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第500章 三桅大船

    朱慈烺想一想“战马先不说了,说说战舰吧,贵公司能为我大明多少战舰?”
    “贵国可否答应和西班牙人断绝关系?”范揆一眨眨蓝眼睛。
    朱慈烺微笑“如果东印度公司能向大明一定的战马,并全力支持我大明水师,我大明自然就会断绝和西班牙人的往来。”
    范揆一躬身“尊贵的殿下,在贵国和西班牙人断绝往来的情况下,东印度公司愿意向贵国一艘三桅大帆船,四艘小船。”
    “哦,这么少?西班牙人答应我大明的,可是两艘三桅大帆船。十艘小船。”朱慈烺露出不悦之色。
    他诈了一下,西班牙人答应的其实也是一艘三桅大帆船。
    “尊贵的殿下,东印度公司的三桅大帆船是世界上最大的,排水量将近八百吨,拥有双层甲板,两侧船舷都有上下两排、每排十二个炮位,加起来一共就是四十八门火炮,舰首和舰尾还各有一门二十倍口径的主力火炮,”范揆一挺胸抬头,声音里透着骄傲“这是西班牙人达不到,他们现在只有四百吨排水量的中型船。不瞒殿下,这样的巨型三桅大帆船,东印度公司一共只有四艘,每一艘前后制造都耗费了五年以上的时间,是东印度公司的非卖品,为表达我们的诚意,早日通商,我们愿意将其中一艘租借给贵国。”
    虽然对三桅大帆船的数据有所预料,但亲耳听到范揆一说出来,朱慈烺还是怦然心动这哪里是船舰,分明就是一座移动的火药库啊,如果一侧的二十四门火炮一齐开火,对岸上的守军进行轰击,那是何等的威力?
    如果有三到五艘这样的战舰,航行到旅顺、金州外海,对建虏守军进行轰击,然后再行登陆,岂不是事半功倍?
    原本,西方造船术是落后东方的,但三桅帆船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点。三桅帆船有三根桅,船体结构更加合理,能利用65度角以内的风行驶,因为船体巨大,所以能装载大量生活必需品,可在海上连续航行数月,甚至可以环绕地球航行。
    正是因为有三桅帆船的出现,哥伦布才能在1492年发现美洲大陆,但其实哥伦布的本意,是想要往东方而来的,但却阴错阳差的发现了美洲。
    “东印度公司诚意满满,希望尊敬的殿下能够体察。”范揆一抚着胸口,深深一礼。
    朱慈烺不动声色“贵公司是免费吗?”
    “不不不,”范揆一头摇的像是拨浪鼓“三桅帆船是东印度公司最宝贵的财富,除非通商,否则是不可能向贵国免费,不然消息传到国内,股东们非撕了我不可。”
    “一年租金,贵公司要多少?”
    “一年五万两银子,考虑到战舰从熟悉到使用,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东印度愿意租贵国两年,一共十万两银子的租金,火炮租借也是两年,一共五万两,加起来一共十五万两银子,一次付清,不能拖欠。”范揆一道。
    果然是商人,对银子不含糊。
    一艘战舰就是十五万两,加上四艘小舰,一年最少二十万,这还不算人员培训,兵器甲胄,将官粮饷,加起来一年估计超过三十万两银子了。
    海军,果然是吞钱的巨兽啊。
    另外,只所以租两年,也有两年之内大明不通商,到期之后,东印度公司就要收回战舰的暗示。
    朱慈烺咬咬牙,海军太重要了,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所以不能全托于郑家之手,再多的银子也得咬牙花。
    “四艘小船太少,我希望增加到十艘……”接下来,朱慈烺进行了一些讨价还价,提出小船太少,难以有效保护大船,最后范揆一做出了让步,同时再增加四艘小船,一共租借给大明一艘巨型的三桅战舰、八艘小战舰,但对于租金却不肯松口,反复说,这已经是最低的价钱,就战舰的损耗来说,已经不能再低了。
    朱慈烺也就不再逼迫。
    另外,关于战舰一旦损坏的赔偿问题,范揆一狮子大开口,三桅战舰一百万两银子的赔偿,小战舰十万两赔偿。这一次朱慈烺没有放过,据理力争,终于逼的范揆一落了价钱,三桅战舰改为五十万两,小战舰改为五万两相比于租金,这是大钱,未来的海战谁也不敢保证船舰不会沉没,朱慈烺不希望大明当冤大头,更不希望大明付不出赔偿金,被人嗤笑或者耍赖,所以赔偿金一定要定的合理。
    一切谈完,范揆一提出要签一份协议。
    但朱慈烺只同意用“合同”的名义。
    协议和合同,即便里面的内容完全一致,但意义却截然不同。合同只是商业行为,协议却是国家行为。
    “尊贵的太子殿下,你真是太难缠了……”
    范揆一一点便宜都没有占到,心中十分不甘。不过蓝眼睛里却又悄悄闪过喜色。因为和他签订合同的不是别人,而是明国的太子,未来的皇帝。虽然是外国人,但却也知道大明皇帝金口玉言,不能更改的规矩,太子也一样,加上朱慈烺自从上朝以来,提出很多建议,尤其是福建广东开海,准许渔民到海上捕鱼,又有开封之胜,一切的一切都表明了朱慈烺的强大能量,和这样一个未来的皇帝签约,哪怕只是合同,对范揆一来说都是一个莫大的胜利。
    就像明国太子所说的那样,放长线钓大鱼,投资未来,就算大明现在不同意通商,等到明国太子登基成了皇帝,照着东印度公司和他的友好程度,东印度公司岂不是要大发横财?
    也正是因为如此,范揆一才会在赔偿金上做出大幅让步,并且同意增加小船舰的数量。
    “尊贵的太子殿下,我等着你的好消息。”一切完成,范揆一向朱慈烺深深一礼。
    他知道,一切要想实现,还需要太子的父亲,大明皇帝批准。
    朱慈烺微笑“能问一下你在东印度公司的身份和职位吗?”
    “高级商务。主管谈判。”范揆一回,补充道“尊敬的殿下请放心,我这一次来得到了东印度公司总督的完全授权,我所说的一切,都可以代表东印度公司。”
    朱慈烺微微点头,不再问。
    范揆一和克鲁士告退。
    揆一,就是荷兰人在台湾的第十二任,也是最后一任总督,1661年,郑成功率大军收复台湾,揆一在城堡里坚持了半年,最后被不得不投降。
    想不到在1642年,朱慈烺居然提前见到他了。
    相比于西班牙人在菲律宾的两次大规模屠华,荷兰人虽然占领了台湾,但并没有太大的罪恶,这也是朱慈烺愿意接纳荷兰人的另一个原因。
    ……
    范揆一走时,已经是亥时末(深夜十一点)了,一场艰苦的谈判下来,朱慈烺累极了,返回后殿准备休息,就在唐亮帮着他脱去龙纹袍时,杜勋却走了进来,双手捧着一个木盘,木盘里放着四个牌子,恭恭敬敬的呈到朱慈烺面前“殿下,该翻牌了……”
    而在杜勋之后,四个女官也轻步走了进来,臻首低垂。
    朱慈烺愣一下,然后立刻明白,这是要请侍女“侍寝”啊,每一个女官都代表一个侍女,一番朱慈烺翻了某一个牌子,女官就会将对应的侍女送到他房中来,以前只以为皇帝会翻牌,想不到太子也有翻牌的权力。
    “我累了,都下去吧。”
    朱慈烺脸色一下就涨红。对他来说,男女之事还是羞不可言,前世里他是一个残疾,这一世更是处子,虽然心理年纪已经快三十岁了,可这具身子才十五岁,他觉得太早太早了,还未成年呢,有些事情还是缓缓地好。
    “是~~”
    四个女官也不多言,躬身退了下去。
    杜勋也退出。
    朱慈烺这才发现自己满脸红,额头好像也有汗,唐亮和几个宫女好像都在偷笑……
    翌日的早朝一如过去,庄严中带着混乱,混乱中却又透着几分情理。
    昨日,小襄城伯李国祯被锦衣卫当街拿下,投入诏狱之事,在勋贵之中掀起不小的风波,朝议一开始,英国公张世泽就首先站出来,为李国祯求情。崇祯帝板着脸,也不多说,只令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上朝真相查清之后,军情司连夜将整个案子移交给了锦衣卫。明知这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会得罪人,但骆养性却不敢、也不能不接,因为这乃是他锦衣卫的职责。
    骆养性上殿,将李国祯诬陷商人赵直,草菅人命,又派人暗杀京营军需官,掩盖罪证的事情,一一说明。
    群臣听的都是怒。
    勋贵们则是脸色发苦。
    “李国祯做出这样的事,禽兽不如,”崇祯帝冷冷道“英国公,你真要为他求情吗?”
    张世泽唯唯退下,再不敢多说。
    这中间,有朝臣向太子微微侧目。
    所有人都知道,李国祯被投入诏狱,完全都是因为太子。其实以李国祯小襄城伯的身份,杖毙一个商人,完全不必害怕到杀人灭口,李国祯只所以铤而走险,就是害怕太子的追责。李国祯咎由自取,但太子为了一个商人,非要置李国祯于死地,等于间接的得罪了一大批的勋贵,是否真的明智呢?
    接着,朝议进入正题。
    焦点集中在宣大。
    从宣大总督、巡抚的人选、到兵备的加强、再然后“以物换物”的执行、对哈刺慎、喀而喀的照会、蒙古人和建虏可能的反应、张家口之事虽然已经过去两天了,但依然是朝议的重点。
    还有,今天下午,押解着一千一百万两银子的三千营和精武营的一部就会抵达京师。想到那难以计数的银子,从崇祯帝到每一个朝臣就都是兴奋。
    所有人都盯上了这一笔即将入库的巨银。
    什么赈灾了、补薪了、修缮了……各种请银的奏疏雪片般的飞到崇祯帝的案头上。
    但对于进项,却没有几个人关注。
    只有左都御史李邦华询问各地追缴逮赋,还有“厘金局”设立之后,稅银征收的情况。
    户部尚书傅永淳到任四个月了,已经不能完全算是新任。听李邦华问,他愁眉苦脸的站出来,简单说了一下,到前天为止,京杭大运河上的二十八处新设的厘金局,加上通州,涿州两处陆地厘金局,一共为朝廷带来了七十万两银子的税收,从三月十五到九月末,六个月的时间,等于一月十万两左右,到年底,还可以再贡献三十万两,也就是说,一年的收入在一百万银子左右。
    而各地厘金局的设置,时间不一,陕西是除了京畿之外,设立厘金局最早的地区,于五月初一开始在西安、潼关、榆林等地开设,据孙传庭回报,四个月的时间,到现在不过一万两银子。
    晚的如南直隶、四川等地,直到六七月份才正式成立厘金局。据巡抚们回报,南直隶的收入最高,两个月,已经收了四万两银子了。
    加加总总,今年的厘金税大约在一百八十万两银子左右,这和太子当初的预测,有不小的差距。幸亏今年辽饷并没有直接废除,只是减半征收,如此一来,辽饷和厘金税加起来差不多勉强就是去年辽饷的征收数目,今年朝廷的财政赤字虽然还在扩大,但不至于一下子多出两百万两银子的亏空。
    朱慈烺不动声色的静听,心中却是冷笑。同治年时,满清一年的厘金税能收到两千万两银子,而且还是在南直隶等南方富裕地区被太平天国占领,烽火不断,运河受阻的情况下做到的。大明朝现在南方安定,运河畅通无阻,一年却只能收到两百万两银子!
    难道是满清更富吗?
    当然不是。而是各地的厘金局并没有认真执行朝廷的决议,对厘金税估计是睁只眼,闭只眼,完全是在应付,其中肯定有官商勾结,大幅度的减免厘金税的情况。
    虽然当初为了杜绝这一点,厘金局制定了不少新奇防弊的政策,但现在看起来效果并不大。
    而这,都是内阁的责任。
    ————感谢“阿斯顿法红酒”的打赏,谢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