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殇不尽乱世烽火》第九章 杀场劫1

    那夜,我躺在营帐的竹榻上辗转反侧。
    我百思不解,为何孙寻会做了汉吴国此次出征的挂帅将军?那个人究竟是长了一张和孙寻相似面孔?还是有着和他相似的声音?孙寻他究竟是谁?是我出云山的大师兄?还是王孙子弟?是汉吴国的破落贵族?还是这战场上的领将?
    想来,我竟没有真正了解过他。我对他的过去一无所知。
    倘若他与爹爹正面交锋……我不敢想下去。
    不行!我要去找他问清楚。
    我刚撩开营帐的门帘,就被两个士兵拦住,他们精神抖擞,身长体阔,中气十足:“苏将军命属下好生看管小姐,小姐可有何吩咐?”
    “我要出去。”我刚踏出一步,便被两把交叉的长矛挡了回来。我一脸桀骜,恼怒又烦躁道:“难道你们拦得住我吗?”
    那士兵倒是伶俐,恭敬的向我供气双手,话语坚定:“小姐武艺高强,我们自是拦不住。可军令如山,苏将军命我们看着小姐我们必须遵从。若是小姐要出去便从我们的尸体上他出去吧……”
    “你们!”没想到爹爹竟用这招来阻挠我“胡闹”。眼看连这军营里的小小士兵都如此能言善道,我负气的往后退了半步:“你们放肆……”
    士兵低下头,话语中听不出丝毫情绪:“小姐息怒,如今大敌当前,我们不能再为苏将军徒添烦恼了。”
    敢情我便是他们口中的“烦恼”了。爹爹同意让我留在军中竟是这般留法,果然是个老谋深算的震国公呀。
    我挠了挠略显凌乱的发丝,随手撤了身上的软甲披肩丢在地上,坐回竹榻的腿不自觉的焦躁抖动,左右不得安生。
    我一连在这营帐里呆了三天,每时每刻都如坐针毡。可外头一点风声也没有,正如孙寻那日所言,三天内汉吴军没有任何行动。
    看守我的士兵,一个比一个视死如归,我每每想出去,他们都对我以死相逼,更威胁我即使他死了,我还有军营里一群视死如归的苏家军要杀,才能出营。
    我爹这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计谋着实忒高了点!任凭我如何上蹿下跳,装死装病都只得了个徒劳。
    三日已过,我彻夜难眠。
    天刚破晓我便听到远处传来了号角声。那号角如悲如泣,远远悠扬——
    新安郡的天险怕是破了!
    孙寻有多大的能耐,我怎会不清楚?在这出云山上,大师兄武艺卓越,文采一流,熟读各种史书兵法,他这一身的本领是众师兄弟望尘莫及,师父曾夸赞他如玉如翠独绝无二。
    我再也坐不住了。冲出营帐,一掌打落了拦住我的长矛。
    看门的士兵纷纷跪下,脸上忧心忡忡:“苏小姐,请别让我们为难。”
    我无法对远处的号角声置之不理,无法再对前方战事不闻不问,呵斥道:“你们没听见远处是什么声音吗?与其在这里看着我,还不如随我一起上战场!”
    那两个士兵被我一说,有些不知所措。
    这个清晨,远处的号角太清晰、太刺耳,每个人的心都是悬着的。
    我不去管他们,骑上战马,往战场飞奔而去。他们自是想拦我的,但看上去也被这号角声吹得是力不从心了。
    我穿着乌金铠甲,一身英姿,一路飞奔到了战场。铠甲穿过人群的同时,天地间像是换了一番景色,阴风惨惨,鬼哭狼嚎,四处放出了凶残暴戾的气息。
    千万铁骥,万千兵马犹如万古星河,注入血河涌动的杀场,我手上的囚牛萧一路饮血,随我奔赴到了战场深处。
    可眼前混乱一片,混沌中迷了我的双眼。人来人往,车马并进,飞沙走石,漫天飞箭,地上尸横遍野,血染黄土。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儿,四处都是浓烈的血色雾气。我身边的士兵不断倒下又不断站起,各个伤痕累累,视死如归。
    我实在不敢想象这场战争的结果。
    一队举着长枪,一队握着盾剑,两股洪流奔腾碰撞,又轰然倒塌。一个个苏家副将,身披银色战甲,手提阔刃,从前是那般威风凛凛,现下已被血污浸染得看不到人形。
    我连杀数位汉吴兵,抓着眼前的一个苏家军,扯着嗓子问:“苏将军呢?苏少将呢?”
    正等那苏家军回答之际,又有一群手持兵刃,意气风发的汉吴兵向我嘶吼而来。
    我灵活挥动着手上的囚牛萧,剑气迅猛在地上划出几道弧线,黄土上的砂石纷纷飞起,汉吴兵被这剑气灼的连连退后。
    那被我抓到苏家军精疲力竭,气喘吁吁,像是用尽了最后一口劲在回答我:“苏将军与少将方才还在前面,眼下这光景,小的着实再不知啊!怕是,怕是已经打到关口了!”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