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明月光(殊色清穿文)》28.慈宁宫的收获

    江明月做梦也没想到在参观完西洋坊和冶炼坊后,康熙帝会叫人引自己去谒见皇太后,起先这个小迷糊以为去见孝庄太后,以为能见到大清国的女中豪杰,心里激动了好一会儿,还好多问了几句带路的太监,搞明白原委才没弄出国际玩笑,原来孝庄太皇太后已于康熙二十六年故世了,此刻要见的皇太后博尔吉济特氏是孝庄太皇太后的侄孙女,顺治的第二个正牌皇后,(第一个皇后是她姑姑,被废为静妃,现在尊号:静太妃)。
    江明月没想到见皇太后的情形居然是这样一种场景:老太太在不停地打嗝。起因是用午膳时不小心逆了气息,也难怪,老年人的吞咽肌群因老化而松驰,吃东西时稍有不慎,就容易吸岔气息导致打嗝不停。
    慈宁宫内已经有两个太医在旁边伺候,老太太又是热茶,又是闭气,已折腾了近一个时辰了,那个嗝还是没止住。
    江明月依旧用给康熙的那种自创的最高礼仪向皇太后行礼,(就是不跪,气死清廷)。
    皇太后老太太强挤笑意,震着身子,边“勾”边道:“亲王(勾)…不必多(勾)礼…”
    江明月见她如此难受,有心帮她一把,于是从随身的女式拎包里拿出一张塑料食品袋来,露出纯真无邪的笑意道:“太后娘娘,我这里有一个袋子,你只需朝里面吹气4至5次,就能止嗝了,您要不要试试?”
    侍候的太医和奴婢们都傻了眼,傻愣愣地看着那个透明的塑料袋,因不知是什么物事,有没有毒害,居然没人敢接过。
    皇太后大概被折腾的太难受,发了话:“那(勾)…就试(勾)…一试。”
    果然,老太太将塑料袋蒙在口鼻上吹了几口气,拿下后,发觉嗝立刻给止住了,一张菊花面上简直喜出望外,江明月笑笑:人呼出的二氧化碳能有效抑制胸隔膜痉挛,这种止嗝法在自己的家里百试不爽,没什么好奇怪的。
    但,慈宁宫的众人包括隐在屏风后的李德全都被惊呆了,这皇太后老太太更是把这个塑料食品袋拿在手里简直爱不释手,翻来覆去地看。
    江明月微微一笑,道:“太后娘娘,只因我这个晚辈今日来得仓猝,还没来得及为您准备礼物,这个袋子如果您不嫌弃就送给您了。”
    皇太后博尔吉济特氏立刻眉开眼笑,她可没有姑奶奶孝庄太皇太后的政治才华和英睿城府,她本是个性子绵软、比较平实的老太太,虽然夫妻运挺差,不受专宠董鄂妃的顺治帝待见,但儿孙运倒是出奇的好,皇儿康熙皇帝虽然不是她亲生,但因亲母孝章皇后佟佳氏逝去得早,视她这个嫡母如同亲母,孙辈们对她也极为恭敬。
    她贵为皇太后养尊处优,金银珠宝万物不缺,只是常被打嗝所苦,现在有了这么一个“法宝”,只觉得心情大好,又见江明月美貌纯真,言语得体,对她的好感成倍递增。
    “好孩子,你这礼比什么都显贵重,我就老脸皮地收了,别站着,快坐下吧。”
    “好的,谢谢太后娘娘。”
    “这袋子叫什么名呢?”
    “在我们那里叫Pctics bag,不过看见太后我认为它应当有个新名字叫作:福寿双全袋。”江明月露出无敌美少女的招牌笑容。
    老太太一听,笑得满脸菊花开:“瞧瞧,瞧瞧,这孩子人长得仙女似的,心思也恁地聪灵,今年多大了?”
    江明月心里打了个突儿,她自入京以来,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每一秒钟都是戒备,听皇太后这么问貌似清穿文上要被指婚就是这种作为前奏吧,于是笑笑地说道:“太后娘娘,在我国中女人是不兴记年龄的,女人只要记住自己有多少珠宝和多少钱就行了,因为珠宝和钱有可能被偷,可年龄谁也偷不走,每年还会按时间增加,不记年龄的女人永远不会老,所以年龄这玩艺我可不愿意记它,看太后娘娘这般青春美丽,肯定也是个不记年龄的女人喽。”
    “呵呵,瞧这孩子这张嘴,我一个老太婆还青春美丽呢……”老太太被逗得乐不可支,屏风后隐听的李德全也差点笑得喷出来。
    江明月睁大好看的大眼睛,故意诧异道:“小王并没有说错啊,太后娘娘这般气度优雅,雍容贵气,又哪里是年轻小姑娘所能够比拟的,在场的诸位可以作见证,您可以随便找个人来问,看看小王是否是在奉承您?”
    眼光一扫,满屋子的奴婢和太医连忙纷纷跟着凑趣:“亲王所言极是,皇太后的凤仪气度又岂是那些年轻小姑娘能及得上万一的……”
    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好半天才想到儿子康熙派李德全过来转达的意思,于是笑道:“这孩子真是般般件件都好,难怪这么招人爱呢,可许了人家了?”
    估计这老太太是存了做媒的心思了,江明月心下了然,于是微笑道:“太后娘娘,您是问我是否娶了王妃吗?”
    皇太后被这个“娶”字弄得愣怔了一下,意识到江明月的亲王身份。
    “小王已经订了婚,本打算我国的十月初一那天大婚的,只因误入了时空隧道来到贵国,小王现在归心似箭,一定要尽快找到回家的路回去完婚。”
    屏风后偷听的李德全闻言,心中一沉,暗道:绷蹬跄!这事要黄……
    皇太后笑脸也有些僵硬,强笑道:“啧,啧!真不知道哪家的儿郎这么好福气。”
    江明月做戏做全套,露出了一脸幸福的得意的神情,笑道:“太后娘娘说得是,他呀…能和我成婚,福气算是一等一得好,而我能和他成婚,也感到非常幸运。”
    皇太后没料到她如此说,忍不住又逗笑了:“到底是亲王不比寻常,比我们这儿的女孩子要落落大方。”
    又命人再端些茶果上来,忽然外头报:各位娘娘来给皇太后请安,皇太后笑呵呵地说了声:“今儿人倒来得齐,都进来吧”,鼻端一阵阵香风吹过,十来个美人“桃李一队春”似地进了门,插烛般地请了安,一片花团锦簇立堂前。
    “这是中国的勇慧亲王,都见个平礼吧。”皇太后带着笑模样在上首发了话。
    美人们跟清宫戏里一模一样,手帕后拂半屈膝,齐齐道声:“勇慧亲王吉祥。”立定身子,十来个人眼睛全部直勾勾地盯着江明月,从头到脚在心中品评个不停,面上扯出些笑纹,眼中的酸醋含量却直线陡升。
    江明月在她们行礼的同时,已连忙站起身,笑吟吟道:“各位不必多礼,太后娘娘,请问这几位是……”
    皇太后一路介绍道:“这是慧妃,大阿哥之母,这是荣妃,三阿哥之母,这是德妃,四阿哥、十四阿哥之母,这是宜妃五阿哥、九阿哥之母……”
    “啊?”江明月作出大惊失色之状,不好意思地笑:“各位娘娘折煞我了,我与四阿哥十三阿哥他们平辈论交,算起来各位都是长辈,应该我先行礼才是,我的天啊,刚才不知道,居然受了你们的礼,小王惶恐,真对不起,对不起,多有得罪。”说着,忙躬身回礼不迭。
    一句“算起来各位都是长辈”以及谦逊还礼的举动,稍稍削减了妃嫔们的醋意和敌意,有的侧身表示不敢受礼,有的拿帕子掩住半张嘴吃吃地笑,倒是德妃带着笑地开口道:“亲王不必如此客气,您救了我的四阿哥和十三阿哥,这份大恩大德莫说是平礼,就是我向你磕头都不为过。”
    “德妃娘娘,您言重了,我可不敢贪天之功据为己有,那是老天爷‘悠’我下来时落点很准,我也是恰巧赶上了。”江明月挺有礼貌地笑着回复,对这位四阿哥的生母她倒是提着心劲儿不敢怠慢。
    推让寒暄之中,皇太后已吩咐奴婢给品阶高的妃子看了座,其他的品阶低的忤在座位后面侍立着,江明月坐在这一边,仍是个“靶子”,接受十来个美人的眼光所聚。
    江明月神色自若,也饶有兴趣地一路打量着她们,凭心而论,都是美人胚子,纵然有几个徐娘半老了。
    慧妃看上去约四十来岁年纪,是个高颧骨,尖下颏,嘴唇片挺薄的女人,依稀可见这五官年轻时热辣辣得俊俏,只是现在被岁月一加工,化妆又浓了些,珍珠变成鱼眼睛的程度已然彻底,颇有些刻薄聒噪之相,江明月有种感觉,觉得她这人挺能吵闹的。
    德妃的年纪同她差不多,倒是另一种风格,看得出年轻时应当是端庄秀丽的大家闺秀一类,岁月也没放过她,原本的鸭蛋脸面现在已有些松弛,现出了双下巴,身材也挺敦厚丰润,不过,并不可厌,眉目和柔、稳重端庄,很有贤妻良母的气象。
    宜妃在众妃之中最为出挑,看上去最具风情,美貌倩兮,巧笑盼兮,保养得挺年轻,难以相信她会有九阿哥这么大的儿子,看上去足可以当九阿哥的姐姐了,穿衣风格也最华丽最娇嫩。
    荣妃是小家碧玉型的,五官挺精致,气质文弱妩媚,尤其是一双柔和细长的眼睛,跟见过的三阿哥非常相似,偶而睇你一眼,象飞了个眼风,别有一番妩媚含情的韵味,其他的勤嫔等妃子们环肥燕瘦也各有动人之处。
    江明月向皇太后笑微微道:“太后娘娘和各位娘娘是不是有要事相商啊?若是小王在此有所不便,那这就告辞了。”说完作势站起来。
    皇太后笑道:“这孩子,你就安坐吧,我这里哪里会有什么要事?”转头对着众妃道:“你们齐崭崭地一道来,可有要紧事?”
    大阿哥之母慧妃矫情地一笑,开了口:“听说皇额娘连中觉都不睡了,见了远来的贵客,媳妇们也来凑个兴头,没搅着皇额娘和亲王说话吧。”她的嗓音偏于尖利,听上去有点闹。
    “谁说没搅?正说到亲王的婚事呢,可巧你们来了。”皇太后老太太看来也不象表面那么厚道,笑呵呵地这么一句话,所有妃子的脸色都是微变。
    看来这老太太是闲得慌,缺乏娱乐,拿她的儿媳妇大队耍着玩,江明月看到那些妃子们妒恨交加,难以掩饰的表情,心头暗笑,神色却非常配合地佯装出几分羞涩来。
    “这孩子,刚才挺大方,现在倒是害羞了,你刚才说什么来着,他能和你成亲,是他的福气,你能和他成婚,也觉得挺幸运。”皇太后继续跟她的儿媳妇大队斗闷子。
    妃嫔们人人齐齐倒吸一口冷气:这么不羞的话这女子也能说得出来!包括德妃,眼光全都完全冷下来,眼光中带着锋尖。
    不会吧,这帮宫廷师奶怎么看我就象看情敌似的,江明月越发好笑,看了有一车的穿越文,女主能被"九龙"的妈们当作情敌的可不多见,莫非我算做了NO1,玩心大起,索性再逗她们一下。
    “太后娘娘,依我国中的风俗,晚辈要成婚了,如果能得到福气好的长辈的祝福,幸福也会跟着一辈子,所以太后娘娘,借您的福和寿,请您祝福我吧。”这小妮子笑嘻嘻地嚷道。
    皇太后老太太看看江明月这么乖觉配合,眼看着儿媳妇大队那一张张脸上变幻不定的脸色,□□中透出青灰,红唇中暗咬银牙的模样,这生活枯燥乏味的老太太倒生出几分捉弄人成功的乐子,笑呵呵道:“好!好!好孩子,祝你们啊恩恩爱爱白头偕老。”
    “谢谢,太后娘娘。”江明月甜甜地说道,几乎已经能听见有人嚼牙齿的声音了。
    哼!瞧她那轻狂样,可见心里是个没成算的,宫里的水深着呢,顺风满扯帆,日后都不知怎么死的……久经宫廷历练的妃嫔们面上努力维持仪态,暗地里却在冷冷地笑。
    其中的德妃表面虽然冷静,内心却是恨怒交加,只因前日两个亲儿子和一个恩养的老十三一回京就进宫拜见她……
    “托神佛祖宗庇佑,你们全都平安无事”。“叫额娘忧心,是儿子们不孝……”娘儿几个见面自有一番欢喜唏嘘之态,和禛儿的关系也似比从前亲近许多,说说笑笑,留了饭,自己也感受了睽违以久的天伦之乐,席间,提到这叫江明月的女子诸般行事,对她的救子大恩本来是十分感激,一切都是喜气洋洋,顺顺当当。
    可是,当最偏疼的禵儿借着酒劲,央她这位亲娘趁个机会向他皇阿玛进言娶了这异国女子,气氛立时一落千丈,一直听话守礼地十三阿哥当场反唇相讥,先是两个小的什么‘痴心妄想’、‘癞□□想吃天鹅肉的’的捉对吵,后来禛儿也出言斥责禵儿‘明摆着不成的事,还撺掇着额娘去赔上脸面’,禵儿急赤白脸地嚷着‘明摆着不成?我不成?难道你成?我好歹可以娶她做嫡福晋……’话还没说完,禛儿脸色剧变,暴跳起来,兜脸就是一巴掌,要不是我喝止,保不齐这三个当即就要掀桌子打上了。
    好好的一通家宴就这样不欢而散,细细寻思着事情的来由,这禛儿虽然和我不亲近,可倒底也是我生的,他如此反应过激,难道……想想都惊出一身的汗,难道为了这么个女人,他们兄弟之间就得反目?
    祸水!救子的感恩之心也就抹沙似地平了,后来又听探信的奴才回报国宴上发生的事,这女人怕是狐狸精变的,满殿的爷们儿没有不被迷倒的,那夜又听说一大帮子人随她去了观星台,这女人又一次大出风头,惹得皇上的表现也不寻常,今天一早还陪同她一道参观宫廷造办处,几曾见过他这当皇帝的这么放得下身段?!
    晌午前听说李德全来了慈宁宫,而后就有了太后召见,慧妃早得了信,坐不住,撺掇着各宫一起来看看,我也好奇,这女人倒底是什么货色,惹得从老子到儿子都为她颠倒,现在一瞧,长得真是妖孽,而且野人一样地不知礼仪羞耻,居然当着这么多人面没羞没躁地说那种话,唉!我那两个儿子怎么会看上这种人,皇上那边我是没法做主,可这俩儿子是我熬了半辈子才长出的心尖子,我这当娘的就是拼了命也要保护他们,不能被这妖孽给祸害了……
    离上一句话的间隔也不过短短四十来秒,江明月就觉得脊背有点发凉,她敏感地感受到这充斥在慈宁宫中的“恶”气场,怪不得独受君王宠的董鄂妃当年那么早就香消玉殒,后宫的怨毒真能杀人于无形,算了,再玩就玩出火了,别惹这些胭脂虎,不能愚蠢地把自己置于危险之地。
    于是江明月又笑嘻嘻地开口了:“可惜我们两国之间的路途遥远,要不然小王回国大婚时,能邀请太后娘娘和各位娘娘也喝杯喜酒,该是一件多么棒的事。”
    她这句话一出,妃嫔们的脑子都有点发蒙,待听明白“回国大婚”这句话后,原来…原来不是情敌啊,每个人的心弦和表情俱是一松。
    江明月见她们的神情,不禁也有点佩服自己真是潜力无穷啊,现在连说句话也能达到“前一句听闻恨入骨,后一句由嗔转为春”的功力。
    女人就是这么奇怪,一旦不是妨碍到自己的家庭和切身利益,就可以转个身作出闺中密友状。
    “哎哟哟,象亲王这般的人物要什么人才能配得上噢?”宜妃笑如春花开,她应该算有些心机但城府不深的那类美人,只因目前她算是每月被翻牌子频次最高的妃子之一,方才一瞧见江明月的青春美貌,心中最是忌惮,不过话一说开了,她又第一个表达友善。
    “他是我的Mr.Right.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就已经住进我的心里了。”江明月说的是每一个女孩子的梦想,长大时要嫁的理想先生。
    “呵呵呵,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啊,这可好,知根知底的,给亲王道喜。”慧妃的尖嗓子不甘落后地响起。
    德妃闻言亦是怔了怔,忽然发现有点理不清自己是什么情绪,就象一头母豹正准备要扑鹿而噬,可忽然发现那“鹿”目标,已化为可翱翔于天际的白鹤。
    阿弥陀佛,她是个有主儿的,不会跟皇上和自家俩儿子有什么牵扯,再定睛瞧江明月时,忽然觉得这女子顺眼多了,可是隐隐又泛起些担忧和心痛:要是被禵儿和禛儿得知,少不得又是一场难过。不,不对,在这女人走之前,还不能掉以轻心,爱新觉罗家几代都出过情种,俩儿子都是性子拗,要得到不撒手的那种,万一……
    德妃的城府深,面上还是含笑着,没有人发现她正在天人交战,此刻慈宁宫里气场已祥和下来,干戈没了剩玉帛。
    松懈下来的女人们聚在一起多是说些男女之情、衣饰、妆容之类的话题,只要江明月有心情周旋,她很容易就打开局面,几个好听的爱情故事,另加些现代美容法、化妆术,最终结果是上自太后、妃嫔下到侍候的宫婢全部来了个‘全垒打’,等江明月告辞离开慈宁宫时,清廷皇室这些寂寞的女人竟都生出些依依不舍来,连德妃也忆起她救子的恩德,对她的恶感渐褪,感念渐生。
    将出慈宁宫时,太后为酬谢她的塑料食品袋,赠给她一套缅甸翡翠头面,用镂花雕紫檀匣装着,发簪、项链、耳环、手镯、戒指都是极品的翡翠雕琢,更难得的是取自同一大块翡翠原石,阳绿通透象翠鸟的色泽,在盒中紫绒上如一泓子的碧水凝着。
    各宫一见风色,也连忙命奴婢去取来些珠宝玩器之类,要赠于江明月以示结好之意。
    怕是拿人的手短,江明月连连推辞。皇太后老太太不依,说是送她大婚的礼物。众妃也用“想是我们的微物粗陋,不入亲王的法眼”之类的话给挤兑住,不得已,只得收了。
    此番江明月慈宁宫送出一个塑料袋,换回一批价值不菲的清宫珍宝,她恶趣味地想:估计就是韦小宝见我这好运,也会气得吐血三尺的。当然,她无从知晓德妃心中藏着的幽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