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艳三国》第238章 御史中丞孔夫子

    [,net]
    刘坚初提出医学驿三部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没有放在心上,以为也不过是刘坚的心血来潮之举而己。
    但当他们听完了刘坚的解释之后,他们发现,他们完全就上当了。不过,也不能全怪丞相,丞相早和他们说过,这三部都是百年千年的大计,是他们自己没有放在心上的。
    原以为医部不过就是把看病的人抬高了身价而己,如今听华佗这一番话,才明白,原来医部还负有让他们所有人延长寿命的使命啊,这不由得不引起他们的重视。
    若是从来没有人说起,他们能活到五六十岁,本来也觉得就值得了,但当有人告诉他们说,他们本该活到七八十岁的,要是他们没能活到那个年纪,他们一定会觉得自己吃亏的。
    原以为华佗不过一名气大点的大夫而己,没想到,他们以后能不能多活上几十年,还得指望人家了,看来,以后要和华佗,哦不,以后该叫人家尚书了,得多和人家走动走动,说不定就能学得几个养生的偏方,也能和丞相那样,既不耽误渔猎美色,还能总是保持一副青春精干的模样。四十老几的人了,看起来就和三十左右的小伙子一般年轻有为,怎能不让他们羡慕嫉妒恨?
    再说这学部了,这以后天下的官员都来自各学院了,这以后让各世家大族如何自处?
    世家大族之所以能一直处于社会的顶端,朝政大权一直在他们之间交换,最根本的还是他们掌握着知识和文化的权力,可若是天下人都会读书识字了,他们这种靠垄断知识文化所掌握朝政权力的特权便不再存在,他们会如何反映呢?
    不过,好在如今留在东都彭城的官吏当中,大多是从草根爬起来的,小部分也算是世家子弟的,也算是比较开明的人士,所以,刘坚的这个动议没有什么阻力就获得了通过。
    试想想要是在一个稳定的社会里,各朝廷要员都各居其职的情况下,刘坚要是提出这个动议,那些世家大族不撕了他才怪。
    刘坚明显的能看到,当他说到学部的时候,司马懿的脸明显的抽搐了一下。学政,本来就是归他礼部的事啊,可丞相却偏偏划了出去,这不是摆明是要把他晾到一边么,他这礼部尚书如此一来,还有什么活要干的?
    医部捏着了他们的命、根子了,学部也捏着他们未来的前途命运和人才来源了,驿部,不过就是一群看管马夫,维护道路的罢了,他们想知道,又会在丞相的手中,变出什么花样出来呢?
    “刚才我说了,如果说医部关乎我们的当前身心健康,学部关乎我们未来十年的前途和走向的话,那驿部,关系的,可真的是我们百年、千年后的大计了,我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真的是我们的大计,而不是大坑。”
    “驿部的首要工作,便是修通和维护从京城通往各州府的官道。并根据需要设立驿部,当然,你们若是以为只是传递几封信件,养几匹马就错了,驿站未来的定位,还将承担传播和宣传朝廷命令的功能。以后朝廷的各大要事,都将在各驿站予以宣传,这一方面是能让天下百姓们知道皇上对他们的关怀,另一方面,也能避免地方官员欺上瞒下的行为。驿部直属朝廷,不归地方管辖,所以,不需要理会各地方官员的看法。以后,驿站还将代表朝廷发声,成为朝廷联络百姓的纽带,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
    众的神色轻松了一些,虽然不能不说,刘坚的这个想法很好,但把它和千年大计联系起来,似乎有些夸张了啊。
    “当然,我也知道了,要修通所有的官道,看来还是一件很艰巨的任务,所以要集合我们数代人的努力才行。但我有一个希望就是,希望在我们有生之年,从京城驾马车,能顺利的通往各州府。而且,我还希望,以后但凡是一里内的河梁,都能架上桥梁方便大家通过。只要天下各地都能顺畅的沟通交流起来,我们才能说,这天下是真正一统的,那些妄想割据称王的人,也自然失去了凭借的根基了。”
    听起来,似乎也有些千年大计的味道,不过,和大家关系也不大,不过是让大家更广便了,只要不来分他们的权力便好了。
    但刘坚接下来的话,再次让他们大吃一惊。
    “以前,钱粮收取、保管、运送,皆由户部统筹,但如今有了驿部了,之后百姓纳粮、粮食保管、统运,以及河工漕运等事务,皆由驿部统筹。”
    还以为这三个部门只是可有可无的,如今看来,钱、人、粮都被人家拿住了,有的人甚至有了被刘坚戏耍的感觉。
    “江南产粮乃是产粮大区,又且,各地粮食产出并不均一。因此,未来的计划,是依托各驿站建设相关的粮库,就近保管百姓的纳粮。然后根据各地的产出和消费状况,由驿部统筹运送和保管,务必使全天下百姓都能有足够的粮食用。”刘坚继续漫不经心地说。
    工业化看起来很美好,但目前看来,至少未来的几百年内,仍不得不继续在农耕社会里努力跋涉。所以粮食产出将是未来最重要的赋税来源。听了刘坚这个布置,不少人甚至脸都变了。
    “丞相,既然钱粮保管、统运都是驿部的事务,那还要户部干啥。”终于有人沉不住气问道。
    刘坚抬头看了下,还好,不是户部的人,心中松了口气,淡淡地说:“户部怎么会没有事。以后,驿部负责保管实物,户部负责记账、查账,以及全国范围内的统筹安排。驿部管物,户部管账,互相监督、互相制衡,你是不是以为有了驿部,驿部就能为所欲为了,就是要把账物分开,不让任何坏人有可乘之机。陶商,你以后可要把驿部盯紧了。要是少了一粒粮食,你只管问胡添,可若是账上不对,我可要找你的麻烦了。”
    “丞相,下官会尽力的。”陶商波澜不惊地说。其它人也是松了口气,初时觉得大为不妥,如今仔细想来,丞相此举大有深意,不过,想要中饱私囊的人,只怕要小心了,做假账的人,也是无机可乘了。
    总算对三个新的部门各有安排,虽然出于他们的意料之外,估计他们需要好长一段时间去消化。可是,当他们将目光投向一脸淡然的孔老夫子的时候,不由又迷茫了。老夫子可是老臣了,还是丞相的女婿,怎么把老夫子摞一边了?
    众人的目光,自然露入了刘坚的眼中。他淡然一笑,漫不经心地说:“想必大家都很奇怪,怎么就没有孔老夫子的活,但是,只怕你们听了接下来皇上的安排,就不会那么淡定了。”
    众人心中再次一紧,都知道这位丞相不走寻常路,莫非这其中又有什么套路?
    “经皇上同意,擢取孔融为御史中丞,着孔融于即日起立即组建不小于三十人的御史台,专司监督和纠察百官,对不法官吏,二名以下,若遭御史台弹劾,并经至少一名丞相同意,可立即停职以接受检察,弹劾二品或以上官员,经皇上同意,亦立即停职接受检察。”
    “啊,”这回几乎所有的人都禁不住冒了一身冷汗。原以为自己能大施拳脚了,可丞相又整出这么个御史台出为,他们以后还有放手干事么。
    “大家不要担心,只要你们不贪枉法,不做违法乱纪的事,老夫子也不会乱弹劾你的,就算你们不相信老夫,总得相信三位丞相,毕竟,要想让你们停职接受检察,还至少要经一名丞相同意的,只要你们问心无愧,一心为公,有什么好担心的。”似乎感受到了众人的紧张,老夫子赶快捋须笑道。
    众人这才松了口气,仔细一想,丞相此举初看似乎又是随心之举,但却同样极有深意啊。如今朝廷上下,除了老夫子,又有谁能担当此任呢。一者,天下学子多是夫子的学生,他要喷谁,不需要考虑谁的感受,另一方面,换个别的人来,谁能服气?
    而刘坚此举,亦有些中纪委的意味,孔老夫子就是那铁面无私的那啥啥,要是被夫子请去喝茶了,那就和那啥双规差不多了,这仕途,似乎也要告一段落了。
    众官员们乘兴而来,临到头来,没想到刘坚会来这么一遭,心情自然不会太高。而且,现在还只是老夫子一个人,他可有三十个的名额,天知道他会不会把和自己有仇的人招到御史台去,要是以后天天被个仇人盯着,那他们还干脆别活了。
    “瞧你们一个个愁眉苦脸的样子,有那么可怕么,我觉得老夫子不是那样不顾情面的人啊,”小皇帝看着众人这副样子,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只要能有人帮他压住这帮百官,他就觉得这朝廷是在他的控制之中,按这个思路,连丞相都可以受到弹劾呢,看样子这位姐夫丞相,是替他自己挖了个大坑了。
    “再说了,老夫子连朕都经常喷,朕也很生气过,可是每每事过之后回想,还正是朕做得不好,老夫子才会喷朕的,若你们都兢兢业业做事,有什么要怕的。”小皇帝继续淳淳劝慰。
    眼见着众人情绪仍然不高,小皇帝却突然笑道:“好了,今天这大半天的会,大家都辛苦了吧,朕早已让人在宫里摆下酒宴,就当是庆祝各位正式上任吧。不过,酒水却全部是丞相家提供的,丞相这回不地道,咱们可着劲儿喝他家的酒,把他家的酒都给喝光光。”
    “是啊,”众人这才觉得稍稍平衡了点,心中暗忖道,“就是,丞相家的酒,就得可着劲儿的喝,就要让他心疼得不要不要的,谁让他今天把大家坑得不要不要的。”
    意念之间,似乎已经闻到了满室的酒香。刘坚也看到,这伙愁眉苦脸的家伙,总算是脸上有了些笑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