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西游》第四百六十四章 五庄观

    [,net]
    这么多狐尸,玩家们当然也不会放过,尽可能切割。(书=-屋*0小-}说-+网)()?()?()?()?()
    李伟操刀鬼曹正,得到的收获当然比别人好许多,包裹里又多了十几块七品以上的皮料。
    远处山林中的战斗终于停止,不多时,通天大圣带着几个猴兄弟连飞带跳跑回来。
    “那些娘子呢?”通天大圣眨着眼睛,装傻。
    “都是狐狸精变的,那个去找你的贾夫人,怕是逃了?”黑熊精问。
    “嗯嗯,也不知怎的,就不见了。”通天大圣呵呵道。
    猪八戒哼哼:“那肯定是狐狸的头,哪天再遇上她,筑九个窟窿!”
    众人也不想在这臭气冲天的松林中逗留,连夜赶路。
    李伟先进噩梦世界,看看合并了“祈雨斗法”之后的情况。
    张鸾身为人类,果然选择加入道门阵营,而不是继续与圣姑姑在一起。
    不过跟蛋子和尚一样,他们和圣姑姑一定的缘份,可以在本阵营做一个调节者的作用。
    李伟特暗示张鸾,可以多与形山的无名道人交流,最好是住到那山洞中去。
    这样的话,妖族看在张鸾与圣姑姑的交情上,可能会与无名道人少些冲突。
    金台和两个兄弟,则是加入绿林阵营,这让包拯显得很失望。
    按《金台全传》,金台一开始是个捕快,后来结交各路英雄好汉,亡命天涯,虽然没干过坏事,但确实算江湖中人,之后还差点跟王则一起造反的。
    虽说后来金台被封元帅、千岁,讨伐王则,但就像宋江等人虽被招安,但综其一生,还是被视为草寇,是同样的道理。
    金台与梁山好汉们义气相投,这个不必说,最让李伟惊喜的是,因为金台全传里面,圣姑姑一伙多次救过金台,所以金台在绿林圈子里,也能替圣姑姑说说好话。
    同时,五条纸龙摆在城里,百姓想求雨的时候,圣姑姑完全可以主动帮忙,拉近双方关系。
    这样一来,局面应该比较稳定了。
    回到主剧情,追上取经队伍,不多时,前方就出现一座高山。
    “这次剧情发展真快。”李伟看着那山上的景物,奇石飞云,仙鹤青鸾,仿似仙境,应该就是万寿山了。
    要说“万寿山”这名字,常见于历代皇宫,虽不说属于专名词,但一般小说里出现这种名字,还是挺大胆的。
    尤其描写万寿山的文字里,还提到山中“万岁石”。
    李伟当初在看的时候,联系着镇元子号称与天地同寿,很怀疑这人物是不是指代帝王。
    明孝宗朱祐樘在做太子的时候,曾被老师覃吉劝说,拒绝接受“五庄”,也不知道其中没联系。
    李伟正想着,一群男女玩家围上来:“高手,给讲讲这一关的背景,镇元子究竟是谁?是不是吕洞宾?多了解些,可能对任务帮助哦。”
    “吕洞宾?”李伟愣了一下,随即想起,网上确实这说法,但证据太单薄。
    基本上,镇元子的原型,还没哪种说法能让多数人接受。
    原因是与他相关的资料太少。
    尤其“镇元”两个字,正统道教都很少使用,更别说用来指一位神灵。
    镇元子很可能就是西游记作者原创出来的。
    “如果非要找一个原型,恐怕就是元始天尊。”李伟想想道。
    “怎么可能,里面,镇元子明明去元始天尊那里听讲的呢!这是两个不同的角色!”玩家们一起叫道。
    李伟笑道:“我知道,其实你们说得也不一定准确,在阳致和与朱鼎臣版本里,镇元子不是‘请去听讲’,而是‘请去讲道’,这其中还是很区别。”
    阳本、朱本究竟成于百回世本之前,还是之后,至今没定论,假如他们在前的话,说明作者本,还是把镇元子的地位放得很高。
    其实真要按百回本的写法,元始专门发贴子请镇元子来听课,这也太古怪了些,更像是在搞“会销”对。
    尤其镇元子自称与三清四帝同辈。
    “元始邀请,这可能体现一件事,那就是镇元子的‘道’,与元始天尊的‘混元道果’相近。”李伟道,“另一个侧面证据,是稍晚成的《西湖二集》,其中讲到人参果一段,就用的‘混元大仙’。”
    镇元基本属于新词,而道教中真正常用的词是“混元”,而且多与元始天尊联系在一起。
    《悟真篇注疏》说:“物混成,先天地生,圣人故强名之曰道,强名之曰‘混元真一之气’。”
    “混元真一”,真、镇相近,变成镇元子也不奇怪。
    如果一天找到西游记更早的版本,看到住在五庄观的是“混元子”,那一切就解决了。
    能掌握天地间唯一的人参果树,这位主人很可能就是那股“混元之气”。
    当然,这样就点跟三清抢生的。
    “《淳熙三山志》记载,宋真宗赐元始天尊万寿金宝牌,镇天下名山福地,这可能是所资料里,跟镇元子最相近的一条,我只能说,作者也许参考元始天尊,设计了镇元子或混元子,但并不表示里的镇元子就是元始。”李伟最后作了总结。
    “这么解,还是不够给劲。”人叹道。
    是啊,谁都喜欢确切的答案。
    如果李伟说,镇元子就是元始的化身,或者如来变的,等等,估计他们就高兴了。
    正说着,来到一座道观的山门前,看到那副名的对联“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
    “很多人说这对联跟‘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那块石碣很像,怀疑其中联系,真是好笑,同一个作者写的,能不像吗,西游记的校对者,名字还就叫‘华阳洞天主人’呢。”玩家笑道。
    李伟也笑了,洞天福地,是道教常用语,如果这都被视为联系,那只要名字带“宫”的,都属于同一个主人?只要会炼丹的,都是同一个师傅教出来?
    照这样的维,几万年后的人挖出两个牌子,一个叫“高一、二班”,另一个是“初三、三班”,恐怕就要得出结论:“这两个牌子都带‘班’,肯定出自同一所学校!”
    再往前走,对面迎来两个道童。
    一千多岁的“童子”呢,看上去还都是少年相貌。
    古代的道童,时候并不一定当“儿童”来解,恐怕还是偏向于“僮仆”的。
    金角银角,你能想像他们是两个小孩儿?
    汉代《僮约》里面那个“僮”,就是一个“髯奴”,大胡子。
    当然,西游记里的清风明月,确实是小孩儿形象。
    其实说到清风明月,现在已经被大家当成道童的代名词了,但在西游记出现之前,还很少这种用法。
    而与西游记时代相近的西洋记,就清风明月。
    如果能证明《三宝太监西洋记》的成比西游记更早,那就了。
    因为在西洋记中,元始天尊的门下,就是“清风行者”和“明月道童”迎客。
    那本里,燃灯还调侃过这两位,说“清风明月无人管,也解殷勤送暖来。”
    清风明月无人管,是宋代黄庭坚的诗句。
    难道西洋记作者为了抄西游记,还专门去找这句诗?
    所以单从内容来看,更像是西洋记根据诗词产生灵感,原创在先呢。
    算上这条材料,镇元子原型来自元始天尊,就更像了。
    两个道童将取经人迎进去,不过看得出来,他们对这么多客人,还是感到很头痛。
    系统提示:“道门任务更新,清风明月发布‘保护五庄观草木与建筑’的任务。”
    “这个麻烦了,费力不讨好啊。”旁边顿时道门玩家喊起来。
    “如果保护得好,赏你几个人参果吃,你就会觉得是好任务了。”其他人笑道。
    “佛家的任务是‘帮助取经人吃到人参果’。”
    “武者任务可选,保护五庄观或者破坏五庄观?”
    “妖族任务打听到了,就是强抢人参果!”
    这里说的都是主要任务,根据玩家职业不同,还些小任务,比如李伟因为拥菜园子张青,还接到了照顾五庄观菜园的任务呢。
    里专门提到过五庄观的菜园,人还开玩笑说,镇元子的名字,是不是来源于“镇守菜园子”呢。
    “对比之下,道门这次的任务,比别的阵营难几倍呢。”李伟苦恼地敲了敲头。
    他已经看到猪八戒鼻子在用力地嗅,而沙和尚与黑熊精则做索状。
    最主要的是,那几只猴子,用力地眨着眼睛!
    这么多BOSS级的大贼,怎么防?
    --(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