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侠]美人裙下》69.第69章

    昨夜大雨倾盆,连桃树枝上的鸟窝也被打落在地。
    晨起清扫时不免心有凄凄。
    独孤皇后薨了, 这是宫中头等大事。
    女官们早已换上了素白衣裳, 低垂着眼听着外间风向。
    九公主昨夜被送回时淋了雨, 竟是发起了高热。
    小脸红红的, 端是可怜。
    唤九公主去的是陛下,可送她回来的却是裴太傅。众人纵使心有疑惑, 却也不敢在此时问出口。
    风口浪尖少说总是没错的。
    蒹葭去了小厨房熬药,今日本是要请太医的, 却被裴太傅拦住了。
    “宫内大丧, 这时候还是少些事端的好。”
    裴矩长眉微挑淡淡道。
    蒹葭指尖顿了顿, 有些犹豫地看向踏上蜷缩成一团的小公主。
    却见那青衣太傅自袖中拿出一份药方来:
    “照这方子抓便好, 夜里雷声大, 公主受了惊吓,难免心神不定。”
    窗外天色沉沉,蒹葭看了眼那粉团儿, 咬牙退下。
    雨还未停。
    淅淅沥沥的顺着房檐流下。
    那小公主睡得不甚安稳,连眉头也轻轻蹙着,长长的睫毛在雪白的面上落下一层阴影来。
    裴矩伸手轻抚那细烟软眉。
    想到昨夜之事, 忽然轻笑一声:
    “阿裙,你倒真是个害人精。”
    他这话有意无意, 却不由让人生了些寒意。
    昨日晋王刚回东宫便召了他去。
    却是早已料到隋帝会在今夜下手。
    不, 只要他回来, 总是会让那个权掌天下的男人感到危机。
    杨广微微眯了眯眼:
    “本王该唤太傅裴矩, 还是”
    “石之轩?”
    他话音顿了顿, 慢慢将杯中烈酒置于桌上,神色漫不经心。
    年轻太傅微微挑眉,却是面色不变:
    “九公主唤微臣裴矩,那微臣便是裴矩。”
    他自有世家芝兰玉树之气,此刻也凭添了几分疏狂。
    杨广轻轻摇晃着杯中佳酿:
    “好似花间派出来的弟子都惯会说话。”
    这语气肆意无忌,倒是听不出情绪来。
    裴矩轻笑了声:
    “晋王身边红粉众多,又何必来堂这趟浑水。”
    两人俱是绝顶聪明之人,自然明白这话中意思。
    杨广执着酒杯的手顿了顿,回头一眼似笑非笑:
    “本王身边没有红粉,只有骷髅。”
    随侍宫女已瑟瑟跪了下去。
    这东宫之中最不缺的便是死人。
    裴矩看了眼那宫女,目光淡淡:
    “看来晋王早有准备。”
    他话音刚落,屏风外便多了道人影。
    “殿下,九公主被接去了惊鹊台。”
    那声音干涩难听,可话中意思却让裴矩微微眯了眯眼。
    杨广冷笑一声,仰头一饮而尽。
    他此刻亦有了几分癫狂之态,看着令人不由胆寒。
    殿中静静地。
    那报信人已经下去了。
    夜雨沉沉泼洒在冷院之中,打的竹叶簌簌作响。
    裴矩指节轻叩在案几边等着。
    隋帝此举势在必得,想来已算好一切。如今之计若要阻止……
    男人眼中带了丝笑意,玩味儿地看向殿前执壶饮酒的男人。
    杨广握着酒壶的指节发白,背上也已青筋爆出。
    眼中阴鸷之色几乎要溢出来。
    “啪”的一声,那散冠肆襟的男人终于将酒壶扔在了地上。
    窗外雨下的更大了。
    杨广忽而嗤笑:
    “今夜独孤皇后”
    他目露寒气的盯着面前青衣太傅,一字一句道:
    “薨、了。”
    殿前跪着的宫女竟吓得晕了过去。
    裴矩已站起身来。
    弹了弹袖口往殿外走去。
    他姿态风流玉立,倒是与这沉沉天色不相而配。
    杨广负手立在屏帐后,便听那年轻太傅轻笑道:
    “多谢殿下成全。”
    他这话似是无意。
    却让杨广目光阴寒,许久淡淡冷笑:
    “谁成全谁尚未可知。”
    距独孤皇后病逝已有十二个时辰。
    太熹宫里静静地,连细雨落阶之声也听的仔细。
    吴裙缓缓睁开眼来,便见一只指节修长的手自眼角滑下。
    那指尖暖暖的,让人不由眉头微展。
    “太傅。”
    她张了张口,却发不出声音来,目光柔软更显可怜。
    裴矩叹了口气:“公主已昏睡了一日了。”
    此刻天色已黯淡了下来,连雨势也小了。
    吴裙看了眼窗外,宫内皆是一片素白。与前几日歌舞笙箫大不相同。
    她看着看着便突然笑了。
    明明面色还是雪白,却笑得眸光似月,盈盈动人。
    “是太傅救了我。”
    她一字一句在那人心口写道。
    那指尖凉凉的,带着瑟瑟的痒意,却也很勾人。
    裴矩捉住那作乱之手,目光微沉,却是笑道:
    “公主希望是裴某救了你。”
    他未承认亦未否认,只是说她希望是他救了九公主。
    那人目光似笑非笑,却已猜透了那小公主的心思。
    若非晋王同意,谁也杀不了独孤皇后。
    她到底不愿他再背上弑母之罪。
    吴裙幽幽垂下目光来,却听一声轻笑:
    “确是裴某救了公主。”
    就算是自欺欺人也罢,这世上总有人会顺着她的话说下去。
    裴矩指尖轻挑,抬起那如玉脸颊轻轻摩挲着。
    像他这样游戏花间的浪子,很少有如此认真的时候。
    小公主微微偏了偏头。
    窗外细雨绵绵,让人心头也不由蒙上了一层阴霾。
    隋帝至今尚未发话,可这一层窗户纸一旦捅破……
    长长的睫毛若小扇一般颤动着,吴裙紧了紧蜷着的掌心。
    那原本柔嫩的纹路上已多了丝丝血迹,瞧着触目惊心。
    裴矩叹了口气。
    缓缓执起那手心来。
    “我说过,这世间最不该忧愁的便是公主了。”
    他的语气很温柔,目光也很温柔。
    却让那不知世事的小公主红了眼眶。
    豆大儿的泪珠顺着长睫缓缓滑落,小公主咬着唇瓣,微微抬起眼来。
    她在问他应该怎么办。
    那双柔软天真的眼睛湿湿的,像是淋了雨的小鹿,让人心尖酸涩。
    裴矩目光微动:
    “公主可相信裴某?”
    他目光复杂,却似有种奇异坦然的光彩。
    吴裙看着他,缓缓眨了眨眼。
    那是一种在水中抓住浮木的眼神,似藤蔓一般依附在男人身上。
    裴矩或许终于可以明白晋王为何可以为她杀兄弑母了。
    她任性,天真,无情。
    可只要当她露出那样的眼神,这世上无论男女都舍不得为难她。
    他们离的很近,近到可以看见男人眼中深沉秘密。
    裴矩目光变幻,最终却伸手轻抱着那娇小的身子轻笑道:
    “一切有我。”
    他只说这一句,却胜似千言万语。
    笃定安然的语气让那哭泣的小公主竟露出了丝笑颜。
    雨依旧下着。
    本就不繁茂的桃树已落尽山红,细丝埋落在坛下泥土中。
    吴裙轻轻靠在那人肩上看向夜里盏盏灯火熄灭,不由弯了弯唇角。
    天蒙蒙将亮。
    太熹宫中一片肃沉。
    隋帝伸手探了探那滚烫的额头,心下涩然。
    “公主昏睡几日了?”
    “自那夜回来后便一直未醒。”
    蒹葭看了眼深沉雍贵的帝王,小心道。
    “太医。”
    高育见隋帝目光微眯,便立马唤道。
    张合在太医院已有三十年,此刻也有些束手无策,看着帝王沉沉目光斟酌道:“九公主瞧着只是受惊,并无大碍。”
    “只是,只是不知为何长久昏迷不醒。”
    此次昏迷倒似这生来不语之事一般令人不解。
    本以为这飘忽之语会惹得帝王大动肝火,张合话音刚落便跪了下来,已做了承受帝王怒火的准备。
    隋帝淡淡抬眼,示意高育将那奴才拖下去。
    大殿内静静地。
    蒹葭几人跪在地上,不敢窥见圣颜。
    隋帝目光微顿,伸手挽起那粉桃衫儿,露出一截藕臂来。
    却见那守宫砂之下缓缓开出了一朵桃花儿,五瓣四生,潋滟动人。
    “第四瓣了啊。”
    帝王目光莫测,想起昨夜道宗之书来,终是叹了口气。
    无人知道这大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九公主从来不语,是因为中了蛊术。
    自那时从墓中回来后,隋帝便发现每当阿裙昏迷一次,那守宫砂之下便会多长一瓣桃花来。
    他一直小心呵护,没想到这第四瓣却是因他而起。
    ‘待到第五瓣长出之时,便是九公主气脉耗尽,身死之时。’
    想起当年宁道奇的话来,隋帝目光微沉。
    是他太心急了啊。
    隋帝九年五月。
    独孤皇后病逝,九公主伤心过度,长病不起。隋帝寻医不得,无奈只得送入道宗修养,以觅长生之术。
    夕阳已至,一辆马车悄无声息地驶出高伟宫墙。
    马车后跟着列列军队以护公主周全。
    纵马于前的是个穿着朱红官袍的俊美青年。
    正是宇文化及。
    此去华山路途遥远,九公主出宫一事宣出,群臣皆惊。
    见过那盛世朝贺之人,无人不知帝王对于九公主的宠溺。
    甚至无视突厥交好之意,也不愿公主远嫁。
    如今入道宗修养……李渊与独孤峰相视一眼,心中渐沉。
    以帝王脾性,只有一种可能:那便是九公主病重已危及到了性命。
    宝殿之上隋帝沉思半晌,却见近日一直沉默的宇文化及缓缓站了出来:
    “臣愿护送九公主入往华山。”
    群臣寂寂。
    隋帝深沉目光定在那穿着朱红官袍的青年身上。
    良久,旁边李渊面上已有汗色。却见帝王淡淡笑道:
    “宇文爱卿有心了。”
    这话听不出喜怒来,让人不由感叹圣意难测。
    宇文化及跪在殿内,朱红官袍衬着阴寒面容无端透着股冷意:
    “为陛下分忧,乃臣分内之事。”
    隋帝摩挲着玉玦的手顿了顿,眯眼看向殿内青年。
    最终却是笑道:
    “务必在两日内护送公主入道宗。”
    宇文化及面色不变。
    殿内众人都已退下。
    高育犹豫半晌却是道:“是否要派人盯着宇文化及?”
    却见隋帝缓缓摇了摇头:
    “不必。”
    “宇文化及不若老二癫狂,他若聪明些,便知护送阿裙入华山是最好的选择。”
    高育紧闭着嘴,便听殿内帝王雍沉而笑:
    “朕觉得他是个聪明人。”
    宇文化及确是个聪明人。
    护送之言是两日,他便果真在两日内将公主送到了山上。
    吴裙仍旧昏迷着。
    她已两日未曾进食,可那雪白的面容却依旧美丽动人。
    宇文化及指尖顿了顿,忽而想起第一次见她时,也是这般安静地趴在桌上,似这世间钟灵毓秀都落于一人身上。
    “阿裙。”
    他轻唤了声。
    可塌上那人却依旧毫无所觉。
    宇文化及敛下眉眼来,伸手将那人抱出车厢。
    华山高耸,马车不得而上,而道宗却在最高处,意寓聆听天音。
    宇文化及抱着怀中人已走了九百九十九天梯。
    朱红的官袍在山间泛着涩涩凉意。
    暮钟之声响起。
    遥遥云雾间忽而出现一道山门来,竟似幻境一般。
    那山门前立了一个束着高鹤白冠的年轻道士。
    蓝羽道袍,修目俊眉,周身环着清寒之气:
    “贫道楼鹤。”
    那年轻道士缓缓道。
    他语气平和却似有说不出的奇妙韵味,令原本一直轻蹙着眉头的小公主也缓缓舒了眉眼。
    九百九十九天梯之后便是道宗。
    道宗无杂徒,除非入室弟子外人不得而入。
    楼鹤已抱着小公主离去。
    连那云雾山门也隐隐不见。
    宇文化及轻笑一声,目光中竟有丝阴寒狠意。
    洛阳宫墙之内,青衣疏狂男子缓缓将手中书信置于烛台之上,目光莫测:
    “道心种魔大法。”
    石之轩轻笑一声:“倒是有趣。”
    那桌前还放着一幅画,画中美人扬鞭纵马,天真笑意正是那被送往华山的小公主。
    “阿裙啊,你与邪帝到底是何关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