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包公主每天都在套路反派》第258章 驸马背锅

    
                  自此往后的一个多月里,皇帝再也没有踏入淳贵妃寝宫半步。
    所有人都觉得,独得盛宠多年的淳贵妃就此打入冷宫了。
    太后也是这般觉得的。
    她近日心情甚好,同虞晚舟聊天的时候,也多说了一些不该说的。
    王御医每日都会来给虞晚舟号脉,而每一次他身边都会跟着一个李御医。
    李御医倒不是也来给虞晚舟号脉的,他通常来了,就会和太后到偏殿去说悄悄话。
    有时候只有几句,有时候要说上大半个时辰。
    就连玉锦都察觉到了太后似乎在密谋些什么。
    虞晚舟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太后和她皇帝老爹那些权势相争的事情,她懒得管。
    只要她们继续斗下去。
    只是虞晚舟以前不觉得这宫里闷,在太后这里住的久了,就愈发觉得无聊了。
    太后约莫也是瞧了出来,主动地同她道,“本宫听说你同温大人的夫人关系不错,我已差人把她请来了。”
    虞晚舟听了这话,心惊了一下。
    她和温凉的那位夫人,算不得多熟。
    也就见了一回面,说了几句话罢了。
    这在太后的眼里,就成了熟络。
    虞晚舟想了想,还是不要解释了,这倒显得欲盖弥彰。
    更何况,她的确是需要人来陪她解解闷。
    于是她在西宫的院中溜达来,溜达去的,等到响午都快要过去了,这才等来了温凉的夫人。
    彼时,太后已经午睡了。
    虞晚舟便是拉着她坐在了院中,任凭那尹嬷嬷盯着自己,省得她老人家在屋外偷听,折了腰。
    好在今日无风,阳光正好。
    温凉来的时候,手里提着的篮子里装满了吃食。
    虞晚舟欢喜地不行,宫中御厨做的佳肴再美味,也不及宫外头的那些小吃食香。
    “公主,有一件事情,我思来想去,还是得同你说一声,可你千万不要着急。”
    虞晚舟正吃着桃酥,闻言就蹙眉问道,“难道是我借给你的那丫鬟出了问题?”
    温凉夫人点了点头后,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那丫鬟初来的时候,还挺好的,可过了十日,我见她总是对我夫君动手动脚的,心里不大舒服,但碍于公主您的面子,也只是委婉地说了几句,可没有想到,第二天起来的时候,她就跑了,带来的包袱也没有了。”
    温凉夫人愁眉苦脸地道,“我第一时间就去了您府上,可公主府的人都说没有见到她,我就想,莫不是真的跑了?”
    闻言,虞晚舟宽慰了她几句后,转头就问站在回廊上盯着她的尹嬷嬷。
    “嬷嬷,宫女跑了可怎么办?”
    “公主放心,此事交给老奴处理就成了,不必担心记挂。”
    虞晚舟像模像样的朝着她道了谢,又是送了一个镯子。
    “此事也给你添麻烦了。”虞晚舟说着就要再给温凉夫人派一个宫女。
    毕竟,她把麻烦丢给了温家,温凉夫人没有半句怨言地就给她把事情办得甚是体面。
    温凉夫人却是摇头道,“宫女不成,还是公公我更为放心一点。”
    虞晚舟了然,她还以为说那丫鬟勾引温凉只是一个说辞,没有想到居然真的有这样的事情。
    虞晚舟让温凉夫人临走时,自己挑了个公公带回府里。
    “温夫人若是有空,时常进宫。”
    虞晚舟拉着她的手,是真的不舍。
    这宫里头什么消息都有,可就看宫人愿不愿意透露给你。
    还是温凉夫人不错,一入宫,就把外头的事情给她说了个遍。
    用晚膳的时候,虞晚舟因着吃多了吃食,只吃了小半碗的饭。
    太后看在眼里,只是规劝了她几句,并未说重话。
    待她回了自己的偏殿,尹嬷嬷才上前把温凉夫人所说的事情告诉了太后。
    “那个丫鬟就这么解决了?”
    尹嬷嬷候在一旁点头,“温凉夫人看着是个直性子的人,办事也利落,人也聪明,那个丫鬟大抵是死了,她知道是宫女,所以才说人跑了。”
    太后慢条斯理地用剪子剪着烛心,“说不定,聪明的是背后的人。”
    “您说是公主?”
    尹嬷嬷有些吃惊,这样的手段,怎么瞧都不像是公主能想出来的。
    太后摇了摇头,“你可别忘了,温凉和策宸凨关系甚好。”
    “是驸马啊。”
    尹嬷嬷了然地点头,神不知鬼不觉的处理掉一个人,的确像是策宸凨的做派。
    玉锦端着水盆走进了偏殿,把尹嬷嬷和太后的话一并说给了虞晚舟听。
    “让驸马替我背锅了。”
    她微微一叹,眉眼却是弯弯,“等他回来,我再补偿他吧。”
    玉锦打来了热水,伺候着她沐浴。
    她拿着白玉膏抹在了虞晚舟肩膀上的那个牙印。
    虽然她嘴上没有说,可她觉得策宸凨可真是半点怜香惜玉都不懂。
    这都过去多久了,这牙印成了疤,都已经用最上等的药膏抹了这么多日子,这疤却是一点都不见浅。
    虞晚舟每每看见这道疤,脸上都要红一红。
    好在她沐着浴,水够热,她的脸红一些,玉锦也瞧不出什么来。
    &nbp;&nbp;
    深秋的边塞小城,灯火通明。
    在策宸凨大军一到城门口时,百姓们就大开城门,欢迎着他们。
    二皇子司凌原是做好了打仗的准备,却没有想到城内一片祥和。
    战报上被海寇侵占的这座边塞小城,百姓和海寇们相处的甚好。
    甚至,海寇们充当起了府衙的日常工作,在城中巡逻,为百姓判案。
    而原先的府衙县令和衙役们,当初是自己投降的,百姓又苦他们奴役久矣,对他们唾弃不已,让他们做着这座城内最脏做累的活计。
    二皇子司凌在这小城内见着了几个隐姓埋名的老臣。
    倒不是老臣们向他自荐,而是他偶然间听到他们聊天的时候才知道的。
    他当时约莫猜到了,这个边塞小城,是策宸凨的大本营。
    “驸马,你手腕上怎么会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牙齿印?”
    二皇子司凌拿着酒给策宸凨的时候,终于问出了自己一直想问的问题。
    策宸凨这人孤傲,时常自己一个人待着。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