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逍遥小地主》第246章 继续给李二挖坑【求全订】

    [,net]
    “国舅果然渊博,”李世民感叹道,“这饮葡萄酒朕知道,以夜光杯盛放最佳,但是不知道饮用别的酒品还有什么说法讲究吗?”
    “是啊,公子,你就为我们多多讲解一番吧。”婠婠靠在长孙无忧的肩膀上,眨了眨眼睛,好奇的望着他。
    “也罢,今天我就为你们来好好的补补课。”
    长孙无忧微微一笑,伸手一招,顿时一坛绍兴黄酒飞入到他的手掌中,这奇技不禁让李世民心中大为震惊。
    绍兴黄酒,也称为绍兴老酒,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可以说是中国最为古老的一种酒品,春秋战国时,绍兴老酒就已经在市井中非常普遍,在中国的南北朝时期,绍兴老酒甚至上升到了贡酒的地位。
    而在后世的现代,绍兴黄酒也是跟随着时代的潮流走向全世界,受到了外国人深深的喜爱,甚至米国白宫的国宴菜单中就有绍兴黄酒的存在,可以说,这一坛黄酒之中,浓缩的尽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
    “绍兴黄酒,色泽如琥珀,味道浓郁芳香,若是饮用时用陶瓷杯来盛放,老酒配上老瓷杯,陶瓷的气息与酒香糅合,着实是别有一番滋味。”
    长孙无忧说着,在地上凭空列出一行老瓷杯,随即取出一个,将琥珀色的老酒缓缓倒入其中,微微闭合上双目品上一口,那百转千回的滋味萦绕在舌尖上,甚是享受!
    “受教了,还真是受教了。”李世民望着长孙无忧捧在手中的酒杯,不禁有些眼馋,自己也连忙开上一坛,学着长孙无忧的细细品味了起来。
    “国舅爷,若是饮用山西的杏花村汾酒呢` 々?”李靖颇感新奇,说道:“早些年我前往山西时,曾经有幸品尝过杏花村汾酒,那味道还真是让我印象深刻。”
    汾酒也是中国古老的名酒之一,其名气之大不亚于绍兴黄酒,因产地位于山西省的汾阳杏花村而得名汾酒。
    “这汾酒,其本身味道极为浓烈,酒色也透明有光泽,饮用时若是用玉碗玉杯,能让酒色变得更加鲜亮,饮用时也别有一番滋味。”长孙无忧缓缓说道。
    “原来如此!”李靖顿时恍然大悟。
    “国舅再来说说这米酒罢!”
    李世民完全被长孙无忧说讲述的吸引住,又开了一坛米酒问道。
    “看来,你们今日是想把我问住了。”长孙无忧微微一笑,随即不紧不慢的说道:“米酒味道香甜醇美,香味有余,但是酒劲不足,所以需要用大酒斗来痛饮,才能好好的感受这酒本身的奇特滋味。”
    此言一出,所有人顿觉恍然大悟,细细一想,长孙无忧每一句所说的,果然都有道理啊。
    “那饮用浊酒呢?”婠婠听得出神了,忍不住追问一句。
    严格来说,这浊酒本身算不上一种酒品,而是在酿酒时渗入酒液内的酒糟沉淀物过多,令酒色略显浑浊,所以才称之为浊酒,也就说,这浊酒只是酒品的一种形态而已。
    不过,中国古代人却是对浊酒别有一番情怀,大多是在送别时的宴席上共饮,大有倾诉离殇之意,三国时的著名音乐家嵇康就曾经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就无奈的写道: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
    诉离殇,道别情,世间所有的离别愁苦,大抵都浓缩在了这浑浊的酒色,饮入腹中,五味陈杂。
    第246章 继续给李二挖坑【求全订】-->>(第1/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诉离殇,道别情,世间所有的离别愁苦,大抵都浓缩在了这浑浊的酒色,饮入腹中,五味陈杂。
    “这引用浊酒嘛,酒具上倒是并没有别的酒品那般讲究,不过若是在饮用之前,将酒瓶摇晃上数次,使其酒内沉淀的酒糟均匀,方可品尝到浊酒的真正独特风味。”长孙无忧轻笑道。
    听完长孙无忧这么一说,众人或是低头沉思,或是迫不及待的拿酒来品尝,都是深受其教。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国舅的学识之渊博,朕还是第一次见到。”李世民由衷的说道。
    长孙无忧置若罔闻,端起酒杯轻轻酌了一口绍兴老酒后,便是淡声说道:“陛下,酒也品过了,说说看吧,你来我这,是为了辽东的宁远锦州一带的几百里土地吧?”
    “呃……”
    李世民有些尴尬的笑了笑,“.ˇ怎么会呢,无忧,朕答应将那片土地赠予你,必定不会食言啊。”
    “真的不会食言?”长孙无忧似笑非笑的望着李世民。
    “其实吧,咳咳……”李世民终于有些按捺不住了,装作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说道:“国舅也是知道,那宁远锦州一带是山海关连接辽东的重要咽喉地带,若是不加以重兵把守,一旦被外族切入,大唐转瞬就会与辽东断掉所有的关联啊!”
    “这个不用陛下来操心。”长孙无忧摇晃着酒杯,淡声说道:“若是将那整个宁锦道交给我保护,绝对要比驻守几十万大军还要更加安全。更何况……”
    说到这里,长孙无忧对李世民意味深长的一笑,“陛下也知道,君无戏言吧?难道陛下平日里应允给部下的奖赏,也会这么出尔反尔吗?”
    “怎么可能呢!”李世(钱钱赵)民连忙矢口否认,“朕才不会朝令夕改,那样朕的谕令和赏赐,岂不是全变成了没有意义的空话?”
    然而此言一出,李世民顿觉不妥,他这样一说,岂不是就没有理由和长孙无忧讨价还价了吗!
    “这个家伙,怎么处处给我挖坑!”李世民欲哭无泪。
    “我想也是。”
    长孙无忧放下酒杯,“三日后,我亲自前往辽东接管宁远锦州一带,那里的防守军备,就不劳陛下操心了。”
    “交给你,朕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李世民有气无力的说道。
    “如此甚好。”
    长孙无忧微微一笑,随即心念稍稍一动,所有人顿时觉得眼前一花,下一刻便是已经置身在了天泉庄的院子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