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色农女之田园帝国》第一百零二章 商议招兵

    云昭殿。
    景宗再次秘密召见东陵崇德和宁昭。
    坐在龙椅上的景宗,扫眼跪在殿中地上的两个朝廷重臣。
    他低沉的语气中透漏出焦躁和不安,“东陵爱卿,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东陵崇德抬起头一脸正气的望着景宗,“陛下,我举荐的徐敬守已经辞了官,正打点行李往南边去,其他的也已经准备好了。”
    “就是……就是……还有一件事,想亲自奏请陛下。”东陵崇德想把困扰他几日的事情说出,又怕皇上怪罪他痴心妄想,就踌躇着没敢说出口。
    “东陵爱卿不必拘礼,有话尽管说。”景宗见东陵崇德有些犹豫,就示意他直说。
    “陛下,年初微臣二弟曾上过奏章,说起过,不知陛下可曾有印象。”
    “哦,东陵爱卿,你二弟说是有啥疫病,这事朕倒不曾忘。”景宗想想瞟眼东陵崇德说着。
    “是的,就是去冬玉门关里发生一场疫病,那里的百姓死伤无数,连他的下属也死了不少,我想让陛下发道圣谕,能再补充下兵员。”东陵崇德拘谨的说着,生怕触怒皇上。
    “嗯,东陵爱卿,这事让朕再斟酌一下,宁爱卿,你可有啥难处?”景宗又把目光瞄向一直垂头不语的宁昭。
    宁昭见景宗点了他的名,立即精神抖擞,“陛下,微臣已经把所有事情都处理好了,就等着陛下您的出征圣谕呢。”
    景宗听了宁昭这番话,面上才露出一丝喜色,“好,宁爱卿,辛苦你了。”眼神扫到东陵崇德,心情就又沉重起来。
    他的手轻轻叩着面前的木质台面,心里思虑着怎样能弄个名目再招些将士。
    想想都替自个委屈,说起来自个也是九五之尊,一代天子,可却被祸国殃民的奸贼把持朝政,不就是当年大力扶持自个登上龙位,可身为臣子,这不是每个有良心的人都应该做的吗?
    薛迁这老狗,却仰仗这件事,把自个拿捏的死死的,让他没有一点才貌的女儿入了宫,还不甘心,难道还要取而代之,要夺这殷氏江山不成。
    在自个哀伤、孤寂的时候,只有馨妃能宽解心情,却让薛妙允视她为眼中钉,总是在后宫使绊子,害的有孕在身的馨妃竟然落了胎。
    自个势力和实力还没有完全能和薛迁狗贼去最后一搏,这些年他只能处处谨慎小心,弄得朝中贤臣良将都以为他软弱无能。
    想到这些,他的脸就浮起一片阴狠之色,总有一日,朕要灭你满门,把你这老狗挂在城门楼上,来祭奠无辜死去的几个皇兄。
    想到三十年前,几个皇兄为了争这个位子,那是斗的断送性命,连外家都连累的满门抄斩。
    他当年虽然只有五岁,尚在稚龄,却不想坐这个位子,情愿去做个没有实权却逍遥自在的闲散王爷,却被频死的三皇兄的一道密信,改变了主意。
    罢,罢,罢,如今在想这些没用的,也是于事无补,他骤然收起缅怀过去的心思,脸上重新恢复一片肃穆。
    东陵崇德瞅见皇上阴晴不定的脸色,他伏在地上也是心有忐忑,就怕皇上不同意招兵扩员。
    连才得到皇上夸赞的宁昭,也嗅到了,空气中的一丝沉郁和压抑,明明这云昭殿里放置了冰鼎,却让他感觉一阵阵的燥热和心慌意乱。
    景宗瞧着东陵崇德和宁昭这俩人,失意黯淡的心情不禁有些宽慰,幸而自个还有几个保国良将。
    “东陵爱卿,朕思虑过了,这出征西域是为捍卫我朝尊严,护卫百姓免遭生灵涂炭,是仁义之师,朕不用躲躲藏藏,遮遮掩掩的!”景宗的面色显现出冷冽。
    他语气严厉的继续往下说着,“东陵爱卿,明日就在早朝下道征募兵将诏书!你就能正大光明的去招兵买马了!”
    东陵崇德有些不敢相信自个的耳朵,他不顾这是在云昭殿,用手使劲搓搓耳朵,朝宁昭瞟过去,正好和宁昭探询的目光相遇。
    他们都齐齐的把头抬起,望着景宗。
    景宗瞅着这俩人的神态,心里就有些自嘲,瞧,自个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可真是不咋滴啊。
    他站起来到他们面前,用手握起拳头掩在嘴角轻咳一声,微微笑笑,“怎么了,二位爱卿不信朕的话吗?”
    “微臣不敢!”同时响起两道声音,以及磕头的请罪的声音,“请陛下息怒!”
    瞧见他们惶恐的样子,景宗笑的越发畅怀,“两位卿家莫非眼睛有病,朕今日可是无限欣喜,哪里来的怒火。”
    见皇上没有生气,东陵崇德就把低垂的头抬起,眼睛盯着景宗的脸,“那陛下刚才说的都是真的吗?”
    “难道君无戏言这句话,东陵爱卿不知道吗?还是朕说过的话就那么的不可相信?”景宗今儿心情好,就起了戏耍他们的心思。
    “陛下,你就饶了微臣吧,微臣再也不敢了。”东陵崇德又把头磕的砰砰响。
    “好了,朕念你们做个护国良将也不容易,就不计较了,快起来,回去准备明日早朝的奏章吧。”景宗瞧着他们温和的把话说完。
    东陵崇德和宁昭感动的涕泪横流,“吾皇万岁,万万岁!微臣告退。”
    出了云昭殿,东陵崇德还拉着宁昭的胳膊,兴奋着老脸说个不停。
    “东陵兄,小心,隔墙有耳!”宁昭瞧着东陵崇德嘴里不住叨叨,就瞪他一眼。
    被宁昭一记冷眼,和一句话浇灭了心头熊熊燃烧的烈火,他有些尴尬的闭紧嘴巴,待会又说了句,“宁兄,我是不是老了,咋跟个絮叨的老婆子似的。”
    “东陵兄,不是你老了,是你驰骋沙场的雄心壮志又回来了。”宁昭接着又掏心挖肺的说了一句,“我们有福啊,遇上一代圣君了,也是你我两府东山再起的好机会。”
    “哎,只可惜,狄义卿老侯爷了,一代英豪,却落得个如此下场!”东陵崇德话刚说罢,他猛然想到宁昭和狄府是姻亲关系,又是老脸一红,“宁兄,我又失言了,你可别和我计较。”
    “东陵兄,别介意,是小妹福源浅薄,也是怨不得旁人。”宁昭想起自个外甥眉心就拧成疙瘩。
    俩人说着,瞧见已经走到宫门外面,就互相告辞。
    回到府里,东陵崇德就直奔他爹的院子,又去回报面见皇上的事情。
    听了长子的话,东陵俊就问道,“既然皇上已经应允招兵之事,去招募将士的人,你心中可有人选?”
    “爹,我想让平敦善坐镇淮安府,那里物产富饶,百姓生活安慰,兵卒应该好招,其他的还请爹拿主意。”东陵崇德一脸恭敬的和他爹说着话。
    “嗯,你此举甚妥,我今晚好好想想,明儿等你从宫里回来在做计划。”东陵俊满意的点点头,感觉大儿子是做事越来越稳妥了。
    次日午后,东陵崇德就把平敦善传到府里,二人仔细商议了去淮安招兵之事。
    平敦善拿着东陵崇德交给他的景宗亲自批复的那份奏章,激动的说着,“大将军,有了这东西,咱就可畅通无阻了!”
    东陵崇德见平敦善喜形于色,就给他泼了凉水,“敦善,你可别忘了,淮安知府薛博,可是薛迁那狗贼的侄子,一切还要谨慎小心!”
    平敦善赶紧换了副严肃的表情,立即把脸板起,“是,大将军说的话,小的一定谨记在心!”
    回到府里的平敦善,专门找了自家女儿。
    “嫣儿,爹给你说件好事啊!”平敦善喜滋滋的想把这事告诉女儿。
    平嫣儿把手中的绣针放下,疑惑的望着爹的笑脸,“爹,你有啥好事啊?”
    “嫣儿,我过几日就要去淮安府招兵了,爹想把你也带上!让你也出门散散心。”
    “哦,是这事呀。”平嫣儿的心猛地往下一沉,脸上却依然平静如水,丝毫没有波澜。
    见女儿脸上永远都是这副木讷的表情,平敦善火热喜悦的心情像被浇上了寒冰,心里还想说的话一下子就憋了回去。
    他皱起眉头,“嫣儿,你难道不想出去走走?一个十一二岁的丫头,整日的闷在府里,有啥意思。”
    “爹,你去招兵,过些日子就会去打仗,丢下我孤苦无依,我还有啥可乐呵的。”平嫣儿不由得拔高声音,面含苦涩的说着,“难道还是让我去投奔和你萍水相逢的友人,或者把我交给外公家的人,任由大舅母糟践!”
    “嫣儿,是爹对不住你,让你小小年纪就要遭此苦楚。”平敦善被女儿的话也勾起伤心事。
    见爹伤心,平嫣儿又不忍心,她又绽开笑脸,“爹,你不用在意嫣儿的话,你几时去淮安府,嫣儿陪着你就行。”
    见女儿终于露出笑脸,平敦善心情也好起来,“嫣儿,你也早些歇息,这晚上就不用再做绣活了,爹的薪资还能养不了你啊。”
    “爹,嫣儿说句不该说的话,我娘已经走了这些年了,你也该给我娶个后娘了,然后再生几个弟弟妹妹,也省得嫣儿自个孤单。”平嫣儿情真意切的劝着爹。
    “哎,傻孩子,爹怕你受后娘的气啊。”平敦善感觉女儿已经长大了,他心酸的说着,“嫣儿小时候爹都没要继室,如今你已经大了,爹就更不会去想那继室的事了,爹有你这个好闺女就够了。”平敦善说着,眼角竟然有了泪水。
    “爹,都是嫣儿拖累了你,你还年轻,爹,嫣儿给你商议好,等你这次出征回来,就给嫣儿娶个后娘,我想要个弟弟,那怕是妹妹也行,我不想在孤单了。”平嫣儿把心里放了很久的话说了出来。
    “嗯,爹答应你,嫣儿早些歇息吧,爹出去了。”平敦善心里实在是难受,匆匆和女儿打了招呼就出了门。
    平嫣儿望着爹的背影,心绪也是久久难于平静。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