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下这个高僧》55.六年后

    李元秀没想过自己去暗堂去的那么容易, 一句年纪太大不适合调/教就被柔阳宫宫主准了灼娘子的要人请求,绿柳也只是拿李元秀凑数, 硬骨头调/教起来还增加工作量呢,所以宫主命令一下,直接做了顺水人情。
    暗堂和芙蓉堂各位于柔阳宫俩对角, 从芙蓉堂搬到暗堂要穿过大半个柔阳宫, 李元秀跟在暗堂来接她的人身后,悄悄打量自己日后恐怕很长时间要生活的地方。
    柔阳宫布景很美, 若不是知道这里是江湖一大派, 会让人以为是苏州精致秀丽的园林,随便指一处都是一景, 现在正是初秋,树叶青黄相接, 红枫随风摇摆, 煞是好看。
    路上遇见不少休息的女弟子,有的女弟子身边带着长得不错的男子,各自不同, 有面容俊秀的书生, 也有体魄健硕的武人, 甚至风流倜傥的贵公子。
    李元秀不由好奇的看了几眼, 就被前面领路的婉柔看到,低低笑了声:“羡慕吗?”
    李元秀收回眼光, 乖巧的跟在婉柔身后低头不做声, 好像刚才偷看的不是自己一样, 也不回答婉柔的话,跟在芙蓉堂刺猬一般的模样天差地别。
    婉柔也不在意,对远处跟自己打招呼的师妹扬了扬手,平淡的讲起柔阳宫的事情。
    “我们宫里的弟子大多数都是在外面受了迫害被救回来的,每个姐妹都受过情伤,你呆的久了自会知道,我们暗堂负责江湖上的事情,芙蓉堂负责情报,梅竹两堂负责药物与武器,日后有机会带你去看看。”
    “宫里的男人都是与姐妹们情投意合甘愿留下来的,什么出身的都有,你日后按照辈分叫就行了。宫里规矩不多,可你若有勾引其他姐妹夫婿的心思,宫规决不轻饶。”
    婉柔话里带上厉色,眼神如利剑盯着李元秀,李元秀赶忙点头,婉柔眼神才柔了下来,她将人安排在暗堂一处空屋内,房间虽小,家具却很齐全,秀气的梳妆镜是房间里最为精致的,上面放着简单的胭脂水粉,铜镜平整清晰,比李清河卖给她的还要好。
    暗堂的生活非常辛苦,每日卯时起床练功一个时辰,吃过早饭之后由教习嬷嬷授课宫规以及江湖各大门派之间的利害关系。
    说道少林时,李元秀竖起耳朵听得格外仔细,空决出身少林,听他说他自幼便在少林长大,不知父母是谁,也不知自己家乡何处,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就丢在乘龙寺门外被师傅收养,后来幼年发生变故投奔少林,拜罗汉堂首座为师。
    空决说他是老爹旧友,但是李元秀跟在老爹身边十四年,自从落脚凌安城就没见过空决,也没听过老爹提起过这个人,若是十四年前就是旧友,那时候空决多大?七岁吧。
    与七岁孩童是旧友,感情是老爹的忘年之交?
    李元秀无法想象自己二十多岁的老爹和七岁空决把酒言欢、彻夜长谈的画面。
    “李元秀。”
    真后悔当时在家的时候怎么就没问清楚,头一次发现自己对老爹的事情知道的那么少,也许空决知道那个老头说的“前朝余孽”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元秀,我说话你听见了吗?”
    李元秀被教习嬷嬷愤怒的吼声震了回来,茫然的看着前面怒瞪自己的女人,周围听课的少女回头捂嘴咯咯笑着偷看李元秀。
    这个班上的女孩大多数都是流浪的孤儿,被在外行走的柔阳宫弟子带回来收做弟子,也是柔阳宫里为数不多的一群没有受过情劫苦难入门的弟子。
    教习嬷嬷的脸黑的像吃人的老虎,恨不得将李元秀一口吞下去,敢在她授课时溜号的女娃李元秀是头一个,她勾勾手指,叫李元秀站起来,沉声问道:“我刚才讲的你重复一遍。”
    李元秀溜号了,上哪儿知道她讲到哪里,视线偷偷看向周围的小伙伴,希望有谁能稍微提醒下,有几个女娃倒想开口偷偷提示她,被眼尖的教习嬷嬷怒瞪几眼也不敢吭声了。
    教习嬷嬷虽然负责她们的授课与读书识字,武功却不弱,眼神一扫就将下面的小动作看的一清二楚,弹出几颗黄豆大小的暗器打的几个女娃疼的揉胳膊,再不敢看李元秀一眼。
    结果李元秀答不上来,教习嬷嬷虎着脸,将手里的书嗖的准确无误的丢到李元秀桌上:“把整本书给我背下来,明天我抽查,要是有一个答不上来,下午的体训我会找蒲教头给你翻倍。”
    教习嬷嬷不再理会李元秀,开始教女娃们识字,朗朗读书声响起,李元秀默默坐下将桌上的书拿起来一看,被书名震愣了。
    《柔阳宫仇敌录》是什么鬼??
    下午被蒲教头折磨体力透支,小家伙们累的嗷嗷叫,瘫在饭堂都没力气抢食去了。
    李元秀身上的化功散早就出去,对比那些真的一点功底的孩子倒是没累着,此时在饭堂一边吃饭,一边翻阅《柔阳宫仇敌录》,书不厚,也就十几页,翻开第一页,“武当山”三个斗大的字写在开篇格外的闪瞎眼,往下记录着两派结仇的渊源,字数不多。
    武当山在武林地位虽然比不过少林,但也算武林泰斗,实力雄厚,门徒上千,与之交好的门派千千万,这样在武林中可谓是庞然大物的强悍门派,柔阳宫怎么会轻易与它结怨?
    书里记载寥寥几笔,只道上一代武当山内定接任掌门的门徒大弟子死在柔阳宫上代宫主手上,上代宫主也因此事命丧黄泉,两派至此结仇。
    细节、起因在书中通通没有记录。
    李元秀看了两遍,看了那么多年的剧本竟然让她觉得这里面绝对有戏,搞不好又是恩怨情仇戏码,她一边好奇一边翻开下一页,第二大仇家——峨眉派。
    李元秀:“……”
    一群女人和一群女人的仇怨到底是怎么结下来的?
    李元秀饭也不吃了,匆匆将一本书翻完,十几页的书页里面记录的仇家多大二十多个。
    崆峒派、昆仑派、罗刀门、蜀山唐门、华山派……
    武林数得上名号地位的基本得罪个遍,罗刀门被她爹灭了暂且不提,剩下的哪一个不是在武林跺跺脚都能抖三抖的大派。
    她现在退派还来得及吗?
    好像她也没退派的权利= =。
    灼娘子把她要过来之后就直接扔给教习嬷嬷,已经几个月都没有见过她,听暗门其他人说好像又出宫了,那天与她一起进柔阳宫的孕妇生了个女儿,生产那天差点难产,还好母子平安,最后女婴被留在柔阳宫,正是成了柔阳宫最小的一辈。
    柔阳宫的武学走的阴柔一脉,跟血魔功并不犯冲,她甚至觉得两者有些心法想通,想到柔阳宫最初也是由西域传入中土,与自家武学应该有些渊源。
    蒲教头对她会旁系武功的事十分介意,甚至想过废了她武功从头练起,但是十四岁的年纪再从头习武,日后恐怕也不会有大成就,蒲教头试探了她的内力,发现与柔阳宫的心法并不犯冲后,也就打消废她武功的念头。
    柔阳宫弟子大多数都是半路出家,很多弟子曾经都是普通的柔弱女子,因此武学浅显易懂,并不难练,有独门心法能快速增强功力,那心法并不是什么正统路子,老爹曾经也跟她讲过正统武学心法的脉络,她第一次习练的时候就发现与正统有偏差。
    她李家武学恐怕在江湖正派眼里也算是邪魔外道吧,就血魔功这名字也不会让人觉得是正派东西。
    在这里习武比老爹教她时候更苦更累,她爹只想让她自保即可,这里却要求你精益求精,武功更加精湛,日后立足于武林之中,不辱没了门派威名,不可让他派踩在脚下。
    更重要的是,柔阳宫得罪了大半武林,门中弟子要是武功不济岂不是只有挨打的份儿?
    在二十几座大山的威胁下,李元秀练武最勤、最能吃苦,在有限的时间里将武功不断的提升上去,日后就算是跑路也有本钱啊。
    日子日复一日的过,李元秀将自己彻底沉浸在武学中,一晃眼就过了六年。
    石头岭一带常有山匪,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哪怕留下买路钱,也未必能买来命全身而退,往来于此的百姓苦不堪言,当地官府多次派兵剿匪,但地形易守难攻,始终不能除去此大患,屡屡派兵大败而归后,官府张贴海捕文书,召集江湖有能人士上山剿匪,赏银也下足了成本,特别的诚心。
    此时,山上那些让当地父母官头疼不已的山匪大本营却是血流成河,山匪无一活口。
    婉柔擦去一块银锭子上被染上的血,非常满意看到的成色,在银锭低端迎着官银的印记,她将银两放回箱中盖上盖子封口,对一旁翻找的李元秀说道:“恐怕他们抢的时候做梦都没想过一个普通商队的货能是官银,也算他们有点能耐,居然还抢成了,呵,朝廷那些鹰犬真是越来越没用了。”
    “贪墨下来的脏银再大的胆子也不敢走明路,护银的哪里敢用正经八百的押运官,就算山匪不抢,我们也得劫了它。”将最后一箱拖出来,这一箱子里全是银锭子,在地上拖出很深的痕迹,李元秀找来绳子将箱子挨个捆好。
    俩人在后山找到马车,将箱子抬上去赶着马车下了山,找到一处隐秘地将马车隐蔽起来。
    李元秀摸摸马脑袋:“乖乖等我们回来。”
    马儿打了个喷嚏,扭头不理杀死主人的坏蛋。
    天色刚过辰时,李元秀和婉柔速速跑到民道埋伏起来,根据情报护送佛宝去少林的武当弟子今日午时左右会路过此处,她们只要将佛宝抢过来就算完成任务。
    自从六年前前朝自开朝一来就供奉在乘龙寺的佛像突然出现以后,武林选起了轩然大波,甚至朝廷都伸爪子进来淌一脚浑水,为了就是这尊不知何原因被打碎的佛像。
    江湖传闻前朝有密宝,宝贝的秘密就在佛像之上,可到底是什么谁也说不清,传言版本众多,也没一个有确凿的证据。
    对于前朝李元秀因为老爹格外的上心,现在的朝廷刚建立没多久,不过二十年的光景,现在皇位上坐着的还是本朝第一代皇帝。
    二十年前匈奴大军南下,野心勃勃想一统中原,铁蹄践踏大梁国土百姓,全国奋起抗敌,武林中人自发组件抗匈护国军。
    本来可以守住国土,可惜当时有奸臣当道,里通外敌,趁着前方战乱竟然直接在京城反了,前朝皇族做梦都没想到固若金汤的京都外居然出现三万不明军队,皇城被敌军破了,寡不敌众下国君被杀,其他皇族也均死在叛贼刀下。
    在边境迎敌的兵马大元帅消息特灵通的知道皇城被围,立刻带兵一路南下赶回进城,异常轻松的镇压叛军,又在众多朝臣的拥护下登基为帝。
    一切显得那么顺理成章,却有处处透着说不通的怪异。
    匈奴大肆烧杀抢夺,又占了三座城池,至此大梁和匈奴国界洗了一把牌,最后双方休战签订五十年盟约,开通互市。
    手握兵权,权利冲天,就算朝中有人认为他并非正统,在实力面前也只能闭上嘴保全一家老小的性命以及前途。
    这些还都是李元秀六年打听下来的真真假假的结果,但平民百姓所知的只有当今圣上救了大梁的事实,坊间还流传着当朝皇帝忠心救主,解救皇城,击退匈奴的英勇事迹。
    一直以来供奉前朝佛宝的乘龙寺早在二十年前被毁,寺中僧众无一人生还,主持一把火烧了整个寺院,至此国宝的下落再没有人知道。
    时隔这么多年,国宝重现江湖,江湖沸腾了,朝廷坐不住了,多少双眼睛盯着拥有佛宝的人,拥有佛宝的人也不可能轻易泄露出去。
    武当手里的佛宝还是芙蓉堂费尽周折才获得的情报,武当带头的人正是现任掌门座下大弟子宋钰山,据说还有少林弟子一路跟随。
    李元秀站在树干上,浓密的树枝遮挡住她的身影,她向民道尽头看了一眼,压低嗓音对身边的婉柔问道:“其他门派的人在哪儿,我怎么没看到?会不会情报有误?”
    在树上等了快两个时辰,也不见周围有动静,那些准备劫道的再不来,可就要最佳埋伏的时间了,一点专业水平都没有,劫道居然还迟到。
    李元秀对他们的专业性很怀疑,就这样的,柔阳宫还让她们打“鹬蚌相争”的注意?
    “你说宫主怎么想的,只排我们来抢东西?”李元秀无聊的开始揪树叶了。
    “宫主不想让人知道佛像到了我们手中,自然不会直接明抢,你若是无聊,就数蚂蚁吧,我看树上挺多蚂蚁的,我刚才看到有个蚂蚁啃下来一块树叶搬走了。”
    “……”
    李元秀也开始找蚂蚁。
    当看到第十只蚂蚁从她眼前将啃得七零八落的树叶叼走的时候,日头都到了头顶,下面总算有了动静,低头望去一片黄草中冒着不少人,各个神情严肃,瞬时能出来干上一架的模样。
    李元秀和婉柔站的位置挺高,又调缓了呼吸,只要俩人不出声,地下的人就发现不了他们。
    又等了两刻钟,民道的尽头缓缓走来一队人马。
    身穿青白道袍,背被长剑,在一群道士中还跟着几名秃头和尚,众人护在一辆马车周围,和尚们在内,道士们在外,浩浩荡荡的走过来。
    等人离得近了,李元秀和婉柔以及草丛里的劫道众人都精神了起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