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首富》42.第 42 章

    火车是在第二天凌晨五点的时候到达京市站的, 政府安排了车来火车站接他们,约翰一行欧洲代表团是住在国家迎宾馆的,所以元宝他们也被送到了这里。
    接他们的人给林秋问和元宝安排了一个房间, 约翰把他们两个送到房间以后自己也回房间休息去了。
    林秋问这几天虽然吃上了约翰给他从欧洲带来的药身体稍微有点好转,但是这长途奔波依然使他无比疲惫, 所以约翰走了以后他就脱下衣服简单洗漱了一下躺到床上睡觉了, 睡之前还叫元宝也赶紧睡了休息会儿。
    可是元宝一点也不困,他现在一点也不想睡觉,而是想要跑到街上面去看看这个年代的京市是个什么模样, 刚刚他们坐车来宾馆的时候,他没好意思左右张望, 现在大家都散了, 他就想溜出去转一转。
    看着林秋问已经陷入沉睡, 估计一时半会儿也醒不了, 元宝先是去卫生间洗了个澡,换上自己带来的干净衣服,然后在房间里找到了纸和笔, 在纸上面简单写了一句“林老师, 我睡不着, 出去转一转,中午之前一定回来, 您不用担心我。”
    虽然知道林秋问即使看见这句留言还是会担心刚来京市的自己, 但是聊胜于无了, 而且瞧着林秋问现在这个状况, 估计自己回来了,他都不一定醒,这样的话就最好了,省的他操心。
    元宝写完字条就从自己的背的大布包里拿出了一个小布包背在身上轻悄悄地推开门走了出去。估计是才早上六点左右的原因,走廊上面并没有人,元宝顺利穿过走廊,走下楼梯,走到下面大厅的时候服务台站着一个值班的女人,就是她刚刚给元宝他们做的登记,所以她还记得元宝,然后关心地问:“小朋友,你怎么不在房间休息?”
    “阿姨,我睡不着出去转转。”元宝觉得不至于拦着自己不让自己出去吧,所以就实话实说了。
    “你自己一个人吗?路认识吗?待会儿别走丢了,让大人担心。”迎宾员显然不太放心元宝一个人跑出去,虽然元宝长得高,看上去给人感觉已经有七八岁大了。
    “阿姨,你放心,我认识路的。不会走丢,出去转转就回来了。”元宝说的很是肯定,那个女人看见元宝这幅模样也不好再拦着了,就说:“那你来登记一下吧,这里进出都要登记的,完了我给你一个条子,你装好了,待会你回来的时候出示给门口的警卫,他才会再放你进来。”
    “好的,谢谢阿姨。”元宝没想到这个国家迎宾馆规矩这么严,只好走过去乖乖签了字,然后领了盖了戳的字条。
    废了这一番周折,元宝终于走出了迎宾馆到了大街上,这迎宾馆建在京市市中心,所以他一出来就看见了隔了一条马路的故宫城墙。
    元宝左右瞄了瞄,发现不远处有个公交站台,赶紧走过去看看这公交车都经过哪些地方,发现从这里坐上大1路公交车只要两站就能到达最有名的文物集散市场琉璃厂,他上辈子来京市玩的时候还专门去过那里,现在有了神奇的双眼,当然想再故地重游了。
    正好这时候一辆大一路公交车开过来停下了,元宝没有犹豫地就跟着人群走上了车,车上面人很多,除了一个驾驶员以外还配了一个售票员坐在一进门的第一个位置。
    大多数人都是有月票的,拿出来给售票员看一下就可以了,没月票的就掏三分钱交给售票员,她会从一本票据上撕一张下来给交钱的乘客。元宝也从自己的小布包里面掏出三分钱递给售票员,得到了一张小收据。
    公交车开的不是很快,中间停了一站,又上来了不少人,元宝被挤到了车厢中间,想到下一站就到琉璃厂了,干脆继续往里面挤,直到站到了后门口才停下来。
    琉璃厂站到了以后,元宝下了公交车,他想找找文物商店,上辈子来玩的时候就听朋友说七八十年代各大城市都开有文物商店,里面的文物是可以买卖的,京市的文物商店就建在琉璃厂。
    这个年代的琉璃厂远远不如几十年以后繁华,整条街上都看不见什么人,路边的门店基本上是铁将军把门,而且看上去已经很多年没打开过了,元宝很容易就找到了文物商店,因为只有这栋房子外面站了好几个人,这些人穿的都挺破旧的,每个人都怀里抱着东西在等文物商店开门。
    元宝好奇他们都拿了什么东西过来卖,所以赶紧走过去,他看见大家都用布袋子在自己的东西上面套了一层,从外面看根本就认不出里面都是些什么东西,元宝这个时候毫不犹豫地就动用了异能。
    他闭上眼睛再睁开的时候就清楚地看见了他们拿的东西,门口一共站了五个人,有两个成年男人怀里抱着的是瓷瓶,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头抱着的是个青铜器,估计是太重了,他拿了一会儿就把东西放在地上了,剩下来两个女的,年纪轻一点的手里拿着的是一个小铜炉和一对小瓷碗,年纪大一点的拿着的是一幅画。
    虽然元宝因为没有太多的古董来验证自己的异能,但是起码他知道价值高的东西自己会在它们的外围看见黄色的光圈,他最开始用异能观察腾龙跃虎砚的时候发现了这一点,后来他就是靠着这一点在废品站里搜罗了那一箱子的古董,但是交南县还是太小了,有价值的东西并不是很多,所以几个月的时间自己找到的古董仅仅也就只有这一箱子。
    京市毕竟是皇城,好东西果然是比交南县多太多了,起码他现在看到的这五个人拿着的东西表面都有光圈,不过光圈有深有浅的,其中要数那幅画光圈最盛。元宝当然不会任由宝贝在自己眼前溜走,他走过去先和看上去面相慈祥的老太太说话。
    “奶奶,你拿的这个是什么,能给我看看吗?”
    “奶奶拿的这是幅画,准备等文物商店开门以后卖了换钱的。你这么小能看懂这个东西?”老太太看见元宝长得白白净净的,就还算耐心地回答了元宝的问题。
    “奶奶你为什么要把画买了呢?”元宝看见老太太态度还可以,立马继续问。
    “这个是长辈留下来的东西,家里面也没人看的懂,干脆就拿来文物商店卖了。不然哪天霉了坏了的也是浪费。”老太太看看已经背面已经有点霉斑的卷轴叹口气说。
    “奶奶,那要不你给我看看吧,我要是喜欢的话,你就卖给我好了。”元宝笑着和老太太说。
    “你小孩子家家的哪里有钱买?这个在文物商店能卖上两块钱呢。不过你想看就给你看吧。”老太太不信元宝有钱买,但是看元宝这么好奇就干脆把画打开让他瞧上两眼。
    这是一幅大概纵四十厘米,横超过一米的古画,老太太只展开了一半,元宝看见话以后心里不由得打了个问号,刚刚自己用异能看的时候这幅画的光圈要比其他几样东西深上许多,但是现在展开了,他却从题字上面发现这画的作者是一个自己听都没听说过的民国画家吴宾之,只是一幅看上去没多大特色的山水画。
    元宝不信了这个邪,便又打开异能观察这幅画,果然这画暗藏了玄机,在吴宾之的画下面还有一幅绢制的画,散发出金黄光圈的是正是它,即使元宝没有详细学过书画方面的知识,这幅作品他也是能轻而易举地认出来的。因为它是后世被纳入美术教科书的步辇图。
    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讲的是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情,真迹早已下落不明,现在收藏在故宫的是宋代的临摹版 。元宝万万没想到竟然自己运气这么好竟然碰上了这幅画,从光圈上来看这幅应该就是阎立本的真迹了。估计是叫吴宾之的民国画家得到真迹以后害怕被别人知道,就自己作了一幅大小相同的画,将步辇图表在内层,好好收藏起来。
    直到几十年后的今天已经没有人知道这个秘密,要不是元宝有异能,不知道这幅画的下场是什么,因为就算老太太把画送到文物商店,估计自己都不太看的上的吴宾之的这画也不会被当作古董买下来,最大的可能就是老太太被告知这幅画没有价值,然后拿回去随意处置掉它。
    元宝觉得无论如何自己一定要从老太太手上把这幅画买下来,想到老太太刚刚说的估计能卖到两块钱,他准备从钱上入手,离开家的时候自己除了留给奶奶妈妈的钱以外,还给自己留了一千块钱备用,所以现在资金充足的很。
    琢磨了一下以后,元宝对老太太说:“奶奶,我很喜欢这幅画,你要不就卖给我吧,你不是说文物商店能卖到两块钱吗,我给你多一点行不行。”
    “你还真要买啊,你家大人怎么放心你一个孩子拿这么多钱,听奶奶的话,有钱你也不要乱花,不然回去肯定得挨揍。”老太太还是不太相信元宝小孩子家家能拿出两块钱。
    “奶奶你不用担心我,我这些钱都是自己攒的,我家里人不会管我怎么用的。”
    “真的?那要不你就给我两块钱好了,反正去文物商店最多也就两块,我卖给你也行。”老太太看元宝说的这么笃定,仔细想了想,刚刚说的两块钱是也是听别的卖成了的人说的,自己去文物商店的话,文物商店还不一定看得上这幅画,就算看上了最多也就两块钱,不如干脆现在卖给这孩子算了,横竖是这孩子喜欢主动要买,也不算自己坑了他。
    “好的,好的,我这就把钱给你,真是太谢谢你了。”元宝一听老太太松口了,赶紧从包里掏出两块钱递给她。
    “钱对的,这画交给你了,我就先回去了。”老太太看好钱,立马就把画交给元宝自己急匆匆走了,估计是怕元宝后悔了再把画退给她。
    元宝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再把东西退回去,他已经开始琢磨着怎么样才能完好无缺的把外面这层画揭掉,这是个技术活,看来回去以后还得了解了解装裱方面的知识。元宝想事情的时候,旁边年轻一点的女的走到元宝身边,轻声和元宝说:“小朋友,阿姨这里也有好东西,你要不要看一看有没有自己喜欢的。”
    这个年轻女人刚刚目睹了元宝和老太太的交易全程,她想这小孩子好说话还有钱,不如试试自己也把东西卖给他,她是家里面孩子生病了急着用钱才和孩子他爸一起把家里看上去年代长点的东西拿进城来到文物商店碰碰运气。万一文物商店看不中自己这三样东西的话,孩子看病的钱就没着落了,所以才急病乱投医想元宝把自己的也买下来。
    “你有什么东西,先拿给我看看吧。”元宝听见她主动要把东西卖给自己心里很是开心,便叫她把东西拿出来。
    “孩子他爸,你快过来。”年轻女人冲着另外一个男的招招手,元宝这才知道原来两个人是一家子的,这样更方便了,自己一下子能多买三件东西了。
    “咋啦?”那个男的听见声音立马跑过来,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情。
    “咱把东西给这孩子看看,万一他看上的话,咱就不用去文物商店卖了。”年轻女人解释了一下。
    “真的吗?那赶紧的吧,我们都把套的布拿下来让他瞧瞧。”男的一听,心里也挺开心的,立马就把抱着的瓶子放下来,把上面的布套子取了下来。年轻女人也从自己手上拎的包里把一堆小瓷碗和一个铜炉拿了出来一起给元宝看。
    元宝先看的是那个小铜炉,它大概尺寸只有十公分不到,整个炉子呈暗紫色,摸上去铜质细腻如同婴儿的皮肤,翻过来看见在炉底刻有“宣德年制”的四字款识。再结合自己刚刚看见的光圈,这个小铜炉就是大名鼎鼎的宣德炉了。
    因为时间紧张,元宝简单看了铜炉确认它是宣德炉以后,就拿起了那堆小瓷碗看了起来,这是一对青花瓷小碗,看上去胎质纯净、细腻、洁白,而且很薄,然后再用手轻叩瓷胎还能听见它发出清脆的金属声音  ,碗底有字迹很小的“大清宣统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识。没意外的话这对小碗应该是宣统官窑青花瓷小碗了,还是很有收藏价值的。
    随后看的是那个男的放在地上的瓷瓶,这应该是个梅瓶,可惜的是只有一只,一般来说这种瓶子应该是成对的赏器,而且这个梅瓶应该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因为它的肩部特别丰满,几乎成一条直线,腰部以下收得较直,而且上面的龙纹图案比较死板看上去不是很灵活。这些都是元宝在古籍上看到过的康熙年间梅瓶的特点。所以虽然这梅瓶个头最大,但是论价值却比不上另外两件东西。不过也还算珍贵,值得购买。
    元宝大致看完了三样东西,他问这对夫妻准备要卖多少钱,夫妻两个也想不出价格,他们对这些东西并不是很了解,这些也是家里长辈无意中得来的只知道是古董,却不知道到底值多少钱。他们只好对元宝说:“小朋友,我们两个也是为了要给孩子治病才来卖这些东西,孩子看病还缺六十来块钱,你要不就六十块钱全部买去吧。”
    元宝一听这价格,虽说在他心里六十块钱也是很便宜了,但是这个年代已经算的上天价了,刚刚老太的画才卖了自己两块钱,现在等于是一件平均二十块,直接就翻了十倍,这对夫妻看来是急病乱投医把自己当冤大头了。元宝再考虑该怎么处理这个事情。
    看见元宝听见他们的报价以后没有说话,夫妻两个也知道自己价格肯定是要高了,年轻女人也知道刚刚老太的画才卖了两块钱,就算自己的东西比画值钱,但也不至于能高那么多。但是他们也是实在没有办法,孩子在医院还等钱看病。
    “你们这价格是不是有点高?我刚刚这画才买了两块钱。”元宝还是觉得自己不能人家要多少钱就给多少,象征性说了句话还还价。
    “小朋友,你不能拿那画和我们这几样东西比啊,虽然我不懂古董,但是你买的这画说到底就是一张纸,而且这背面都霉成这样了,我们这个毕竟是铜的瓷的,肯定要比这画值钱多了。”年轻女人明显比较精明,开始给自己的东西说好话。
    元宝听见这话顿时有点无语,也不解释什么了,知道自己和他们说不通这个,看看路上的行人也开始多了起来,想想觉得没必要和他们纠缠了,六十就六十吧,反正就一个宣德炉三十年后都值几千万,说到底自己还是赚了,而且他们也是要卖钱给孩子看病,这种便宜自己还是别占了,就当积德行善了。
    “好了好了,看在你们是卖钱回去给孩子看病,我就花六十块钱买下来吧,你这两个布包一起留下来吧,不然我不好拿东西。”元宝拿出六十块钱给他们,这几样东西就是自己的了,他把几样东西用两个布包装好。方便自己待会儿拎回去。
    夫妻两个欣喜如狂地接过钱,和元宝说了声谢谢以后,就和刚刚那老太太一样赶紧走掉了,元宝看见相似的背影,心里暗想难道这些人真的觉得他们占到了自己便宜?算了,他们开心就好。
    买了这几样古董以后,元宝也没心思去买另外两个人的东西了,因为剩下的一个是青铜器,太重了不方便携带,还有一个也是瓷瓶但是光圈很浅,再说折腾这么久文物商店马上就开门了,自己再买的话目标太大了,还是见好就收吧。
    元宝就这样拎着两个布袋子离开了,他回去的时候没有再坐公交车,是步行回去的。公交车太挤了,自己拎着古董不太方便,而且琉璃厂到迎宾馆也就两站路,没多远走走就到了。
    会到迎宾馆的时候,果然门口的警卫要元宝出示了那张小字条之后才放他进来,大厅的服务台已经换了一个人值班,元宝也没有打招呼就直接上楼回房间了。
    用钥匙打开房门,里面一点动静也没有,林秋问果然还在睡,自己早上写的字条还放在原来的位置动都没有动过。元宝就把它拿起来揉了揉丢进垃圾桶了,他也准备爬床上睡个回笼觉。
    这一觉就是睡到了下午,元宝醒的时候林秋问已经起来了,正在翻元宝早上买的几样东西,听见元宝坐起来的声音,就回头问元宝:“元宝,你是不是趁我睡觉时候偷偷溜出去了?这几样东西哪里来的?”
    “林老师,我早上刚来的时候睡不着就出去逛了逛,碰到有人拿了这几样东西要去文物商店卖,我看了看觉得东西挺好,直接就截了文物商店的胡。”元宝小声翼翼地解释。
    “你让我怎么说你好,胆子也太大了,一个人就敢往外跑,而且还光天化日买了这些东西回来。”林秋问无奈地摇摇头。
    “林老师,我这不是觉得这东西太好了,才冒险买了回来,你也看过了,觉得咋样?”元宝赶紧开始聊这些东西的价值,希望林秋问放过自己。
    “胆子虽然大,但是眼光还不错,除了这幅不知道谁画的画,其他几样都是难得的好东西。”林秋问点评了一下。
    “那您说的也不看看我是谁教出来的。”元宝立刻拍马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