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第一福晋:凤啼九天》44.【国难日】第二十二章

    哀悼词:哽咽华夏,国之大殇。公元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部分同胞遇难身亡。如此之时,深感自身力量微薄,无法尽应尽之责,唯有默祷祈福,愿死者安息,生者自强。
    正文:乾西二所的偏房里小喜子仍神智昏迷,我坐在木榻上,缓缓端起茶盏,一口清茶,含在喉中吞吐不下,疑虑重重绰绰。为何今日见到的是李顺儿而不是苏德全?为何小喜子会有如此遭遇?这几日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愈发的惶恐不安,心里的躁动牵制住我。齐妃,是她,几乎是一瞬,我想到了齐妃,我不能忽视这个人,李顺儿狰狞的声音,周而复始的在我耳边回响。解开了,是这么解的。齐妃知晓了球琳贝勒事发,对我的报复是免不了的,可我万万没想到齐妃手段如此直白了当。
    那苏德全呢?难道齐妃知道了是苏德全透露的风声?我不由得一惊!.....这不难知道,除齐妃、球琳,知道内情的恐怕也只有苏德全一人了。
    我急呼小玉,玉儿显然是惊慌了,忙问道“小姐,怎么了?”
    我急切道“小贵子呢?还在么?”
    小玉道“小贵子回去当差了。”
    我心倏然一紧道“快去把小贵子找回来!”
    “诶”小玉点了点头,跑出了偏房。
    我不能让小贵子回去,怕是再遭不测,况且我需要一个人来证实我的猜测。
    “小贵子没走远,在门口转悠呢” 正在我盘算之际,小玉带着小贵子到我面前。
    我看着小贵子关切道“别回去了,在这儿当差吧。”
    “奴才谢福晋,方才还担心不敢回去呢”小贵子打了个千儿,语气里藏不住的愉悦。
    “容我问你个问题,苏德全还在么?”我直视小贵子的眸目,轻缓而坚定的问道。
    小贵子怯怯的看了看我,低着头像是自语道“不...不在了”
    我微微颔首,遣退了小贵子。
    是了,苏德全没了,齐妃都知道了,她现在正筹划报复,这只是个开端。
    小玉上前轻语道“小姐,福安公公在正堂求见。”
    我一抬眉目,放下手中的茶盏,起身随小玉去了正堂。
    “奴才福安给四福晋请安,四福晋吉祥”福安先行施礼,复有道“熹妃娘娘传召四福晋,景仁宫晋见。”
    “额娘这几日可有所好转?”我向福安问道
    “好多了,只是有些眩晕,行走得靠人扶着 ”福安缓缓答道。
    我轻语道“那鹿儿便放心了。公公请先行吧。”说着随福安出了正堂,向景仁宫走去。
    或许是仲夏的炎热,燥乱像是驱不走的蚊虫,时刻想紧叮着你,从而让你失去清醒的头脑,于是思绪失散了,混杂在清风鸣蝉之中。
    景仁宫的正殿,汤药清新的气味弥漫,门楣染上斑驳的光影,使得彩绘更加惟妙惟肖。
    熹妃和弘历各自喝着茶,并无交谈的声音,我施过礼落座后,熹妃轻缓问道“鹿儿,你额娘、阿玛可安好?”
    我颔首答道“劳额娘惦着,家里一切安好。”
    熹妃听我如此说似是安心了,端起茶盏啜了口茶,脸色凝重道“此次风波算是过去了,但咱们还得小心着点,别再让人抓住什么把柄。”
    弘历没应声,悠然的喝着茶。
    我看向熹妃轻语道“鹿儿听说婉娴是高斌失散多年的女儿。”
    或许是‘婉娴’这个词牵动了太多人的神经,以至熹妃和弘历不由得看向了我。
    熹妃问道“这事儿我怎么不知道?鹿儿是从哪听说的?”
    我道“近日的事儿,鹿儿也是听家弟说的。”
    熹妃转向弘历询问道“弘历可有所耳闻?”
    弘历看了看我,语气清淡答道“儿臣听说了,今早朝高斌上书皇阿玛,皇阿玛也批复奏折,准其认亲。”
    熹妃一脸凝重,刚端起茶盏。我理了理衣褶道“既然婉娴乃按察使的女儿,又怀了四爷的孩子,是不是该把她娶进来,给她个名份?”
    熹妃霎时怔住了,惊愕的看着我,端在手中的茶盏,不知所措的停在半空。
    弘历也一愣,眸里充满了疑惑,似是以为自己听错了。
    我缓缓道“婉娴已有了身孕,这事若是传出去,怕是有损皇家的声誉,既然婉娴是满人,那便把她娶进来吧。四爷也该纳侧福晋了。”
    熹妃啜了口茶许久才道“正如鹿儿所说,该给婉娴个名份。”说着放下茶盏道“福安,择日。”
    福安打了个千儿,退下,许久后上殿道“回禀娘娘,后儿个乃是吉日,适宜迎娶。”
    熹妃蹙了蹙眉道“如今之时怕是过于仓促。”
    福安明解熹妃心意随即道“下月初十,大吉。”
    弘历低着头,时不时看看我,复又低下头,啜着盏中的茶。
    熹妃看了看弘历,颔首道“仪式切忌不宜铺张,以节俭为主。乾西二所西厢房打扫出来,布置妥当了。下去准备吧。”
    “喳”福安退下殿去。
    熹妃微闭眸目道“弘历先行退下吧,我与鹿儿有事相谈。”
    弘历应了声,施礼后,悄然退下。
    空旷的正殿内,炎夏正在侵袭着每一寸阴凉;太阳的光线也逐渐在青石砖上拉长。
    良久熹妃才道“鹿儿此举,可想过自己日后的处境?”
    我道“一切顺其自然吧。”
    熹妃轻嗤道“高斌与富察家的交情,旁人不知,我还不知?别想瞒着我。”说着似是感叹道“智慧的女人不会把自己的男人往外推。”
    我低首自语道“鹿儿并无智慧。”
    熹妃坚定道“不!你是大智慧。”
    我猛然抬头看向熹妃,熹妃接着道“如此之举,让你占据了弘历大半颗心。”说着熹妃看着我笑了,道“你打破了弘历对你的漠然,所以你是大智慧,欲得先舍啊。”
    熹妃的话久久缭绕在耳廓,我不禁嗤笑,于是那个关于海棠的梦,瞬然释放,我并没有忘记,没有忘记圣祖皇帝殡天时的那场邂逅,没错,那个女孩就是我,而那个男孩儿则是弘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