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第993章 渡尽劫波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不良人 (www..org)”查找最新章节!
    “总管!”
    魏三郎抬起头,眼中闪动着泪光,嘴唇嗫嚅了一下,似是想说些什么。
    “你说出来,一切有我。”
    苏大为凝视着魏三郎道:“有何冤屈,我会替你们出头。”
    以魏三郎这种人的性格,若说他有谋反之心,那不但是侮辱苏大的智商,也是侮辱李治和武媚娘的智商。
    怎么可能。
    他这种人,怎么可能做得出来那种事。
    这种底层的老兵,唯一的可能,便是被人当枪使了。
    而且顺带坑苏大为一把。
    从事情的目地去分析,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最近在迁都之议中,与李治、武媚娘博弈的关陇高门。
    但光凭猜想没用,这事,必须有实证,铁证。
    方能堵住悠悠众口。
    若只为排除异己,把看不顺眼的人安个罪名除去,痛快是痛快了。
    但那是正史上武周朝干的事。
    那也是因为以女子身称帝,为了镇压天下沸反,所必须用的酷烈手段。
    所谓酷吏,简单粗暴器大,活好。
    但苏大为不是酷吏来俊臣。
    现在也不是武周朝。
    不但要查,还要查清来龙去脉,将幕后之人,以罪而诛。
    这样,方是治国之道。
    这个帝国,是建立在一整套规则之上的。
    至少目前来说,苏大为还是认可这套规则可以使大唐强大。
    不论从哪方面来说,他都希望大唐继续强盛下去。
    所以,这一路走来,中间虽有过动摇和各种念头。
    但行到现在,他给自己的定位,仍是做大唐规则的守护者。
    再熬几年。
    待李治时代结束,太子登基,那时,才是自己主宰大唐朝局的时候。
    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去书写江山。
    去改变规则。
    把那些能左右朝局的权臣、世家,乃至帝王都熬死了,那便是人生赢家。
    可以青史留名的!
    本子战国老乌龟德川家康为什么笑到最后了?
    因为他活得长啊。
    三国司马懿为什么笑到最后了?
    因为活得长啊!
    武媚娘为何笑到最后了?
    因为她熬过了三代帝王,活得长啊!
    这世界,有本事的未必赢,但活得长,那真真是本事。
    厉害如李世民,六十多岁便蹬腿了。
    再厉害有什么用。
    人死如灯灭。
    死了就啥都没了。
    而身为异人,到苏大为如今的境界,寿元比普通人悠长,这就是他最大的优势。
    个人的实力,在国家机器面前,只怕还翻不起大浪。
    但活得久,哪怕在这个平台里守着,一步步熬,也终能达到万人之上的那个位置。
    到那时,主幼臣强。
    大概,武周朝便不会出现了吧。
    大唐盛世会绽放更久。
    这大概是做为穿越者,不为人知的心底秘密。
    总有一点,想改变历史,能补上遗憾的情结。
    就让自己做那小小蝴蝶,悄悄扇动翅膀。
    “总管……”
    魏三郎的声音,将苏大为拉回到眼前。
    凝目看去。
    只见魏三郎苍白而刚毅的脸庞上,隐隐透着一种古怪的神情。
    这神色,难以描摹,若细分辩,那是一种似纠结,似挣扎,还混着疑惑和不解之色。
    “怎么?”
    “总管。”魏三郎的喉结蠕动了一下,舔了舔自己的唇,看了苏大为一眼,用颤抖声音道:“入禁中,清君侧的命令,不是您下的吗?”
    啪~
    一直在房间角落里,悄然记录的书笔吏,手中的笔猛地一颤,在纸上划出长长一道污痕。
    ……
    西市的喧闹经过一天,似乎逐渐走到了尾声。
    远处传来报时的鼓声。
    “酉时了啊。”
    一名头戴斗笠的老者,抬头看了看天色,喃喃自语。
    “阿翁,你这身打扮,是要去打鱼吗?”
    旁边有人打趣道。
    老人身上的穿戴装扮,看着活像是要去垂钓的渔夫。
    头上斗笠,身上蓑衣,腰间挂着一个竹篓。
    就差手里提一根鱼竿或者鱼翁。
    老者笑了笑,摆摆手:“不钓鱼,怕要下雨。”
    “下雨,下什么雨?”
    后者好奇的抬头看天。
    只见天空澄澈,点点霞光从西边透来。
    哪有半分云雨的模样。
    再低头,却见老人已经去得远了。
    “真是个怪人。”
    嘀咕了一句,却也有几分担心老者说的是真的,手上收拾摊位的动作不由加快。
    穿过几条闾巷,转过坊门,老者前进的脚步,微微一滞。
    坊门后,大约五十米外,站着一个青衣老者。
    看他背着手,仰首望天,似乎侥有兴致的观察天色。
    “找我?”
    “呵呵,我若说是缘份,你信吗?”
    青衣老者轻提衣袖,向戴斗笠的老者看过来。
    “老道听闻,你家中出了好大的事,特地来探望。”
    “你有这么好心?”
    “老道能有什么坏心眼呢?咱们也算不打不相识,这么多年下来,总有些香火情。”
    随着他的话,这才让人看清,青衣老者身上穿的原来是一身道袍。
    李唐认李老君为祖,以道教为国教,时人多有喜欢穿道袍的。
    还有些自诩隐士高人的,喜欢在家中炼丹,或者避居山中,多以炼丹道袍做常服。
    眼前的老者也在此列。
    身上青色道袍,头顶子午玉冠。
    一张脸明明看着很是苍老,但细看他的皮肤,又好似婴儿般光滑。
    白须之上,唇色红润,牙齿坚固。
    一双眼睛熠熠如星辰。
    “我现在已经不管那些事了,你找我,怕是找错人了。”
    “呵呵,今日不谈公事。”
    老道抚着颔下白须,两眼笑眯眯的道:“听说老友要离开长安,老道特来送你一程。”
    说着,他上下打量一番戴斗笠的老人:“不过看你这样子,似乎不急着走?”
    “走,也要等个风调雨顺的时候,马上要下雨了,你看不见?”
    戴斗笠的老人指了指天:“走了,咱们不是朋友,见多了会折寿。”
    “你这格局小了,你我二人斗了数十年,百年修得同船渡,你我这是缘份。”
    “免了。”
    斗笠老翁冷笑一声,抬步便走。
    老道抚着须,见对方转了方向绕开自己。
    “家里的事,真的不管了吗?这不像你。”
    “不是说不谈公事?”
    “呵呵,一时情不自禁……对了,我听闻昨夜,你家那些亲戚,皆认苏大为为首,这事你可知晓?”
    斗笠老翁哼了一声,也不知是清楚,还是不清楚。
    “那是你的事,不是我的事,苏大为的事,你自去问他。”
    老翁的步子看起来不大,但是速度极快。
    迈出三两步,人已消失在坊中。
    “走这么急做甚。”
    老道抚着须,两眼微眯,沉吟了半天,抬头看了看天色。
    “真要下雨了。”
    ……
    室内的空气几乎凝固。
    苏大为的瞳子收缩如针,定在魏三郎身上。
    他一个字也没说,可是眼睛里透出强烈的疑惑,意外。
    魏三郎你在和我开玩笑?
    是谁杀了我?
    而我又杀了谁?
    是我杀了我!
    我特么让你们行刺李治,然后我自己来背锅。
    这没三十年的脑血栓,也做不出这种脑残事。
    无数念头在苏大为脑中跌宕起伏。
    他清楚,这室内的一切对话,都会被书笔吏给记录上。
    而且,恐怕不止是书笔吏,还会有些别的眼睛,关注着这场审问。
    如此敏感的事,哪有什么不透风的墙。
    尽管如此,苏大为的表情依然不变,甚至身体的坐姿都没有任何的改变,只是轻轻“哦”了一声。
    这一声的意思,可以是我知道了。
    也可以是,我不认同。
    更可以是,你说的我不满意。
    无论是哪一种,魏三郎的表情,都显得比苏大为更加迷惘。
    “我不知总管为何要下这样的命令,但我们这帮兄弟,都为总管赴死。”
    这身脏水是洗不掉了是么?
    苏大为在心中吐槽。
    这幸亏是自己在审魏三郎。
    若是换了别人,就凭这几句话,他苏大为梦想的安宁生活,只怕要天翻地覆,毁于一旦。
    还好此事是太子在查。
    也幸亏太子信任自己,将这事交到自己手上。
    但是转念一想,太子是真的不知,还是有意把魏三郎交给自己审,向自己示好?
    心中摇头,将这个念头压下。
    李贤或许会这么做,但是以李弘的为人,应该不屑于用这种做法。
    李弘身为太子,做事堂堂正正,行的都是阳谋。
    他不需要用这些小手段。
    回到眼前的事上来。
    以魏三郎的性情为人,不可能阴谋构陷自己。
    那么,魏三郎是被人蒙蔽了,或者有人假借自己的名义骗了这些陇右老兵?
    不论是哪种,幕后之人都用心歹毒。
    “三郎,你说是我让你做的?”
    苏大为将茶杯推向魏三郎:“你先起来,陪我饮茶。”
    “总管……有何不妥吗?”
    魏三郎只是率直勇毅,并非蠢人,见苏大为的说话神色语气,没有异常,似十分平淡。
    可这平淡下,却蕴藏着一种力量。
    做为追随苏大为击吐蕃的老兵,他太熟悉这种状态了。
    心有惊雷,而面如平湖。
    总管心中有气。
    却隐而不发。
    “总管,可是我做错了什么?”
    魏三郎眼神瞥向一旁的书笔吏。
    他敢说,是因为苏大为在此,苏大为主导一切,所以不担心那个书笔吏泄密。
    但苏大为的神色,又让他察觉到了凶险。
    莫非自己弄错了?
    “你没错。”
    苏大为轻轻摇晃着茶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若我是你,收到命令,只怕也会赴汤滔火。”
    停了一停,苏大为才道:“是谁向你传的令?”
    这是他第二次这般问。、
    魏三郎神情一窒。
    不是总管你……
    他脸上流露出惊悸之色。
    终于意识到了什么。
    先惊,后怒,再是难以置信。
    “是谁?”
    “是……”
    ……
    南城县男府。
    马车就停在府外。
    苏大为看了一眼熟悉的府第,轻轻扣动门环。
    过了许久,方才有人开门。
    那是一个落魄的中年男人。
    打开门缝看了一眼,做势欲关。
    却被苏大为伸掌拦下。
    “敬直,多年未见了,何必这么见外。”
    “我只愿从来没认识过你。”
    王敬直的嘴角抽搐了一下。
    他记得每一次苏大为找自己的情景。
    记忆深刻。
    这些年里,可以说除了思念去世的南平公主,最让他忘不掉的便是这苏大为。
    每次只要这人一出现,就有倒霉的事发生。
    最让他烦的是苏大为这人,就有那种本事,拖他下水。
    上次陪他去王家,他已经很难受了。
    出来后便正式警告苏大为,不要再有类似的事找他。
    此时一看到苏大为,第一反应不是朋友久别重逢的喜欢,而是——莫挨老子!
    “敬直,瞧你说的,我们认识也十余年了,这份交情在,哪有不认识的道理。”
    苏大为微笑道:“快开门,备茶。”
    “茶没有。”
    王敬直一双充满疲惫的眼睛,落在苏大为的脸上:“你找我究竟何事。”
    见他认真,苏大为也收起玩笑之色:“我其实是来找另一个朋友。”
    “你找王方翼?”
    王敬直想了想,拉开门道:“进来吧。”
    见他如此,苏大为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王方翼果然在王敬直府上。
    王方翼,出自太原王氏。
    与被废的王皇后是亲族。
    少号孝童,太宗时为右千牛。
    曾随裴行俭讨伐李遮匐,为副将,兼检校安西都护,修筑碎叶城。
    麟德年前,随苏大为一起征吐蕃,是代表裴行俭出征的,安西方面大将。
    就在灭掉吐蕃后,王方翼也受朝廷征召回长安。
    但他不用像苏大为一样入蜀治疫,所以回来的时间比苏大为更早一些。
    王敬直在前面引路,苏大为在后面默默跟随。
    行至一半,王敬直忽然头也不回的问:“昨夜的事与王方翼有关?”
    “一向做宅男的敬直,居然也知道昨夜宫中之事?”
    “宅男?”王敬直疑惑的复述一遍,点头道:“是王方翼告诉我的,他这半年来,时常到我这里走动。”
    说完,又补充一句:“和你一样烦人。”
    确实是烦人啊。
    他只想守着小院,伴着桃花,思念着安平公主,渡过余生。
    但他想安静,却总有这些麻烦事来找他。
    “敬直……”
    苏大为从后方看了看王敬直斑白的鬓角,日渐消瘦的面庞。
    “你要不要考虑,再找个女……”
    “信不信我现在就把你扔出去?”
    王敬直回头冷冷的看着他。
    眼里有阴郁,也有愤怒。
    像是被戳到了痛处。
    “我不说了,带我去找王方翼。”
    盏茶功夫后,苏大为见到了自己此行要找的人。
    王敬直把他扔到后院的王方翼面前,头也不回的便走了。
    留下二人谈话。
    仿佛王方翼才是此屋的主人,他自己反倒像是无关者。
    “王将军。”
    苏大为遥遥向着王方翼抱拳行礼。
    他与王方翼,实在是缘份不浅。
    多年前,因为王皇后被废,再兼长孙无忌被贬,王方翼也因为出自王氏而受牵连。
    从军中转入长安县暂任县令。
    当时苏大为恰好为长安不良帅,两人间有一段香火情。
    苏大为向王方翼行礼时,王方翼正斜对着院中的几株枯树。
    深秋时节,早就不剩几片叶子了,怪枝嶙峋,院中沙砾碎石,充满空寂之感。
    颓废中,颇有后世岛国枯山水的感觉。
    王方翼此时正倚着屋檐下的木柱,一手抱膝,对着那些枯枝一动不动,似在思考什么哲学问题。
    在他的手边,还放着一壶酒,两个杯。
    一杯酒倒满,另一杯空着。
    仿佛早就知道苏大为要来。
    “苏郎君来了,陪我喝一杯。”
    王方翼向地上一指。
    苏大为于是走过去,也不嫌地板上的灰尘,就那么席地而坐,坐在王方翼对面。
    顺着王方翼的视线,他看了看院落。
    院墙残破,残阳西夕。
    枯树枯枝。
    空空寂寥。
    “王郎君在看什么?”
    王方翼却没回答,而是伸手替空杯倒上酒,向苏大为推了过去。
    “喝酒。”
    苏大为也不迟疑,接过酒杯,向王方翼示意了一下。
    两人酒杯隔空相敬,一起喝下一杯酒。
    酒是什么滋味,苏大为现在品不出来。
    他凝视着王方翼,沉吟片刻道:“王郎君应该知道我的来意。”
    “是我做的。”
    王方翼的视线终于从空处收回来,迎向苏大为,毫无躲闪之意:“魏三郎等人是听我的命令。”
    “为何?”
    虽然早就知道答案,但苏大为对于这个答案,仍然无法理解。
    他一路想了很久,想不明白。
    以王方翼的功绩,他何必如此?
    虽说回长安后,被武后和李治免去实职,赋闲在家。
    但这并不算是贬斥,最多只是雪藏一段时间罢了。
    在苏大为看来,这完全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
    公费放假,让你休息,有什么不好?
    待朝廷需要你的时候,自然就会起用你。
    没见之前的苏定方、薛仁贵,都是这样吗?
    正常人怎么会为了这样一个雪藏的命令,便做出如此疯狂的举动。
    下乱命令陇右老兵冲击宫禁。
    还喊出清君除奸这种口号。
    图啥?
    这一路苏大为想了很久,可是想来想去,想不出能说服自己的答案。
    他专程来,就是想亲口问一问王方翼,亲耳听他说出那个答案。
    为什么?
    是受何人指使?
    王方翼不会是背后的那人,或许他也只是被人利用的工具。
    就在苏大为这样想的时候,王方翼目视他,冷静的道:“就是我,没有别人。”
    “你清楚你在说什么吗?”
    大唐不良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