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调香师》66.真心假意2

    他放下手上的试香纸, 努力忽视心底那丝隐秘的不安。
    “俞非,把韶华的营业报告拿给我。”
    “是, 头儿。”
    柳雁欢看着这个刚刚接手的产业:韶华的家底十分殷实, 每一季度还是有一定数值的净赚,但是净赚额度却是一天天在减少。
    柳雁欢用钢笔敲击着桌面:“都说说,你们觉得韶华为什么会走下坡路?”
    孙骏第一个接话:“这个问题很简单, 韶华的经营内容一直摇摆不定, 放弃传统香道去做自己根本不擅长的香水产业,简直就是自掘坟墓。”
    “没错,在我的印象中,韶华一直在试图改进经典的香品,可是改造的结果都不太受市场的欢迎。”在时间的转换里, 芸笙褪去了曾经的青涩。
    柳雁欢赞赏道:“这才有几分职业人士的模样。”
    “就像芸笙说的, 韶华的问题其实就出现在它的创新上。温家不是傻子,他们也看到了韶华单纯做香道的出路不大, 所以他们想到了创新,只不过很可惜,这样的创新并不为大众所接纳。”
    “在你们的概念里,韶华做得最好的香品是什么?”
    “人面桃花面脂,桃花香很好闻, 面脂也很温润。”
    “青莲香,气味清新出尘, 让人闻了就再也忘不掉。”
    “我最喜欢的是桂子和丁香的香膏, 层次感过渡得非常好。”
    “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头好啊。”柳雁欢轻轻点头, “有没有发现你们刚才说的香品都有一个共同点。”
    俞非反应最快:“我知道,这些香品都是花香调的。”
    “没错,所以说韶华给消费者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它的花香调产品。”
    柳雁欢拿出一叠文件,分发到各人手中:“在问你们这个问题之前,我已经做了一个调查,采访了宁城200多位各年龄层的男女,他们对韶华香坊印象最深的产品是桂子香膏。”
    “因为每个宁城人心里都有关于韶华的印象,所以对于韶华香品的创新,绝对不可以是盲目的,而是要在经典的基础上延续经典。”
    “韶华主攻中端香水,所以产品既要符合都市职业女性的要求又要平易近人。
    “大家对此有没有好的建议?”
    俞非想了想,笑道:“我倒是有个创意。”
    “这款香水投产的时间应该接近盛夏,正好是天气最热的时候,倒是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一种吃食---桂花酪。”
    “诶,这个创意好!”芸笙惊喜道,“我特别喜欢吃桂花酪,在碎冰上浇上桂花蜜,清凉又甜蜜。”
    “那是所有人对夏季的记忆。”
    柳雁欢点头:“很好的创意,桂花酪的味道为大众所熟知,又在原有桂花香膏的基础上有所改进,作为一款大众款的香水,很有卖点。”
    “可是......”孙骏皱起了眉头,“冰无色无味,该怎么在香水中反应这一元素呢?”
    “冰虽然无色无味,可人们对冰的印象主要来自于它的触觉,要体现冰凉这个特点,用薄荷也同样可以做到。”
    孙骏猛地一拍手:“对啊,薄荷气味的冲击性,还能提升层次感,的确很妙。”
    一组人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香方的设计,到了下班的钟点,柳雁欢看了看手表,笑道:“你们跟了我这一段时日,基本的调香经验是有的,下一阶段我建议你们可以开始仿香。只是要记住,我们仿香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嗅觉,为独立创香做准备。随着梦三生的香水事业越做越大,你们所要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多,将来你们可能会成为集团的中流砥柱,记得不要松懈。”
    “明白!”听了柳雁欢的话,团队里的每个人都是雄心勃勃的模样。
    柳雁欢掐着时间给秦非然打了电话,在电话里,他提议一起去探望樊梦,也将方才探讨出来的香方和樊梦再交流一下。
    想到樊梦的病情,柳雁欢心里总带了一丝怅然。他看着车窗外飞逝的景物,想起前世的坠机事件,不知怎的就生出一丝生命无常之感。
    秦非然一面开车,一面瞥着柳雁欢的侧脸,在停车之际,他紧紧地握住了柳雁欢的手。
    这个姿势一直保持到两人走进病房。
    女佣正在一旁照看着樊梦,见两人进来,慌忙起身倒茶。
    抬头的一瞬间,她的目光恰好撞在秦非然脸上。
    女佣眼皮一跳,她终于知道,为什么那天在打扫旧式洋楼的时候,会感觉那博古架上的照片十分熟悉。
    因为相片中的男人和秦非然长得非常相像,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女佣有些糊涂了,她小心翼翼地冲秦非然说:“秦先生,樊姐刚睡着。”
    秦非然看着床上的人,短短半月间,她已瘦得脱了型。
    头发也因此而变得稀疏,全然看不出当初风华绝代的模样。
    樊梦疼得睡不着,刚一入睡听到人声又清醒了。
    她缓缓地睁开眼睛,含笑地看着柳雁欢:“来了,坐吧。”
    柳雁欢不自觉地放轻了声音,将桂花酪香水的创意与樊梦说了。
    樊梦虽然病弱,却听得十分认真,到了最后,她轻轻地叹了口气:“真好,真的很想看看你开拓的梦三生版图最终会有多辉煌,只可惜我这身子不争气,怕是看不见了。”
    这话里含着一股不祥的气息,柳雁欢蹙眉道:“您别多想,安心养病,公司的事情有我们在。”
    樊梦笑笑没说话,她将目光转向一旁的秦非然,说话的语气透着一丝急切:“我听说泰和的股价掉了。”
    秦非然笑着安抚道:“您别担心,最近大势有所回落,股价掉是正常的。”
    “原来如此。”樊梦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然而,她不知道,秦非然当真是怕她担心,所以隐瞒了部分细节。
    两人怕影响樊梦休息,不敢耽误太久,叮嘱女佣细心照看后,便回家了。
    话说当下股市,确实有回落的迹象,可泰和的股票在同类市场中却掉得比较厉害。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丰的实力越来越强劲。
    大丰针对宁城的业务,提出了“金融百货公司”的概念。如果说普通的银行只有储蓄、借贷、理财等传统的业务,那么大丰则将目光瞄准了其他的业务。比如期权交易和货币利率兑换等,这些新奇有趣的名目,吸引了大众的目光。
    相对比之下,泰和银行的业务则有些单一。
    为这个问题,秦旸特地找儿子们谈过。秦非鸿主张开拓业务,和大丰来个硬碰硬,旁的不说,一向自诩专业的泰和银行,若是比不上一个外地来的暴发户,实在是贻笑大方。
    秦旸也是同意这种观点的,他早就想将股票、证券、期货这一块的业务交给秦非翔,只是秦非然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他也主张扩展业务范围,却认为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
    在此之前,泰和银行从来没有开展过期权交易、货币利率兑换等高端业务,自然也没有储备这些业务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大丰与泰和不同的是,它引入了濠城当地的人才和团队,和宁城相比,濠城的金融市场与欧美市场联系得更加紧密,这些是泰和本身并不具备的优势。
    所以,秦非然提出先开拓那些力所能及的业务,不要一开始就好高骛远,要做期货总要等到员工和团队对相关规律有一定了解后,再着手开展。
    至于目前,可以先做企业结算、保险代理业务等风险较小且技术性没那么强的业务。同时着手对公司的员工进行新一轮的招聘和培训,以保证业务的发展。
    两兄弟针锋对麦芒,谁也不让谁。
    秦旸犹豫良久,还是决定拍板老大的观点,并让老大指导老二开展业务。
    明眼人都看得出,经此变动,秦家兄弟三人的权力结构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原本炙手可热的秦三爷反倒排到二爷后头去了,谁能想到秦家那个风流纨绔的二爷,刚一回国就能得到这么大一张饼呢。当下最热的股票业务到了他的手里,秦非翔跟前登时纠集了一排牛鬼蛇神,好不热闹。
    秦家这边忙着权力的分配,那边厢大丰一刻没有停歇,接连地在宁城开拓了好几家门店。秦旸看着大丰的扩张速度,恨得牙根痒痒。
    他又招来三个儿子,把拐杖往地上一顿猛戳,冲着他们就是一顿训斥:“现在大丰的门店数量都要赶超我们了,我们奠基了多少年,好不容易上市有了今天的规模,大丰只用短短数月时间便做到了。你们呢?没有半点危机意识么?他们在扩张门店的时候为什么我们无动于衷?”
    “爹。”看着盛怒的秦旸,秦非然终于忍不住开口道,“网点并不是扩张速度越快越好的,关键还是看客户的体验,与其盲目扩张,不如先把每一处门店的管理做好,提高了管理效率,做出一系列模范门店后,再考虑扩张的问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