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千古一帝》第47章 沈括的智慧

    [,net]
    熟知历史的赵顼非常清楚,穿越前的那个宋朝,变法主要就是被两宫太后,太皇太后所强制喊停,逼得宋神宗罢黜王安石,停止变法。(书=-屋*0小-}说-+网)
    赵顼可不想重蹈覆辙,国之大事,岂能被妇人所挟持左右。
    软禁她们换来变法的通畅实施,非常划得来,并且也是必须如此,否则长期以往,必然受其掣肘。
    犹豫不决,必受其乱。
    对于王永,赵顼立马奖赏,今天他的表现不错,算是看清了形势,做出恰当的表现。
    软禁两宫,赵顼交给王永负责。
    宫内受到太后软禁最被震撼的是向皇后,这个女人本来也要来说情的,她的父亲一家也在本次变法中失去了几万亩良田。
    但是太后都如此,她害怕了,再也不敢去集英殿,她知道皇上讨厌她,废除皇后只是时间问题。
    朝堂之上,一下子缺少了不少人,宰相司马光的位子已经被王安石占据,言官的位子仍然空缺,皇帝并没有任命新的言官。
    经过废除宰相,软禁太后一事之后,朝堂之上保守派的大臣们噤若寒蝉,虽然此时的朝堂还是保守派占据绝对多数。
    然而,他们的绝对多数却抵不过皇帝赵顼的一句话。
    ……
    春节很快到来,严寒之中的开封城迎来一片喜庆,到处张灯结彩,其乐融融。
    皇宫之中的热闹非民间可比,太监们在每颗光秃秃的树上挂着宫灯,大红对联贴在每一扇宫门两边。
    京城以及大宋的每个城市都迎接新的一年到来,这一年来,帝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西夏被灭,大快人心,帝国的军力国力蒸蒸日上,就连岁币也没有了,岁币之税已然成为历史,百姓普天同庆大宋终于来了一个铁血明君。
    大街上,勾栏瓦舍里,赵顼的丰功伟绩被编成了杂剧,说书在日夜不停的传颂着。
    在狱中的司马光戴着铁链在整理他的资治通鉴,这一刻,他觉得自己是司马迁。
    虽没有受宫刑,却也差不离,都是罪人。
    只是司马迁的罪责是汉武帝的勃然大怒,而自己却是有点咎由自取,谁让自己说错话,触犯了大宋律法,当今皇上对他这样,已然是法外开恩。
    变法在悄然的走进百姓心中,保甲法,青苗法,均输法,市易法,农田水利法正在发挥着巨大的潜力。
    百姓正在实实在在的享受着变法带来的实惠,看得见的实惠。
    因为保甲法,民间的治安日渐好转,小偷,盗贼不再猖獗,那些游手好闲的懒汉流民一扫而空。
    豪绅地主都在惶恐中度日如年,巧取豪夺来的田产说不定随着丈量土地的展开而变成赵官家的了。
    和这种和谐气氛相对照的是宋辽前线,辽国人也要过春节,他们处处学大宋,风俗习惯也早就汉化,宋人过什么节日,他们也过。
    契丹人还有端午节,虽然屈原和他们一点关系也没有。
    然而,在耶律洪基的旨意下,宋辽边境每天都处在战争状态,双方将领一刻也不得懈怠。
    虽然从西夏获得十几万头战马,但是辽国有几百万头战马,所有的军队都是骑兵,对于宋朝的边境城市多次实行闪电战,抢一下就走,让宋军自顾不暇。
    这些情况赵顼心里非常明白,岳飞和戚继光的战报,结合系统小地图,两国的小范围战争,战况一目了然。
    熙宁元年的腊月二十九日,沈括被占见,集英殿里,赵顼对跪着的沈括道:“朕交代给你的任务完成了多少?”
    沈括正色道:“回禀陛下,火绳枪的研制一直在进行,陛下给微臣的任务是年前完成一万支,微臣已经超额完成,到今天为止,工部仓库里已经有三万支。”
    赵顼闻之喜悦,笑着道:“看来朕封你为兵部侍郎还是没有看错人,这样,工部尚书俞利超年纪大了,年后就由你来做,兵部方面的差事你也一肩挑了,能者多劳嘛。”
    沈括跪下行礼道:“回禀陛下,微臣在兵部只负责职方司之事,俞尚书才是兵部的尚书,一肩挑的话,恐怕微臣两边跑,恐难胜任,误了陛下大事,微臣百身莫赎其疚!”
    赵顼朗声道:“沈括,明年朕就要收复幽云十六州,大宋军队需要非常多的火绳枪,至少是二十万支,工匠你需要多少,朕就给你多少,如何培训你来做,火药,精铁应有尽有,山西道有丰富的煤炭,京东道,京西道有上好的精铁,朕都给你。”
    沈括听了之后急忙说道:“陛下英明,如此,微臣就是累吐血也值了,微臣保证完成陛下交予的旨意,不完成,则要臣的项上人头,微臣可立军令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