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boss秦始皇》75.小猪的消息

    赵政终于清醒了过来, 只是脑中稍稍有些疼,孤寂地靠着偌大的王榻吹着窗子外头刮进来的冷风。
    这些日子他既盼着那些消息, 又担忧那些消息是坏的, 尤其是在夜间, 没了那香软小猪在身侧实在难眠, 只得靠着酒物辅助安眠。
    芝屏已领着一众宫人低身捧着他的朝服跪在榻侧的围帐之外,等着起身的时辰到了才垂身掀开榻帘子,发觉他早已醒了过来,便急急地呼唤宫人开始轻声布好赵政的梳洗物件儿。
    赵政近不得女子,原本贴身伺候大多是宦官, 后来因着嫪毐的缘故, 对宦官也开始厌烦, 索性……那些宫人皆跪伏在地上, 他自己一个人洁面了后由芝屏与翠屏为他擦拭好了, 再穿上里侧的衣物,而后那些宫人才有资格上手。
    在这个过程之中,若是碰着他的一处肌肤,即刻便拖出去剁了手。
    芝屏与翠屏忙得团团转, 她们二人忽而怀念起赵跃在时的日子了。那时每每与宫人入了内室,赵跃那处已经给赵政简单梳洗并穿好了里衣, 而后乖乖地窝在他怀中补眠。每日早起小美儿在怀,赵政的心情都算不错, 那时也未见他发脾气处罚过下处的人, 现今全然变了个样。
    翠屏冷性倒没觉得什么, 可芝屏心软一些,这正轩宫真的已经剁了好几双手了,眼下宫中之人一言正轩宫便惧怕,加上外处正殿闹得十分凶狠,这般下去实在对赵政的名声不利。
    原本以为夺了大权之后会顺利一些,为何会越来越难了?
    芝屏憋了许久终是多言了一句,“王上莫要罚人了,阿姊若是回了……”
    赵政难得会回下处人的话,一般多言的直接拖了下去,可芝屏那处还是有些余地的,他只抬起凤眸瞧着芝屏,“只消查一查便知道来路,那几个并未碰到寡人……”
    芝屏怔了怔,随后忽然觉得自己跟着赵跃太久了,已经快忘了自己原是赵政的暗子,而今更是失了警觉之心,她径直跪了下来,“请王上责罚芝屏……”
    赵政闭了眼,并未言语,任着宫人整理好衣装之后便上了王驾。
    ……
    大殿之中,那口大鼎自他回来之时便已架着,现今里头已经熬化了二十七具尸骨,此刻正诡异地充斥着肉香气息。
    赵政刻意带了长剑来,拔出来拿在手中,今日他更是换了稍显英气的那一套朝服,肩上稍稍带些金属饰物,袖子也收了起来,正好易于挥剑,“今日还有人谏言么?”
    吕不韦那处瞧着茅焦,目中示意他早些上去,茅焦假意扭捏了一会儿,口中一直念叨着那一万金,终于被吕不韦毫不留情地推了出去。
    赵政皱了皱眉,万万没想到茅焦会上来,但要他撤鼎认错绝无可能,若不是那些人的贪念他的小猪也不会丢了,“寡人再说一次,太后犯的是叛国罪,按着秦律本该死罪,而今已是格外优待了。先生,寡人之所以时时敬重先生便是知道先生非是迂腐之人,若是与他们一样指责寡人,这大鼎不怕再多一具死尸。”
    矛焦那处清了清嗓音难得正经了起来,“贪生怕死是人之天性,老臣今日非是与王上讲什么孝道,也非是指责,若是王上觉得实在不中听,便将老臣一起煮了。”
    赵政目中瞧不清神色,那些人早已骂过他许多回,倒也不差多这一回,而今他手中实在缺人,正好也好看看这茅焦是怎样的货色,“有什么遗言便说吧。”
    茅焦思量一番,正经地拱了拱手,“王上志在天下,能忍旁人不能忍之事,现今若是将太后接回来便可夺了天下,王上接与不接?”
    “自然是……接。”
    赵政闭了眼,这茅焦寻常心思缜密,现今倒是用了诡辩,他若是回了不接,便是违背历代秦王不惜一切代价夺得天下的遗命,“不过寡人有言再先,凡是谏言太后一事必须受鼎烹之刑,先生自然不能例外。”
    茅焦那处已经将自己的衣襟解了开来等着受刑,便在这时掉下一卷书简,他忽而‘急急’地捡起来,拿在手中爬到高处准备跳鼎,十分矫情地在那处高呼,“我茅焦一生虽没有大作为,但也有治世之书一册,现今便这样死了,罢了,既然无法呈给王上,就让它随着我这把老骨头一起烧成汁水吧。”
    赵政的眸子暗了暗,这茅焦果真……处处戳中他的要害,他做君王缺的正是这些治世的理论,眼下更不能在他眼前毁了,只得及时唤住了他,拱手与他道,“先生请留步,可否让寡人一观?”
    赵政心中口中虽是恭敬,可下处的人只管拦着茅焦跳鼎,连人带书简尽数皆扛了下来,又担心茅焦那处使出幺蛾子毁书,哪里还管什么礼节径直抢了过来呈给赵政。
    赵政瞧着那宫人呈上的竹简,稍稍展开之时里处竟是韩国文字且字迹也不是茅焦的,原本尚觉得受了茅焦的哄骗,但以他的才智根本不必多此一举,再展开一些来终是瞧清了署名,正是韩非。
    赵政顿了顿,一下子来了兴致,那人的文章因着赵跃提过所以他特意去寻了,只是可惜他在韩国倍受冷落与排挤,能瞧见他的文章并不易,后来得到了三四本转抄成秦字的版本却是残缺篇幅的版本,但已经足够惊艳了。他尚等着韩国探子传回更多的文章,可那人受着韩国内斗的迫害处境更加不好了,因此那些文章一直没有音讯。现今这篇瞧着篇名应当是新写的,加之又是韩字,能在临死之际拿出来保命,怕是韩非亲手写的。
    大殿之上,他完完全全无视了那些呆立的大臣,只抬眸瞧了一眼茅焦,而后继续细细展开,却在最里层看到一片枯掉的叶子,那叶子上头依稀刻着秦字“女史”二字。
    赵政顿了顿,下意识地用着书简挡着叶子,只是光瞧着这叶子根本无法判断她的处境是好是坏。
    茅焦那处已经由着宫人为他穿好里处的素服,重又正正经经地与赵政道,“王上,此书可还中意?”
    “将大鼎撤了吧,是寡人一时糊涂,险些铸成大错,驷车庶长占步好吉日,寡人届时会以重礼接回太后……”
    赵政闭了眼缓了许久,再睁眼时,已经果断地下了旨意,“因谏言而献身的皆是忠义之士,以士大夫之礼厚葬。还有,齐人茅焦虽为客卿,却处处以秦国利益为先不顾生死与寡人谏言,现今寡人尊其为上卿,立为太傅,协助寡人重振秦国朝政。”
    茅焦那处虽知已料定自己经此一事必定会身居要职,万万没想到赵政那处的气魄已经超越了他的预料,太傅已经位列三公,得了王上信任协领朝政的上卿等同于相邦之职,这对于外来的客卿已是极高的待遇了。
    现今这一言,早已非是十万金可以估量的了,茅焦鲜少规矩行礼,现今正正经经跪了下来,“老臣感恩王上赏识,必定不辱王命。”
    吕不韦那处已经被撤了相邦一职,眼下瞧着赵政一丝犹豫也无便将权力要职转到了茅焦那处,加之事后他还要付与茅焦一万金,一时间险些气到郁结。
    ……
    正轩宫的书室之中,茅焦与赵政仔仔细细地详说那叶子之事,“前些日子核查回转使臣,只发觉燕国那一队未归,原本因着燕国遥远迟归的情况也常有,何况燕国那处依旧有信件返回,但往常正规使团报信皆有明信与暗信,明暗信各自发出的规律也没有必要的关联,可老臣任过使官,按着经验已经过了两三个月,除非燕国没有任何可以走暗信的情报,不可能只单单有明信过来。那时朝中混乱,王上未顾及这处,老臣担忧出了差错,便托了燕国故友暗地里去查探。”
    赵政皱了皱眉,燕国这支使团非是隐匿探子,而是正经派出去的一支负责与燕国邦交的使团,下处发觉有回信便认为没有异状,“大秦使臣亡在燕国,寡人竟然毫不知情。”
    茅焦手中拿着那片叶子,“燕国那处担忧秦使亡在燕国会有麻烦,因此刻意阻了消息,而后引着那“使团”出了燕国再将消息传出,那时便不会怀疑是亡在燕国境内了。老臣的故人在郊外发觉几具尸首,那些尸首大概已亡了三个月,其中一位使官怕遗失讯息,便将叶子藏进竹片之间夹住,若非这一举,这叶子沾了血迹怕是早已腐蚀了。
    “三个月前的消息…她现今还不知到了何处。”赵政气极,手中重重拍了案子,“这燕国怕是觉得日子太过安稳了。”
    茅焦适时补充了其他讯息,“女史在一处名唤御香楼的高级……女闾中出现过,只过了两日便被人带走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