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艳三国》第276章 袁绍第一次低头

    [,net]
    在原本的历史上,袁绍在官渡之战后,因为忧愤交加,一病不起,早早的就逝去了。
    但在如今已经乱成一糟的历史里,袁绍虽然被曹军追得落荒而逃,惶惶不可终日,可仍然顽强的活着。
    曹操虽然带着曹洪进入了中枢,但相比于原本的历史,因为他能调派更多的资源了,因此他手中的势力愈发强大了,就算不需要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仍利用打击袁绍的机会,大大的壮大了他的势力。
    而就算曹操不能亲自领兵,他手下的那些曹仁、夏侯惇、张鸽、许禇等人,也一个个不是省油的灯。官渡之战开打的时候,他们总共也只有三万余人马,可这仗打完之后,他们居然有了近十万人马了。
    有了人马了,他们的胆气更加壮了,一路撵着袁绍跑出了千余之里,直把人家追到了辽东了,仍不罢休。
    袁绍发现,只怕自己活了五十多岁了,都从未有过的狼狈过。虽然还有近两万名死忠追随着他,可是,没有后援,没有粮草,他们只是撒开腿一路狂奔,虽然一路上抢掠过一些百姓家的粮食,堪堪熬过了几个月。可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更难受的是,后面有着追兵,前面不知什么时候又冒出了一支兵马挡在了他们的前面。袁绍记得,辽阳的地上不是一片蛮荒之地么,除了一群胡人之外,没有听说过有谁在这里啊。直到对方露出公孙度的旗帜时,他这才恍然大悟。
    当初,公孙瓒可是死在他的手上的,一看到公孙两个字,他就以为遇到公孙家的人来找他寻仇来了,连想都没有想,他带着手下们转身就跑。
    也或许是公孙度的人根本没有料到是他,也或许是对他的底细不清楚,追了一阵子就没有追了。
    可刚刚逃脱生天的袁绍,看着身边越来越士气低落的手下们,却不禁悲从中来。一年前起兵的时候,就算没有三十万,他估摸着十五六万还是有的,可是现在呢,只剩下几千人了。而且就是这几千人不是面黄肌瘦,就是衣衫褴褛的样子,天知道他们这样被两头夹击,还能熬到什么时候去。
    这时候,他突然想起军中散播的刘备的消息,突然想到:“朝廷既然连刘备都能放过,为毛就不能放我一马呢。”
    虽然知道这样机会不大,但却是袁绍现在能想到的唯一生路了。
    于是,一辈子都是优柔寡断的袁绍,难得的当机立断了一次,立即派出了自己身边仅剩的谋士荀湛,携袁绍亲笔书信一封,主动向朝廷求和,并要求将书信亲自面呈丞相。
    追击的曹仁虽然对袁绍痛恨不己,可也知道丞相不是个嗜杀的人,再说袁绍不是投降,只是求和。曹仁知道自己做不了这个主,于是只得停下追击,接过书信,快马加鞭送到了彭城。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封简单的书信,会在朝中引起如此大的轩然(大)波。
    按朝中大部分人的意思,当然主要是孔老夫子的意思,象袁绍这样大逆不道的贼子,就应该弑之而后快。
    刘坚扪心自问,他恨袁绍么?当袁绍纵兵为害,祸乱百姓的时候,他是真的对他恨之入骨。可当袁绍这封情真意切的信摆上桌面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又恨不起来了。
    或许,还是他没有真正的融入这个时代,没有这个时代的人们对袁绍那种发自骨子的痛恨吧。
    本来,刘坚也是一个从众的人,若众人都主张要杀了袁绍,他也无话可说。但是袁绍信中有一句话却深深触动了他:“袁某自知必死,可袁某属下上万的将士,曾经也是无辜的草民,不幸被袁某裹挟,若袁某伏诛,将置他们以及他们的家人于何顾?”
    也或许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若是以前的袁绍,绝对没有这种慈悲之心的。可是,现在的他,在乎的不是自己会死,而是担心跟随着他的上万的将士,以及这些将士们的家人。或许他们真的犯了罪大恶极的大罪,可是,就算再大的罪,他们也是被裹挟的,或许,跟着袁绍造反,根本就不是人家的本意。更何况,若是将这万余人全部杀了,他们可都是各自家中的主心骨,又置他们的家人于何顾。
    信末,袁绍还几近乞求的写道:“朝廷既能给玄德一条活路,为啥就不能给我已经满身伤痕的袁某人一个善终,就算我袁某人罪该万死,丞相就不能发点慈悲心肠,给我一块立锥之地么?”
    刘坚动容了,他发现,他还真他丫的不适于当这不要脸的政客,下达剿杀一个向自己求助的老人的命令,他真的狠不下这个心。
    “要我说,袁绍该不该死呢,真心说,这家伙确实该死。”刘坚坚定地说。孔老子一愣,这方才他还在替袁绍求情,这会又说袁绍该死,这画风不对啊。
    刘坚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又许诺将自己家中珍藏的老酒拿出来,才将几位丞相和御史中丞哄到了自己家中。要是还不能说服他们这群人,他也是真的没辙了,那袁绍,也只有自己认命了。
    “可是,试问我们在座的各位,今天爬到这个位置上来,有谁没有结怨,有谁没有仇家的?”刘坚清了清嗓子继续缓缓说道。
    “老夫子我一向与人为善,哪里来的仇家。”孔老夫子立即反唇相讥。
    刘坚一愣,一想还真的是这么回事。无论谁当皇帝,都得把孔圣人这个招牌拿出来忽悠世人,因为稳住了孔夫子,就意味着忽悠着了天下的读书人,也即他们当皇帝的就取得了合法权。
    所以,无论谁当皇帝,孔家的地位和荣耀是不受动摇的,无论哪个皇帝,都必须抬举孔家。也即孔家无论抱哪个皇帝的大腿,都不会影响自己家的名望地位。
    咳咳,咱孔融老夫子不是这样的人,不能冤枉他了,可是,比较负责任的说,无论哪个外族入侵,率先投诚的,可不就是他孔家的人?试问这样的状况,又有谁会故意和孔家过不去呢。
    “好吧,就算夫子你没有和人结怨,可我们这些人,身处这个位置,总会有人看我们不惯的,总会对我们不满的。好吧,现在我们在位置上,他们不敢拿我们怎么样,可若是有一天,我们也失势了,假如,我只是假如,如果现在胜利的是袁绍,那我们在座的各位,又要如何自处,难道也任由袁绍杀了?”
    “袁绍他敢,他不可能赢的。”老夫子气呼呼地说,但曹操、糜竺二人却陷入了沉思。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若是置身相处,又将如何呢?
    “袁绍该不该死?我还是那个态度,他确实该死。但他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了,他代表一方势力所在。若是我们今天因为袁绍落败了,把他杀了,某一日若是我们也遇到不顺利的事情,那袁绍的后人或者追随者也来追杀我们,那我们又将如何?须知,冤冤相报何时了?”刘坚趁热打铁地说。
    “是啊,冤冤相报,何时是个休啊。”曹操也由衷地说。身为领兵打过仗的人,见多了输赢胜败,若是都要用生死来对赌,那岂不是太过寂寞了。
    “夫子,你也是悲天悯人的人,袁绍确实该死,可他手下那些将领士兵,当然有一小部分是为非作歹,无恶不作的,可大部分人,他们也只是普通的老百姓,你说袁绍的人把枪架到他们脖子上要他们去当兵,他们敢不从么?甚至于,他们有的人也只和袁绍的人喝了几次酒,一块唱了几次曲,他们中有的人,甚至就是个普通的戏子,可我们现在今天也因为袁绍的错误,对他们进行口诛口笔伐,这样合理么,他们也只是一群吃瓜群众?”
    其实刘坚还想说,曹操和那袁绍两相厮杀,谁被打败了都是他们自找的,谁要他们想要一步登天呢。可那帮被他们裹挟的民众们又是何其的无辜。两狗相咬,谁胜谁败,本来都不关他们的事啊,可若是仅因为他们在打仗的时候,不小心的站在了袁绍的一边,就把他们一撸到底,这世间的道德伦理,这群杂货的脸皮和良知呢。
    “更有,更何况,还有他们的家人,他们根本上连自己家的男人是在帮谁打仗只怕都不清楚,也把他们牵连进去,动不动就请人家喝茶,查找人家的田产,这样,是不是有些太过份了?”
    “没有,没有要查他们的家属的田产啊?”糜竺不解的说道。
    “哦,是没有,是假如,我只是假如。”刘坚尴尬的笑笑。只怕是自己又想到了某些货干过的事情,有些投入太深了。
    “看来,今天我不说放过袁绍,你是不打算和我罢休了?”老夫子疲倦的叹了口气道,“也罢,既然你一定要放过袁绍,袁绍这货又是第一次低头认错,这对他已经是难得了。那就放过他吧。可是我也有个要求。”
    “老夫子,请尽快说。”老夫子的转变来得有些太快,刘坚还有些措不及防,急不可耐地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