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艳三国》第231章 曹孟德火烧连营

    [,net]
    生活不只远方的诗和田野,还有眼前的苟且。
    虽然有些愤愤不平,但曹操暗忖,若真的东郡几十万人过来了,要把这群人喂饱也是个难题。劝慰了一番陈力不表。
    袁绍还在对岸虎视眈眈,丞相的人还不知道在哪里,曹操望着跳跃的烛光,再次陷入了沉思。
    “主公,主公,许先生,许攸前来求见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曹操盘腿坐在太师椅上,凝眸沉思,没有听到。要说丞相让人制造的这椅子就是好啊,坐起来就是舒服。可跪坐的习惯已经几百年了,又岂是那么容易改变的,曹操不自觉的就脱除了鞋子,盘腿坐了下来。
    “主公,许攸先生来了。”随从的声音更近了。
    “哦?谁来了,”曹操回过神来,微愣了一下,立即大喜道,“许先生,许生来了吗?”
    “快,快叫许先生来,哦不,我去接他,”曹操喜不自胜的就从椅子上跳下来,连鞋子都顾不上脱。边走还边欣喜地说道,“有许攸来助我,大事可成也。”
    “曹大人,草民许攸失礼了,”许攸看着曹操亲自迎上前来,脸上飞快的闪过一丝惭色。可一看到曹操光着脚的样子,恍然记起,丞相似乎和他说过,对丞相未卜先生的本领,不由又增加了几份敬佩。
    “曹大人,许攸一介草民,当不得大人如此器重,夜半风寒,大人还是先穿上鞋再说话吧。”许攸忙不迭地说。
    “瞧我,”曹操尴尬的看看自己的脚,这才醒悟过来,“都是我太激动了,我还以为先生追随袁绍后,不再理我了呢。”
    “大人快莫这么说,”许攸一路跟在曹操身后,看到他趿上了鞋,这才道,“不知曹大人是否当年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大人,但我许攸一直是当年的许攸。这三年多以来,许攸受丞相所托,一直隐忍不发,今天终于有机会重归朝廷了。曹大人亦勿须担心,许攸这一来,大事可定矣。”
    “啊?”曹操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三年前丞相就布置好了这一切,莫非丞相早知道我和袁绍有这一战?”
    “要不,大人你以为呢,”许攸露出些许的得意之色,“要不我许攸这些年在袁绍那里忍辱负重,所图何来?如今,终于等到袁绍忍不住的这一天,如今,是该给他作一个总结了。天下百姓甘于战祸久矣,总算是个了结了。”
    “先生,还快快请坐,快和我说说,丞相是如何布置的。”曹操主动的拉开了一张椅子,扶着让许攸坐了下来,这才急切地说。
    “袁绍的粮草,都囤积在几十里之外的乌巢,我们只须如此、如此便可了。”许攸压低声音,缓缓说道。
    “妙,太妙了,”许攸才刚刚说完,曹操就激动的一拍大腿道,“有许先生如此助我,可当二十万大军,袁军,指日可破也。”
    月黑风高,正是那啥之夜。
    乌剿,袁绍兵营。
    为了这次攻打曹操,袁绍将辖下数百公里内的粮食都是搜集起来了,全部囤积在乌剿方圆数里的平原上。虽然,这样暂时会让辖下的百姓们日子不好过,但是对袁绍来说,百姓们不就应该要这样无条件牺牲的么。再说了,听说南方的百姓更加富足,只要拿下曹操的地盘,到时候自然有数不尽的粮食,他们只管去往家里背就是。
    这样的论调,他已经不止一次向他的将士们宣扬了,他发现,每当他说起这些钱粮的时候,他的将士们都会两眼冒光。越是这样,他就越对曹操居然能占据比他更富足的地方而眼红。他没想到的是,曹操的治下,粮食更多,百姓更好过,是因为人家更用心治理地方,扶助百姓。
    一阵凉风吹过,乌巢营边,昏昏欲睡的值守士兵一个激棱,冻醒过来。
    “该死,打扰了老子的好梦。”士兵忍不住嘟囔道。
    在梦里,他似乎生活在南方温和的阳光下,他家里还分得了几十亩地,引种了高产的红薯,不止全家人都能吃饱饭,甚至还娶上了媳妇。
    可是,就当他将新娘子接回家来,正要掀开盖头之时,这该死的凉风将他冻结醒过来。他还置身这荒凉的乌巢野外,在老家,他一家子仍不得不替地主种地,累死累活,也填不饱一家人的肚子。
    “等这次仗打完了,袁大人说的给我们的粮食,应该会兑现吧。”小兵暗忖道。
    “咦?”小兵心中一愣,自从他负责守卫乌巢粮营以来,几乎从来没有发现有人敢打粮仓的主意,可是,如今他眼前怎么隐隐约约的,看到了那么多的人影?是哪个不长眼的,居然敢打袁大人的粮食的主意?
    “有…人,”小兵还来不及呼出声,却感到脖子上一阵冰凉。他想要呼喊却已经喊不出声音。当他睁大双眼,甚至还看到一股血箭射出,然后,浑身就似被抽去了筋骨一般,软绵绵的倒在了地上。
    他似乎看到了无边的火光,就象无边的星星,他还听到了慌乱的求救声、呼喊声,马嘶声。
    然后这一切都和他没有关系了,他终于缓缓的闭了双眼,似乎再次进入了梦乡,在梦乡里,他终于来到了富饶的南方,在那里,他终于拥有了自己家的土地,还娶上了漂亮的媳妇…
    “不要恋战,撤,大人那里还等着我们支援。”当看到火势越来越大,借助于狂野的西南风,滚滚燃向天边。而本来漆黑的天边,也被这无边的火光照得通红,张辽沉声喝道。
    似乎从来就没有人来过这里,只留下了一堆火光,和无数慌乱奔走的袁军将士。当他们彻底清醒过来,他们发现,他们赖以为生的粮食,已经大半付之一炬。
    “快,快告诉大人去。”终于有人清醒过来,急急的喝道。只是此时,张辽率领两千士兵,早已消失在夜色之中。
    “大…大人,”袁绍搂着年轻漂亮的小妾,还在睡梦之中,却突然被随从急切的声音唤醒。
    “这大清早的,什么事。”袁绍不耐烦的吼道。已经五十老几的人了,昨夜被小妾一顿折腾,他还没有恢复过来呢。
    “大人,不好了,咱们…咱们的粮仓,咱们在乌巢的粮仓被曹操偷袭了。”随从几乎是哭着喊道。
    “啊?”袁绍终于彻底清醒过来,“快,快叫人前去救火。”
    不等袁绍穿衣起床,袁军大部分将士已经被惊醒过来了。当他们看到几十里外那冲天的火光,不由得一个个面如死灰,他们全军的粮食都在那里,要是这一把火烧光了,他们以后吃什么?
    “还站着干什么,还不赶快去给我救火。”看着惊呆的将士们,袁绍声嘶力竭的吼道。
    “是、是,属下这就去救火。”将士们慌乱的应和着。可是,当他们刚刚登上马背,却发现,在他们的西边,再次看到一片火光涌来。
    “曹操这又是要干什么?”将士们心中狐疑道。
    “不好,是船,是火船,曹军要烧我们的营房,”终于有人清醒过来,慌乱的叫道。
    尽管将领们拼尽全力,想要控制局面,但在生死面前,士兵们已经完全顾不上听从命令了。他们四处寻找认为安全的地方躲藏,这让局面更加混乱不堪了。
    而且,火船借助风势,很快就接近了袁军营地。正是天干物燥之时,营地下面的木板,大多是松木做成,如今一遇上大火,立即就放肆的燃烧起来。不一会儿,袁营就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
    袁绍为了建设江面的营房,几乎将附近的树木搜罗一空,在江面上铺就了宽逾里余的营房,如今曹军的火船顺流而下,几乎每条船都带足了火油和燃料,一沾上袁军营房,就快速的燃烧起来。
    有袁军试图从河中打水将火浇灭,可他们马上发现自己徒劳了,水倒入火海之后,火势不但不见消减,反而更加旺盛了。
    “曹军打过来了,跑啊,快跑啊。”不知谁还在慌乱的喊着。
    跑,可他们又能跑到哪里去,通往岸边的栈桥已经挤满的人,有迫不及待的将领甚至挥起了手中的长剑,将挡在自己前面的士兵砍翻。
    无奈之下,小兵们只好跳入了水中,虽然他们都不会水,但跳入水中,至比可避免被活活烧死,现在正是初秋之时,水温还不是太冷,能不能活下去,他们也只有自求多福了。
    “老天,你果真要亡我袁绍么?”看着连绵不绝的火船顺流而下,陆续的将自己的营地点燃,整个袁军营地,已经变成一片火海,而近二十万将士,已经完全处于失控状态。袁绍忍不住悲怆的喊道。
    只觉得喉咙中一股甘甜,袁绍一口气没过来,竟直直的就躺了下去。
    “主公。”随从的呼喊,此时也显得格外的悲怆。不久之前,他们还梦想着纵马南方,肆意抢掠的生活,如今,这就完了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