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女配娇宠记[穿书]》112.第112章

    热意从脸上蔓延开来, 叶楚抿了抿唇,耳廓处已经泛起了红。
    叶楚看上去有些无所适从,但是因为阿玖突如其来的一句嫂嫂,她尚且还没有回过神来。
    叶楚认为,阿玖或许误会了她和陆淮的关系。她随陆淮来到这个地方, 只是想看看阿玖。
    然而, 叶楚并不清楚, 除了陆家人之外, 她是唯一一个被陆淮带到疗养院的外人。
    既然陆淮会告诉叶楚这件事, 就证明他早就不把她当外人了。
    叶楚开了口:“我……”
    叶楚正想解释,却被陆淮打断了, 他咳嗽了一声。
    陆淮转过身来看叶楚, 俯身在她耳旁讲了一句:“等会同你解释。”
    声音极轻,似乎怕阿玖听到。
    叶楚怔了一怔,陆淮这么做定有他的原因,她点了点头,便不再开口解释了。
    陆淮伸出手,握紧门把手,将其往里一拉, 门被合上。
    叶楚站在陆淮身后, 他不可避免地碰到了她的身子,却十分自然地收回了手, 转身看向阿玖。
    阿玖的微笑像冬日里和煦的阳光, 她的表情单纯, 仿佛觉得自己并没有说错什么。
    陆淮对她笑了:“阿玖,我给你介绍一下。”
    “这是叶楚。”
    陆淮记得上一次来看阿玖的时候,她曾经告诉他,他和叶楚一定会有更多的发展。
    现在想来,阿玖倒是看得比他明白得多。
    陆淮清楚阿玖的心思,她故意叫叶楚一声嫂嫂,是为了给他们制造机会。
    阿玖用心良苦,陆淮怎会驳了她的面子?
    叶楚微微点头,露出一个笑容:“阿玖,你好。”
    阿玖极为简单地回了一句。
    嫂嫂好。
    这一次,叶楚并没有开口,而是默许了阿玖的叫法。
    看见叶楚的反应,陆淮的眼底浮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阿玖向来不能听到太重的声音,这件事,陆淮已经同叶楚讲过了。
    陆淮看向阿玖,放轻了声音:“最近天气冷了,有没有照顾好自己?”
    阿玖用力点头,前阵子,她听说陆淮受伤了,一直很担心。更何况,陆淮这段时间又在忙,不晓得身体怎么样了。
    她用手语表达:哥哥,伤好得怎么样了?
    “已经全好了。”陆淮说,“我的身体,叶楚最清楚了。”
    叶楚微微一怔,她似乎觉得这句话有哪些地方不对。
    陆淮同阿玖说:“若是你不信,问她便是了。”
    这时,阿玖看向叶楚,她的眼神真诚极了。
    叶楚看了陆淮一眼,他淡淡笑了,示意她要给阿玖一个答案。
    叶楚顿了顿,认真地告诉阿玖:“你哥哥的身体很好。”
    陆淮跟着开口:“你嫂嫂不会骗你的。”
    叶楚的耳根一热,抬眼去看陆淮的时候,发现他收起了眼中的笑意,表情一本正经。
    叶楚又不能怎么办,因为她总是拿他没办法。
    阿玖不由得笑了出来,这两个人还真是有默契,看上去般配极了。
    阿玖当然知道他们不是那种关系,但是,哥哥都这么说了,她怎么能拆台呢。
    陆淮不再逗叶楚,安静坐在那里,又跟阿玖聊了一会。
    阿玖用手语问陆淮,她方才的表现如何。
    得到了陆淮的肯定。
    叶楚自然看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只能通过陆淮的话来辨认。
    过了一段时间,阿玖提出了一个要求,陆淮略加思索后,随即点头。
    陆淮看向叶楚:“阿玖想和你单独说话。”
    他询问道:“可以吗?”
    叶楚毫不迟疑:“当然。”
    陆淮走出去,带上门的时候,他看见阿玖和叶楚坐在房间里,两人都在笑,看上去高兴得很。
    他忽的有了一个念头。
    他很喜欢这样的日子,若是以后能一直这样下去就好了。
    阿玖站起身来,她拿了一张素白的纸,握紧了桌上的钢笔。
    她知道叶楚不懂手语,她将想说的话写在了纸上。
    阿玖俯下身,认真写字,她的头发垂在两侧,光线安静地落在她的身上。
    素净的白纸上出现一行字。
    “我哥哥是一个很好的人,只是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叶楚怔了一下,她的鼻子一酸。
    她清楚得很,陆淮承担了许多责任,他不能流露出过多情绪,这是他一直以来的习惯。
    但是她知道,他的关心,会隐藏在每一个细节里。
    阿玖继续写着。
    “同旁人不一样,他只是藏得深了些。若是他什么都不说,希望你能理解他。”
    叶楚的眼角差点落下泪来,却又生生忍住了。
    她的声音克制又隐忍:“嗯,一定。”
    阿玖搁下笔,抬头望向叶楚的时候,她已经恢复了先前的平静,只是眼睛有些红,别的什么都看不出来。
    叶楚给了阿玖一个拥抱,却发觉她的身子很瘦,轻得好似一片单薄的秋叶。
    阿玖分明受过了很多苦,但又懂事极了。
    叶楚温柔地许下了一个承诺:“阿玖,我会常来看你的。”
    阿玖回抱住叶楚,抚了抚她的背,嘴角浮起了一个笑容。
    叶楚松开手的时候,望向阿玖的眼睛,看见了她的口型。
    再见,嫂嫂。
    阿玖误会了叶楚和陆淮的关系,但她并不想拆穿这个谎言。
    叶楚笑了:“再见,阿玖。”
    ……
    他们离开疗养院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
    汽车很快就开了,陆淮答应过苏兰,现在他必须将叶楚送回上海。
    他们坐在车上,陆淮开始向叶楚解释,先前为什么会打断她的话,让阿玖继续误会两人。
    “阿玖很喜欢你。”陆淮说,“若是她知道真相,一定会失望的。”
    陆淮的语气听上去很认真:“我跟你保证,只要在她面前扮演一下就可以。”
    叶楚看着他的侧脸,她觉得他的话仿佛没什么问题。
    陆淮淡淡笑了:“叶楚,我看上去像是会占你便宜吗?”
    叶楚不假思索,肯定了陆淮的为人:“不像。”
    他的理由倒是充分:“况且,你也借过我姓氏一用了,不是吗?”
    叶楚愣了一下:“是。”
    “陆家将阿玖严密保护起来,我从不带人来这个疗养院,你是唯一一个。”陆淮说,“难免阿玖会多想。”
    叶楚头一回从陆淮口中知晓,她的心一紧,有些乱了。
    陆淮现在竟这般信任她。
    叶楚怔了一怔:“沈九不知道这件事吗?”
    沈九是陆淮的生死之交,他没有向沈九提过此事吗?
    陆淮的声线淡淡:“他知道我有一个妹妹身体不好,去养病了。”
    “老九清楚陆家人对这件事讳莫如深,从不多问。”
    叶楚点了点头,她清楚沈九的性子,平日里虽不正经,但不该问的事情便不会问。
    并且,沈九心中有人,自然对旁的女子不感兴趣。
    陆淮和叶楚都不晓得,若是沈九知道了她的小名叫阿玖,那定会是另一种反应了。
    黑色的汽车在夜里行驶,夜色愈深,四处就愈发寂静。
    陆淮有一个想法,医生说阿玖的身体快康复了,只是仍不能开口讲话。
    过阵子,等到阿玖身体好了,他会让她住回上海。
    若是阿玖能待在他们身边,说不定会治好她的心病。
    到时候,叶楚可以来督军府找阿玖。
    而当年阿玖的那些朋友也都已经长大,有的去北平念书,有的小小年纪去留洋了。
    陆淮希望,阿玖能有一个新的朋友。
    一个真诚待她,性子善良的朋友。
    更何况,阿玖和叶楚,日后或许会有更亲密的关系。
    ……
    时至深冬,气温愈加低了下来。寒风阵阵,空气有些干燥。
    格林路上,浅淡的阳光照了下来,一个身形颀长的男人缓缓走着。
    他眉目疏淡,气质清逸,身上穿着一件素净的长衫,看上去干净极了。
    现在快到中午了,大街上人来人往,很多人步履匆匆,急着回家,声音有些喧闹。
    容沐不急不缓地走着,视线落在了前方,目光在某处顿了一顿。
    大街上分明那般热闹,但有一个地方却门可罗雀,四下清净得厉害。
    那是一个医馆,面积不大,即便有人路过,他们也没有在这里停下脚步,看上去生意冷清极了。
    医馆在往外搬东西,几辆车停在了医馆门口,搬出的东西都放在了车上。
    这时,医馆里走出来两个人,他们拿着两架梯子,往外走去。
    紧接着,他们把梯子靠在墙上,慢慢爬了上去,似乎要摘下医馆的牌匾。
    容沐见状,大步上前,走到医馆门口,抬起头看了过去。
    他的声音极为温和:“请等一下。”
    梯子上站着的是医馆的老板,他听见有人叫自己,停止了动作,往下看去。
    “有什么事吗?”
    容沐笑了笑:“我想买下这家店,可以和你谈一下吗?”
    老板怔了一怔,他从梯子下来,站在容沐的面前:“你要买我的医馆?”
    随即,老板无奈地说:“你也看见了,我准备把医馆关了。”
    容沐开口:“这里地势不错,来往的人也不少,你为什么要关店?”
    这条街附近是闹市,来往的行人很多,又靠近电车站,按理来说,位置确实不错。
    老板叹了一口气:“我老家在洛阳,最近家里出了事,缺不了人,我必须要回去一趟。”
    “想必以后我也不会再来了。”
    然后,老板又说:“而且我的医馆没什么生意,早就入不敷出了,再开下去也没意义。”
    老板指了指对面:“对面也有一个医馆,大家都去那里看病,很少来我这里。”
    容沐循着老板指的方向看了过去,对面有一个医馆,牌匾上写着三个字,广明馆。
    牌匾有些陈旧,看上去确实有些年份了。
    与这里不同的是,广明馆门口有很多人,进进出出的人没有停歇,看上去生意极好。
    与广明馆的喧闹相比,这里愈加显得寂静极了。
    老板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广明馆是老字号了,即便那里的药比较贵,但是大家比较信任它,愿意捧场。”
    “不过,也要怪我医术不佳。”老板自嘲地说,“我初来上海,学艺又不精,所以生意越来越差。”
    容沐收回视线,转头看向老板,重复了一句:“我想买下你的医馆。”
    老板细细看了容沐一眼,觉得他年岁不大,可能只是心高气傲,想在上海闯一番天地罢了。
    老板之前也是这样想的,只不过他失败了。
    于是,老板委婉地提了一句:“年轻人,广明堂可是老字号了,你若要开医馆,可能会争不过它。”
    容沐的心里没有掀起任何波澜,他开口:“我原来在天津学医,在那里的医馆待过一段时间,现在准备自己在上海开医馆。”
    他的脸色极为平静:“学医救命,也是从我的心意罢了。”
    然后,容沐淡淡地笑了。
    “而且我母亲有个遗愿,她让我一定要来上海,母亲的话我向来记在心里。”
    容沐一字一句地说:“所以,这店我是买定了。”
    老板见容沐心意已决,他就爽快地答应了。
    办好手续后,这家医馆就是容沐的了,不久后,他会挂上一个新的牌匾,重新开张。
    老板离开后,医馆的东西也已经搬空了,四下空空荡荡的,没有什么声响。
    容沐走了进去,微眯了眯眼,笑了一声,念了两个字。
    “上海。”
    ……
    没过多久,上海的格林路上,开了一家新的医馆。
    医馆换了老板,医馆上方挂着一个崭新的牌匾。
    黑色的牌匾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三个字。阳光落在上头,将这几个字照亮。
    德仁堂。
    德仁堂的门口贴了一张告示,前七天去医馆看病的人,看诊费和药费全免。
    上面写得清楚明白,路过的人都会停下来,看一下那张告示。
    这事是真的吗?德仁堂不想赚钱了吗?
    有些人心里确实有些心动,但有些人却不以为意。
    德仁堂是新开张的,医馆的老板又是一个生面孔,听说年纪极轻,不是上海人。
    德仁堂在大家的心里,没什么信服力。
    更何况,附近的人都习惯去广明馆看病了,所以开张的前几日,德仁堂门口冷清得很。
    但是,总有些人会被这个告示吸引。
    这一天,一个老人来到了德仁堂。他已经去过广明馆好几次了,但是,仍感觉身体不大舒服。
    广明馆的看诊费和药费极贵,老人去了这么多次,身上已经没有多少银钱。无奈之下,他就来到了德仁堂。
    他看过德仁堂门口的告示,上面写着前七天可以免费看病。
    老人走进了德仁堂。
    里面没有什么人,布置也极简单,一张桌,几把椅子,一眼就可以看个彻底。
    老人的眼神露出一丝轻慢,这布置可比广明馆差远了,要不是他手头缺钱,才不会来到这里看病。
    老人坐在容沐面前,怀疑地问:“前七天真的免费?”
    容沐看见老人进来,嘴角浮起一丝温煦的笑意:“是的。”
    老人见此事是真的,面色好了几分,他说:“我最近吃不下什么东西,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我去其他地方看过,他们给我开了促进食欲的药方,但是效果都不好。”
    容沐示意老人伸出手,他要给老人把脉。
    容沐修长的手指轻轻搭在了老人的手腕处。
    清冷的阳光透窗而入,照得屋子里愈发明亮,细碎的光恰好落在了容沐的手上。
    容沐一边把脉,一边问:“最近睡得如何?”
    老人:“我睡眠一向很差,夜里会醒好几次。”
    容沐:“这症状持续多久了?”
    老人:“快半个月了。”
    ……
    容沐问了几个问题,每一句都问得恰到好处,他的语气温和,让人的心忽然平静了下来。
    容沐发现,老人的身体其实没有多大问题,只是他心里装着很多事,心理压力过大,才会导致如此。
    容沐收回手,低下了头,拿起笔缓缓写了起来。
    他会给老人开几副安神的药,然后好好睡一觉就好了。
    素白的纸张上,落着纯黑的字。
    药方写好了,容沐停下了笔。他抬起头,把药方递给老人:“你去抓药吧。”
    德仁堂里有自己的药房,那里有一个伙计。
    然后,容沐开口:“药一天吃两次,吃个三天,你就会好上许多。”
    “你要记得,随时保持心情放松,不要过于忧虑,这样身体就会好了。”
    容沐态度极好,老人对他的想法已经改善了不少。老人接过药方,他去取了药。
    不过,容沐看上去这么年轻,老人还是不怎么相信容沐的医术。
    离开时,他的脸上还是带着狐疑。
    过几日,老人的病果然好了很多,他来到德仁堂,向容沐道谢。
    越来越多的人也来到德仁堂,他们的病都被容沐治好了。
    德仁堂的名声渐渐响亮了起来,附近的人都晓得,上海新开了一个医馆,叫德仁堂。
    德仁堂的大夫医术极高,态度很好,德仁堂的口碑一步步上升,隐隐有超过广明馆的趋势。
    ……
    这一天,学堂下课了,信礼中学的学生们纷纷走了出来。
    叶楚和同学告别后,离开学校,慢慢地往电车站走去。
    冰冷的风吹了过来,她紧了紧身上的大衣。
    叶楚走在街上,街上热闹得紧。两旁都是卖东西的小摊,空气中弥漫着浅淡的香气。
    穿过几条街,叶楚走到了电车站。她静静站着,等着电车的到来。
    这时,旁边来了几个学生,他们站在叶楚的不远处,说起了话。
    “你听说了吗?格林路新开了一家医馆,口碑极好。”
    听见医馆这两个字,叶楚忽的想起,苏兰最近喉咙有些不舒服,她应该去药店买一些药。
    格林路那有一家叫广明馆的医馆,叶楚常去那里。
    紧接着,细细密密的声音落入叶楚的耳朵。
    “新开的医馆叫德仁堂,大夫是从天津过来的,医术极好。”
    “那个大夫年纪很轻,现在在上海开医馆,好像准备长期定居下来。”
    “德仁堂就在广明馆的对面,现在大家都去德仁堂看病了。”
    ……
    叶楚的心微微一紧,德仁堂的大夫原本在天津,现在刚来上海,那就是一个新面孔。
    那人年纪极轻,却医术极佳,才来上海不久,他就有了不小的名声……
    声音告诉她,莫清寒会提前来到上海,但是会伪装自己的身份。
    这样看来,这个德仁堂的大夫,说不定会与莫清寒有关。
    叶楚沉思,现在有关莫清寒的线索很少,若她去这个医馆,说不定可以发现什么。
    按照这些学生的话,德仁堂就在广明馆附近,若她要去广明馆买药,必然会经过德仁堂。
    待她路过德仁堂的时候,可以顺便看一眼。
    德仁堂生意极好,想必去那里看病的人极多。即便叶楚经过那里,也不会被怀疑。
    因为若那人真是莫清寒,他初到上海,必会非常谨慎。
    现在他要做的是稳住当下,而不是多生事端。
    这时,咣当咣当的声音响起,轻轻地落在了空气里。
    叶楚抬头看了一眼,电车来了。
    周围的学生们都走了上去,但是叶楚没有移动脚步,她站在原地没有走。
    叶楚作了一个决定,她不准备上车了。
    叶楚转身,往医馆的方向走去。
    电车在这条街的尽头,再往前走一段路,就会走到德仁堂。
    叶楚迈着步子,过了一会儿,她看见前面有个地方,来来去去的人很多。
    看上去生意极好。
    叶楚了然,想必那就是德仁堂了。
    叶楚又看了一眼广明馆,向来人多的广明馆,此时门前却冷冷清清的。
    那些学生说的没错,德仁堂开张没多久,就抢尽了广明馆的风头。
    叶楚微皱了眉,什么人会有这样的本事?
    她走到德仁堂的附近,停下了脚步。
    叶楚没有继续往里走,她状似无意地往德仁堂那里看了一眼。
    这时,一个男人扶着一个老人走出了德仁堂,老人行动不便,男人考虑到这一点,动作极为轻缓。
    男人的神情平静温和,身上的长袍颜色素净,气质清逸至极。
    他微低着头,正在对老人说话,态度极好。
    叶楚微眯了眯眼。
    这时,男人忽的抬起了头,正好对上了叶楚的眼睛。
    双目对视。
    他的眼睛干净,令人想到和煦阳光和午后晴好的天空。
    但是仿佛拂去了那层清浅白云后。
    那双眼睛将会一望无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