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大陆之妖族归来》第八十一章 金雀风云

    [,net]
    大尤南方山地之中,休怀凌风立于巨树堡高处,俯瞰着脚下正在发生着的这场战斗,敌人的攻势一次比一次猛烈,且毫不停歇。但此刻的休怀却似乎对此毫不感到担忧,反而露出了欣慰而喜悦的神情。
    因为,眼下这样的形势正是休怀想要的,韩道才的不甘和怒火让其不顾一切的调动各国金雀卫的力量猛扑树蛮之地,殊不知自己这样的举动却正是对手所渴求的。而休怀的目光落向远方看不见的七国疆域,他知道,一切都正在按照他所计划和预料的那样发展。
    金雀卫与树蛮的这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很快在整个鸿蒙大陆引发了后续连贯效应。
    而当下,韩道才看着远处战场上空由各处降落的金雀卫,心中飞速地计算着。
    第一批猛兽降落以后,尚有作战能力的金雀卫最多剩余70人。但是他们仍然会按照预定计划分出一半的人进攻巨树警戒哨,另一半人则迅速开辟了降落场,将受伤和死去的猛兽、同伴拖离中心,砍掉会造成伤害的灌木,并且点燃了大火,为后续的第二波降落做导航。第一批人将很快占据巨树,切断源源不断地沿着滕葛长廊冲上来的树蛮士兵的来路,占据高处的据点,将为数不多的真气炮弹装填上去。
    然后,后续部队因为有了引导,伤亡几乎可以得以完全避免。除去起飞时的损失和飞行途中的意外,至少有260头猛兽和700名金雀卫能够成功降落。这已经比计划中的损失要小很多。在巨树堡之外的几个空降场,因为没有这么便利的条件,又是在城里降落,损失相对来说就比较大,但是都取得了成功,绝大部分金雀卫都到达了自己制定的战斗地点。而在之前包围前卫城的时候,空降的金雀卫都在各自的任务区建立了立足点,并且挖掘隔离壕,修建了避箭的掩体,安装了少部分的真气炮弹。现在,他们能做的都已经完成,只有身处无数的树蛮包围中,等待自己的到来。树蛮的首领绝对不会允许他们的存在,虽然他们已经承受了重大的牺牲,但是血与火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韩道才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催动士兵前进。在前卫城前面的空地上,未受伤的士兵被再次集中,然后在十几位督战官的监督下发起了凶猛的进攻。尽管韩道才采取了积极进取的战斗方式,但是他非常明白,要想取得战斗的胜利,就必须有来自其他国家的援兵。所以,他立即毫不犹豫地向枳子城总部发出求援信,同时向大尤王借兵五万,并且还向除大尤之外的其余六国所驻金雀卫发出命令要求他们向自己这里快速进军。
    但是,此刻深陷于战场硝烟的他还没有意识到现下大陆的局势已然风云变幻,早已经是他所不能控制的了。在广大的鸿蒙大陆,一个幽灵正在悄悄游荡,一种情绪也在潜滋暗长,那就是打倒神王体系的统治,建立起没有神王血脉的美好国度的展望。这些思想振奋了人们的精神,但是也给人们带来新的狂妄的改革思潮。
    大云国,金雀卫的指挥使云大猷和斑狼卫的指挥使虚征国忧心忡忡,他们一方面担心来自拒蛮堡的战报,希望早日出兵援助,但是另一方面又被斑狼卫从枳子城传来的情报拖住了脚步。似乎一夜之间,整个大陆都在密谋推翻神王体系,而金雀卫和斑狼卫的前途几乎岌岌可危。更可怕的是,大云王竟然以山地蛮族的窥视为借口,拖延派出辅助兵团。不但如此,相比于他们所提告的大云国周围蛮族异动之象,大云王似乎更忌惮于金雀卫的部署与行动,已经在针对金雀卫而暗中调动兵力。为了安全计,云大猷只得将金雀卫一分为二,一部分坚守新城,以防不测,另一部分作为先头部队出发。这支部队由斑狼卫的虚征国负责,很快度过长河到达拒蛮堡,可是他们再也没有前进一步,直到第三年大陆政治剧变,他们才光荣投降。
    而后是驻扎于去周国进取城的金雀卫指挥使周维语。接到金雀卫送来韩道才的调令,周维语立即组织人手和武器,并预备在南向河与北向河的汇合处与来自定周城的辅助部队会和。然而因为进取城所在地理位置的关系,此时的他并不知道大陆的政局正在发生变化,仍然以为七大家族与各个王室配合无间。当初没有驻扎在定周城,是因为七大家族对云雾之地存有戒心,进取城正好扼守着云雾之地与去周国之间的山口。可是这样的设置也带来一个麻烦,就是定周城与周维语的沟通往往不能及时。
    所以,当周维语向北星夜驰骋的时候,定周城并没有给沿途发送通知,而金雀卫是一支隐世力量,没有去周国的配合,他们的行动能力便大打折扣。周维语心急如焚,但是沿途的盘查和与军队的摩擦接连不断。在出发的第三天他终于明白过来,他已经不能按照指挥将的要求按时到达。
    于是他一面派人到契约城通知大商国驻契约城的金雀卫接应,一面派人将进取城的周家势力进行编组,作为第二梯队出发,以防自己离开后受到袭击。在这些长长的队伍中有一个编组被称为“秀林之后”,看似非常强大,其实并非战斗力量,其中大多数是七大家族中周家的后起之秀和后备力量,以6岁以下的孩子和负责家务、保姆和看护职能的老年妇女为最多。这个组别由家族的新家主带领,由隐藏起来的真气炮和少量的金雀卫保护,三三两两,络绎不绝,六万多人的队伍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浩浩荡荡的逃难大军。
    周维语的队伍当然没有能够等来大商国都的金雀卫的消息。
    此时他的先头队伍已经进军到对马海峡,而秀林之后还在北向河与南向河之间的平原地带。为了应付不测,他向契约城方向派出了暗哨,同时加紧搜集船只,为这支将近20万人的队伍渡河做准备。他想到情况越来越危险,但是考虑到自己在去周国驻守多年,与王室、世家和各大门派都很熟悉,所以虽然做了应对,但是并没有真正高度紧张起来。这时的周维语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只军队足以推翻一个国家。更没有意识到,这样的一支强大力量的出现对于沿途各国的君主来说是怎样的一种恐惧和心腹之患。
    与此同时,鸿蒙大陆的各国势力终于达成协议,要求各国以稳定政局的借口,将各自国土内的金雀卫和斑狼卫软禁起来,必要时不惜动用武力。同时规定,如果哪个国家不遵守协议,必将受到其他国家的联合攻击。所以各国都关闭了自己的边界,并采取应对措施。大炎国立即中断了与金雀卫的合作,并严令他们不得出界;大商国包围了金雀卫的营地;去周国则封锁了断桅海峡;大禹国则切断了所有通往枳子城的通道。
    比较尴尬的是这三个国家,一个是大尤国,这个国家已经与七大家族联手发动了战争,此时无论是作何打算都显得不合适;另一个是去周国,周维语大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开出了国界;最后一个是大云国,他们的部队虽然还没有参战,但是从这个国家开拔的金雀卫已经到了前线。
    经过各方激烈的讨论,七国最后达成了妥协,决议如下:从大云国进入拒蛮堡的金雀卫部队由大尤国局地包围,不得让其参与战争;大尤国要尽快让自己的部队退出战争;大禹国不得开放港口给周维语;去周国想办法让未开出国境的部分回归到原驻地;大商国围困进入自己国土的周维语部队。各国为了协调一致,分别派出了监督团队,以监视对方国家的行动。
    会议之后,各国迅速行动起来,七大家族的家主虽然已经接到了密报,但是新家主都是年幼的孩子,一时间犹豫不决,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贻误了战机。最先行动起来的是去周国,他们收到了大商国和大禹国的严厉警告,准备先人一步改变战局。当时负责去周国军事的最高长官是指挥将周所同。他知道金雀卫的厉害,也知道周维语绝不会轻易就范,于是所以决定先下手为强。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周所同决定先打击这支绵延潜力的大军的尾巴。
    直到战斗打响的时候已经夜幕降临,周所同一直没有发觉异常,他只是觉得除了真气炮弹的威力惊人,这支部队几乎不堪一击。领导这支队伍的是周维语的亲信,叫做韩秀林,他得知对方的指挥官是周所同,一边立即前往谈判,准备答应对方的所有条件,一边派人马上去通知周维语。周所同以为韩秀林正在拖延时间,所以进攻更加剧烈。
    这时候走在“秀林之后”前面的部队发现后面战斗展开,立即回头支援,却被去周国的队伍拼死阻拦。金雀卫奋起抗争,但是寡不敌众。此时“秀林之后”的队伍已经大乱,众多的孩子和老年妇女成了战斗最大的障碍。到了黎明时候,韩秀林护卫的金雀卫几乎损失殆尽,周所同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部队折损达到了三分之一。这时候绝大部分孩子和老年妇女已经退到了靠近南向河源头的千山领,凭借地形据守。周所同发现这只是一队老弱病残为主体的队伍,很是大吃一惊。可是杀红了眼的周所同并没有停下脚步,重装骑兵卷上山岗,血腥的屠杀开始了。
    周维语的先头部队赶到的时候,秀林之后已经全军覆没。为了毁灭证据,周所同命令部下放火,大火在几千里的国土上熊熊燃烧,北向河和南向河之间一片焦土。很快这个消息就传遍了大陆,几乎所有人都被这个悲剧震动。枳子城的大禹国守军也被震惊,几乎不敢相信这个事实。他们充满悲痛地看着七大家族的信使往来穿梭,他们已经失去了阻止的动力。他们没有想到这个世界的创造者会真的有后裔在世,而且他们几乎拥有传说中所有的神力,他们更没有想到去周国敢向创始家族下手,而且他们还是一群年龄不到六岁的孩子。
    周所同的作为不但震惊了各个君主,而且让大陆从神王后裔中独立出来的政治斗争变成了血亲复仇。神王和虚无之主的愤怒席卷大陆,去周国大雨倾盆,电闪雷鸣,山河移位。周维语的愤怒无以言表,面对前来阻拦自己的大商国军队,采取了无所顾忌的一字攻击。他的部队从中间重开源源而来的四国联军,一路南下,最后兵峰直指定周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