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萱已经回了京城, 想着舅舅的事情也已经解决了。便去了李府一趟, 到了以后随着丫鬟去了老夫人院子里。
正坐在正厅的李老夫人听到了孙女回来了, 高兴的不得了, 她现在行动已经便利些,不需要再坐轮椅。若不是不合规矩, 她都要先去门口等着了。
李萱进入院中, 向屋内的祖母和婶婶她们请了安, 她看到婶婶大腹便便,想来应该在年前就能生产。
李老夫人让孙女做她身边道:“萱儿都瘦了, 是不是在外面太辛苦了?”李萱连忙摇头道:“怎么会, 一点都不辛苦。而且我和之前走的时候相差无几, 没有瘦。”
一旁的沈氏笑着道:“我看着萱儿身量长高不少,比之前离京时要高。”老夫人也瞧出来了, 赞同的点点头。
想到近期发生的事情, 李老夫人也忍不住提了一句:“你舅舅现在可大好?真不知道那些污蔑你舅舅的人是怎么一副黑心肠。”
李萱连忙道:“祖母这话说不得,现在已经有了结果, 那人是受了小人的蒙蔽。舅舅在牢中未受什么苦楚,现在已经回到了京中的家中。”
李老夫人点了点头, 想到家中只剩下了她们两个女子道:“今日不休沐, 再加上皇上要进围场狩猎,你祖父他们奉旨陪伴, 斌儿也被你父亲带了过去。要过了秋庆节才能见到他们。不过你住在府中也不差这两日。”
看着多日不见的孙女, 心中甚是想念。正好这次回来, 能在府中多住些时日。李萱看着祖母, 脸上带着歉意道:“祖母,我这次回京都要在我们自己的庄子上住着,我和舅舅还要整理手稿,在府中确实有些不方便。”
接着道:“明日我跟人有约,我之前都没有参加过秋庆节,听蓝蝶同我说的真是热闹,我一定要看看。”
李老夫人也分得清轻重缓急,知道他们做的事情不容耽搁。听到孙女这么说也就没有阻拦,见她这么好奇秋庆节,笑着同她道:“你年幼时身体弱些,而且当时也没这么热闹。到时你去的时候,可以看到不少的稀奇玩意,值得一逛。”
李萱应着,然后将从同城带来的特产交给了祖母,都是吃的用的小玩意。不过胜在精妙少见。
只在李府停留了一天,未曾住下,同祖母和婶婶告别后,她便回了王家。到了家看着世子交给他那封信,她才忽然发现他们未曾约定好地点。京城这么大,秋庆节热闹的地方又多,真不知该怎么办。
这封信是于懈给自己的,可一时也找不到他,不知道问于坚他们会不会知道。想着便去问了,问他们的结果就是,他们对此事一无所知。李萱便放弃了,只能祝愿苏琰早早的想起没有约定好地点。
明天就是秋庆节,李萱早早醒来,吃过早饭后便写了一张字,可是心中总是沉稳不住,最后将有墨水污渍的纸张丢弃。听着外面有些声响,看来人们早早的就在为明天的秋庆节做准备。街道里的欢声笑语已经通过高墙传了进来,让她忍不住想要去贴近这种热闹。
去了书房找了祖父,看他没在,想来有事要忙,舅舅竟也不在。她也不知道去哪里,可去寻施语也是连续两天去寻她都不在,也不知道她去做什么了。去了仙乐坊,里面的人只道可能要在秋庆节后才能回来。
小花园中还有不少花开的正盛,突然有感抬步上前,沿着墙边走着。地上落了一层红红的枫叶,是她特意吩咐下人不要将这些枫叶清理出去。火红火红的,再趁着开的正艳丽的花朵,全然没有秋天给人带来的萧瑟感。
忍不住蹲下,捡起来写枫叶,知道两手拿不完。对着太阳,温暖的阳光通过枫叶边缘照过来,漂亮极了。枫叶,阳光,花朵,都漂亮极了。她不知道的,别人眼中的她也是极美的,因欣喜弯成月牙状的眼睛,平时因沉稳带给人的丝丝冷漠感,在这时也消散的无影无踪。黛色的裙尾上,落着几片刚随风而来的枫叶,这一幕美的惊心动魄。
墙上的人,马上就要控制不住自己的心跳,不自觉的喉间动了一下。“阿萱。”
李萱抬头,就看到了在墙上坐着的少年,侧身微笑的少年似乎是随着阳光而来,无端的晃了人的眼睛。来人自是她心中一直未曾放下的少年,忍不住回道:“苏琰,你怎么在这?”
苏琰笑了两声,然后跳下了墙来,不知道被太阳晒得,还是因为心脏不同寻常的跳动,对面前的少女道:“我约你在秋庆节见面,却忘记了告诉你地点,我想着还是亲自来找你一趟,可你府中上的下人告诉我你外祖父和舅舅都不在府中,我就打算直接翻墙进来。”
注意到李萱变化的眼神,连忙接着道:“你不要误会,我原是打算同于坚讲,可是我一时也没看到他。”
李萱道:“我知道,可是那么高的墙,害怕不安全。”
苏琰一听原来她是担心自己,连忙摆手道:“无事,这只是小事,难不住我的。”说完想到自己还爬过人家的屋顶,心中更觉得不好意思,接着道:“具体的地址我写到了这上面,还画了路线。到时让于坚同你一道,他会明白。”
李萱接过纸条点头笑着道:“好,那到时见。”
苏琰见她身边也没丫鬟在,不好再多留,便又翻过墙出了府。听着墙那边安全落地的脚步声,李萱才放下心来,捏着手中的信纸会房中走去。
其实苏琰不知,在她抬头看到坐在墙的少年时,突然为自己的静不下心来找到了缘因。在那一刻也突然想起来了,小时候那个少年也是这样,小小的身子坐在高墙上,对她喊道阿萱。当时的他还不能稳稳的坐在墙头上,他们还约着一起去花节,她都点头答应了,却不想她和母亲匆匆离京。
在她心中,这件事一直是她的一个遗憾。不知道那个少年有没有等自己,没等到自己的他有没有很失望很生气。
而李萱不知的是,那个少年没有失望也没有生气。只是在等了她一夜后,发现她消失的无影无踪。便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她,无论这的寻找的过程有多久。若是现在让苏琰说,寻找到李萱,是他是执念吗?毕竟那么小,何来的什么心悦不心悦。
若是在那不久他没有直接进了训练场,而是选择的另一条路,见得女子多了,自然会将李萱忘记,毕竟那么小。
可是所有人都忘记了,小并不是一种限制。也许正因为在小的时候,选择才会更加纯真,没有附加任何的其他因素。也许小时候寻找她真的只是一种执念,可是等真正再见面的时候,他唯一想对她说的还是那句:我心悦你。
隔天一早,李萱便被街道中热热闹闹的声音吵醒,想来都是为了欢庆节日。她披了外衫,看着外面刚刚蒙蒙亮,还响起来了鞭炮声。这种情况下,是再也睡不着了,就让下人送来热水,细细的洗漱起来。
梳完头发一切都完毕后,简单的吃了些早饭,就听到小院子里面有人敲门。院里的丫头去开了门,李萱认出那是舅舅院里的人,便让她进来了。
听那丫鬟道:“先生知道小姐起身了,差我来问问,小姐有没有什么行程,若是没有,可以同他一起去逛逛。”
李萱知道舅舅也是害怕自己无聊,便道:“你同我舅舅讲,近日我与人有约,就不同他一起了。”
那丫鬟听了回复,就退了下去,将消息告诉了王正则。王正则听到回复后,想了一下,想着应该是和施语有约,便没有多想。
却不知李萱根本没约上施语,而一直未曾露面的施语其实还在京城,也没有去了远处,是因为她进了卫国公府。
这时她正和冯玥玥向苏琰传授怎么更能打动李萱,这事情还要几天前说起。苏琰自知自己没有什么讨女子开心的办法,便在王正则放出来的当天,就去找了施语。若说谁最了解李萱,当是施语无疑。
施语猜到秋庆节李萱会去寻她,便早早的安排坊中的人同她道自己外出了,要在秋庆节回来。这样苏琰约李萱的时候,才有机会。
来到了国公府的施语,知道世子会向自己情同姐妹的李萱探明自己的心意,自然是全心全意的帮他,毕竟在施语心中,自己的救命恩人可是比书院中的姜沅要好的多的多。那姜沅性子有些冷淡,实在不怎么适合同样有事就往心里藏的妹妹。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