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孙悍妻》31.第三十章

    31
    顾婆婆回到拢月阁里时, 莫青青正坐在灯底下做针线活, 一针一针纳过去非常认真。顾婆婆放慢脚步轻轻走过去, 见她缝着一个护膝, 里边垫着块小羊皮, 外面用青缎做个面再绣上素色的花。虽然花绣得一般, 针脚却是十分细密,别看东西小可费了不少心思在里头。
    “这是给莫太太缝的吧。”顾婆婆捧过一盏热茶先递给她,自己也拿过杯子捂在手里暖手。
    “嗯,我只会做这一样。”莫青青勾着头缝了有一会儿了,脖子有点酸, 放下手里的针线活接过茶喝了一口。泡过一水的云顶仙雾, 这茶清淡,喝了晚上不怕闹觉。
    她刚放下只做了一半的护膝,被顾婆婆顺手拿走, 边看边啧啧,“是个巧活儿,一看花了心思在上头。”
    一手抚着青缎面的护膝, 顾婆婆心里又想出新的花活, 世子爷拖着一条伤腿,平时也不让人生火, 硬生生在冷屋子里捱着, 要是有人给他做一副这样暖和的护膝……
    她想什么说什么, “少夫人, 我那里有两块好皮子, 不如你花几日功夫也做一对这样的护腿。我看得要六寸长,箱子里有匹鸦青色素云锦不错,你想绣什么花,我让针线房明天送花样子过来。”
    六寸长,鸦青色,听口气像是非要莫青青亲自己动手。她又不傻,当即反应过来:“婆婆是想给世子爷缝一对?”
    “一个也成。”顾婆婆要求很低,少夫人的手艺戴到世子爷的伤腿上有多贴心。
    不过,她又说了:“能做成一对最好,可以换着戴。”
    莫青青真是被人架到贼船上下不来,她不想做,当面说出来不大好。做吧,又实在是心里不愿意。
    好在,她还有一招百试不破,害羞。只要和顾宪之有关的事,她装做害羞,差不多都能推脱过去。
    “我手艺不好,做出来的东西怕世子瞧不上。”
    纵然莫青青这般说了,顾婆婆还是不改主意,带着一个小丫头回淳化斋,不一会儿的功夫又回来,身后不仅跟着她带过去的小丫头,还领着两个面生的婆子合力抬进来一个大箱子。
    三尺长的樟木板箱被打开,莫青青嘴角直抽抽,这些料子和皮子别说给顾宪之做一对护腿,做二十对也绰绰有余。
    顾婆婆已经在那边叫小丫头们裁料子,比划尺寸剪出皮毛,一边拿着一摞花样子让莫青青挑,有万年长青还有福寿安康,再有两张泛黄的纸上描着一对骏马,齐齐的摆了一炕桌。
    “这都是以前太夫人生前留下来的旧东西,怎么样,有没有你中意的?”顾婆婆一片热情,差点乎淹死莫青青。
    顾家人难道全是这样的急性子,说风就是雨。
    莫青青指尖抵头鬓角,她有些……头疼。
    “这样花样子好是好,不过更像是做给老侯爷那个年纪的人。”莫青青一一看过去,锁着头愁眉苦脸。
    顾婆婆刚才咧来笑着嘴巴向下平了平,眼睛最后定在那对骏马上,像是挖到了宝贝似的把它捧在莫青青眼前,指着说道:“给世子爷用,这对马儿应该不错罢。”
    说完,她又怕莫青青不同意,再特意加一句:“这是御笔,金贵着呢。”
    顾家和天家那些渊源,莫青青从小知道一些,纵然表兄弟两个再好,可没有表弟媳妇的花样子用皇上表兄笔墨的道理,太不合规矩。
    顾婆婆像是知道她的疑问,坐下来慢慢讲:“咱们太夫人和先皇后可是一对亲姐妹,那时候圣上还只是一个小王爷,待咱们侯爷比亲兄弟还要亲,他有什么,老侯爷也必须要有。他娶了一个貌美如花的王妃,打听到王妃还有一个没出阁妹妹,也让老侯爷娶了人家。这花样子就是先皇后当王妃的时候送给咱们太夫人,可惜她们都福薄,先皇后没等到圣上登基得病先殁了。咱们太夫人死时也不到三十岁,留下两个儿子,老侯爷一个人把他们拉扯大,也不肯再娶,这些东西都收在箱子落灰有几十年了。”
    她说起旧事,颇为感慨,端着一纸花样子不知想着什么。
    哦,莫青青有些明白,天家本来没有兄弟情谊一说,个个都想争那万上之上的位子,可不是情薄。
    相对于非要争得你死我活的亲兄弟们,姨表兄弟更能处出兄弟情谊,还不会有更大的利益冲突,何况以老侯爷的能力,收到谁下的麾下都是一员猛将。
    怪不得圣上和顾家这么要好。
    “可后来,老侯爷为什么又非要离开京城呢。”莫青青想不明白,当初那档子据说闹得满朝皆知,老侯爷当朝杵逆犯上,再换个别人砍头都不为过,可圣上偏偏饶过他,只让在家闭门思过。
    这些事全在她出生之前发生,朝中上下都是讳莫其深,莫青青也是听继母说起顾家时提到那么一两句,因为在她的心中敢和天子拍桌子对着干,那人可真是……
    顾婆婆眼睛微闪,信口道:“大人们的事,我们做奴婢哪能知道。说了半天闲话,少夫人你看这副花样子怎么样,要是没有意见,我让小丫头明早描上。你慢慢绣也不急,离过年还早呢。”
    莫青青又听出几层意思,关于老侯爷的事顾婆婆不愿意多说,给顾宪之的护腿她必须做,还得绣出那对骏马,还有要赶在过年前做好送出去。
    “好吧,婆婆看着办罢。”她有些无奈。
    第二天一大早,她便看见做护腿的皮子和料子都裁好,花样子也用工笔细细描在鸦青色素云锦上,而她给柳氏做了一半的护膝不见了。
    对此,顾婆婆有解释:“少夫人针线做多了伤眼睛,早上我让针线房的人过来,吩咐她照样子做出三五副。放心,都是些熟手,不出两天准能得了,不耽误莫太太用。”
    你倒是会体贴,该把这堆东西也交到针线房才是对她好。莫青青牙直痒痒。
    那边顾婆婆已经在挑线,鸦青色料子上不好配绣线,她左比右划,摆着一脸的愁云,又来聒噪莫青青:“少夫人,该用什么色的线?”
    莫青青从来没有觉得,还有人这么麻烦。
    “银色的吧。”她顺手指出一缕线,先把早饭填进肚子里再说,看那架势顾婆婆非要她现在开始绣。
    顾宪之不嫌她做出的活粗,她就绣给戴。
    可他要是救不出大哥,哼,总有一天她敲断他的另一条腿。
    莫青青心里憋着股气,一针一针扎下去带着声响,把骏马当成小人扎,半早上才做出来一个马头,已经是眼花脖子酸。
    她放下手里的针线活,揉一揉发酸的肩膀和脖子,从来没有这么被人盯住做过针线活,眼前一片花,绫绫乱乱瞧不大真切。
    没等她喝口茶润润嗓子,顾婆婆又端着那块料子等在一旁,好嘛,替她穿好几个针,一长溜的银线摆在炕桌上。
    莫青青:“……”
    “婆婆,我想出去走一圈,看一眼我娘去。”她都不确定顾婆婆会放自己离开。
    当女儿的人想看娘亲,谁也不能拦着。可是,顾婆婆看一眼绣了一点的布料,还是有点可惜,其实抽空还能多绣两针。
    算了,她不能太苛刻。、
    “去吧!”有顾婆婆发话,莫青青如蒙大赦,从那屋里逃出来到柳氏房里。
    田妈妈带着菱花和小春桃都守在外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艾草的味道,这是两个医女为柳氏正在针灸。莫青青叹口气,来得不是时候,这会子医女不让闲人打扰。
    没办法,她只好带着佩枝从拢月阁的后门出去,在枯败的园子里逛了一圈,绕着树林漫无目的走,莫青青没去湖边,那年溺水身亡后她莫名怕有水的地方,可能是心有魔障。
    “姑娘,咱们再去哪里?”佩枝轻轻跺着脚,早知道姑娘要多逛一会儿,她该是换一双暖和的鞋子。
    她是瞧出来了姑娘不想回拢月阁,也是顾婆婆那架势非要逼着人做针线活,一做一天还不让动,是谁也受不了。
    莫青青咬着嘴唇,能去哪儿呢?
    换在平常这时候,若兰早过来陪她说话。今天人没来,大概是沈明玉在府里,若兰两边都不敢得罪,干脆闭门不出。
    对,沈明玉,她昨晚留在镇宁侯府里,那红芍也在她房里吧。
    “上表小姐房里去。”莫青青说完已经冲着正院方向走去。
    佩枝有那么一刻没回过神,莫姑娘要找表小姐,该不是挑事去了罢?!
    莫青青走得极快,佩枝本来比她晚走一步,半天没追上来。她脑子里想着和明玉怎么套近乎,想想都头疼,两个人从小不对盘,她刚上京又和沈明玉当着大家的面为一枝钗子吵了几嘴。
    怎么哄明玉呢?
    她想到顾意之平时都是一口一声明玉妹妹生得好,招人疼之类的话。
    对,学顾意之不会有错。
    莫青青风风火火冲到沈明玉的院子外面,门口两个婆子一脸错愕,问:“莫姑娘,这是?”
    “没什么,过来看一眼沈家表妹。”莫青青顺口回道。
    可门口两个婆子不敢放人进去,谁知道你是来闲聊还是找事来了。两边都是不省事的主,一个有夫人在背后撑腰,另一个被世子爷捧着,仗着身后有人个个牙尖嘴利,见面吵起来可怎么是好。
    哪一头吃亏哪一头又占便宜,她们落到最后肯定要受罚。
    两个婆子互相看一眼,陪着笑说:“莫姑娘请回罢,我家姑娘这会儿睡下了,不见客。”
    没吃中午饭睡什么觉,莫青青知道是托辞又不能直接冲进去,她刚才过来是急了点,应该打发佩枝回房里拿两样东西当幌子。
    佩枝刚好赶到,手里拿着两个巴掌大的匣子,眼儿挑起训斥两个婆子:“浑说,我不信表姑娘这回已经睡下了,怕是你们偷懒不想跑腿。我们姑娘特地拿了两件顽意儿要送给表姑娘,还不快点进去传一声,让人等在院子外面像什么事。”
    沈明玉的院子就在镇宁侯夫人正院旁边,这边闹出来一点小动静正院那边马上就知道,孙婆婆刚探出头打算过去,一眼看世子爷从远处走来,他的走姿异常显眼,让人不得不注意到。
    心里转了几个来回,孙婆婆又把迈了一半的脚收回去。
    神仙打架,她一个小鬼掺合什么劲。
    “青青,你在做什么。”顾宪之也看到了莫青青,她小脸红朴朴的,披着件浅青色斗蓬站在沈明玉的院子外面,身后跟着她房里的丫头。
    像是发现了奇珍异宝,莫青青也顾不得和沈明玉套近乎,直奔着顾宪之而来。
    听说他去衙门了,大哥怎么样?
    就这样,顾宪之看着一个人冲他飞身扑过来,那速度,她也不怕把自己磕着。
    他嘴角微勾,是有几天没见着她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