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第899章 一盘棋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不良人 (www..org)”查找最新章节!
    “总管!”
    外面传来脚步声,帐幕掀开,王玄策走在前面,在他身后,跟着一群手捧着托盘,端着各式烤肉的亲兵。
    “酒肉都备好了。”
    “玄策辛苦了,来这边坐。”
    苏大为回过神来,挥手示意亲卫帮助将桌椅挪开,在帐中设起大桌,将酒菜都摆上,他与安文生、王玄策和李博都坐在一起,边吃边谈。
    “这一路奔忙着实辛苦,如何,还习惯吗?”
    苏大为举起杯中酒,主动向王玄策示意。
    王玄策忙举杯相迎。
    “适应,十分之适应,颇有当年征天竺的感觉。”
    王玄策一口饮尽杯中酒,摸了摸颔下浓密的胡须,声音豪迈的道。
    他的眼睛本就又大又圆。
    喝了酒后,眼中更是熠熠生光,显得精力旺盛。
    “不愧是能带着仆从兵,打下中部天竺的王郎君。”
    苏大为赞了一声。
    “总管过奖了,和您与吐蕃作战的谋略相比,我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王玄策深深看了苏大为一眼,心里生出由衷的佩服。
    他当年仅借了数千吐蕃兵,再加几千勃尼兵,便打下中天竺。
    世人只道他兵法出众。
    却没想过,这也证明吐蕃人的悍勇。
    勃尼,早已被吐蕃渗透,是看吐蕃眼色行事的,属于吐蕃的属国。
    当年借兵,王玄策还是动过一番脑筋的,先去吐蕃借来了三千兵,再去勃尼,勃尼一看,老大都出兵了,自然不敢不听,乖乖奉上七千骑。
    勃尼国小,出七千骑,那真相当倾国之力了。
    消灭中天竺的主力,仍是那三千吐蕃精锐。
    王玄策带领过他们,深知吐蕃骑兵的厉害。
    但这样的吐蕃,在苏大为面前,不说被秋风扫落叶吧,却也是一败再败。
    两相比较,苏大为用兵的厉害,那还用说吗。
    “北路军这一路都还顺利吧?”
    苏大为举起酒杯,又敬了王玄策一杯酒。
    王玄策忙举杯道:“多亏大总管与总管的谋划,您这一路吸引了吐蕃的主力,我们北路,倒是顺利许多,只打了几场小仗,除了山路难走,倒还算顺利。”
    早在酒泉之时,苏大为与苏定方谋划数日,终于定下对吐蕃的整个战略。
    就像是他军报里所说:战役上防守,战斗上进攻,战略上持久,战术上速决。
    以苏定方和安西大都护裴行俭坐镇河西防线。
    牢牢挡住论钦陵的攻势。
    双方的兵力加起来接近三十万人。
    这叫战役上防守。
    战斗上进攻,则是苏定方派出苏大为这支偏师西进,突然翻跃大非川,直插吐蕃人的后院。
    这是攻其必救,正如高明的弈棋手,一子杀入敌人后方。
    吐蕃必须应子。
    所以论钦陵先后派出悉多于,派出弓仁,还派了阿桑骨等异人,还调拔数万精锐去阻截。
    还定下在乌延雪山诱使唐军入绝谷的计策。
    再加上乌海还有禄东赞坐镇,如此数路大军合围,以区区一万唐军,谅其插翅难逃。
    但吐蕃人谁也没想到,苏大为率领的这一万唐军这么猛。
    吐蕃人集合十余万大军都没能挡住。
    不但没挡住,还被苏大为将计就计,把入谷的吐蕃人,借着雪崩一块埋了。
    当年苏大为征西突厥一战,是他此生第一次参军,参加唐军对外的征讨。
    那一战,他学到了很多。
    学了突厥人的用间,潜伏,学了突厥人用黑火油,还学了借着环境,用雪崩来坑敌人。
    几次大战下来,吐蕃丢了大非川至乌海大片土地。
    论钦陵这边被苏定方和裴行俭牢牢钉在防线上,不敢稍退。
    若稍露破绽,裴行俭与苏定方,都不是吃素的。
    一为大唐战神,不世出的名将。
    一为安西大都护,苏定方的兵法弟子,亦有名将之姿。
    论钦陵面对这二人,动都不敢动。
    不但不能动,还要提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怕被唐军抓住破绽,将他的防线击破。
    若真到那一步,那吐蕃别说称霸雪域。
    恐怕真的要落到亡国的下场。
    论钦陵只盼着乌梭拉堡等后续的防线,能挡住苏大为,至少迟缓苏大为的攻势。
    以拖待变。
    拖住个鬼。
    打破乌海第二天,苏大为便挥军直入。
    急行百里,第三日到达战场。
    以轻甲步卒攀上乌梭拉山,以轻便的“火雷”投掷,轰击吐蕃人的石堡。
    前方以轻步卒开路,后方以大唐巧匠制成的投石机,将燃烧着黑火油的大火球,投向吐蕃人的阵地。
    那一仗,天空被火雨所填满。
    仅一日夜的功夫,乌梭拉堡告破。
    第六战就是勃列。
    在勃列,苏大为麾下唐军经历了最艰苦的一仗。
    最艰难的不是吐蕃人带来的麻烦,而是高原反应。
    海拔四五千米的勃列,令唐军大量非战斗减员。
    情势对唐军极为不利。
    哪怕早早配好了红景天等抗高原反应药物,唐军依然很难撑过缺氧反应。
    这一仗,唐军开始是凭着强大的意志力在支撑着。
    最后竟有一半的唐军,因为高反,无法持续战斗,倒在战线上。
    其中又有近千人,再也没有醒过来。
    成为此次征吐蕃,苏大为部,最大的战损。
    勃列的吐蕃守将,抓住战机,发动了一次决死反扑。
    眼看唐军即将大溃,危急时刻,一个意外情况挽救了此次苏大为的西征。
    那是仆从兵。
    苏大为为目前唐军中,最擅于转化敌人的大将。
    从征西突厥时代,他就极为重视征召和转化胡人,将其变为大唐的仆从。
    此次从翻跃大非川,再次强掳了十余支吐谷浑部落。
    开始这些吐谷浑牧人并不堪用。
    在雪谷一战,还险些坏了大事。
    但随着一次次战斗,亲眼见到唐军的强大,这些吐谷浑人在战争中,终于被苏大为成功的转化,完成了收编改制。
    从开始的不灵活,不懂唐军军令和旗号,做不出应有的反应。
    到勃列时,这支吐谷浑仆从,已经初具战力。
    而且心气也起来了。
    打弓仁,打乌海,打得吐蕃大相禄东赞大败而逃。
    吐谷浑人此时真的就当自己如唐军一样。
    在苏大为的号令下,吐谷浑仆从在那一仗表现极其英勇。
    生生挡住了吐蕃人的反扑。
    吐谷浑人虽然也惧高原反应,但比中原来的唐军已经好得太多。
    最后在唐军麾下的突厥骑,在阿史那道真的带领下,绕到吐蕃人后方,前后合击,终于大破勃列守军。
    赢得了这一仗。
    在打下勃列后,唐军不得不做休整和重新整编。
    将作战的主力从唐军,替换到吐谷浑仆从身上。
    同时医治伤员,还有将高原反应严重的士卒留下,休整了半个月时间,方才重新上路。
    然后一路过通天河,过玉树,过漫长而广袤的雪原,终于到达吐蕃人的国都逻些。
    即为后世拉萨。
    此时连番作战,苏大为手中兵马减员严重。
    只有二万余人。
    但这二万余,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要想凭此二万人,打下逻些,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逻些虽不比大唐长安,却也是吐蕃人防守最严密的帝国心脏。
    但此时苏大为并不急着进攻,而是率领二万人,绕着逻些不慌不忙兜起了圈子,时不时的做出攻城的威慑举动。
    令逻些城中的吐蕃贵族们一日数惊。
    这之后,便是围点打援。
    将吐蕃人从各处抽调回来的勤王军队,一一吃掉。
    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先挑弱的,打了之后,再吸纳降卒,再分散打散到唐军中。
    数月过后,苏大为麾下兵马,由二万,膨胀到七万余人。
    人多了,吃饭的嘴也多了。
    不过这好办。
    逻些是吐蕃国都,附近不缺牧场。
    苏大为便慨他人之慷,带着麾下这些仆从,纵兵劫掠。
    他们多吃一头羊,逻些城的吐蕃贵人们,就得少吃一头羊。
    而那些降卒开始还有些不习惯,但渐渐的,跟着唐军劫掠牧场,每日吃羊肉吃得满嘴流油。
    也就忘了自己原来的出身了。
    吐蕃军中,除了少数贵族,大部份是牧民,以及奴隶。
    苏大为重点吸纳奴隶和牧民,又设“诉苦大会”,令这些降卒揭发吐蕃贵人对他们的压迫和折磨。
    这些吐蕃人,也都渐渐归心。
    安心做大唐仆从。
    到了这个时候,苏大为麾下实力雄厚,而且以吐蕃人为主,再也不惧高原反应。
    对打下逻些更有信心。
    而在苏大为从大非川插向吐蕃的同时,从大唐北路,安西都护府方向,也有一支兵马,悄然向吐蕃进发。
    这支人马,集合了苏大为和安西所有能战的将领。
    如李辩、程务挺、高崇文、娄师德、契必沙明,阿史那摸末,黑齿常之、沙吒忠义等人。
    以王方翼为主将,绕过丛山峻岭,兜了一个大圈,从天竺方向,反攻向吐蕃。
    自古疆藏只有一条古道相连。
    即后世中原与阿三争夺之地。
    北路大军走这条道,无疑是有风险的。
    如果吐蕃人派兵埋伏在这里,有天险之利,难以攻克。
    不过不知是不是因为苏大为这支先锋军攻得太狠了,逻些城里的贵人下令四方勤王,居然把原本留守在古道看住天竺方向的吐蕃兵,全撤了回去。
    结果就是让王方翼带着唐军,大摇大摆的从这里突入进来。
    如入无人之境。
    今天是两路大军相聚的日子,白天苏大为已经见过王方翼。
    除了军务,也稍叙了一下当年在长安旧情。
    现在入夜,苏大为召北路随军的王玄策过来喝酒,却是有一些别的缘由。
    大唐不良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