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
最新
全本
侦探推理
其他类型
历史军事
恐怖灵异
散文诗词
武侠修真
玄幻魔法
科幻小说
网游动漫
都市言情
香艳高辣
《大唐南皇》第1206章 抚恤金的问题(四千字)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南皇 (www..org)”查找最新章节!
第一百七十二章抚恤金的问题(四千字)
除了金钱抚恤之外,另一个抚恤方法就是物质抚恤了,这一方面就复杂多了,因为可以抚恤补偿物资的种类实在是太多了,粮食、布帛、瓷器、盐、茶叶、牲畜、农具、田地等等等多种多样,尤其是田地,因为华夏人自古以来的土地情结导致大部分人选择了田地,这个比例占据了所有选择了物资抚恤的人中,几乎八成以上。
当然了,田地的抚恤给的地自然不会是中原的土地,毕竟哪怕是经过降价,但中原的土地也依旧是很贵的——当然,随着南洋的开拓,中原的原本是价格已经降低了好多,只有一些故土难离的人还会耕种,但是在南洋大量粮食的冲击下,他们种出来的粮食也并没有什么市场竞争力,以至于在内地已经很少有人种粮食了,大量的农民都改种经济作物,比如水果或者茶树等。
按道理来说中原的田地也不应该太贵才对,但问题是因为南洋粮食高产,导致中原再也不用担心粮食问题,百姓们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于是大唐人文开始发展,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文化都进入了大跃进时代,而在这各行各业中,其中就出现了房地产的苗头——不要怀疑祖先的智慧,在古代之所以房地产发展不起来,主要是经济不发达,百姓们在大部分时期连饭都吃不饱呢,又哪里会去买房子?可是一旦解决了吃饭问题,那么作为衣食住行中仅次于食的住,也就被大家放在了心头上,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的出现也就很正常了。
尤其是国内越来越繁华,无论是大小城市的规模都在逐渐扩张,这自然免不了的就会战占用了大量的耕地,也间接导致地价飙升,连带着连一些偏远地区的耕地的价格都被炒了起来,以至于虽然百姓们基本上已经不缺土地了,但是在中原的土地依旧还是价格不菲。
因此朝廷补偿给烈属的一般都是新土上的田地,一般以南洋和天竺为主,虽然也有突厥大草原以及吐蕃高原上的草场,但总体还是以南方为主,毕竟突厥和吐蕃的气候太恶劣了,除非是有特别的原因,否则理智的大唐百姓是根本不会选择这两处地方的。
而无论是物资补偿还是金钱补偿,这两个方法可以说是各有优劣,但朝廷明显更偏向于让百姓们选择土地,因为在南方尤其是南洋哪里,田地的价格就便宜很多了,虽然经过了五六年的发展,南洋已经颇为繁华,但是在南洋土地依旧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如果用抚恤金来购买的话,十两银子在南洋都可以得到三十亩亩左右的上好耕地。
当然,如果只是这么一点土地,估计没有谁会选择这个,毕竟当初去南洋移民的都是没有地的佃户,剩下的要么是故土难离,要么就是家里有地,而无论是哪一种,当初他们没有离开,选择自然也不会选择离开了。
所以朝廷给的抚恤土地数目其实是翻倍,也就是在三十亩地的基础上,再翻上一番也就是六十亩土地,而且还会配给一定数量的种子农具以及牲畜,待遇可以说是好的不要不要的——这可是六十亩耕地啊,如果说烈属可以杜绝三十亩耕地的诱惑,但绝对避不开六十亩耕地的吸引力,因为这不只是翻一的那么简单,而且这还代表着中产之家和小康之家的巨大跨越,有了这六十亩土地,只需要开垦几年,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小地主,让一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而除了六十亩土地的诱惑之外,促使烈属们选择南洋的另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则是,南洋这里的气候实在是太适合粮食作物生长了,甚至都不用仔细耕种,将种子洒在地上不管,来年都会有不少的收获——南洋的那些土著们就是这么干的,也正是因为食物太容易获得了,才导致他们的懒惰的性格。
而战死在沙场上的将士,一般都是家中的顶梁柱,他们战死之后,家中剩下的都是老弱妇孺,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劳动力,放在中原那种地方生活实在是太不容易,而在南洋这里,土地的质量保证了他们就算效仿南洋土著,也完全不用担心被饿死——但凡是移民在这里的人粮食年年高产,虽然因为粮食太多导致价格不高,但如果只是用来吃的话,完全足够一家人饿不死了。反正自从移民南洋的工作开始之后,虽然在开垦南洋的过程中死了不少人,但真正是被饿死的却是一个都要没有。
而正好朝廷在宣传移民的主题就是饿不死,将南洋描绘成了遍地都是粮食的宝地,这些口号在移民初期取得了巨大的成效——经过混乱年代走过来的百姓,显然知道饿死是什么滋味,再加上二十年前突厥大开发和吐蕃移民的例子在前,因此在开垦初期得到了民间的热烈的响应,南洋半岛的开发得以成功展开。
但如今几年过去了,百姓们的热情也消耗的差不多了,该移民的也都已经移民完成了,而且他们也知道了南洋并没有官方描绘中的那么好。因为在这里固然饿不死,甚至不需要种地光靠森林里的果子都能安稳渡过一年,问题是这里的气候可不怎么好啊,一年到底几乎有三分之一时间都是在下雨,洪水泛滥成灾,丛林之中烟瘴密布,毒虫滋生,这些年开垦南洋的确是没有饿死一个人,但因为生病、被洪水冲走,被毒虫咬死的人可一点都不少啊,因此今年的移民数量降到了历史新低,这可急坏了移民署的那些官员们。
要知道朝廷每年给移民署的移民是有指标的,完不成这个指标不但主官要被罢免,移民署上下所有官员就得受罚,现在移民人数这么少,这可是关乎乌纱帽的大事情啊。
于是被逼急了的移民署官员出台了各种政策,但都成效不好,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将主意打到了烈属的头上,只要烈属们选择田地,那么他们完全可以用超出规定范围的田地亩数将烈属们吸引过去——虽然移民分配的土地是按照开开垦数量来的,你能开垦多少就有多少是你的,哪怕你开垦了一百亩,朝廷也不会管帮你的。不过话是这么说,但人力终究是有尽的,一个五口之家就算是拼尽全力,能种二十亩地就已经不错了,剩下的开垦再多也种不过来的。
而移民署为了增加移民数量,就在这方面做起了文章——一个五口之家都只能开垦二十亩,我给你六十亩你也不用担心种不过来,你们家中的确是没有了顶梁柱,劳动力严重不足,但是我可以给你们奴隶啊,移民署可以将奴隶卖给你们,先不收你们的钱,等以后作物成熟之后再用粮食抵数就可以了。
按理说这个方法是不符合规矩的,因为朝廷是禁止民间蓄养奴隶的,虽然这个命令在世家大族眼前就是个屁,可是对于平头百姓的威慑力还的很大的,于是当这件事被人反映到上面之后,朝廷立刻就派了官员前来诘问,甚至准备惩罚一番。
可是对于上头派来的审查,移民署的官员们也是有话可说,一般的移民的确是没有资格买奴隶,问题是烈属的情况太特殊了,他们家的顶梁柱为国战死的,朝廷总不能不只扔给他们一块田地就不管了吧?这放谁也看不过去啊?
男人战死了,家里剩下的都是老弱妇孺,你光给他们地有什么用?那玩意儿又不能吃,总不能眼看着孤儿寡母的饿死吧?战死将士们在天的英灵又如何能够安息?如果真的有人敢这么干了,保准会被那些圣母女表们给喷死。
咱不求奉养他们一辈子,但你至少得替他们解决劳动力的问题啊。而目前朝廷最适合的劳动力就是奴隶,咱们总不能放着奴隶不用,让战士们替百姓们种地去吧?
面对移民署官员的诘问,朝廷派下来的官员也只能是哑口无言,在反映给朝廷之后,朝廷也没有了下文,对此算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这么默认了,于是就这样烈属得到了生活保障,移民署得到了移民人口,双方皆大欢喜,算是达成了共赢。
至于奴隶会不会逃跑的问题,这个就更不用担心了,不说奴隶的身上都烙有隶圉司的标记,谁都认识,就说帮助烈属干农活,可比要在奴隶营中拼死拼活可要强多了,而且有的积善之家根本就不会拿奴隶当奴隶看待,反而各种优待,将他们当成真正的奴隶看待,不济在衣食住行方面也会比奴隶营要好很多,只要不是脑子犯抽,傻子都不会反噬主人的,除非他们有把握逃脱官府的追捕,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脱离奴隶营成为烈属的奴隶已经成为了隶圉司的了风尚,如果谁能被烈属挑选中的话,那么绝对会迎来同伴们的羡慕嫉妒恨。而脱离了隶圉司之后,所有的奴隶也都知道机会可贵,会尽心为主家干活的,否则但凡惹怒了主家,主家就会将他们重新送回隶圉司中。而无论是逃走被抓还是被直接遣送回来,那时候他们就真的再也没有了出来的机会了,只能累死在奴隶营中了,这显然是那些好不容易逃出生天的奴隶们愿意看到的。
至于朱云道专门点名的抚恤金由银行转赠,军方和朝廷在其中不插一根手指头,主要是为了安慰手下,因为他们可是知道的,如今的大唐虽然算得上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但内部的贪腐问题依旧很严重,吃拿卡要成风,但凡是经过他们手里的钱,无论是用作什么用途,都会想方设法的从中剐出来一层油不可——抚恤金这么大额的金钱,他们又哪里会放过?
而王者银行本身就是依托军队建立起来的,原本只是为军队将士们的战利品提供保护运送,避免各级军官伸手刮油而用的,说是银行,但在最初期的时候并不提供借贷业务,更多的像是一个典当行和镖局的结合体。
但到了后来,战利品业务成熟了,大量的战利品被拍卖出去,银行赚到了足够的本金,这才开始彻底发展,并且推出了借贷业务,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而原本的抚恤金并不是由银行发放,而是由朝廷亲自发,但之前已经说过了,朝廷内部的腐败是很严重的,各级官员捋一遍之后,等真正发到烈士家属手中的时候可能十两银子连一两都不足了。
刚开始的时候,李贞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因为据他所知历史上的唐朝初期和宋朝,其实贪官并不多,但是他却忘了这个所谓的不多是在和一整个王朝比较的,整个大唐有多少官员?或许上层的官员贪污不严重,但是底层的可就依然还是个大数目啊。
于是李贞自己没有想到这一点,再加上他本身就鼓励贪污(因为不能说是鼓励,只是对贪污的容忍度较高而已,他宁可要一个贪污的能臣,而不愿要无能的无能的清官,因为有时候这种人更坏事),下面的人也不觉得这是一件大事,因此也就并没有交代给李贞。于是此事一直到李贞某一次出巡,被一群烈士家属给人拦住了车驾之后,他才知道了这件事。
结果显而易见,李贞当场暴怒,他可以容许官员贪污,那是因为官员贪污之余也会做实事,比如某些工程款,他想允许相关官员在上面捞一点好处的,只要别太过分就可以。
但现在有些人却连烈士的抚恤金都要卡要,这可是事关一家人的生死存亡的抚恤金啊,他们连这种钱都敢伸手?这样的人李贞是绝对不会容忍的,立刻吩咐血龙卫将所有的事情都给查了个一清二楚,结果让他震惊,所有参与此事的官员几乎达到了数万人,上到兵部户部主官,下到发放银子的地方官吏,全国各地州县的官员基本上都有插手……
这件事连李贞都不敢处理了,毕竟这是牵扯到上万官员的大事,他虽然很想杀人,但是他自己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于是干脆就将皮球踢给了朝廷。结果李贞的折子递上去之后却是音讯全无,就在李贞准备上第二份折子的时候,朝廷却下达了旨意,以后所有的军饷包括战死军人的抚恤金,都由王者银行统一发放,从此朝廷上下不得插手此事……
李贞知道,这朝廷是打算妥协了,想想也只有这一个处理办法了,否则总不能将他们全杀了吧?不说这里面的血腥,就说他们死后空出来的位置该怎么填补?所以装作看不到是唯一的处理方法了。
但就算如此,李贞也打算放过这些人,他准备等自己登基之后,就慢慢的将这些人全部更换了,这个时间或许很长,但李贞却觉得是值得的。
……
大唐南皇
第1205章 战斗结束
第1207章 验明身份——这一章四千字
小说推荐
南北大唐帝国
显庆二年,苏定方大破西突厥终成一代名将 唐高宗李治与武后夫妻二人夫唱妇随,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辅政大臣集团打的分崩离析,正筹措满志掌握属于自己的权利 这时,一个灵魂穿越一千三百多年,奇妙的投胎到了武后的肚中,在年末降生于令后世华夏儿女
星辰皇族
连载
最新章:
新书《寰宇唐大唐》已上传
重生大唐当皇帝
大唐初建,百废待兴 重生大唐,成为了大唐皇帝李二 整顿朝纲,惩处贪官污吏,改革科举制度,推行新型农具 发明火药,铅版印刷术,发行纸币,创立锦衣卫,组建神机营…一个个划时代的举措,在他手中完成 于是乎,一个强大的大唐在东方升起 收高丽,克吐蕃,灭突厥,不断扩张大唐的版图 若干年后,大唐统治了整个世界,
南瓜汁
连载
最新章:
第三十九章 大唐火药厂
从大隋太子到大唐皇帝
穿越隋末唐初时期,成为隋朝皇室余孽,隋炀帝之孙杨政道。国仇家恨,让杨政道走上了一条造反复国的路。扬刀跃马,横扫四方,但他不知道,自己要造反的大唐,其实是他的。这是一本,主角发狠了连自己的国家都想灭的小说。老书《大唐的皇室遗孤,近两日完结,大家可以开宰了(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
皇儿
连载
最新章:
第六十三章 择日入唐,一更千御林!(求鲜花,第一更!)
大唐从大都督开始到皇帝
【A级签约作品:大唐从大都督开始到皇帝】穿越大唐,成初唐历史最让人遗憾的贤王李恪 从此盛唐命运截然不同 被排挤到川蜀益州,任无实权的大都督 一日之内,斩奸佞之臣,坐稳大都督宝座,从此成为益州的天 改税收,造铁军,革军政,事农桑,创建前所未有最繁荣之地 李承乾“李恪功劳百倍于我,储君之位不保矣 武媚娘
吾乃皇帝陛下
连载
最新章:
第八百八十九章 席君八买到来,身在曹营心在汉!
盛唐:无敌皇子
【A级签约作品:盛唐:无敌皇子】获得神级系统,李恪的人生路拐了一个弯 他想当一只咸鱼而已,偏偏有人见不得他坠落泥尘 玩心眼,玩计谋,不是咱的特长 于是乎 继续晒太阳,继续吃喝玩乐(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大唐王恪
连载
最新章:
第07章2章:羞辱、冤枉!
大唐:从皇室遗孤到皇帝
21世纪战神刘睿华穿越大唐!融合了大唐皇帝李世民的私生子李承天!战神系统启动!合体战神进行中!融合合体完成…21世纪姓名:刘睿华大唐时代姓名:姓李,名:承天!字:承运!文气值:65武气值:75英气值:65帝气指:2”刘睿华“啥?李承天?李承运?奉天承运?特喵的,兄弟你这是要造反的节奏啊!这么拽,你父
尽欢天下
连载
最新章:
第18!章 小武儿竟然是武则天?李承天吓尿!!!
大唐:我有一款领主游戏
【A级签约作品:大唐:我有一款领主游戏】什么?我穿越成了贤王李恪?结果赴任益州大都督的时候被追杀险死 太子想着弄死我,长孙无忌也想着弄死我 这也就算了,连益州前都督这种*也想弄死我 李恪觉醒领主系统,可以和玩游戏一样召唤兵种、建设领地、种植农作物 只要苟一段时间,百万大军压境,试问整个大唐,谁敢不服
大唐第一皇帝
连载
最新章:
第二百零一章性 恐怖属性第加成
大唐:纨绔皇子强无敌
【A级签约作品:大唐:纨绔皇子强无敌】武德九年,李世民刚刚夺位成功不久,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就开始搞事情了,二十万精兵直逼长安城,而此时长安只有两万守军,长安告急 渭水河畔,躺在自制躺椅上的六皇子李愔把李世民气得七窍生烟,房玄龄心中直骂李愔是个棒槌,高士廉更是扬言当斩 危急存亡之际,李愔一人灭一军
大唐第一强者
连载
最新章:
第一十百一十一章 请教练兵之法【第二更】
大唐的皇室遗孤
来自后世的少年,穿越到了贞观元青罚的皇祖父最新鼎力大作,必看历史小说
青罚的皇祖父
连载
最新章:
第二百四十四章 嗜血杀敌,众;人吃钡龚士惊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