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御花园,荟儿端坐在园中凉亭的瑶琴前,身心投入的抚琴。为了帮助宇文荷,她硬是克服了自己一见到魏帝就紧张、愤怒的心态。
弹琴还得遇到懂琴的人,要不然就是对牛弹琴。懂琴的人一般都是行内人士,会演奏,懂音律。要不就是那种经历风霜的沧桑人士,他们人生阅历丰富,通过琴声,能体会其中表达的深远意境。而一些没什么人生阅历的黄口小儿以及心浮气躁的年轻人,一般都听不懂琴,除非他们天资聪颖或者经过名师教导,对音律有所了解。
快四十岁的魏帝不但懂音律,还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此刻,他在陶醉在荟儿的琴声中,进入琴声中表达的意境。
“叮”的一声,琴声突然停下。
“为何停下?”魏帝问。他知道这乐曲并没有弹完。
“父皇!这曲子宁云刚学,还未完全学会。请父皇恕罪。”荟儿离开瑶琴,对着魏帝跪下说道。
“未学会?”魏帝问。
“父皇!这是宁云今早刚学的曲子,儿臣听说你心情烦闷,想听琴曲,儿臣一时斗胆带她入宫。父皇要治罪,请治儿臣的罪。”拓跋嗣慌忙跪下说道。
“都起来吧!朕说过要治罪了吗?”魏帝道,“宁云,你说这曲子是你今早刚跟人学的?”
“是的!父皇!”荟儿答。
“教你曲子的那人现在何处?你府上吗?”魏帝问。
“不!父皇!那人在卫王府。”荟儿知道时机到了。
“卫王府?那人是谁?”魏帝问。
“此人是枯叶先生宇文落的徒弟,名唤宇文荷。”荟儿答。
“原来是宇文落的徒弟。宇文落琴艺不错,朕四年前,听过他弹琴。可惜他生病离开卫王府后,就没再回来平城。想不到他还有个徒弟。”魏帝道。
“是的!父皇要见她吗?”荟儿小心翼翼的问。
“传旨!命宇文荷马上进宫见朕。”魏帝对身旁的来公公的说道。
“遵命!”来公公回答。
不大一会儿,士兵便领着宇文荷来到御花园,拓跋纂也跟着过来。士兵本不让他过来,但拓跋纂自小深得魏帝喜爱,这宇文荷又是他卫王府的人,于是士兵便不敢阻拦拓跋纂。
见到魏帝跟前的拓跋嗣跟荟儿,拓跋纂突然明白了荟儿那句“下午会有人来找她!”是什么意思了,原来是有人会请宇文荷入宫。
来到魏帝跟前,宇文荷跟拓跋纂恭恭敬敬的行礼。
礼毕,魏帝问宇文荷:“齐王侧妃的那曲《风入松》是你教的?”
“是民女所教!”宇文荷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战战兢兢的回答。
“你是宇文落的徒弟?”魏帝又问。
“家师正是宇文落。”宇文荷答。
“很好!琴在那边,你现在过去,为朕弹奏一曲《风入松》。”魏帝指着瑶琴对宇文荷说道。
“是!”宇文荷回答。小心翼翼的移步到瑶琴前,一旁的荟儿向她投去鼓励的眼神。她心领神会,慢慢的坐下,深吸一口气,放松自己,待自己不再紧张,心平气和时,她才慢慢伸手抚琴。
宇文荷弹得很好,无任何猜错。魏帝静静欣赏。一曲完毕。魏帝很是满意,派人赏赐宇文荷一些财物。
“你在卫王府是何身份?”待宇文荷上前跪谢,魏帝问。
“家师以前是卫王的门客。民女跟着家师住在卫王府。”宇文荷答。
“那真是太埋没你的才能了。你琴弹得不错,又是宇文落的徒弟,朕现在下旨,封你为宫廷乐师。你意下如何?”魏帝道。
“民女谢主隆恩!”这真是喜从天降,宇文荷无比兴奋的答谢。
听到宇文荷被封为宫廷乐师,在场的荟儿、拓跋嗣、拓跋纂都兴高采烈。
荟儿知道机会来了,她向拓跋纂投去一个眼神,示意他抓住机会向皇上请婚。拓跋纂明白,上前一步跪在魏帝跟前说道:“皇上,微臣有事相求!”
这个拓跋纂,五岁时,魏帝就让慕容皇后抚养在宫中,恩典和拓跋嗣等皇子相同。可以说,非常喜爱这个孩子。
“何事?”魏帝问拓跋纂。
“微臣喜欢上了一个姑娘!恳请皇上为微臣赐婚!”拓跋纂道。
“你确实到了适婚的年龄,不知你看上的是哪家闺秀?”魏帝饶有兴趣的问道。
“这位姑娘远在天边,近在远前。她便是宇文乐师?”拓跋纂说道。
“宇文乐师?”魏帝疑惑。
“是的!宇文荷姑娘!”拓跋纂道。
魏帝听了,惊愕不已,看向一旁的宇文荷,只见宇文荷红着脸,低着头。这个样子显得无比娇羞可爱。
“纂儿,这可是终身大事,你确定要娶宇文姑娘?”魏帝问,他一直喜爱拓跋纂这孩子,把他看作皇子一样,一直希望拓跋纂的婚事能风风光光,娶某位大臣的女儿为妻。而不是现在这样,娶一位宫廷乐师为妻。
听到魏帝的问话,拓跋纂明确回答:“皇上!微臣倾心宇文姑娘已久,此生非她不娶。”
听到这样的回答,魏帝知道拓跋纂已爱上了宇文荷。魏帝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有一天,他遇到貌若天仙的贺兰珠,一下子爱上了她,那时的贺兰珠是魏帝母亲的妹妹,也就是他的小姨子。但魏帝还是娶了她,封她为皇妃,她就是拓跋绍的生母贺兰皇妃。作为一个过来人,魏帝很理解拓跋纂现在的心情,眼前的宇文荷美貌虽然比不上当年的贺兰皇妃,但也是美人一个。何况宇文荷又长期住在卫王府,两人经常见面,也许这两人早就对上眼了。
“纂儿,来此之前,你可曾对你父母提过今日之事?”魏帝问拓跋纂。
“提过!”拓跋纂回答。
“他们怎么看!”魏帝问。
“微臣的婚姻,但凭皇上做主。”拓跋纂含糊其辞的回答。不敢明言父亲拓跋仪曾极力阻挠。
“嗣儿!速请卫王跟卫王妃到朕的偏殿来?”魏帝对身边的拓跋嗣说道。
“儿臣遵命!”拓跋嗣回答。
“宁云!你带宇文姑娘回府!”魏帝对荟儿说道。
“宁云遵命!”言毕,荟儿拉着宇文荷走出皇宫,回去卫王府。
卫王拓跋仪此刻正在皇宫外的驿馆看守俘虏的燕国太子慕容彭城,而卫王妃则在皇后寝宫陪皇后聊天。拓跋嗣很快便请到了他们二人。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