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座军火库》第九十三章 做人的哲学

    [,net]
    要是让杜新京知道,文奎手上还有食盐、丝绸、茶叶、煤炭等生意,那他一定是肠子都要悔青!
    生意人是以逐利为目的的。这么好的赚钱路子,难道他不想掺点股份吗?
    饱餐一顿之后,血鹰带着李妙和罗艺先回黑水寨。文奎自己一个人来到王道生府上。
    王道生身为信州府的知府,虽说上面还有一个达鲁花赤孟恩管着,但他大小也是“二把手”。在蒙古人面前他是一条走狗,在汉人面前他又是人上人。
    唯独文奎,让王道生越来越看不懂。凭着黑水寨那些乌合之众,竟然能从刑场劫从二十多名人犯,弄得孟恩不得不靠杀其他犯人充数。
    想到当初文奎为了保命,曾经低声下气地送给王道生一百两黄金,为这事,王道生经常从恶梦中惊醒。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王道生就是一个取财有道的官员。谁的钱该要,谁的钱不该要,他总是能准确地把握分寸。
    因此,他一直在想办法和文奎修好,万一天下有变,也好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一个仆人轻手轻脚地走进书房,似乎是怕打扰了王道生的思绪,说道:“大人,文先生来了。”
    “你去沏一壶好茶,让他去后花园凉亭坐吧。”
    坐在王道生府邸的后花园,能欣赏昼夜不息的信江河水。波澜不惊。白如银练。文奎坐在凉亭下,深吸一口气,凉嗖嗖的新鲜空气沁人心脾。
    “文公子,多日不见,别来无恙啊。”
    身后传来王道生的声音,文奎回头一看,看见他的手里拿着一个木匣子。那个木匣子正是文奎送给他的。曾经装过一百两黄金!
    文奎连忙站起来,谦?地说道:“王大人,打扰您啦。”
    “见外了,你见外了不是?”王道生爽朗地笑着,伸手指向凉亭下的座椅,连声说道:“坐,坐!难道你我有这等空闲。每当我心情烦闷之时,就喜欢坐在这凉亭下喝茶。你看这信江水总是流得缓慢,凭我们的肉眼根本看不到流速,但它一刻不停地奔向远方。”
    文奎笑道:“没想到威严十足的王大人,竟然内心情感如此丰富。平时应该写过不少诗词吧?”
    “写过一些。难登大雅之堂,所以平时都塞在抽屉里,没人的时候孤芳自赏一下。”
    王道生把那个木匣子打开,黄澄澄的金条散发出诱人的光芒。
    “过两天,就是你母亲五十大寿了。这点小意思,算是我的一点心意吧。”
    文奎以为自己听错了。第一,作为“儿子”,文奎真的不知道文夫人五十大寿这件事。第二,作为信州知府王道生,祝寿贺礼送金条,这礼是不是太重了?
    转念一想,文奎总算想明白了,王道生这是要把曾经收下的黄金退还给他。所以,他让人打探到文老夫人过生日,借这个名义,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王大人,你这礼物有点重啊。我怕我母亲承受不起呀。”
    王道生接下来的话更让文奎无语:“你看你,见外了不是?我们是称兄道弟的好朋友,还分什么你我?”
    “那我……替我母亲感谢你啦。”
    “又见外了不是?等会喝酒,你必须自罚三杯!”
    谈笑间,仆人已把酒菜送到凉亭下。文奎的中餐吃得很丰盛,这才没过两个时辰,晚餐又来了,比中餐还要丰盛。常年累月这样吃,非得吃出一个大胖子不可。
    第九十三章 做人的哲学-->>(第1/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谈笑间,仆人已把酒菜送到凉亭下。文奎的中餐吃得很丰盛,这才没过两个时辰,晚餐又来了,比中餐还要丰盛。常年累月这样吃,非得吃出一个大胖子不可。
    文奎和王道生坐在凉亭下,喝酒聊天,欣赏风景,无比逍遥自在。他们一直喝到月上中天,百鸟归巢。
    酒喝够了,生意也谈好了。王道生拍胸脯答应,一定给文奎生意上提供极大的帮助。文奎也暗示他,做生意赚了钱,自然会给他提成。
    关于提成,王道生微笑着表示默认。
    文奎从后世学来的厚黑学,穿越过来也是照样管用的。
    ……………
    王道生想留文奎在府上住一宿,但被文奎拒绝了。天黑路远,并不是他害怕的理由。
    淡淡的月光下,文奎单人单马,一路狂奔。只见他一手抓住缰绳,另一手拿着的不是皮鞭,而一支手枪!
    全国经济淍蔽,民不聊生,聚啸山林打家劫舍的人越来越多。文奎可不想成为这群无业流民的牺牲品。
    一个时辰后,文奎顺利回到黑水寨,整个山寨沸腾了起来。
    “文寨主回来了!”
    消息传开,文轩苑里里外外便挤满了人。文奎看着这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有些小激动。
    文夫人五十岁了,耳聪目明,没有半点老态龙钟的感觉。血鹰带着李妙和罗艺先期到达,她就一直在期盼着文奎早点回家。
    文奎解下背上的褡链袋,从中掏出一个红布包裹的木匣子,双手捧上,说道:“母亲,王知府听说您五十大寿,特地让我把这个捎给您。他说他公务繁忙,就不再上山祝寿了。”
    文夫人接过木匣子,感觉有些沉,问道:“这是什么?难道是金戒指?”
    打开一个,一根根码得整整齐齐的金条,在暗夜显得无比炫目!这些金条,同样会炫瞎很多人的眼睛。
    “哇,不会吧?这难道是王知府送的?”
    “文寨主,王大人为何对你这么好?”
    ……
    叽叽喳喳的议论声,让文奎觉得很长脸。文夫人把那些金条全部取出来,刚好一百两!其他人并不清楚,文夫人的心里却是明镜似的,这些黄金原本就是属于自己的,只是王道生看见文奎实力变强了,又把这些宝贝送回来。
    文奎喝退众人,让他们都下去休息。他毕竟离开黑水寨半个多月了,想留下来好好陪一陪母亲。
    屋里没有外人,文夫人问:“奎儿,这黄金真是王知府送的。”
    文奎笑道:“那是当然。你看这木匣子都是我们家的啊,怎么能错了?”
    “唉,这个王道生真是一个聪明人呐。这种人才能在乱世中求生存。你在做人方面,还真的要和他多学习。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很多古训,能流传至今天,甚至后代,都能用得上。”
    文奎恭敬地答道:“母亲,孩儿记住了。”
    “好了,你也累了,下去歇息吧。芸儿可是在我面前天天唠叨着你呀。这几天,你应该好好赔着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