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重生名媛》2.第002章

    这是唐碗第一次出村。
    除了跟着唐敏去后山拾柴路程要远一些以外,屋后头菜畈扯菜、路边捡粪什么的杂活,都围着住的那间土坯房打转。
    唐敏常出门找同龄女孩玩,最远邻村都去过,唐碗没事只爱窝屋子里。
    外头都是泥巴路,猪走牛踩还有车轮压。
    干了高低不平崴脚,湿了坑洼的地方就成泥汤子,不留神踩进去,灌一脚泥水。
    除了路况差,周边环境也特别恶劣。
    出村的路左右都是村民建的土坯房,中间一条尘土飞扬的泥巴路,顺着路走,隔一段就能看到村民搭在屋外头的茅坑。
    茅坑每家一个,都是简单地拿土坯砌了半截墙,做到能把女人挡住的高度就完了。
    有讲究一点的,拿化肥袋子系根绳吊着当帘,不讲究的直接就这样敞着,路过时不小心瞧见,眼珠子都疼。
    粪可是是宝贝,大家平时上工,有了情况都是提着裤腰带往回跑,攒也要攒回来屙进自己家坑里。
    沤出来的肥,可以给自留地里用,长出来菜又肥又鲜,口感特别好。
    唐大壮家里就有这么一个茅坑,全家老小宝贝得很,都攒着货往里存。
    没恢复意识之前,唐碗用着也没觉得什么不对。
    意识恢复后,茅坑里积粪沤出的味道跟里头翻滚的肥胖白蛆,憋得唐碗直接便秘。
    别的能忍,可五谷轮回之所,又不可能不用。
    所幸熬了一段时间,唐碗终于有了系统给的清洁能力。
    进茅坑之前,她都要捏着鼻子先拿手拍拍墙,把里头整干净了才进去。
    可能力不是无限制使用的,厕所这样的大范围清洁,一天也就能用一次,剩下的机会她还得留着平时拾粪捡柴接触脏物时使用,一点都浪费不得。
    她现在年纪小,身体也差,能承受的能力范围只有这么大。
    而且这是又系统免费赠送,有就不错了,原本这些好处可都是需要她用慈善绩点换取的。
    等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再努力多做些慈善事件累积绩点,才能进一步往上提高了。
    跟着王碧华出了村子上了河堤,唐碗这才觉得舒服些。
    堤上微风轻拂,带来阵阵花香,扫去了路过茅坑时萦绕在鼻间的异味,令人精神舒爽。
    “王婶!”
    王碧华脚步一住,跟唐碗一起往后瞧。
    几个打扮得很精神的妇女从后头赶上,看到王碧华带着唐碗,都像看什么大稀奇似地围了过来。
    “哟!这是大壮家的小丫吧?头一回看你带她出来!”
    “像她妈!一看就是城里姑娘,洋气。”
    “大壮也长得不差好吧。你看这高鼻梁,跟大壮一模一样。”
    看她们几个又是拔唐碗头发又是摸她小脸的,王碧华脸色不大好看。
    出了门她一直捡绕小路走,安安稳稳连狗都没撞上一只。
    堤上这段路是出村的必经之地绕不开,本想着走快点就好,偏唐碗在后头磨蹭,引来这么些人。
    这几个人里,穿着灰蓝棉布上衣黑裤子的汪翠珍长得最亮眼。
    她脖子上还系了条时兴的红丝巾,虽然颜色不是正红,却很抓人眼球。
    嫁来凤凰村两年,汪翠珍的肚子一直没动静。
    虽然男人体贴恩爱并不怪罪,但她想要孩子的心一年比一年迫切,不管是男是女,来一个证明她能生就行。
    平时在村里,只要看到小孩子她就会过去摸摸抱抱沾沾喜气。
    看到唐碗长得精致漂亮,人又干净,汪翠珍喜欢得不行,伸手就把她捞进怀里。
    “王婶,你也是带小丫去县里赶集的?”汪翠珍抱着唐碗起身,笑问。
    王碧华支唔点头,“啊,爱国今天在那儿,我去瞧瞧。”
    唐爱国是王碧华大儿子,跟着他爹唐有财学了门编篓的手艺,平时除了上工,闲下来的时间就编了东西赶集上卖,补贴家用。
    媳妇杜招梅给他了生了三个带把的,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不赚点外水日子根本过不走。
    人多自然要住大屋,分家的时候老屋就留给了他们,唐也财的口粮也随他们。
    王碧华虽然跟着二儿子唐大壮住,但也时不时回那边帮着做点活,必竟三个大孙子在那边活蹦乱跳,一天不看着心里就不舒服。
    现在大壮家的小毛头断了奶,朱月春得了闲要加紧时间挣工分,王碧华能帮补老大的时间就没那么多了。
    村子不大,每家每户的情况大家都互相了解,听到王碧华说要去看爱国,几个妇女都了然点头。
    唐大壮家虽然盼来了个小毛头,但怎么比得过爱国家三个大孙子?
    王碧华抽个空就要过去那边,谁都知道心眼是怎么偏的。
    “那正好。”
    汪翠珍抱着唐碗冲王碧华笑,“我们也是去县里赶集的,一块走。”
    “我年纪大了,腿脚慢,一块走拖累。”王碧华赶紧摆手。
    “走过去得一个多小时呢,等到了还有什么集赶?我们跟柱子说好了,坐他的拖拉机去。”
    “咱们加起来才六个人,肯定坐得下。”
    存着心赶集的人天不亮就走了,她们几个嫌路远,约了开拖拉机进县里送粮的柱子在村口捎带一脚。
    王碧华个头小,唐碗才五岁,怎么也能挤得下。
    本来也是要去县里福利院的,王碧华被几个嫂子拉着一说,想想一会儿到地方就散,也就半推半就跟着去路口坐上了拖拉机。
    唐碗也是第一回坐这玩艺。
    拖拉机她平时在村里看到过,只觉得拿铁棍搅车头轰隆隆挺怕人的,现在看到大家都坐到了车斗沿子上,也想自己试着坐坐看。
    汪翠珍把她按住,“你还小,跟我一块坐。”
    “我来吧。”王碧华赶紧伸手。
    从堤上走到路口小一里地,唐碗被几个女人换着抱来抱去,就没落到王碧身边过。
    就算全村人都知道她不待见这个丫头,王碧华也不好意思再让人家带了。
    “没事,我稀罕这姑娘。你看,这小脸多漂亮啊!”汪翠珍把唐碗抱到自己腿上坐着,偏头就亲了一口。
    村里的娃娃哪个她没抱过?
    这么漂亮精神又干净的,还是头一次见。
    都说王碧华待这个孙女不好,这哪儿叫不好了?
    带着去赶集,还把小姑娘拾掇得这么灵醒,一看就用了心。
    不光汪翠珍这么想,另几个嫂子也都觉得以前错看了王碧华。
    别的不说,看这孩子指甲缝里没一丝泥就知道了,到底是自己亲孙女,嘴上说不喜欢,实际上还是挺疼的。
    听几个人把自己轮着夸了一通,王碧华黑黄老脸烧出丝红晕来。
    唐碗这两年特别讲干净,也不知道是谁教她的,一家子都没出过这么一个讲究人。
    这几个嫂子已经是村里顶洋气的了,唐碗坐在她们中间,看着竟比她们还像城里人。
    王碧华盯着唐碗瞧了半天,心里刚叹了一下这丫头片子确实长得好,忽地又想起她死掉的那个妈,忍不住一个白眼翻上了天。
    赵箐是从大城市天海来的。
    天海在旧社会可是个销金窝的地儿,在王碧华印象里,那个地方的女人都是娇滴滴的贵小姐,穿不要脸开衩旗袍的那种。
    下乡女知青里头,又数赵箐长得最白最媚人,王碧华第一次看见她,就觉得这不是个什么正经女人。
    后来果不果然跟男知青搞对象,还被人逮着在草垛子旁边手牵手。
    因为作风问题,回城指标被削掉,那男知青倒是找对了路子,扔她一个人开了溜。
    她还没笑话够呢,结果这破鞋居然叫她儿子唐大壮看上了。
    成天往女知青宿舍跑,送粮送菜的,恨不得叫一村人知道他想讨这个不要脸的做老婆。
    后来事成了,媳妇接回家,跟她两头不对眼,成天摆着个脸子,张口闭口就是要回城,闹得人脑仁疼。
    生了儿子还好说,结果生个女儿找个女儿,王碧华瞧着就更不顺气了。
    等到八零年国家有了政策,下乡知青可以返乡了,赵箐知道的时候,挺着要生的二胎肚子哭跟死了娘似的。
    说是把孩子生了就找路子回城,结果没福,流血流死了。
    比起赵箐,王碧华还是觉得朱月春这个媳妇好。
    哪怕成天嗓子跟她嚎,又把扔孩子这破事推给她干,但再泼辣也摸得到习性,土生土长村里养的,不像城里女人弯弯肠子难伺候。
    再看看唐碗,车颠得这么狠,她一双小手紧紧抓着汪翠珍衣襟,明明怕得狠了,偏偏咬着牙一声不吭。
    这样的沉稳劲,哪像个五岁的孩子?
    完完全全随了她那个晦气亲娘!
    想到赵箐冷冷瞧自己的双眼,那种高高在上的态度,跟唐碗有些时候看她的眼神一模一样,王碧华心里最后一点不自在也抛走了。
    这样的女子留不得,留了也是祸害精!
    从生下来她就知道这娃跟她娘是一路人,养不熟的。
    这个年代,县里跟村里区别也不大,除了泥巴路上驴车多些,路边走的人多些,建筑风格都差不多。
    唐碗在车上颠得胃都差点倒过来,进了县里看到一样的景致,靠在汪翠珍怀里头都懒得抬。
    “柱子停车!我就这儿下!”王碧华看到县政府后街福利院的红色大门,赶紧吊着嗓子喊了一声。
    “还没到呢。”汪翠珍安抚,“再往前开五分钟就到集上了,你不是来过的吗?”
    “……我先办点事儿再去。”
    看到王碧华这左躲右闪的小眼神,唐碗觉得应该是了到地方,赶紧偏头往外头望。
    福利院就在县政府后面一点,拖拉机开得慢,很容易就能看到福利院牌匾上毛笔写着的几个大字。
    国华福利院。
    嗯?
    唐碗怔了怔。
    她记得……自己好像是从三利福利院被弗兰克夫妇收养的啊。
    记错了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