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大都督开始到皇帝》第一百零二章 经略使的人选!大唐目前最大的难题!

    [,net]
    朝堂上。
    当李世民提出剑南道经略使的问题后,原本安静的早朝,终于再一次恢复了热闹。
    长孙无忌等人还跪在那里,无人敢为其求情,也没有人敢去理睬,所以所有人暂时都将他们当成了空气。
    而且他们都很了解李世民,李世民现在严惩了长孙无忌等人,说明气已经消了,是可以正常采纳谏言的时候了,故此这些大臣,争相恐后的开始了谏言。
    “陛下,臣认为剑南道经略使乃是地方要员,非有资历者,不能任用!纵观我大唐上下,便也只有寥寥数人有这个资格,而大理寺卿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臣不认同,臣认为礼部侍郎大人无论资历还是功绩,都可堪大用!”
    “大理寺卿也罢,礼部侍郎也罢,那都是不能离开京城的,所以臣认为我们应该从地方上的有功之臣来找寻,臣认为河南刺史应对这次的雨灾很是得体,功绩也有,他很合适。”
    “这么说,山东的武士彟应对的更是得体,这次水灾,受到影响最少的就是山东呢,你怎么不说山东也很合适呢?”
    “臣认为山东刺史武士彟确实很合适……”
    一个个官员纷纷谏言,所有人都争得面红耳赤,将整个朝堂都闹得宛如菜市场一样热闹了。
    李世民一听他们的争执,就感觉头疼不已。
    他面无表情的看着众人,心中根据每一个人的陈述,从而判断他们的立场。
    剑南道经略使,这已经是地方上的最大行政长官了,所以对于每个势力而言,都是必争的位子。
    所以这些人中,有太子的势力,也有李泰的势力,还有其他几个皇子的势力,他们彼此争夺,就差大打出手了。
    李世民眉头微蹙,他目光忽然扫到了房玄龄那里,见房玄龄就仿佛事不关己一样在那里看着头顶上的房梁出神,不由得气笑了,朕在这里这么头疼,你还不赶紧给朕解围。
    他咳嗽了一声,旋即开口说道:“房爱卿,你有何想法?”
    众官员一听李世民开口,便都连忙停止了言语,全都看向了房玄龄。
    房玄龄身为宰相,百官之首,他的话,向来都是最有分量的。
    只见房玄龄向李世民躬身一拜,旋即开口说道:“陛下,剑南道经略使乃是要职,所托之人必须在军政方面都要擅长,而且还要对那剑南道区域的人和事非常了解,更要被那里的百姓所信服。”
    “所以,此事当真难办啊!一时半会,微臣也想不到合适的人。”
    房玄龄言语中,似乎是在推脱,不想提出人选。
    可众大臣却又都感觉房玄龄所描述的条件,怎么……怎么有一个人,就那么契合呢。
    军政擅长,对剑南道区域熟悉,还被百姓所信服。
    这……这人选,不是几乎就随口而出了吗?
    你还说什么想不到啊!
    “陛下〃¨!”
    岑文本这时忽然站了出来,说道:“臣有一人,或完全能满足房大人的条件。”
    “哦?”李世民眼底深处精光一闪,说道:“是谁?”
    岑文本朗声说道:“自然是益州大都督蜀王殿下,蜀王殿下处理益州军政之事,已然卓有成效,这些大家都能看在眼中!”
    “而且蜀王殿下又深处剑南道之中,对剑南道地界之事可以说是了若指掌!至于百姓信服,这更不必说,益州百姓的万民书现在还历历在目,而且蜀王殿下又接受了那十万灾民,现在百姓们天天都在歌颂蜀王殿下的贤能呢。”
    “并且这一次,还是蜀王殿下事先察觉到了吐谷浑的异常,也可以看出蜀王殿下有着敏锐的嗅觉,对边关之事了若指掌!综合这些来看,蜀王殿下担任经略使,几乎就是最为合适之人!”
    岑文本可以说是站出来非常的及时,而房玄龄的助攻,更是及时。
    这两个人事先都没有任何交流,但现在,却是演了一出双簧。
    至少在所有人听来,李恪,那简直就是上天赐给剑南道的经略使啊!
    只是有人认同,但也有些人面色大变。
    “陛下!”
    这时,就见工部尚书杜楚客站了出来,说道:“臣不认同岑大人的话,纵观历史,还没有哪个皇子在边关担任如此要职的,更何况蜀王殿下不可能一直在剑南道,他始终还是要返回长安的,所以让蜀王殿下担任经略使,臣认为不合适。”
    “臣也认为不合适,经略使毕竟是边防之地,掌握二十万戍边大军,蜀王殿下没有军功,又怎么能成为经略使呢,这不和祖宗规矩啊!”
    “臣同样不认同!”
    一个个大臣都站了出来,反驳岑文本的话。
    而他们的理由可以总结为两个。
    一个是没有军功。
    一个是不和祖宗规矩。
    这两方面,在短时间内,确实让岑文本也找不出反驳的理由,但几乎各个势力都想让自己的人担任经略使这个位置,所以吵了许久,也都没有商议出个所以然来。
    “好了!”
    李世民听着他们的吵闹头都要炸了,他说道:“此事事关重大,尔等回去后再仔细思索吧,若有最佳人选再说,此事押后再议,现在说最重要的事!”
    李世民神色有些阴沉,说道:“吐谷浑贼人偷入我大唐境内,杀我大唐百姓,你们怎么看?”
    “陛下,臣认为此事必然是吐谷浑暗中推动的事情!”
    李靖在此时站了出来,他说道:“今年伊始,吐谷浑就数次犯边,但之前他们也都是小打小闹,我大唐并未理睬!可这一次,却忽然有贼人杀我大唐百姓了,而且还大摇大摆的返回了吐谷浑。”
    “所以,臣认为这件事,很可能就是吐谷浑……在试探我大唐啊!”
    “试探大唐?何解?”李世民说道。
    李靖拱手说道:“没有吐谷浑官方的允许,他们的贼人绝对是不敢越界的,但他们官方为何要允许贼人入我大唐呢?微臣在想,会不会是他们想要看我大唐的反应?”
    “若是我大唐能够处理这些贼人,那必然会显示出我大唐的威严和强大来!可若是我大唐处理不了这些贼人呢?那他们会不会因此就小看了我们大唐,会不会认为现在……对我大唐是有机可乘呢?”
    “所以臣很担心,若是此事不妥善处理,很有可能在下一次,就不是贼人偷入大唐,而是吐谷浑的大军……闯入大唐了啊!”
    不得不说李靖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虽然他以武将起家,但他对于这些老对手的了解,却比很多人都多。
    至少在这一点上,他与李恪,想到一起了。
    而历史上,也正是因为李靖发现了这些,最终派出兵马强势逼迫吐谷浑,这才灭了这些贼人。
    只不过,这件事大唐和吐谷浑拉扯了许久,拖拖拉拉一年多,才最终结束。
    百官们听到李靖的分析,一个个脸色也都变了。
    很多人在窃窃私语,商讨解决的办法。
    只是半天过去,却无一人开口。
    李世民环顾众人,最后看向李靖,说道:“¨ˇ李靖,若是我大唐向他们要人,可否行得通?”
    李靖皱着眉头,说道:“估计很难,毕竟这一年来吐谷浑很明显对大唐有了不同的想法,若是只向他们要人,恐怕他们不会理睬,就算答应,也会阳奉阴违。”
    “那……”李世民面色微冷,说道:“难道我们对那些伤我大唐百姓的贼人就这样放任不管吗?这让朕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
    “陛下。”
    房玄龄此时面色也凝重的说道:“向百姓交代之事尚且还好说,可如李靖大人的话,对吐谷浑的震慑,才是最重要的啊!”
    “若是真的被吐谷浑认为我大唐势弱,是好欺负的了,那恐怕边境将会不安稳啊!”
    房玄龄很是担忧边境的安危,特别是大唐现在刚刚经历过雨灾(吗王好),内忧未解,现在又来外患了。
    “那你们说怎么办?如何才能震慑吐谷浑,让他们知道我们大唐的厉害,并且交出贼人?”李世民环顾众人,问道。
    百官闻言,俱都摇头不语,面色凝重。
    “为今之计,或许……只有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将那些贼人抓捕严惩,让吐谷浑知道,我大唐要做的事,不需求助任何人,不用向任何人低头就能办到!或许这样,吐谷浑就会知难而退了!”
    “只是……”房玄龄想起自己刚刚说的话,不由得苦笑摇头:“可能吗?吐谷浑的地界,是我们能随便进入的吗?”
    李世民见状,心里也是堵得慌,难道真的就没有办法吗?
    而就在这时,他低下头,忽然看到了李恪的密信,看着上面熟悉的自己,李世民心里没来由的一动……
    “若是恪儿的话,他……会不会有办法呢?”
    可想到这里,他又摇了摇头,自嘲道:“朕真的把恪儿当成神仙了,满朝文武都没办法,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啊……”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