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影千山雪》第十三章 少年风流

    白鸢淡淡笑了:“你知道我这疤痕是怎么来的吗?”
    “姐姐若愿说,我便听着。”
    “没什么不好说的,一段荒唐少年事罢了。”
    你知道,我出生在岭南惠州,那里从前是个极繁华的地方,每天日落之时,出海的航船总会带来琳琅满目的珍奇货物。不怕说句大不敬的,同我的家乡相比,京城也不过是个偏僻小镇罢了。
    我家在惠州算个小户人家,一家人经营刺绣生意,过得也算不错,我原还有个妹妹,比我小两岁,名唤白鸾,跟我的感情颇深。
    三年前我刚行过笄礼,携妹妹一同出海游玩,返回途中与一艘楼船擦身而过,那楼船并不起眼,但我的目光始终不能从船上移开。只见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作一身江南书生打扮,立在甲板上眺望海面。他模样也就普普通通,但不知为什么,只往那里一站,就好像聚敛了所有的光芒似的,这天、这海、这来往的货船与行人全都不见了,茫茫天地就只能注意到他一人。
    他似乎注意到我们这艘船上有许多妙龄女子在探头打量他,于是转过头来,朝我们微微一笑……那笑容我至今都忘不了。但也仅此而已,他只朝我们这边看了一眼,兴许连我们的脸都不曾瞧清楚,就转了回去。之后我双眼眨也不眨地盯着他,期盼着他能回头再看我一眼,不是看我也好……可他再也没有转头。
    惠州虽不算商业重地,但岭南沿海一带岂有商贸不够繁荣的?即便我这样的小户人家,什么绝世之人没有见过?可穷我一生目之所见心之所想,都不能与那人的一个侧影、一抹目光相比。回家之后我脑子里全是那少年的影子,吃饭睡觉时时都在我眼前,赶不走也不想赶,只盼梦里还能遇见他。我托父母四下打听,希望能知道这少年姓甚名谁,家住何处,绞尽脑汁地想要嫁给他。
    父母并未打听出结果,但我竟第二次见到了他。
    我家是做刺绣的,在惠州也算小有名气,那天我将绣好的花样拿到店里,远远地就一眼瞧见了他,站在一堆锦绣之中,仿佛被花丛簇拥。他正瞧着一件女装,眼带笑意——我一看这神色就明白了,他有心上人。
    我当时就好像是被人兜头浇了桶冷水似的,但我立刻重拾了希望——男人是可以三妻四妾的,尤其像中原这些地方,若能嫁给这个人,让我当妾又有何妨,何况我还是岭南人。我知道于皇朝其他地方的人而言,岭南人就意味着有钱,我嫁给他,总不会委屈了他。
    左右思量一番,我便走上前去,一边笑道:“公子是要给妹子带礼物吗?这件衣服以水红为底色,照着惠州城身段最为纤细玲珑的姑娘剪裁的,正适合豆蔻年华的少女。”
    他看了我一眼,第二次对我笑了笑:“是吗?女孩子的心思,我也不大明白。”
    我觉得心都要跳出来了,竭力维持着镇定,向他介绍店里衣物的款式,他默默地听,眼中俱是温柔之色。这温柔与我那日所见大为不同,仿佛令他整个人都鲜活了起来,我看得又是痴迷,又是难过。
    这时我突然听到一个声音:“衣服要上了身才知道好不好看,公子这样是看不出效果的,不如我为公子试穿一下?”
    登时我的心就凉了半截,我早该想到,那日见着这少年的必不止我一人,鸾儿也正值情窦初开的年纪,这少年既能让我一见倾心,必也能令她一见倾心。
    鸾儿缓缓朝我们走过来,步履款款,动作神态皆与寻常不同,竟是带了几分成熟女子的风韵,却又不失这个年纪的少女的活泼纯稚。我料想这少年心上人应与她年龄相仿,他打量鸾儿一番,点头应了。
    鸾儿立刻笑逐颜开,取了那件衣服进里间换上,方才我没说,那件衣服就是我照着鸾儿的身量做的,她便是整个惠州城身段最为纤巧精致的女子。
    当她走出来时,我几乎已经认不得她,我看着这个美丽的女子,第一次意识到这个总是跟在我身后扯我衣角,甜甜地叫我“姐姐”的小女孩已经长大了,与她最喜欢的姐姐爱上了同一个男人。
    可那少年却神色平常,仿佛天下各种绮丽艳色都不能入他的眼似的,我一边庆幸他并未为我妹妹的美动容,一边又不由得难过:他不会被鸾儿的美丽打动,我又有什么办法让他动心呢?
    “就这件吧。”少年上下看了看,思量一番,似乎甚为满意,又想了想,笑道:“不过要劳烦姑娘新做一件,她向来不穿别人穿过的衣裳。”
    我心中酸涩,忍不住开口:“公子的……妹妹,定是个极美丽娇蛮的姑娘。”
    他忍俊不禁,眺望远方,神色悠然向往:“长得也就那样吧,脾气倒是真的不好,除了我,大概也没人受得了她。”
    那日回去之后,我跟妹妹的心情都不大好,两个人相对裁衣刺绣,难得的一夜无话。
    ------题外话------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韦庄《思帝乡》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