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逍遥小地主》第211章 渊盖苏文的小算盘【求全订】

    [,net]
    “现如今,唐军不过是一枚外硬内软的鸡蛋一样,只要我们大军抵达,联合宁远城内应,再加上这冰天雪地的气候,唐军的士气必定受挫,届时,就是唐军败退之际。(书^屋*小}说+网)”
    “大王,臣有事启奏。”
    一名大臣走上前,颇有疑虑的说道:“唐皇李世民御驾亲征,士气并不是那么容易打击,而且他们后方的粮草供应非常充足,我们也无法渗透切割他们的补给线,”
    渊盖苏文冷笑道,“就算李世民御驾亲征又如何?冰雪肆虐之下,唐军的投石车效果大减,而且士兵们对作战的抵触心理也会大增,只要我们配合的足够完美,火候一到,唐军必定大溃,甚至,完美还可以借着李世民御驾亲征的这个机会,将他从军中生擒!”
    渊盖苏文此言一出,几位心腹大臣心中同时一震,生擒李世民,渊盖苏文的想法可真是太大胆了!
    “有什么好奇怪的,这一战,我高句丽天时地利人和俱在,何愁不能击败唐军!”渊盖苏文踌躇满志,“难道,诸位不希望能看到,我高句丽大军攻入山海关,占据幽云所部十六州,与大唐分庭抗礼吗?”
    听到渊盖苏文如此一说,几名心腹大臣的心里便是不由得激动起来,如果真的能生擒李世民,且不说会从大唐要挟到多少筹码,引来多少国家臣服,仅从名望看来,高句丽必定会一飞冲天!
    …………
    宁远前线。
    自从开战以来,唐军对宁远城的围攻始终没有松懈,尽管有李世民御驾亲征对士气的提升,以及长孙无忧的土豆源源不断的供应让粮草始终没有短缺过,但要命的是,进入十一月之后,宁远城几乎天天都在下大雪,整个辽东地区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士兵们甚至连冰冷的刀柄都无法握住,攻城实在是难上加难。
    尽管,李世民也知道士兵们的战斗非常困难,但是在战场上,任何机会都是转瞬即逝,若是不趁着高句丽的援军还未杀到之际尽快攻下宁远城,那么此行的所有努力,都将白费,他将不得不撤军,士兵的性命也会白白浪费,除了拆掉几座京观之外,根本就没有任何收获。
    虽然之前也占领了一些边境城池,但不攻打下宁锦防线作为依托,这些城池以攻难守,占领了也没有任何价值,只能放弃。
    “这场大雪下的,还真不是时候~‖。”
    李世民坐在营帐中查看战报,眉头忍不住紧皱了起来。
    虽然,宁远城最多七日,必将会被攻破,但是在这之前,高句丽的援兵必定会赶到,而李世民这次又走的是精兵路线,士兵的数量并不多,若是要兼顾攻城和抵御援军的话,非常吃力。
    就在这时,有前线的探子进入到营帐中,对李世民汇报道:“启禀陛下,高句丽的援军已经从黄龙府一带出发,不消三日,必定会抵达宁远城,我们该如何对敌?”
    “到底,还是来了。”
    李世民眉头微微皱起,不过这也在他的预料之中,“宣李孝恭来营帐,朕有要事与他谈。”
    “是。”
    第211章  渊盖苏文的小算盘【求全订】-->>(第1/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
    探子应承了一声,这件事情可是十万火急,他不敢有任何耽误,立刻将消息传达给随军的李孝恭,此时他正带着自己部下在巡逻监军。
    毕竟,长孙无忧的亲军都是骑兵,在攻城方面没有任何帮助,所以李世民便是安排李孝恭带着部队监军。
    李孝恭得到命令后,便是立刻起身前往李世民的营帐,此时李世民正站在地图前,冥思苦想。
    “陛下。”李孝恭行了一礼,“有何吩咐。”
    “孝恭,刚刚前线得到消息,高句丽的援军已经从黄龙府出发,三日之内,必定会抵达宁远,届时我们该如何应对?”李世民直奔主题的问道。
    “如此迅速?”李孝恭闻言,稍稍沉默片刻,随即便是说道:“与高句丽的援军一站,我们绝无可能避免,依小王之见解,不如我们将攻城的进度稍微放缓,让富余出来的部队在宁远城附近镇守,将援军挡住,如何?”
    “朕也是这么想的。”李世民点了点头,随即便是吩咐道:“朕决定,将军队分化为两部分,一部分留在宁远城下,而另一部分则是在援军的毕竟之路上,与其正面对决,拦截住他们。”
    “陛下英明。”李孝恭点头称是,这也是目前他们能想到的,较好的办法了,“只不过,陛下恐怕是要从幽州调集增员了,否则我们的军队数量很难应对。”
    “¨` 也只能如此了。”李世民叹了口气,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让他们的闪击战变成了硬攻战,这着实是让李世民有些头疼。
    但是没办法,战场上的状况,就是这么瞬息万变。
    就在李世民打定主意之时,突然又有传令兵求见,李世民有些不悦,如果是从高句丽前线传来的消息,那么多半不是什么好消息。
    “陛下,这是从长安国舅爷手中发来的书信,国舅爷交代了,必须要由您亲自过目才可。”
    “哦?”
    李世民听到是长孙无忧的书信,心中顿时一振,立刻取来信封打开,那规整大方的字体,正是长孙无忧的笔迹,当下便是立刻查看起来:
    “陛下,此番征讨高句丽,若是巧遇辽东降下大雪,城池久攻不下,又逢高句丽的援军来袭,请陛下不要让部队一边攻城,一边抵御援军,若是陛下按照我所说,(李赵赵)将部队分为三个部分,必定会在宁远城,让高句丽的主力部队大溃”
    “我的天,无忧这小子,还真是神机妙算啊!”李世民心中不禁感叹,自己此行遇到的所有麻烦,全部都被长孙无忧一个不落的预测到了,更令他震惊的是,就连自己的部队安排,也被长孙无忧猜测到。
    “第一部分,即是少量的工兵搭配投石车以及一些工程器械,在宁远城下给守军施加压迫感,人数越少,越是要兵临城下,围而不攻,让守军不敢轻举妄动,若是攻城的工兵数量实在是太少,难以震慑守军,陛下可趁着夜晚之际,命令工兵在宁远城外,用碎石和土夯筑一道围墙,只要在上面浇水结冰,这临时城墙就会变得坚不可摧,以工兵和少量的部队驻守,再把宁远城从外面部分围起来,即可将他们拖延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