵轰动。
    无论他说的哪一条,都足以成为拒绝唐枭封将的理由。
    恰恰还是三条都在一起,说服力可谓之大。
    魏征就是这样,无论是在何时,都只对人不对事。
    这也是为什么,纵观大唐历史中,他是最招人恨的一个。
    也是在其死后,李世民将其重新挖出来,鞭尸的原因……
    这家伙弹劾人,根本就无法场合和情况啊。
    老程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恨得直咬牙。
    如果不是在这朝堂上,他真恨不得冲过去,照着魏征的头上来几拳。
    太尼玛的欠打了。
    而李世民的脸色,也有些不悦。
    阴沉不定的坐在那里,迟迟都没有开口说话。
    也不知道他是在生魏征的气,还是在生唐枭的气。
    亦或者,两人都有。
    而就在这时,一名小太监,及时的出现在大殿门口,躬身施礼道:“启禀陛下,唐枭在殿外求见!”
    “哦?唐枭来了?好,让他进来吧!”李世民说道。
    话音落,就听小太监扯着嗓子大喊。
    只不一会儿的工夫,就见一前一后两个人,走进朝堂大殿上。
    全然不顾周边那些大臣们愕然的眼神,旁若无人在来到近前,躬身施礼。
    “唐枭、程处默见过陛下!”
    李世民轻轻点头,抬眼往下看过去。
    当他看见正低头俯身站在那里的唐枭时,心里‘咯噔’一下子。
    惊呼出口道:“此人莫非是梦中良将不成?”
    【新书期间,数据很重要,求各位大大的给力支持,跪求一切!!!】
    &bp;&bp;&bp;&bp;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