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天之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献计

    [,net]
    朱慈焕想了想,转头问程启然:“程先生,你看我等该当如何?”
    程启然对于朱慈焕的心思十分明了。眼前这么多人,分别来自不同的利益集团。有奴玉公主为代表的苗王夜摩诃,有楚敬连的擎天阁,还有不知是何目的的柳敬宣、慧明禅师,关键这里是白王段宗明的地盘。处理不好,只怕想活着离开白家寨都困难,更别说拿到李自成的宝藏。而且首要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藏宝图是真是假也未可知。所以朱慈焕不敢贸然做出决断。他希望小诸葛程启然能够替他献一良策。
    程启然痰嗽一声,走出人群,双手高举鹅毛大扇,冲着白王段宗明躬身一礼说道:“在下不才,有一言不知白王以为如何?”
    段宗明手扶桌案,笑道:“程先生有话请讲当面。”
    程启然又看了看在场的诸位,轻挥鹅毛大扇说道:“如今这藏宝图的秘密已然揭晓。无论这宝藏是真是假,我等均要前往一探究竟。关键是这宝藏如何分配的问题。”
    说到这里,程启然顿了顿,然后两眼扫过众人的脸颊。白王段宗明点头表示赞同,而奴玉与楚敬连等人则沉默不语。
    见诸公没有异议,程启然继续说道:“这宝藏乃是当年闯王李自成搜集所埋,按理说应该归由李自成的后裔或旧部所有。但追根溯源,这批宝藏乃是李自成搜刮的大明皇宫里的宝物,所以这宝藏应属明皇后裔。我家三爷乃是大明王朝崇祯爷的三皇子朱慈焕,地地道道的明皇遗嗣,故此这宝藏应属我家三爷。”
    此言一出,白王段宗明的脸呱嗒一下就沉了下来。程启然与朱慈焕立刻捕捉到了段宗明的脸色变化。朱慈焕给程启然递了一个眼色。
    程启然立刻改口道:“当然。如今这三阳峰乃是白王的地盘。这三阳峰内的一草一木均属白王的财产,故此我家三爷的意思,是这宝藏一旦查明,愿意双手奉送白王。绝不敢有丝毫的贪图。”
    程启然的话转得十分得快,连奴玉公主、楚敬连等人都有些意外。
    段宗明摆了摆手,说道:“程先生,此言差矣!”
    程启然故作惊讶道:“在下哪里说错了?还望白王指教?”
    段宗明瞅了瞅奴玉、楚敬连等有些阴郁的脸说道:“这宝藏如果真的是当年闯王李自成所埋,那么本王以为诸位都应见者有份才对。虽然宝藏藏于我这三阳峰,但这藏宝图却是奴玉公主所赠。如果没有这份藏宝图,即便本王百年之后,也未必能得一观。你们说是也不是?”
    白王的话在明显不过了,这宝藏他不敢独吞。相比苗王夜摩诃的势力,白王的势力相比要小得多。所以白王权衡利弊,还是不愿与奴玉翻脸。至于假朱三太子朱慈焕,就凭他那十几个人,料也翻不出什么风浪。
    朱慈焕的心中不以为然,只要能拿到宝藏,就凭鬼道叶凄寒就能摘下白王段宗明的项上人头。到时宝藏就都是我的。至于现在所说的一切,不过是趋附之言。
    奴玉听罢看了一眼楚敬连。楚敬连点了点头,既然白王这么说了,自己还能说什么。
    三阳峰,据说山高两千五百余丈,山顶终年积雪覆盖。尤其是入冬以来,下了好几场大雪。三阳峰山顶的积雪更是加厚加深。而且山顶冷风呼啸,别说人,即便连个鸟都飞不上去。
    白王段宗明虽然常年居住于此,却从未上过山顶。如今虽然知道藏宝的地点。但真正着手去探查,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众人在崇和殿一直商量到天明,也没有商量出一个头绪。虽然在座的有一些武林高手,但并非能够御剑飞行,来回自如,突破元婴期的修士。谁都是爹生父母养的,冒这样大的风险,实在不划算。
    段宗明见大家都一筹莫展,便睁开那有些疲倦的双眼说道:“大家不如暂且回去休息。等到申时再做商议如何?”
    奴玉、朱慈焕等只得点头同意。大家纷纷退出崇和殿。
    柳敬宣回到自己的卧房,楚敬连跟着也走了进来。
    四目相对,半晌无言。
    最终还是楚敬连打破了平静,说道:“你怎么看?”
    柳敬宣沉默了一瞬,说道:“我觉得这是个陷阱。二弟,听哥哥一言,你我不如早日离开此地,回红枫谷,从此守在母亲的身边,共享天伦,不问世事。”
    楚敬连的双手紧紧握了握,坚定说道:“你知道,我是不会跟你走的。”
    柳敬宣轻叹一口气:“你真得认为得到宝藏就能将满人赶出山海关?当年吴三桂联合三番与台湾的郑经,势力何其强大,区区八年便兵败将亡。二弟,不要在做梦了。”
    楚敬连脸上的神色更加凝重:“你不必多说了。我就问你,去探三阳峰,你帮还是不帮?”
    柳敬宣又是沉默良久,轻声说了一句:“帮。”
    楚敬连的眼中闪过一丝喜悦:“你可有办法了?”
    柳敬宣轻轻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我的这个办法未必能行。如果二弟执意如此,不妨一试。”
    楚敬连两眼紧盯着柳敬宣,问道:“说来听听?”
    柳敬宣低低的声音在楚敬连的耳边耳语了一番。
    楚敬连的双眼突然一亮。随后不住赞叹道:“此计甚妙!此计甚妙!”
    楚敬连上下打量柳敬宣,分外感慨地说道:“真是感谢上苍,你是我的兄长,而不是我的仇人。倘若你是我的仇人,只怕我将死无葬身之地。”
    说罢,楚敬连的眼眶微微有些湿润。他强忍住眼泪没有夺眶而出,转身大步向着门外走去。
    不一会儿的功夫,诸葛清琳缓步走入房门。她来到柳敬宣的面前,轻声说道:“既然你不愿他执迷不悟,为何还要帮他?”
    柳敬宣望着窗外的晨曦,再次叹了一口气:“即便我不说,楚敬连也不会轻言放弃。而且慧明乃是得道的高僧,为人聪慧绝顶(也许是因为没有头发的缘故)。那程启然也非寻常之辈。他们即使一时半刻想不出来,过个三五日,必定能够想出办法。我这一计,虽然愚钝了些,但总能够为楚敬连留下一条后路。你我在这三阳峰,要时刻小心谨慎。我看白王老辣奸诈,慧明更是讳莫如深,朱慈焕心怀叵测,想活着离开三阳峰只怕不易。”
    到了太阳西斜,申时左右,白王段宗明再次召集大伙商议探查宝藏的事情。奴玉献上一计:“既然三阳峰峰顶白雪皑皑,狂风不止,莫不如放火烧山,以除风雪。再过十几天,就是冬至时节。每年此时朔风总会平息,并改为南风。而这中间大约会有十几个时辰风息雪止,此乃探查藏宝之地绝佳的时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