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警基地》第170章 措手不及的日军,分割包围

    [,net]
    一枚枚航弹开始准确的落入了日军的阵地当中,一个个暴露出来的火力点和密集人群都是它打击的目标,斯图卡的中部可以搭载一枚航弹,同时其两翼也可以挂在小型航弹,还有便是两门机炮,就是为了弥补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火力不足。
    毕竟每次出航只是投掷一枚航弹而无法进行对地攻击的话,火力就太弱了一些,利用效率不高。
    绕是日军意志顽强,抵抗非常的激烈,也难以阻挡空地一体的进攻,地上的坦克、天空轰炸机,在这样的组合下,就连防线都是不全的日军阻挡不了。
    坦克部队非常轻松的就突破了日军第14师团的防线,朝着前方继续进攻,一共4路坦克部队,将16日军的防线撕得支离破碎,而坦克部队并没有停下进攻的脚步,继续朝前进攻,在第14师团的后方还有着两个日军常备师团和一个混成独立旅团的兵力。
    日军实在是太自信了,仅有第14师团的防线,而在他们的后面则是日军的一个大营地,就在距离山海关60公里之外的绥中县附近。
    日军并没有想到第14师团三万多人防守阵地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被突破,他们倒是已经准备开始进攻,西南军队发动了猛烈的炮击,而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寺内寿一却并没有让他们就地防守,而是准备发动反攻。
    第一装甲集团军的冲破了第14师团的防线之后直扑日军绥中营地,随着坦克部队在日军阵地当中撕出了数个缺口,掩护坦克部队冲锋的步兵部队则是向着左右两边扩散,清扫被分割的日军,对他们实施包围,然后以优势火力和优势兵力完成快速消灭。
    在单兵火力上他们一样拥有着绝对的火力优势,G43半自动步枪、索米冲锋枪、捷克轻机枪都是持续性射击的武器,而日军只有不可靠的歪把子轻机枪和三八大盖。
    如今日军的三八大盖火力在二战当中也是出名的,特别是二战的前期,由于子弹穿透力太大,射击的由于穿透力太强,只是在人的身体上留下一个小洞,在无形当中减小了步枪的杀伤力,再加上是拉栓步枪火力又弱,一支G43半自动步枪就可以压制日军一个班的火力了。
    不过日军的反击也是非常疯狂,再加上他们的枪法都很好,倒是也给包围他们的部队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第14师团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第一装甲集团军的两个师分割包围,另外两个半机械化师则是继续跟随着两个装甲师发动进攻。
    第14师团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第一装甲集团军的两个师分割包围,另外两个半机械化师则是继续跟随着两个装甲师发动进攻。
    第一装甲集团军坦克部队突破了第14师团的消息也很快就传到了日军后方部队,剩余的第6师团、第12师团以及独立混成第2旅团则是开始布置阵地,然而在这么仓促的时间当中,怎么可能构筑阻挡坦克部队的进攻。
    四个师的部队兵力高达8万人,他们他们面对的日军大约也就7万多人的兵力,一个独立混成旅团也就七八千人而已。
    在兵力上都差不多,但是在战斗力上却相差非常远,而且日军两个师团都汇聚在一起,两个装甲师以一部分坦克为中路,还分成了左右两路,分三路对日军两个多师团的进行包围夹击。
    可以说第一装甲集团军的野心非常大,不过日国陆军在国际上也只是一直二流陆军而已,也就是在华夏这种环境下欺负一下装备落后的军队,如果放到欧洲战场上,完全就被打出翔来。
    这一点从二战的太平洋战争中看得出来,日军面对着美军,根本就是节节败退。
    美军的兵源素质是真877的不高,匆匆招募,然后训练两三个月就被扔到战场上,别指望战斗力有多高,但是架不住他们的火力猛,这一点很重要。
    如果不是日军利用海岛特殊而且复杂的环境,日军根本就没得打。
    60多公里的距离对于第一装甲集团军来说不过才一个多小小时的路程而已,还别说日军占领了东三省这些年来,把交通道路倒是弄得非常好,特别是这种沿铁道线段,坦克的行驶速度能够突破40公里每小时。
    T-34/85坦克的确是的一款比较可靠的坦克,因为机械故障抛锚的比较少,不过也是通过战车工厂生产出来的坦克,各种零部件精度都是非常高的,而不是苏俄制造的,因为战时的原因零部件良莠不齐,所以在可靠性上比苏军的还要高上很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