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漫:王之神座》第三百七十章 风风火火地动了起来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综漫:王之神座 (www..org)”查找最新章节!
    清远镇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镇子,因靠着一座名为清李远明的大山而得名。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清远镇里的人大多都是靠着清李远明里丰富的山珍与野兽过活。虽然清远镇不大,但因为清李远明物产丰富,清远镇的人又大都勤劳勇敢,所以几乎所有人都过着比较富裕的生活。
    当人们不用为吃穿发愁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些更深层次的需求。所以,大家在镇长李远明提出要建私塾的时候自然是满心欢喜地坚决拥护了。毕竟虽然大家都是靠着清李远明过活,但是在现在的太平盛世之下,读书人还是蛮受人尊敬的。如果孩子有这方面天赋,弄得学问深厚,说不得能在朝廷谋个一官半职,当个师爷(毕竟猎户出身,对这些没什么概念)什么的,也不用进山去面临那些猛禽异兽了。
    虽然大家靠着山中的物产过着不愁吃穿的ri子,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说不得哪天运气不好,遇到什么猛禽异兽,一命呜呼倒还一了百了,弄得一身残疾拖累家人不说,自己过得也不是那么回事儿。
    哪个父母部位自己孩子着想,哪个父母希望自己孩子随时面临危险。再退一步说,就算自己孩子没那个命,那读点书识点字在以后出售货物的时候也不那么容易吃亏的不是。
    除此之外,另外一个让大家真心让自家孩子去私塾的原因就是私塾的先生——秦先生。
    秦先生本不是清远镇之人,具体是哪儿的人也没人知道。当初镇长张远上提出建私塾得到镇民的同意后,大家便风风火火地动了起来。只是这私塾先生的事却让镇长李远明发了愁。
    毕竟清远镇上的人历来都是靠着清李远明过活,大多都是猎户。虽然不少人也识得些字,但那些都是在与那些货商打交道中交了不少学费才得来的,说的上真正有学问的却是一个都没有,让他进山打头野猪什么的,眉头都不皱一下,你让他拿起笔杆子当先生,对这事儿,可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了。
    你说到其他地方请一个先生?现今朝廷对私塾的先生可是有严格规定的,如果你没那个jing钢钻,却揽了那个瓷器活儿。那对不起,就算你有些学问,那也说不得吃不了,兜着走了。这也是为什么读书人那么受人尊敬的一个原因。
    虽然清远镇的人ri子过得还算富足,但毕竟靠着大山,这就意味着地处偏僻,虽然不是穷乡僻壤,交通也说不上什么便利。哪个有着先生才能的人原意背井离乡,离开家人跑着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来呢。这样的人在哪儿都可以轻轻松松地谋得一份不错的差事的。
    所以,镇长李远明为此事愁得是食补能安,夜不能寐。
    这天,李远明终于是没办法了,决定亲自去城里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位愿意来的先生,实在不行找一个城里私塾刚结业却又没能找到事情的学生也行。  ..
    综漫:王之神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