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艳三国》第285章 医圣怎能为官吏

    [,net]
    张仲景一直就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大夫,其次才是一个读书人。
    可是,虽然这时代许多的人都寄望于大夫治病,可大夫的地位并不是那么高。行医的事,大部分都是没有混出个名堂的读书人。所以,张仲景一直很是苦恼。
    他已经四十岁了,在这个时代,这已经算是比较高的年龄了。可是,虽然他积累了不少的行医经验,也遇到了不少的疑难杂病。但举国上下,能行医的,多是游走江湖的骗子。以至于让不少人都误会行医的大夫都是骗子了。
    就算有一半的大夫是骗子,也只能说他们学医不精,怎能怪到咱中医头上呢,这个锅,张仲景表示,咱中医可不愿意背。
    因此,张仲景定下心来,一定要集合他十数年来行医的经验,写出一本能为世人所用的医书来。他要向世人证明,大夫们行医治病,并不是伪科学,而是妥妥的救死扶伤的科学。
    可是,在这个年代,在这个纸张都没有普及使用的年代,仅凭张仲景一己之力,想要完成这个艰苦的任务,又何尝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终于,好消息来了,某一日行医之中,张仲景突然听到,当今丞相改朝廷,居然设立了位同其它六部的医部。张仲景感到,他们行医人的春天,似乎来了。
    于是,他信心满满的收拾了行装,千里迢迢的赶到了彭城。
    只是,他来得不是太巧,他来的时候,正赶上刘坚不在,估计那会正在桃花岛上陪着自己的家人快活呢,却赶上了开天辟地的第一次科举。
    张仲景一门心思的以为,这位丞相大概和其它的丞相一样,要是不整个敲门砖,大概是见到人家的机会都没有。也不是没有去试过见当今的医部尚书,可华佗也是不见他。眼看着盘缠都快没有了,无奈之下,就报了参加科举考试的名。
    没想到,一个无心之举,竟然让他成功了,一不小心,他总考到了总第一百名之内,成功的成为了一名体制内的官员。
    并且,因为目前官员极度缺少,经过诸葛亮等人层层考核,被推荐为新的长沙府太守,着其立即上任。
    朝廷给他颁布了这个任命状,就急急的还都洛阳去了。可是,张仲景却是有些不心甘。他是想来让他的医术惠及天下的,至于说当官,当然,能光宗耀祖自然也是令人开心的事情,可相比把他的医术惠及天下来比,他还是觉得一个小小的长沙太守,还不足以承担他的梦想。
    于是,他一直找着各种借口拖着没有启程。就想亲自问一问这位丞相,他现在也是体制内的人了,想必见一见这位丞相,不是太难的事吧。可是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几个月。直等到彭城的各级官员们都快走得差不多了,才得到了丞相总算回来的消息。
    这不,一听到这个消息,他就匆匆的赶了过来了。
    “正好,丞相在呢,”诸葛亮微愣了一下,心道,这家伙一直拖着不去履任,原来是想见丞相啊,也不知道这家伙又有什么绝活要晒给丞相看。可诸葛亮自己也曾经存过这样的心思,不好拦了别人的上升之路。于是淡淡地说,“你来得正巧,丞相刚一回来,你就赶过来了,进去吧,过了明天,丞相说不定又不在这里了。”
    说罢,无限伤感的摇了摇头。走了。丞相会落天今天这步田地,也是让他失望的。对朝廷对小皇帝有如此大的功劳的丞相,都是这般田地,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尚书,未来会怎样,他也不知道,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丞相,我见过你,咱们众中举的人叩谢皇恩的时候,”张仲景有些局促不安地说。
    据说,这位丞相为人挺随和的,目前看来也是如此。可是,张仲景和当官的打交道可多了,见多了当官的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样子。也不知道这位丞相是不是这样。虽然有些不安,还是简短的将自己的来意说了一遍。
    “你是张仲景?我想起来了,我见过你的名字。”刘坚疑惑的望了眼张仲景,突然懊恼的一拍脑袋道,“你是行医的,我还记得,你写过一本《伤寒杂病论》的,是不是这样?”
    他想起来,他确实在录取名单中见过这个名字,只是,当时录取了近五百多名,他哪里会留意到这位医圣的名字呢。也还好在,这家伙知道自己来找他了,要不然真的错过了,可就损失大了。
    “诸葛亮这家伙简直是胡闹,哪能不问清楚你是干啥的就给你派了活呢。”听明白了张仲景的诉求后,刘坚一拍大腿道,“咦,你怎么不去问问华佗呢,他现在可是医部老大,找他应该能帮到你的。”
    可是一看到张仲景那黯然的神色,他立即明白过来了。嗯,同行是冤家,虽然张仲景和华佗同为行医之人,可毕竟也是同行啊。
    再说了,华佗和张仲景可都是名声显著的人,若单论民望,张仲景在民间的正面评价可能更甚于华佗。虽然刘坚不屑这种行为,但华佗好不容易能当上个大官,对张仲景有些忌讳也是极其正常的事情。
    可他也不想想,华佗他自己是以外科见长的,可张仲景是以内科见长的。二人要是能联合起来,应该是相得益彰的事才是啊。不过,想必以华佗的心胸,不会想到这一点,于是,也便有了诸葛亮安排张仲景去当太守的事了。
    “这个,有件事情可能你不知道,我还是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刘坚想了想说。要是以他的本意,他就真想把张仲景给带走了。不是他自私,而是他以为,张仲景只要在他身边,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哦,不知丞相有什么安排?”张仲景不解的问道。
    “我以后就不再担任这个丞相了,所以,我的建议对你可能有些难。当然,我不为难你,如何决定全看你自己的。”刘坚有些为难地说。
    “啊,丞相怎么就不想当这丞相了?可要是丞相不再担任丞相了,那置这天下黎民于何顾?”张仲景吃惊的问道。可一回想起丞相都不在的时候,小皇帝就跑回洛阳去了,心里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丞相,你说吧,我张某人只是一介医者,今天前来找丞相,是冲着丞相这个人,而不是冲着丞相您这个官位来的。”张仲景想了想,坚定地说。
    “其一,你可以听从朝廷的安排,前去长沙担当太守。长沙的巡察史是我的儿子,我会给他写一封信,让他多多关照你。”刘坚有些为难地说。
    尽管历史已经证明,张仲景哪怕是担纲长沙太守的时候,也是一名出色的地方官员。但他还是以为,以张仲景这种有才能的人,还是把他放在医圣的位置上,更能为人类造福一些。
    “其二呢,”张仲景焦急的追问道。
    “其二,你可以跟着我,”刘坚长吁一口气,咬咬嘴唇道,“但跟着我不但没有官位了,可能还有很多的苦,所以,我说让你自己去选择,我不强求你。”
    “我选择跟着大人,我张某人,本来就不是当官的料。”这回张仲景丝毫没有犹豫,斩金截铁地道。倒是让刘坚有些意外了,这位医圣对自己的信任,真的是这样没有条件的么。
    “如此,便是有些苦了先生了,”刘坚有些触动地说,“不过先生也不要担心,若是先生真的愿意跟着我,我别的不敢保证,我可以给先生创造最好的著书立学的环境,这样,只要先生把《伤寒杂病论》写完,我负责找人,帮先生至少印刷五百本,哦不,至少一千本,传诸于世人。而且,先生看看,我给你一万两银子的稿费如何?”
    “啊”张仲景大惊失色道。待明白了刘坚的意思后,却连连摆手道,“丞相,我不要钱,只要丞相能帮我的书印制成册,我只要丞相赏我一碗饭吃就是了。”
    “好吧,随你,”刘坚有些苦笑着摇摇头。这时代的文人就是如此的可怜,不但没有稿费的概念,为了让世人知道他们的成果,甚至还要自己贴钱。这也是为何许多科技成果不能传诸于后世,而那些狗屁不通的语录名人录,甚至只是那些狗官们的闲情逸致都能流传到后世的原因。
    可是,这样仍让刘坚觉得十分过意不去,想了想又道,“这样,我专门给先生一百亩肥地,一百亩不够的话,我可以安排两百亩,专门给先生种植中药。而且,若是先生觉得不唐突的话,我可以安排十名年轻的读书人跟着先生学医,先生只需要一心去著书立学,教习学生就可以了…”
    刘坚话还没有说完,张仲景却是掉头就要走。刘坚愣了一下。心道,莫不是自己的要求有些过份,把人家吓跑了。本能的追着张仲景的背影喊道:“先生,这是何故。”
    “丞相,我去去就来,”张仲景却是头也没有回,“我去和尚书大人说明一下,长沙太守我让他另择他人付出得了。这回,我可跟紧大人你了,大人,你可不要丢下我一个人跑了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