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皇子饶命》第十三章 卖炭翁!(求收藏,求鲜花,求支持!)

    [,net]
    这冬至日的家宴除了会邀请皇子公主这些人以外,也会另外邀请一些朝中重要官员,或是名门望族的人过来赴宴,以昭示天子与民同乐之心。
    这崔鸿乃是五姓七望之一清河崔氏的族长,自然也是在受邀之列。
    “如何,崔老?是王右军真迹么?”
    李世民站在清河崔氏族长崔鸿旁边,负着双手,一脸莫名笑容的看着他道。
    崔鸿是隋朝独孤皇后的表侄,而大唐皇帝李渊的母亲又正好和独孤皇后是亲姐妹。
    因此,李家和崔家其实也算是姻亲关系。
    随着李渊登基为帝,这崔家也能算半个皇亲国戚。
    不过,崔家乃是千年豪门望族,自西汉时,就能人辈出,自然也是不稀罕这一层关系。
    而且之前天下郡望排名时,崔家还硬生生地压了李家一头。
    这让李世民这等心高气傲的人极为不忿,当即对着修撰《氏族志》的高士廉翻脸,指责他没有政治觉悟。
    老子修这本破书,给你钱,给你人,不就是为了打压山东门阀氏族的么!
    你他娘的倒好!跟老子唱反调,还把这崔家放第一!
    我老李家都是皇帝了!!!他崔家有个什么?现在宰相都没的家族!
    虽然,最后得了李世民授意的高士廉,重新又编排了天下氏族排名,把李家放在了第一。
    但是,李世民当时对崔家那股怒气还是没有散的。
    所以,他现在也是特意把这位崔家的当代家主叫上来戏耍一番。
    他这皇儿写的这幅《平安帖》连他这种王羲之的骨灰粉都没法分别真伪,更别提这早已老眼昏花的崔鸿了!
    这种戏耍的感觉,大大的满足了李世民的虚荣心!
    崔鸿眯着眼睛在李祐写着这幅字帖上,左看右看,时不时还皱一下眉头,似乎看到了什么极其不解的事情。
    大概半刻钟后,崔鸿终于抬起了头,对着李世民一礼道:
    “陛下,以老朽的经验来看,这幅字是真迹无疑。
    只是令老朽极为疑惑的是,这幅字帖上的墨迹似乎还没有干……”
    “咳咳,崔老,近日天气湿寒,字帖难免被水雾湿气浸染。”
    听到崔鸿的话,李祐立即在一旁解释道。
    但是,李祐的话音刚落,宴席中的太子李承乾当即就站了出来,面目狰狞地指着李祐道:
    “一派胡言!这字帖绝对假的!孤那张才是真的!李祐,你这小儿,你竟敢坏孤好事,你给我等着!你......”
    “啪!”
    太子李承乾的话还未说完,李世民便就已是上前一步,甩手就给了李承乾一记重重的耳光。
    顿时,李承乾的嘴角就溢出了鲜红色的鲜血。
    他捧着自己的右脸,很委屈的看着李世民。
    “父皇——”
    “放肆!太子!你在朕的面前威胁你五弟,你眼里还有没有朕朕这个父皇?朕还没有死!”
    “太子殿下,五弟我并不是针对你,也不想坏你对父皇的一片孝心。
    只是我这个《平安帖》刚才可是经过崔老验证的,你难不成也认为崔氏这等清贵大族也在替我说谎吧?”
    李承乾看了看李祐,又看了看崔鸿,顿时,整个人脸色变成了猪肝。
    他真的想不通自己明明一幅真迹,怎么就变成伪作了呢?
    “承乾,这件事你怎么解释?”
    李世民故作愠怒地问道。
    “父皇,儿臣献给你的那幅确实是真迹啊!”太子李承乾一脸委屈的叫道。
    “父皇,儿臣认为太子殿下定是被人诓骗了!”
    这时,李祐站了出来,对着朝李世民躬身道:
    “父皇,儿臣之前就说过,太子殿下身边有小人作祟!
    不仅离间我们兄弟之情,还故意欺骗太子进献伪作,以表达这些人对我李家得天下的不满!”
    李祐这句话一说,原本一旁面无表情,半闭着眼,老神冉冉的看李家笑话的崔鸿,当即睁开了眼睛,转头看向了李祐。
    “所以,儿臣恳请父皇彻查东宫那些对我李家有怨望的奸细!”
    说到这,李祐又瞥了一眼躲在宴席后面的郑颢,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道:
    “父皇,儿臣此前去长安市井体察民情,还遇到了一件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事!”
    “哦,不知我儿听到了什么?”
    李世民看着李祐温和地微笑道。
    李世民现在是越看李祐越顺眼,这个儿子真是太对他胃口了!
    李世民对山东门阀氏族早有打压之意。
    此前,在修氏族志时,区区一个清河崔氏竟然能凭借民间声望凌于他李家皇室之上!
    如果他现在还不打压这些门阀世家,这天下日后究竟是谁说了算?
    而太子一系人马中,门阀世家出身的人也委实多了点!
    这时,只见李祐转过身面对着殿中的群臣、皇子以及公主们,接着,就在这太极殿中,大声吟诵出了白居易所作的那首乐府组诗《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当他吟完最后一句时,这整个太极殿中早已是雅雀无声。
    一股沉闷的气氛弥漫在大殿之中。
    李祐甚至见到了几个年幼的皇子和公主正在低低的抽泣着,似乎在同情这卖炭翁的遭遇。
    PS:求鲜花,求收藏,求评价!
    &bp;&bp;&bp;&bp;
    (月日到月日)
    &bp;&bp;&bp;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