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最牛主角》第184章 197【在老爹古董店打工】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万界最牛主角 (www..org)”查找最新章节!
    看多了人家的十年感言,觉得很有意思,利用闲暇之余,我也从一下众。这篇文章的篇幅是比较长,但是却见证了我这一路走来的过程。
    06年,我上小学六年级。这可以说我比较风光的一年。
    我那时候成绩很好,经常在班上考第一名的,数学更是很多次都考了满分。
    我可以说是老师的宠儿,因为有什么难题,别人解不出的,我总能够很顺利的解出来。
    我们的数学老师很看好我,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参加镇举办的一个数学竞赛,他经常会给我们补课,有时候周末的时候也过来。并且还是走路过来的,他不是我们村的,周末放弃休息时间,走那么长的路过来给我们上课,这份用心可想而知。
    最让感动的一次是,有一个他过来给我们上课,因为没有带雨伞,结果被淋了一身。
    到现在我还很深刻地记得他那爽朗的笑容:“大雨为我洗衣裳!”
    从读书到现在,我是我心中最好的老师,因为他不仅叫我数学,也叫我们做人做事。
    他经常会给我们讲那个弥勒佛的故事,言下之意叫我要乐观。
    可能他也知道我大大咧咧的,私底下不止一次对我说要“细琢磨”,可惜我那时候根本就体会不到,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都体会不到。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子的,你看到的有可能只是表面,一定要深入去研究探索,才能知道真相,做题是这样子,做事也是这样子。
    至今让我遗憾的事情,那一年的数学竞赛我没有拿到奖。
    老师没怪我,反而安慰我,让我以后再接再厉。
    我心里真的很过意不去,我希望他会骂我,那样子我会好过一点,因为我辜负了他的一片苦心。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升中考没有让他失望,我们那一届是我们学校历史上考得最好的一次,数学总分第二,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以往各届都是在中下游水平徘徊。
    自从小学毕业后就再也没见过他了,因为第二年他就调走了。
    不知道他还好吗?
    失去了与他的联系,至今仍然觉得很遗憾。
    青春,是一场春雨,总是下得那么淋漓。
    07年,我进入了我们市的甲东中学。
    我发现一切都很不同,我感到很不习惯。
    因为跟我一起的同学都被分到不同的班级去了,就我一个在四班。
    刚进去的全部都是陌生人,可能是我其貌不扬吧,老师对我也不是很重视。
    回到家和同村的几个同学交流了一下,发现他们各自的班级都有很多的高手,作文竞赛拿过一等奖的,英语在深圳读过的,还有什么总分升中第一的,总之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对比一下,好像是我们班最差了,除了很多很调皮的人,我还真的没发现哪个学习是比较强的。
    我都纳闷了,为什么我会被分到这样子的班级?
    要是可以去一班,跟那些高手一起多好了。
    换班是不可能的了,我也没特别之处,别人也不会要我的了,既来之则安之。
    本人的归属感也算是比较强的,当我投入班集体的时候,我发现我们班也不是那么差,至少那些人都玩得开,虽然也有过分的时候,例如把好几个女老师都气哭了。
    可是我后来我挺喜欢我们班的,首先我们班主任也是多才的那种,歌唱得很不错,排球也是一流的。
    在四班的日子也算是舒适。
    有人玩,有人请吃东西,成绩也过得去。
    后来,我在学校的数学竞赛中拿了二等奖,英语口语竞赛三等奖,那时我才知道,那些所谓的高手也没有比我高多少。
    那段时间过得很开心,现在想起来的都是欢乐的事情。可有一件事情,到现在依然觉得很忧伤。
    依然让我很难过。
    因为痴迷乒乓球,打得很疯狂,我喜欢上一件东西的时候都是这样子的。
    每天早上傍晚我都会跟同学们切磋。有一次,我玩的高兴,忘记了时间,天黑了我才想到回家。
    回到家之后,我才知道我家人很着急,那时候又没有手机,我妈更是满村到同学家一家一家地找我。
    每次想起这件事我心里都觉得愧疚,包括现在我还是总是让家人担心,我这不争气的孩子,什么时候才能不让他们担心?
    到了初二。
    学校刚好是那一年开始实行重点班制度,我也很荣幸地被分入到这样的班集体。
    这个班级跟之前的确实很不同,班上大部分同学都很勤奋,全年级第一的小龙同学,更是不舍昼夜学习。
    相比之下,挺不好意思的。但班上也有像我跟小标小彬这样“不务正业”的。
    初二一开始我就学会了排球,把原来很喜欢的乒乓球给丢了。
    每天来学校打排球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特别是跟四班的女生,王梅、张秀她们几个一起的时候。
    后来张秀成了小标的女朋友,并且一直保留到现在,这份感情真的很难得。
    在这里先祝福一下他们了。
    此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为小标个人魅力,至于中间是谁介绍的我就不是很清楚了,只知道有人给了他一封信,然后就认识了他,接着也认识了跟跟他一起的我,还有小坤,云飞,一时间他成了我们几个笔友,后来还介绍她同学给小标跟云认识,据说关系还不错,呵呵。
    从那开始,我几乎每星期都会写一封信,我写东西的习惯,我都不知是不是从那时候养成的。
    她后来几乎成了我们没话不说的朋友了,她家住在市区,跟我们的学校有好大的一段距离,所以只来看过我们一次。
    本来约好在市区见面的,但是不知她后来为什么辍学了,走得那么突然,当我去邻市读书的时候,也没见到面。
    这么多年了,应该结婚了吧。
    有机会我还是想知道原因。
    因为这么多年以来我心里都带着疑问。
    初二有些朦胧的情絮,那时候很害羞,很怕人家的闲言闲语,所以一直都不敢说出来,到现在就算是跟我哥们的云飞,小标他们还是不知这件事情。
    现在想起来有时候也会埋怨自己的胆怯,但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做得对。
    在这么现实的世界里面,能够保持着这份纯真的美,不去破坏它,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上了初三。
    到了这个时候,才开始有点压力,因为面临中考,上一个什么样子的高中真的挺重要的。
    我的目标是市里的重点中学,但是它在我们镇只招重点班,虽然我成绩还过得去,但是要进入这个学校还是有点难度的。
    校长那时候跟我们说过一句话:“人生难得几回搏”。
    我一直都很认同这句话,为了这句话,我也开始对学习进行投资。
    我跟妈要了一百多块全部用来买书。
    一百块现在看来不算什么,因为有时候跟朋友出去吃饭都不止用了这么多钱,那时候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个大数目。
    我为了上重点线,我必须这么做。
    对很多人而言,辅导书也没让他们提高多少,对我,真的是受益匪浅了,我把那些题目都做完了,心里真的踏实不少。在学习上,我比以前认真了不少,可我也没有像很多人那样一味地钻进书里面。
    因为我那时候刚刚学会了打篮球,并且是很狂热的程度。
    周末了,我很少找少青他们玩,也不再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去海边兜。
    可是傍晚下课后,球场上都可以看到我跟小云飞的身影。
    班主任都找我说过话了,说不能总是打篮球,应该多点学习。
    我说好,可怎么改都改不过来。
    节假日,到了下午三点多的时候,我总会借口去找小龙讨论问题来到中学,然后到了他宿舍就把书一丢,抱着个球出去了。
    在篮球世界里,有很多场景都忘不了,忘不了第一次跳投,忘不了第一次学三步上篮,忘不了对着老师宿舍的墙壁学接球,当然最忘不了的是跟兄弟学校打比赛赢了他们。
    中考完毕。
    苦苦等了N+1久,才等到了我的通知书,还记得班主任开玩笑地对我说,这张纸值七千块,因为我那个学校的择校费是这个数目。
    到此初中生活结束了,身边很多好友都打工去了,甚至有的还没中考就去打工了,木信就是其中一个,他辍学我真的是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突然说去到了珠海,想留都留不住了。
    至于少高中那些同学,有几个是去到汕尾城区,其余大部分都是在隔壁镇里面的高中,包括阳,云飞跟小标他们三个,就我一个人来到了市里高中。
    我还是第一次感到了离别之感。
    我有次跟我初一的数学老师聊天,还很意气地说,早知道就考差点算了,跟他们一起到镇上去,就我一个人到了东海,想找个人说话都难了。
    老说笑着对我说,去到就有的了。
    确实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呢?有聚有散,到哪里都可以认识到朋友的。
    高中开始了,一切如计划进行。我孤身一个人来到市区母校。
    到了那边首先找了比我早一届的豪哥他们,在他们的帮忙下。
    我完成了包括注册生活之类的琐事,于是进入了高中的主流生活了——学习!
    我发现,高中跟初中很大的差别,书本上看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题目来却很有难度,我感到很大受挫,因为我有好多不懂,很多次小考都不如意。
    很快地到了期中考了,几场试下来,出来成绩,总分全年级36,中英数三科更是糟糕地排到150多了。
    现在看来这个位置并不是很差,可那时候对习惯前几的我来说真很受打击。我感到很难过,所以拼命地学习。
    每天都是做题看书,连我最喜欢的篮球我都差点给忘记了。
    每天晚饭过后就一个人来到课室,或者跟豪哥他们一起,然后一直学习到教室关灯,还不够,搬着书桌到大礼堂门口去跟高二高三的人挑灯夜战,有时候两点多才回去。
    现在想起来很恐怖,那是不要命的学习方法,效果也不好。
    晓冬师姐也说过我身体最重要,可我那时候根本就不听她的。
    我们宿舍区是晚上十一点关门的,可是我每次跟豪哥都不少于十二点回去的,所以我们两个人总是去爬门进去。
    本人身手敏捷,还要归功于爬门太多了。
    我跟豪哥都认为我们是整个学校最勤奋的人了,说要是我们这样子读不好书的话,那就没天理了。
    事实上,跟我同宿舍的建坤,比我们还要勤奋的,每次我回去他都还在宿舍门口看书。
    说我们两个是班上最勤奋的人最不为过了。
    后来我们班的同学给我们取了“书呆子”这个名字,我真的很意外,对我这样子的人取这样子的名字。
    要是现在给我的同学看到,肯定会觉得不可思议。
    不过那时候我确实是除了学习我就不做其他的了。
    他也是!
    想想这一路下来还真的很不容易。
    经过一年的过渡,我完全适应了高中生活了。
    不像高一那样子没头没脑地拼命,每天也基本都是十二点就睡觉的了。
    学习效率也有所提高,那一年还拿了奖学金。
    虽然是三等的,但是也不容易,因为一个年级就只有20名。
    这些都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我进入了我们班上的一个圈子里面进去了。
    人总是要吃点苦头才会学的精明点的。
    像我,刚来的时候,孤军奋战,拼得头破血流,除了得到一个书呆子的称呼,其他的几乎没有。
    高一我大部分时间都是跟高二那些师兄在一起,所以跟我们班上的人联系得很少。
    班上的很多事情都不是很清楚,例如那个白娘子跟许仙的故事,我也是隐隐约约听到那么一点的。
    整一年下来,我就认识跟我同宿舍的建坤,还有喜欢唱王杰的,欠他两块半跟我要了好几次的觉集,还有军训的时候跟我斗过嘴的陈蓓思。
    其他的几乎是陌生人了。
    鸟怀同学高一下学期被贬到普通班我是到很久很久之后才知道的。
    因为悲哀过,所以不想再悲哀,我习惯了在自己班上学习了,也多跟同学讲话,讨论问题。
    我不会只是顾着学习,我们几个人都不是。闷的时候会聚在一起吹水,打打球,或者去逛街买书。
    我很深刻地记住我们习惯洗澡的时候,在澡堂里面开演唱会,把整个宿舍区大吵一番,也曾经疯狂到跟疯子,鸟怀,还有鸟巢一起在教室睡了两晚。
    这在学校还是史无前例的。
    想想看,那么大的教学楼,那么黑得课室,那种氛围是那些专业人士最喜欢的,学校的鬼故事也有不少是那样子的环境发生的,我有时都觉得奇怪,我们竟然没遇到那些“非人类”。
    高三了,送走了师兄师姐们,就轮到我们高考了。
    高考确实是人生的转折点,它是选择的开始,不同的开始,意味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道路。
    其实我一直都觉得自己走错了方向,我那时候压根就应该选物理的。
    我历史跟政治都很不错,但是物理却不行。
    当初之所以选,也是因为从众的心理,听大家那么说,我也跟着报。
    本来以为只要努力就可以考得好,可是我努力的同时,别人也在努力。我花了更多的精力,却没相应的回报。
    高三一开始,我就想到转专业,去历史班,跟陈蓓思一起,也算是发挥自己的优势了。
    可是当我拿着那张60几分的试卷找强哥,我们的班主任兼物理老师。
    他对我说,你这个成绩不用转,你只要努力一点就可以赶得上的。
    我那时也没争执什么,于是就由着了,想想自己花了那么多苦心也不甘心白费。
    可是它确实拖了我好大的后退,到了第二学期,我还是赶不上,我想转的时候,但已经太晚了。
    我也只好硬着头皮去撑着。很多同学都是靠专业课拉分的,而我,只要它不在500以下我就心满意足了。
    好在身边有很多物理高手,同桌的建坤,友木,还有舍友觉集,还有少怀物理都是很强的,要不有他们的帮助,我真的会死得很难看的。
    很显然的事实,有他们的存在,我也勉强考了500几而已。
    专业课的不满,可我还是信心挺足的,那时候很多同学都是这样子,我们几个约好相聚广州。
    他们什么想法我就不知道了,我的话,无论怎样我是不想到省外或者其他城市去的。
    当然有个地方除外,那就是佛山,因为。
    那时候蔡姐的口号是:“非中大即华南理工”的,二狗想报中大,最终跟疯子跟鸟怀一起去了华工,鸟木也是想要华工的,不过后来上了华师,信武跟志斌也是在华师。
    我很喜欢广外,第一志愿也是报这个学校,但终究是实力的问题,我只能来到华农。
    很高兴的是,经过黑色的煎熬,我们也算如愿以偿,大家都能够到广州这边过来,除了乐仔考得比较差点外,其他人都还算正常。
    要上大一了。
    这个暑假够漫长的了,我在山上呆了两个多月,因为我们是最迟开学的,比其他同学慢了差不多一个月了。
    我高中的假期基本都是山上度过的,但是那个暑假也是我在山上呆得最长的一个暑假。
    山上的生活很安静,见到的人也很少,心里也很安静。
    每天都是很早起床,然后陪爷爷去散步,上午下午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干活中度过。
    晚上跟超雄,阿苏等几个师兄弟跟爷爷聊天,然后很早就睡的。
    爷爷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他懂很多东西。
    跟他聊天时间总是很容易过。
    跟我们讲了很多很多的道理,只是本人没用心,很多都记不起来了,只记得“行善积德”四个字。
    这么久以来我都没忘记,可是我又做了多少了?
    本来还想学经书的,但是因为自己的懒惰,除了熟悉经常用的一些,没学到什么东西。
    该来的始终是要来的,暑假过去了,就是到了上大学的时候了。一切都很新奇,有很多憧憬。
    跟上高中一样,我也是一个人来广州的,身上的东西很少,只带了一包衣服跟一带书。
    我暑假晒得很黑,后来我才知道,舍友英哥说我给他的第一印象很像民工。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跟舍友互相认识了之后,我们找到了共同的话题,因为我们宿舍6个人有5个是打篮球的。
    排骨,sby,招招,咸湿佬他们都有自己习惯的位置,只有我不知道我是打什么的,我也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会这样子?
    到了大二才知道,市里来的很多人都是全能的。
    嘿嘿!
    大学生活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子,大一开始感到很迷茫,除了上课,参加一些活动之外,其余做的最多的事情也是打篮球。
    可能是因为高中憋得太久了吧。
    后来排骨跟冬菇还有sby几个恋上了华乐,很少跟我去打球,我经常一个人在那里出现,几乎每个场都有我认识的人,他们都称那是我的主场了。
    大一有时候很苦闷,可有时候也很开心。记得有一次,下着雨,我们几个人打电话给大头,说是要复习高数,然后把她叫到球场去跟我们一起疯,被淋成了落汤鸡。
    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好笑。
    到了大二了。知道大学人家是怎么读的了,除了少数特别勤奋的之外,很多人都是在期末爆发的,一个星期甚至是几天的时间,就可以把一个学期的要学的东西全部都给学了。
    对我个人而言,大二生活比大一精彩了很多,一是因为认识的人多了很多,对广州也熟悉了,多了很多事情做。
    再者,疯子搬过来本部,就在我们学校隔壁,有事没事可以去串一下门。
    还有最有纪念意义的就是同乡会成了篮球队,我很荣幸成为了第一届的队员。
    每到周末都会去跟同乡的兄弟们打球,篮球是我的兴趣,这一年跟献培,如林,小朋友等师兄弟一起打篮球,在他们的帮助下进步了不少,不只是技术上提高,更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增强。
    自从带了电脑,少了很多无聊的时间,可是也少了很多交流的时间。
    以前我们几个晚上经常会去吃夜宵,或者在宿舍打牌,我还记得我第一次玩拖拉机输得很惨,连续要倒一个月的垃圾。
    我们几乎每天晚上都有开卧谈会的。到了大二,大家都忙,拍拖的拍拖,打机的打机,当然也有学习的。
    有时候我们也会像大一那样子一起去打球,一起搞活动,一起去上课,一起逃课。不过在一起的时间,相对大一而言,真的少了很多。
    我那时候才知道,为什么学院大一不让我们带电脑,其实这是利大于弊的。
    我们真正把电脑用在学习的时间很少很少。
    第二年,九月的秋风把我们送到了大三,而我却好像在梦中一样走过了之前的路。
    大三,秋天,有次回家,看到满是衰败的景色,有点伤情,感觉大三就像是秋天。
    一年四季,刚好可以跟大学四年形成对应。
    周围的景色很美好,时间不多。
    好在我很快地恢复过来,因为我知道现实始终是要面对的。
    这时候的我刚刚从感情的沼泽地挣扎出来,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也看得很开。
    对我们班一直感到很遗憾,因为我没有给它做过什么贡献。
    接过汝晓的班,当了班长。
    刚开始我很积极,也很投入去做好每件事,尽自己的能力去跟人家沟通。
    在培荣等班委,还有生哥等同学的一切努力下,我们班完成了大学以来最大的一次活动,我们整个班的人去到金星农庄露营,还有带家眷的,这是其次,主要是大家都玩得很开心。
    有时候也很烦恼,因为配合的问题,时间上的安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要一起完成事情,你安排在明天,而别人想在今天搞定,人家就会觉得你效率不高。
    说配合容易,可是真正站到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却不容易。
    对我个人而言,我速度真的是很快,因为我比较急性,要我自己能做的事情,我第一时间就把它搞定。
    我对自己真的没什么好说的了。
    感觉在任这一年,没有什么功绩,可也没什么大错,跟我的能力也基本相符,平平庸庸!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寒假当了乘务员,认识了小欣,小中还有玲玲等一些朋友,第一次出广东,就跑了五个省,大年初一还见到了人生第一场雪。列车上的这些回忆挺美好的。
    走过了大学这么长的一段路,得出了一个结论。
    人要有目标,有目标就有动力了,做起很多事情来就容易很多了。
    时间真的不是问题,只要的你欲望够强!借用人家的一句话,它就像**一样,挤一挤还是有的。
    整个过程,打球娱乐,参加社团,那些都是必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学习始终才是第一位。
    早在刚进学校的时候很多老师跟师兄都对我们说过这样子的话,可是真正明白这一点,却要花时间去体验,当然明白得晚,吃的苦头可能就会多点。
    到了第二学期,我很有压迫性,因为我知道目标就在前方,有很多东西要学,而我的时间很少,班上很多事情我基本都不去管了,一些不是很重要的会议,我基本不去开了,每次去到那里听人家说废话真的很没意思。课余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图书馆度过。
    感觉是一个人的日子,孤单,但是不寂寞!
    最近总想找点事情放松一下,现在打球都觉得没什么激情,看书也觉得伤神,所以就选择了写点东西。
    看到很多人的日记,我也学人家缅怀一下过去。
    这篇文章花我不少时间,也基本见证我这一路走来,可是写了这么多之后,感觉很舒适。
    昨晚胖子说了,人老了都想活在过去,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句话。
    最近确实是想了过去对很多事情,自己走过的路,是不是我真的老了?
    万界最牛主角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