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我为峰》第二百一十二章 秘籍

    [,net]
    天尊道相法,是道家观想法门。
    先观后想,
    观想是因果,可若有成,又倒为因果。
    首先因果关系,观是观看,为因,想是想象,为果。
    其次倒为因果关系,想是记忆,为因,观是魂海成相,为果。
    这时的观,是一种境界,是意念、神识在魂海具现成相的成果。
    观想法,寻常武修其实对他并不太在意,因为他的修炼极难,即使辛苦修炼有成效果也不明显。
    穆丰的天尊道相法却是不同,他是穆丰前世从太微山玉清道求得的无上真法。
    修炼初期是在丹田观想,御使真气;中期五气朝元,凝练至黄庭,御使罡炁;后期三花聚顶,破开十二重楼飞升泥丸宫,御气凝神,成就元神。
    到了这个时候,修炼者才能体会到天尊相法玄妙到何等程度,精妙到何等不可思议的地步。
    道家真法就是这个样子,先难后易,初起步步坎坷,步步艰难,没有大恒心大毅力,很难能够坚持到最后。
    而能坚持到最后的,都能享受到丰厚到让人难以置信的果实。
    有人说,道家修行底蕴为主,任何一个出外修行的,底蕴之深厚能让人绝望。
    可在穆丰广阅博闻后才感悟到,不是道家修行注重底蕴,而是种无奈,是不得已而为之。
    道家修行与儒家、释家不同。
    儒家讲究的是入世,很多东西与红尘相连,基本上说一说讲一讲在鲁钝的人也能明白。
    释家讲究的是转世,转世就是来生,不讲今生讲来生,来生如何,谁知道。所以,释家经典只需背诵,不求甚解。
    可道家不同,他修的是出世,只修自身,不染红尘。
    只修自身,还要出世隐逸不染红尘,按照老子太上道君的话,就是上善若水,无为而为。
    这如何修行,不能求人只能求己,没有超高的悟性,根本见不得丝毫进步。
    于是,熬啊熬的,熬出了无人能比的底蕴。
    所以说,道家对弟子的悟性要求是相当高的,高到让人绝望。
    儒家修行,有颗恒心就行。
    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吗?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还有一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儒家修行其实就是这个意思,理论加上实际,任何人都可以。
    释家修行基本也是差不多,他有渐悟和顿悟两种说法。
    渐悟就是读着读着一点点就明白了,另外一个顿悟则是,读着读着突然就明白了,这个跟儒家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差不多。
    唯有道家不同,不明白,无论如何都不会明白,甚至连下一步都进行不了。
    这个弊端其实跟道家经义有关联。
    道家经义,很多是俗世红尘看不到的东西。
    说他是前人意会其中也好,说他赋予传说也罢,反正多是想象中的东西,神神怪怪的。
    悟性超群的,一见即明,天资鲁钝的,百看不明。
    不说里面那些传说神话中故事赋予的精微道义,就说经文吧。
    老子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一百个人看了,能有数百种说法,每一种都能讲得头头是道,任谁听了都感觉有道理。
    可按照自己领悟的修行下去呢?
    天知道会修出什么玩意来。
    这时,功法如何就要看师傅的本事了。
    此时傅一搏苏久文手中厚厚的两本秘籍,还泛着淡淡的墨香,显然是穆丰刚刚书就完成的。
    傅一搏苏久文接过秘籍,心热热的。
    可他们却不知道,这三个月穆丰是如何的劳累。
    默写经文加上注释,对穆丰来说其实并不难,难的是首页那两幅画。
    观想功法,经文其实并不算最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观想图。
    很多观想功法甚至不着一字,只有单单的一副图画,却能培训出万千大能。
    从此中能知道,一副精准的蕴含道韵的观想图是如何的重要。
    穆丰几乎把这三个月的梦境都交付给这两张图上了。
    他先是整夜整夜的回忆他所看到的太乙天尊、玉鼎真人法相,等做到无意差错后又开始回忆所有与两位真人有关的经文,典藏。
    等做到无一疏漏之后,穆丰才开始在两位真人法相上附着意蕴。
    没有意境道韵的法相就是两张画纸,尤其还是这个世界没有的真人法相,可怕想卖都卖不出去,即使卖出去了,也有肯能连画纸钱都赚不回来。
    于是,一夜又一夜的模拟,一夜又一夜的凝了又散,散了又凝的。
    直到今天,穆丰豪兴大发才一书而就的将两位真人像画了出来。
    累,是真累。
    穆丰真的没有想到,仅仅是临摹两张真人像,竟能把他累成这个样子。
    不过,在看到傅一搏苏久文两个泫然欲涕的样子时,穆丰却感觉浑身疲倦飘然而去。
    这么多天的劳累,值了。
    穆丰笑着拍了拍两个小家伙肩头,身子一转,双手一背飘然上楼去了。
    “公子...”
    傅一搏苏久文捧着秘籍,泪水终于在穆丰转身的一刹那流了下来。
    穆丰很累,他没说,却逃不过天天跟他一起生活的人。
    原本两个小家伙还在奇怪,公子天天待着,除了修炼没干什么,怎么感觉他天天那么累呢?
    等在接过秘籍时,小家伙才恍然大悟。
    秘籍,还散发着墨香的秘籍,给我们的,这就是公子劳累疲倦的原因。
    虽然小家伙没有资格接触这么高大上的东西,听却是听过。
    书写秘籍,不是普通人干的普通事。
    当然,要是随意书写的话,这么厚的秘籍,武修两三天就能书写出来。
    薄一点的话,一天能写两三本。
    可如果是想传承的秘籍,尤其是这么厚的上乘功法,那可是要耗费心血的。
    无他,意蕴尔。
    什么叫传承,小世家有本秘籍能够传给后代就叫传承。
    这种传承是不在意后人能不能学会,即便学会也不会管能不能学歪。
    毕竟,功法,一人一个解释,解释不对那就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把人学坏了都是正常。
    到了大世家层面,传承是带有指引的。
    这个指引就是意境,书写人耗费着心血,让秘籍的字里行间附着上一抹意境。
    只消后人能够领悟意境,按照意境修行不但事半功倍,还不会走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