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场》正文 第八百六十五章:产量惊人

    小麦的试种起水稻要晚一轮,成长的速度自然是要慢一些,所以为了能够更准确的提取数据,不仅是京都种植基地那边进行了试种,林言也是让孙二发在农庄内进行了一轮小规模的试种,而现在,正好已经到了收获期。(书=-屋*0小-}说-+网)
    孙二发带头在农庄进行着小麦的收获工作。
    因为试种用的小麦种子并不多,种植的土地也不大,因此小麦收获的量并不算多,农庄的员工在忙完了各自手里的日常工作后,只是用闲余时间也不过才花了两天,将小麦给收获完毕了。
    至于剩下的,自然是一套较原始的工序了,从晒晾麦子再到脱粒,农庄的员工都是老手,又有相应的工具,自然也是将一切都打理得很好。
    在收获了试种麦子的第三天,也是众人最关心的测量小麦产量的环节到了,农庄的员工也知道在京都那边有关水稻产量的大概情况,再预估了一下他们的出产量,所以其实心里还是较有底的,觉得至少应该不会水稻产量差太多。
    这一次的数据测量是由农庄的李铁柱和青衣负责的,在进行了和一般小麦产量的对后,李铁柱憨厚的笑了笑,只是看见他的笑脸,大家都已经心知肚明,肯定是好消息。
    “呵呵,这一次,咱们种植的新品小麦的平均亩产量是两千三百二十八斤,起一般的小麦多了一倍多!”
    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不过在孙二发念出了这样的成绩后,农庄的众人还是不由得显得有些欣喜,他们许多都是农民,自然明白这小麦亩产量达到两千斤是什么概念,这可是无夸张的数字呀!
    因为一般最为普通的小麦亩产量能够达到五百斤到九百斤算是较正常不错的了,而好一点的小麦种的话,管理得当,或许能够突破一千到一千二三斤左右,可是这种新品的小麦种子竟然是直接破了两千,多了近乎一倍的产量,的确有点夸张了。
    这样的结果也亏是放在桃源农庄,这里的员工毕竟已经是见过不少这样的场面,接触了农庄的产品这么久,虽然惊讶,但也很快回过了神来,如果要是将这种事放在其他地方,估计都得把人当场吓死,这样的说法,绝对不夸张。
    林言同样也有些惊讶。
    虽然预料到了小麦的增产肯定会很好,不过和他设想的量,多少还是有些出入的,在他最初的设想下,小麦要达到这样的水准,或许得和水稻一样,再经过他的第二次种子的修正才行,但没有想到这一次小麦竟然这么给力,只是第一次浸泡血水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结果。
    想了想,之所以会有这样显著的效果,答案或许是在小麦种子的原材料的质量要稻米还要好的缘故。
    农庄这边的产量的数据结果采完后,林言也是很快联系到了京都那边,向张航军询问种植基地有关小麦的情况,最后经过核实,基本亩产量的增涨幅度算是达到一致的,也是说,小麦的亩产量数据非常的稳定。
    “嗯,剩下的是确定全国各地的试种情况了,看起来得通知一声季老!”
    在确定了这样的好消息后,林言自然是要第一时间想到了通报给季老,毕竟要不是季老的支持,他可没有这么容易能够涉足粮食产业,所以也是当即拨通了蛟龙的电话。
    “有什么事吗?”蛟龙还是和往常一样,说话一点也不拖泥带水,电话接通后,只是简短的冷淡的说了几个字。
    “蛟龙队长,是我,林言,是这样了,我这边小麦的试种的数据已经出来了,所以想要麻烦你给季老通报一声”林言笑着对蛟龙说道“说小麦的试种情况预期的还要好,平均亩产量起一般的小麦产量高出了将近一倍”
    听林言说出了小麦产量数据,连冷淡的蛟龙也是有些淡定不了了,连忙问道“你说的这个数据准确吗?”
    “没问题,不光是我这边的农庄,还有京都的种植基地采集的数据也是这样,我想松竹居那边试种出来的结果想必也差不多吧!”林言肯定说道。
    知道林言不会在这种问题做手脚,蛟龙这才说道“好,我马去向季老通知这件事!”
    说完,蛟龙话不多讲,直接挂断了电话。
    如果说这新品小麦的亩产量真的有这么惊人的话,那可是一件大事,如果推广成功,基本可以保证国内的粮食充足无忧了。
    季老在知道了这事后,也是非常惊喜,没多久,抽空给林言打了一个电话,向林言祝贺。
    “林言呀,不错,不错,你种植的水稻已经让我很满意了,没有想到,这一次,你的小麦又是给了我一个大惊喜”季老笑呵呵的说道“如果小麦的产量真的如你所说能够平均增产一倍多,再加南方一年可以两熟到三熟,那我们国家不愁没有粮食了,甚至过几年,我们说不定可以从粮食进口国变成粮食出口国了,而且还是出口大国呀,哈哈!”
    “呵呵,季老,现在我也暂时只是将初步得出的数据告诉你,至于最终的结果,还是得等到其它地方的试种结果数据出来,才能下结论”
    “嗯,你说得对,暂时还不能掉以轻心,不过你放心,各地的试种虽然起稻米晚了不少,但也是已经早安排下去了,应该很快会有结果的,到时候我也会将数据给你,好让你有个底”季老说道。
    季老因为还有事,所以在聊完有关小麦的产量的问题后,和林言挂断了电话。
    接下来,林言一方面是在观察这些收获小麦的品质,另一方面则也是开始储存了小麦种子,也是为了今后的售卖工作做准备。
    过了几天后。
    蛟龙便是让人送过来了各地的试种数据报告。
    报告,除了最北方的有两个试种基地没来及收获外,其余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试种点都已经完成了收割工作。
    而且结果还非常完美,无论是哪个种植基地,亩产量都很明显要一般的小麦高出太多,不过毕竟因为种植条件和管理方式的不同,各地增产例还是有些不同的,有的多,有的少,但绝大多数的增产量都算是很高了,而从这些数据取平均成绩来看,结果而言,还是达到了林言和季老的预期。
    特别是季老,对此非常满意,虽然他对林言的要求很高,不过他也知道,如今种植技术随着时代发展,已经越来越成熟,虽然小调整小进步不断,可是能够有大飞跃进展的技术已经不多了,林言的种子能够有如此明显的增产效果已实属不易,甚至可以用迹来形容。
    更何况,这几日,农庄的员工也用新种植出来的小麦磨成了面粉,然后煮了面食来试吃,发现味道真的很不错。
    亩产量高,也是意味着能够更可能满足市场需求,大家都有理由相信,以这种产量高,味道好的小麦是完全有理由可以霸占住市场的。
    不过在想着小麦能够供应市场之前,还得考虑的是如何能够有足够的供应量,也是说,林言还需要一个足够规模的小麦种子种植基地,这需要相当一块大的地。
    季老那边现在暂时已经将资源转让在了水稻,想要现在推广小麦,显然是不太可能的,至少还得等一段时间,再加林言又不好厚着脸皮的再去找季老。
    “在青州市或者是京都找地显然都不是一个好选择,先不论地不好找了,或许我得考虑到相关政策的因素,恐怕有地应该也不太容易能够租到长时间使用的”
    “真要这样的话,或许国外是个不错的选择”
    最终,在权衡了利弊后,林言还是认为暂时先将小麦种子基地也订在国外较好,毕竟国外的土地是可以直接收购的,拥有完全的自主权。
    再加,众所周知,米国本身是种植大国,有大片土地可以进行小麦的种植,眼下他又让路丝在进行工厂厂房的选址,索性两头一起搞,再买一块地作为培育小麦的种植基地,也不是什么难事。
    抱着这样的想法,林言也不迟疑,最终决定坐乘飞机再去布兰妮牧场一趟。
    /html/book/40/40759/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