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逍遥小地主》第215章 大辩玄奘法师【求全订】

    [,net]
    “虽说亡战必危,但好战必亡!”
    长孙无忧这几句话如同重锤一般敲打在程咬金的心头上,让他顿时恍然大悟,“国舅说的极是!”
    “只要你别把我的话当成耳旁风就好。”长孙无忧微微一笑,并没有就这个话题再多说什么。
    “俺怎么敢呢!”程咬金憨憨一笑。
    不多时,已经到了水陆大会正式开始的时辰,化生寺内的僧人们纷纷在道场内开始做法,鼓吹乐器,一时间僧人民吟诵经文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化生寺的上空。
    随着僧人们的法事渐渐进入佳境,就在水陆大会的主位上,走上一名身披红色袈裟,面容肃穆,但是看上去却有一种平易近人气质的年轻僧人,他端坐在主位上,与众僧人同时进行法事。
    “看,那就是玄奘法师!”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这玄奘法师的气度可真是非同一般。”
    18
    百姓们叽叽喳喳的讨论了起来,不过这并不能影响水路道场的肃穆气氛。
    “他就是玄奘?”
    长孙无忧的目光投向了那名年轻的僧人,只见他的面容虽然非常普通,但是身上那股温和的气质,却是很容易让他人对他生出好感。
    只不过,与后世人们对唐僧认知的区别是,唐僧并不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奶油小鲜肉,相反,他身材高大魁梧,皮肤有些黝黑,一看即是经过苦修的僧人。
    实际上,若真是一个弱不禁风之人,怎么可能会完成从长安徒步跋涉到天竺取经的伟业呢?
    虽然一路上的妖魔鬼怪都是杜纂,但是那十万年八千里的路途,可是实打实的。
    这水陆大会并没有长孙无忧想象中的有趣,过程反倒是很无聊,他们只能看到僧人们盘坐做法,许多百姓们最初的新鲜感过去后,便是离去了不少,只有一些较为虔诚的百姓们还留在这里,等待着玄奘亲自开坛讲经。
    长孙无忧倒是非常耐心的等待着,直到时值晌午,这水陆大会的第一轮总算是结束了。
    水陆法会总共要经过七天的时间,这仅仅是第一步而已,接下来,便是玄奘借着这个机会,开坛讲经,宣扬佛法。
    “……以三法为统,以觉明为道,开以当名,变而弥广……故曰,无所丛生……”
    “乖乖,俺老程可是一句也听不懂。”
    第215章 大辩玄奘法师【求全订】-->>(第1/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乖乖,俺老程可是一句也听不懂。”
    程咬金听得连连摇头。
    “你能听懂才怪,这可是达摩多罗禅经,别说是你一个从未研习过佛法之人,就算是熟读佛经的信徒,也很难会理解。”长孙无忧毫不客气的打击程咬金。
    “国舅,听你所言,似乎是对佛门较为了解?”程咬金闻言眼前一亮。
    “算是吧。”长孙无忧含糊其辞的说道,“只是闲来无聊时,翻阅过佛门的三部最为经典的经文而已。”
    对于佛教,长孙无忧也只是出于好奇钻研了一段时间而已,并说不上拜信,不过,以他卓绝的头脑,倒也是得到了一些自己对佛教的见解。
    不过,长孙无忧望着那正在法坛上不厌其烦,反复为百姓们解释经文的玄奘时,突然心生了一些想法,特意站起身来,对法坛上朗声说道:“玄奘法师,我有一事不解,可否指点?”
    玄奘正讲解的渐入佳境,突然被长孙无忧这么一招呼,目光投望过来,顿时哟写惊讶,他认得出此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大唐国舅,长孙无忧。
    “国舅有何疑虑,但说无妨。”玄奘法师微微一颔首,笑问道。
    “佛门有云,众生平等,切莫杀生,并绝不可轻视自己的生命,但为何还会有摩柯王子舍身饲虎一事,广被推崇?”
    摩柯王子舍身饲虎,所讲述的即是古时南赡部洲有一个大国的王子,名为摩柯萨青,他曾经在外出游玩时,见到一只饿得奄奄一息的母虎,正要吞食掉它的幼子果腹,摩柯王子见状心生怜悯,便是将自己的衣服脱掉,亲自来到母虎身边,意图用自己的肉身来喂母虎,但是这母虎实在是饿的奄奄一息,就连啃食骨肉的力气都没有,摩柯王子便是亲自割破了自己的皮肤,让自己的鲜血流出来刺激母虎,最终被母虎吃的仅仅剩下一副白骨。
    “如此看来,国舅还真是对我佛门大有研究,竟然能问出如此问题。”玄奘心中不禁有些佩服,随即说道:“摩柯王子生有一副慈悲心肠,心怀众生,所行所为乃是菩萨行为,所以也值得推崇。”
    “我看,未必。”长孙无忧缓缓摇了摇头,“虽说众生平等,但是每一条生命降生都大为不易,摩柯王子既然有如此慈悲心肠,若是990他日继承为国君,必定会天下大治,可却为了一只性情暴戾,甚至要吃掉自己骨肉的母虎而白白丧了性命,这就是佛宗想要推崇的教义吗?”
    “并非是如此!”
    被长孙无忧这么一问,玄奘竟然顿时有些语塞,沉思片刻才回答道:“摩柯王子舍身饲虎后,他的功德感天动地,死后也是投身到了兜率天上,位即神明,这等福报,也是劝说世人从善,做下的所有善事,都会得到报答。”
    “可世人能够达到摩柯王子境界的,又有几人?若是他们听了这故事而特意从善,究竟是因为他们本身受了教化而心怀善意,还是为了那来世的福报,而刻意从善?”长孙无忧尖锐的问道,他此言一出,几乎水陆道场上所有的达官贵人都是心中一凛。
    长孙无忧所说的并没有错,他们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为寺庙僧侣大量投香火钱,心中所想的,不就是求生那虚无缥缈的福报吗?
    不仅仅是那些达官贵人,就连那些围观的虔诚民众也开始扪心自问,他们信仰佛宗,究竟是为了什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