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殇不尽乱世烽火》第一章 出云山

    寅时,清风明月,东方欲晓。
    原本漆黑的天空,微微泛着白光,放眼望去水天一线,波光粼粼。一艘蜀魏国的大客船静谧的行驶在镜湖之上。
    我坐在甲板上犯困,一手拖着腮,撑在身边的古木围栏上,另一只手里拿着个空酒壶。恍恍惚惚间,回想昨日是如何才会上了这艘船……
    哎——真是失策呀。
    “小兄弟,小兄弟——”一声声的叫唤由远至近,由模糊到清晰。
    我打了个激灵,猛地清醒过来,便见一身麻布素衣的船家站在了我的面前。
    船家嬉皮笑脸道:“小兄弟,你看这昨晚的酒钱是不是要结一结?”
    小兄弟?酒钱?我瞅了瞅自己,晃了晃脑袋,悟了。
    话说昨晚夜黑风高,一群船客躲在船舱里谈论出云山的神迹,我听得高兴便一时豪气,请船舱里的每个人都喝了壶暖酒。
    我把手里的酒壶递给船家,又从腰间的钱袋子里拿出两个银定递给他道:“去弄两个清淡的小菜送过来。”
    船家接过银锭,向我热情的点头哈腰了一通,便去忙了。
    我吹着黎明的清风,觉着有些凉,张开手臂松了松筋骨,好让自己暖和起来。刚到身前的木桌边坐下,便看见我那神采俊逸的二哥从船舱里走了出来。
    他气定神闲,一身白衣,手里拿着把折扇,折扇在他手心里敲了两敲。他五官俊俏,那双深邃浩瀚的眼眸中带着淡定温柔的情绪。远远看去,真有那么点画中君子。
    他含笑着坐到我身边,拿起桌上的茶壶,往我跟前的杯子里倒了些茶水。接着,又拿了杯子给自己倒上。
    “你这身打扮看着还真别扭。听说这出云山也有女弟子,不知爹为何让你一身男装打扮。名字倒是改的不错,苏宣成了苏宥。”
    我满面沮丧之色:“还能为什么?罚我呗。”又模仿起爹爹说话的样子,清了清嗓子道:“咳咳…让你平时穿男装惹是生非,现在穿个够。”
    二哥不忍那一丝挖苦的笑意道:“听说昨晚你在船舱请大伙饮酒,可是听到了什么趣事?”
    我放下手中的茶杯,颇有兴致的扬起嘴角:“大伙儿都说这出云山好不简单。话说当年四国争地,出云山便是诸国久争不下的地方,四国平定前的最后一场战争把整个镜湖都染指为红,出云山顶竟出现了几天几夜的业火,生生不熄,把半边天都烧红了。可山上的仙云殿却丝毫未损。诸国都认为这样一个祭祀圣地,出现业火乃是大凶之照,便签纸停战了。之后,这出云山成了个四不管地带。”
    “哦?几天几夜的业火?”二哥似乎被我吊起了胃口。
    我得意洋洋,脸上还透着些稚气,一双汪泉大眼骨碌碌的转:“可不是么。爹爹这次求陛下送我来出云山,我着实是不想来的。可昨晚听大伙这么一形容,我倒也要好好见识见识,仙云殿殿主的能耐?”
    二哥摇了摇头以表无奈,脸上有着难得的郑重:“爹不是送你来见识仙云殿殿主有多本事,是让你和他学本事。学的是诸子百家,诗书礼乐,不是打打杀杀,天下第一。听说能在出云山拜师的,各个身份都是不简单的。上山后莫要任性。宣儿,你可明白?”
    我这位二哥,平时总爱和我嗑上几句大道理。我嫌他有些啰嗦,应付着点了点头。
    卯时一过,客船靠了岸。
    眼前的出云山层峦耸翠,重峦叠嶂,若即若离,相依相伴。
    都说出云山有八十一洞,三十六涧,九潭十池,山顶更是金殿叠影,青山含黛,彩霞如锦。上山的一路,我便觉着这些传言并不假,到处鸟语花香,郁郁葱葱,满眼的松、杉、桦、栎很是气派,伴随着烟云变换,形态多变,积翠堆蓝,延绵不断。小径两旁枝繁叶茂,春树暮云,高山流水相得益彰。
    我顺手在路边拔了根芦苇把玩。
    走了小半天,已经可以望到山顶的仙云殿了。
    远望仙云殿,好一副豪迈又不失风情的景象,在薄雾的环绕下朦朦胧胧,仿佛是一座天庭的行宫。台楼依照着地势的高低,错落有致,层层叠叠,虽不是传说中的金碧辉煌,但也与这山水相当契合。
    走进才见古色古香的楼宇,雕梁画栋,鳞次栉比,就连同蜀魏国的王宫也不过如此恢宏。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外墙上的雕刻巧夺天工,祥云飞鸟、比翼连枝、龙腾虎跃纷纷扰扰,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来到仙云殿正门,我站在二哥身后。
    二哥向守门弟子做了个揖。
    守门弟子回礼:“先生是何人?有何事?”
    二哥举止恭敬道:“在下苏文,带舍弟苏宥求见仙云殿殿主,前来拜师。”
    “拜师?”那弟子顿了顿,礼数周到道:“我去通传殿主,请二位稍等片刻。”
    我眯着眼,抬头看了看这天上有些火辣的日头,表现的有些惴惴不安。
    二哥回过头,看见我嘴里叼着根芦苇东张西望,一点女儿相都没有,忽然理解爹为何要我如此打扮,又改个男儿名。想来爹是怕我以女儿身做这些动作丢了他老人家,不,是蜀魏国全体女子的颜面。
    二哥上前拿下我口中的芦苇,他俊美的脸上露出担忧:“宣儿,这里不比家里,第一次出远门,少说也要呆上个一年半载,加上这仙云殿里各个身份卓然,你可莫再任性了,出门在外可没有人会让着你的。二哥一会儿就送你到这里,看你进去,二哥就走了。”
    “二哥……”我心中突然泛着丝不舍。
    二哥伸手摸了摸我的头,脸上带着宠溺问:“陛下交给殿主的书信带了么?”
    他这张脸足以颠倒众生,星目璀璨,皮肤白皙,身量挺拔,兼上锦衣华服,丰神如玉。每每我冲他撒娇,他总是受用,可但凡配上他这副皮相,倒也分不清谁在同谁妥协了。
    我从衣襟里拿出信件,有些呜咽道:“带了。二哥,你一会儿要上哪儿去?”
    二哥笑颜温暖:“去趟西商。”
    我拉着他的衣袖,不依不饶的轻拽几下:“为何去西商?不能在这里陪陪我么?最起码等我熟悉了环境。”
    二哥敲着手里的扇子,从容的与我讲理:“我要在端午前赶到西商封盈城,时间紧迫,我便不能陪你了。”
    他见我有些负气,不忘打趣:“你年纪也不小了,这拽衣服的毛病着实要改改,将来若是有了夫家,成何体统?”
    二哥为人虽说温和,但也是个说一不二的,我眼见没戏便也不再强求。
    我与二哥在仙云殿外等了好一会儿,有些不耐烦的踢着地上的小石子。
    良久,身后的大门被“嗞呀”一声打开,守门弟子拱手行礼:“我家殿主现在正在给弟子们授道,两位去里面的茶室稍等片刻,随我来。”
    二哥转过头来与我道:“宣儿,踏进这扇门,以后都得听你师父的话。”
    我向来不是个纠结的主,不舍的情绪很快被一些小兴奋取而代之。
    挥别二哥,我与守门弟子踏进了仙云殿。
    入门便是一大片宽阔的净土,地上铺着灰白色的石砖。从太午门到仙云殿正殿要走上大约八百尺的路。其中一座二十人宽的石桥,横在宽广的空地上。
    石桥两边是木栏,桥畔上巧妙的立着龙之九子的石像,囚牛、睚眦、嘲凤等形态各异。石桥下面是雪白的石子。像是一条白玉腰带,系在腰间。
    这又没有水,造座桥是何意?我从小不爱看书,在风水学上的造诣很是浅薄,自然是不懂这些的。
    仙云殿看上去雄伟壮观,排排栋栋的楼阁映入了我的眼帘。凌空挑檐飞起,疏落有致,巍峨的轮廓在清朗的天空中清晰勾画。踏过石桥,琼宫仙阙,气象不凡,琉璃金顶,绚丽多彩。
    不一会儿弟子把我带到正殿左侧的茶室。砌上一壶雨前龙井,让我等着就是。
    等着等着又有些犯困。昨日大多时候我都躺在船头的甲板上,奈何甲板实在太硬,害得我有些腰酸脖子疼。
    可本姑娘何时睡过甲板?本姑娘又何时如此等过什么人?本姑娘究竟做错了何种大事要被送来这与世隔绝的地方?
    想来也真的不算什么大事……
    那是一个月前的一天,晋元王的弟弟,邢王爷带着十个晋元勇士,一批晋元兵器,百位晋元婢女,千斗晋元食量,出使蜀魏国。
    世人皆知,晋元国称勇士之国,晋元人好角斗。
    我曾听二哥说过,晋元国的子民私下角斗成风,晋元勇士都高大壮实,身材魁梧,膀阔腰圆,力拔山河。晋元国的兵器也是标新立异,巧妙非常,诸国争相购置的。这么个千载难逢的见识机会,我又怎能错过?
    此次晋元国的邢王爷虽说是赠送兵器,展示勇士,以表晋元与蜀魏交好之意,实则是向全天下展现晋元国力。
    不久前,蜀魏王宫里就已经摆下比武擂台,好让晋元勇士与蜀魏国的一等侍卫好好比划。
    ------题外话------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咯~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