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艳三国》第213章 惟大丞相能本色

    [,net]
    眼看着钟老夫子年龄也不大,摇摇晃晃就要倒的样子,刘坚也吓呆了,这老夫子看来不象那么小心眼的样子啊,自己不过剽窃了唐伯虎的一首小诗,他至于要这样激动么。(书^屋*小}说+网)
    连忙探出手去,堪堪托住老夫子道:“夫子,还要小心为好,莫非我写的这诗,有如此不堪入目?”
    “谢谢丞相挂心了,不过,丞相只怕是多心了,”钟老夫子突然郎声笑起来,“老夫这是激动啊,老夫已经很久没有读到如此让人眼前一亮的好诗了。唉,丞相专心政务,这是天下黎民百姓之福啊,但丞相不能专心作诗,却是我辈文人之中的莫大损失啊。”
    “老夫子见笑了,诗词之类,不过是些小道罢了,用来陶冶情操尚可,对天下百姓来说,还是需要些经世致用的学术,才更有用啊。”刘坚谦虚地说。
    他马上便发现,自己只怕是拉仇恨了,因为他看到已经有不少士子们对他怒目而视了。若不是因为他们是一群读书人的身份,只怕就要对他们抱以老拳了。
    “干什么,你们想干什么。”老夫子很快发觉了不妥,怒目而视,“若是你们也能作出丞相这样的桃花诗出来,或者,你们就算能作出丞相的两位如夫人此般的诗,你们也可以象丞相这样的说话。老夫今天也要说了,诗词就是小道,可是,当今乱世,需要的不是这种小道,而是经世济用的,能解决民生疾苦的大道,丞相这话没有说错,老夫,也是这样以为的。”
    “老夫子。”刘坚欲言又止,看到老夫子如此慷慨激昂的表情,不由得对他好感大增。
    “丞相先请听我说完,”老夫子挥挥手止住刘坚,“你一定会很好奇,以老夫的名气和学识,为啥未能入朝为官?老夫曾经也入朝为过官的。可是,满朝文武,都是在干什么?不是在钻营捞钱,就是在钻营拍马,要不就是在钻营这些诗词小道,偶得一两首小诗,就沾沾自喜,就没有几个人去想一想,如产何去解决民生疾苦,如何去挽天下于既倒。”
    “你们不服气?”且莫管丞相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丞相仅以彭城一郡之地,在短短的三四年时间内,不止接收了青州几十万流离失所的难民,让他们在乱世之中活了下来,而且,据老夫得到的消息,彭城的百姓,现在是普天下过得最好的,彭城的孩子,有至少一半的都能入学读书。你们不服?你们都站出来,要是你也有这种本事,你就可以指着丞相说,你是真的不服。若不然,你们就给我老老实实的呆着。”
    “先生,我们不是这个意思…”有部分学子已经露出羞愧之色,尴尬的望着老夫子。
    “虽然你们大部分都不曾入我门室就读,但既然你们都叫了我一声先生,老夫我也就厚颜多说你们几句。诗词是不是小道,不要丞相说,也不要老夫来说,让这天下百姓来说,把你们的诗念给他们听,看他们是说你们写得好,还是会根本就不知你们所云。你们沾沾自喜的这些诗词,除了你们流连花楼,互相吹嘘有点用之外,对苍生对百姓,有任何一丁点好处么。”
    刘坚听着,这话有些不对。这些人并不都是老夫子的学生?可为毛还能如此老实的听他的训斥,咋就没有人反唇相讥的,甚至更没有拿凳子来砸先生的?他并不是他的先生呢,他凭什么训斥他们?
    可看他们那表情,老夫子训斥他们的时候,他们一个个毕恭毕敬,就象聆听自己的先生的教导一样,这就让刘坚不解了。
    他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种师者之尊的场面了,不,他从来就没有听到。在孔老子的学院里,当然学生们也很尊重老师,但在刘坚无形的影响之下,那里的气氛似乎更和谐一些,根本不象这里,被钟老夫子骂得这些人连大气都不敢出了?
    那又是什么时候,我们的老师,丢失了他们的本能,他们甚至还要百般取悦学生,以免自己遭受不明不白的攻击和谩击呢。
    或许,在某个疯子鼓动学生们将老子们踩在脚下,怂恿学生们给老师贴上各种屈辱的标签,更有甚者,堂而皇之的宣判教师的时候,这种师道尊严就已经没有了吧。若真的是这样,那倒是一件幸事,那说明,在我们的历史当中,我们大部分时间还是尊重老师的。要不然就不会有天地君亲师的排位了。唉,可惜了,不知道那个货的祖先是哪里的,要是知道了,把祸根在这里就把它灭了就好了。
    看着学生们被钟夫子数落得都一个个羞愧得低下了头,刘坚也觉得有些于心不忍,插话道:“老夫子,其实诗词之道,也并不是那般不堪的,但某以为,在如今之乱世之中,确实不应该太强调诗词之道,但若是在太平盛世,诗词不仅能陶冶情操,教化民众,更能提升我国民的素养和风雅。试想想,若我天下百姓都能读能写,甚至还能各自吟诵几首诗词,每个人都能投身其中,岂不是我辈读书人的大幸。”
    “丞相,你不要为他们说好话了,这群家伙,就是不狠狠的敲打他们几下,他们就不知道天高地厚。那谁,姚广,你来念念,丞相的诗,才让你们见识什么是惊世之作,你们以前作的那些,太不堪入目了。”
    “是,先生。”姚广尴尬的接过诗笺,刘坚留意到,貌似这位就是方才在小院之前伫足不走的学士,莫非他让甄玉环写的那首诗里,真的贴合了他的某些故事?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种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姚广缓缓开始念道,其它人的脸色也露出了疑惑,粗听起来,除了说明丞相也是个酒鬼之外,也挺普通,没见得有啥出彩之处啊。
    紧接着,姚广的音调高亢起来:“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中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别人笑我太疯瘨,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丞相的诗确实是好,”姚广长吁一口气,谨慎地说道,“只是,此诗如果由我辈来作,貌似更贴以切,应该不是丞相的心境吧。”
    “你错了。”刘坚笑盈盈的看着他,“若是我真的能选择的话,我真的想选择象你们这样,过着吟酒作乐,游戏花丛之间的日子。可是,阴差阳错之下,我却很不开心的成为了大汉的丞相。虽然不喜,但既然接了这份差事,也只有努力干好了。因为,这天下还有无数的黎民百姓仍过不好日子,仍有四处的烽烟战火使我辈不得安宁。吟诗作画,固所愿矣。若尔辈人之中,能有人与我分了这份忧,我倒情愿和诸位换过来活。”
    刘坚可不是矫情,他是真的这样想的,要不然,他就不会一边当着大汉的丞相,一边想着带着一家老小四海飘泊了。
    “瞧瞧,瞧瞧,姚广,这才是丞相的胸襟,你们若是也有丞相这份胸怀天下的心胸气魄的时候,你们也能象丞相这样大言不惭了。不服?不服你也写出一篇这样的诗出来,那时你再说诗词只是小道,我保证力挺你。”钟皓似笑非笑的望着姚广。
    “丞相的诗确实是作得好,丞相也确实为天下黎民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好事,”姚广结结巴巴地说,突然他的脸色变得激动起来,有些忿然道,“可是,可是,我豫章数十万百姓,我豫章数万读书人,坚决…坚决不接受女人为郡守的事,哪怕她是丞相的女人也不行,因为…因为自古就没有牡鸡司晨的先例。”
    姚广这话,说得是痛快了,可吓坏了不少他的相交好友。虽然这话他们都想说,但是,当着丞相的面这样说,姚广这是不想活了吗。
    “呵呵,我怕你们是误会了,”刘坚突然笑了,用眼神示意二甄过来,然后一手一个,揽在了身旁道,“我只是让我的内人暂时署理一下郡务罢了,谁说要让她来当郡守了。要怪就只能怪朱皓那小子,一言不合就摞挑子走人了。豫章郡这么大,本丞相一时找不到人来处理事务,让我的内人来代理一下又怎么了?今日在座的也有近百人了,你们谁有这种能力的,我立即让你们来做,绝不食言,可若是你们辜负了我的托付,辜负了百姓的期望,可别怪本相不客气了。”
    “真的吗?”这回,不只姚广,连钟皓都不淡定了。
    “你们以为呢,”刘坚笑眯眯的搂着二女的腰肢,“这两个可是我的媳妇,我媳妇这么漂亮,我总不能一直留在豫章吧,接下来我还要去其它的地方,你说我放心让她们单独放在这豫章么。”
    “哈哈,好,很好,”钟皓微愣了一下,马上回过神来,朗声大笑道,“以前听说丞相是真性情之人,如今一看,丞相果然如此,这才是咱丞相的本色,小子们,丞相把话都摞出来了,是骡子是马,就看你们的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