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不宜拍戏[娱乐圈]》24.二十四、公益短片(一)

    C.O公司的全称是“Cielo”, 是意大利语“天空”的意思, 但并非源于意大利,而是国内土生土长的经济公司。
    C.O公司规模不小,野心也不小,在东南亚很多国家都有分公司, 意在走向世界。主攻乐队、舞团、组合的培养, 如今娱乐圈中最炙手可热的美男天团“La Luce”组合就出自这个公司。
    不过近几年来,随着各种各样的组合数量增多,本就不大的圈子越发拥挤起来, 竞争无比激烈,C.O公司培养的好几个团体还未出道就因这样那样的原因宣布夭折。无奈之下, 他们不得不一边主推“La Luce”, 让他们向唱而优则演的方向转型,一边攻占其他市场,演艺圈就是他们的目标之一。
    从前年上半年开始,C.O公司管理这块事务的负责人便在各大戏剧学院跟其他经济公司争夺人才,手段比较激烈, 不免得罪了几家中等规模的经济公司。但确实成效显著, 去年出道的十个演员有三个拿到了当年不同奖项的“最佳新人奖”, 两个成为当红小鲜肉, 不但弥补了公司的损失, 还壮大了公司的影响力, 可谓一箭双雕。
    在特训班学习期间, 明夕特意了解过娱乐圈各大经济公司和当红明星的信息, C.O公司恰好在其中,深知这家公司实力雄厚。所以在看到签约邀请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诈骗消息,险些直接删除,所幸明柏舟正好在身边帮他查了一下。
    “真的是C.O公司?”拿手机在他眼前晃了晃,明夕狐疑地问,“签约邀请这么重要的事,只发个邮件是不是有些失礼?不太符合他们大公司的作风。”
    明柏舟失笑,点开只有寥寥数语的邮件,而后戳进自带的链接:“你自己看看就知道了,C.O公司的这个签约邀请与寻常经济公司不同。”
    明夕疑惑低头,一个深灰色,格调优雅的网页跃入他眼帘。
    原来,所谓的签约邀请只是C.O公司广撒网多捞鱼的策略,链接弹出的页面其实是一条公共宣传消息,关于C.O公司半个月后开展的活动——“新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一活动面向娱乐圈中尚无经纪人,也没有加入任何经济公司,而有意愿向演艺圈发展的人,以一部时长十分钟以内的公益短片为评判标准,挑选出二十位有潜质、有能力的参演者签约培养,作为继续进军演艺圈的主力军。明夕只是被C.O公司撒出的网“捕中”的一员,并非真的要与他签约。
    明夕了悟,继而不以为然地退出网页:“没兴趣,我先把手头的戏演好再说。”
    “我就猜你是这么想的,不过这次我建议你参加这个看起来有些儿戏的活动。”明柏舟竖起食指摇了摇,正色道:“最终能与C.O公司签约的只有二十人,这二十个名额竞争将有多激烈可想而知。如果你对C.O公司没兴趣,可以不去争前二十名,但参选的公益短片会排出前一百名,名次前百的参选者都能得到一些奖励。最重要的是,这前百名的公益短片会免费发布在各个平台、视频网站,有利于提升你的知名度。所以我认为你可以去试试。”
    “反正除了拍摄《小目标》,你暂时没有其他安排,公益短片的拍摄周期也不长,还很有意义,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知名度提高了你才能接到更多的好剧,有更多演戏的机会啊。”
    明夕陷入沉思。不可否认,明柏舟的话打动了他。
    现在能够让他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作品只有两部,“人间百味”和《小目标》,但这两部作品尚未真正问世,后者甚至还没开始宣传,根本不能为他带来多少曝光度。并不是在不在意的问题,而是如果曝光度不够,知名度不够,便没有剧组会邀请他出演,他很快就会泯然众人矣。
    明夕没什么野心,之所以进入娱乐圈也只是因为对演戏感兴趣而已。如果接不到戏,演不了好剧本,他这么拼命的学习钻研还有什么意义?他不需要成为光芒万丈的大明星,也不指望能够走到明柏舟那个层次,他只想在自己对演戏失去兴趣前有戏可演。
    明柏舟说得对,C.O公司的活动对他而言是个提高知名度的机会,只要挤进前一百名,拿到自己拍摄的公益短片全平台播放的奖励就行,这对他也是一个不错的挑战。无论成与不成,想必自己都能有所收获,值得一搏。
    想通后,明夕再度点开邮件里的链接,戳进报名界面。
    明柏舟欣慰地点头,过了一会儿又觉得自己跟他父亲似的操这么多心,不禁面色古怪地摸了摸脸。
    仔细填写着报名信息,明夕不知想到什么,头也不抬地问:“对了,你是怎么知道活动前百名奖励的?活动宣传里没说啊。”
    如果说明里有,不用他提醒明夕也会选择报名。
    明柏舟抿起嘴唇弯起一个谜之微笑,神秘兮兮地说:“我自有消息渠道,保证准确。”说完,他挠了挠头,又道:“其实这不算什么秘密,很多工作室和经济公司都知道,等活动开始C.O公司也会自己宣布。”
    “唔。”
    明夕随口应了声,正好把信息填完,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缺漏,便点击“报名”按钮。“报名成功”的对话框一弹出,他又收到了一封新邮件,这次是有关公益短片的拍摄信息的。
    邮件中罗列出二十个剧本,出于保密需要和方便参选者选择,每个剧本只有一段摘要和开头,以及拍摄的时间地点。
    参选者可以从中选一个剧本,由C.O公司组建临时剧组,在既定时间中拍摄出公益短片成品,然后直接上交。也可以自行编写剧本、组建剧组、剪辑制作,再发到负责人邮箱,统一进行评分。
    二者各有优劣,不过由于后者的难度比前者高得多,评定分数时不可避免要给予优待,所以很多有门路又对自己颇有信心的人,和一些实力一般但拥有不错资源的人都会选择后者,以期多得几分。而大部分人碍于没有合适的渠道,只能选择前者。
    明夕就属于大部分人中的一员。
    把二十个剧本的信息看了好几次,又仔细斟酌许久,明夕才挑出了难度适中也比较合意的剧本,直接在邮件里回复序号,收到C.O公司的回应与完整剧本,才放下手机。
    “选了哪个剧本?”怕打扰他思绪一直忍着没出声的明柏舟终于找到机会凑上前问,以他的身份自然参加不了C.O公司的活动,他也只是出于八卦随口一问。
    “保护环境的,我要出演精灵。”明夕没有隐瞒,在他看来,那个剧本算不上优秀,“对,就是西方神话体系里有着尖耳朵和盛世美颜的精灵,挺老土的故事,好演难演好。”
    明柏舟兴奋地笑弯了眼,还搓了搓手:“哇,精灵啊,我太期待你的精灵扮相了!”
    明夕鄙夷地翻了个白眼:“巨星阁下,容我说句不敬的话,你现在的表情特别猥琐。”
    明柏舟:“……”
    正在这时,导演谭何的声音在远处响起:“休息时间到,柏舟,到你上场了,快过来补补妆!”
    “快去吧。”推了脸色悻悻的明柏舟一下,明夕笑道。
    “……我才不猥琐,我这是帅气!”明柏舟幼稚地冲他做了个鬼脸,然后一溜烟跑到翘首以盼的化妆师身边。
    明夕无奈摇头,眼底的笑意悄然加深,又默默散去,重新拿起手机。
    今天没有他的戏,剧本也早已背得滚瓜烂熟,出于劳逸结合的需要,他打算刷会儿微博,看看最近一周网上都有什么新鲜事。
    微博一启动,消息栏那里便出现了鲜红的9999+数字,大量消息提示卡得应用闪退了好几次,让明夕无语地盯着屏幕手足无措。
    好不容易登上微博,他点开那几万条消息,也不细看,随手点进一条评论,发现这条评论并不是回复自己的,而是回复他的超话里一条微博的,因为提及了他才会显示在他的消息栏。
    等等,超话?他什么时候有了超话?
    明夕一脸懵逼,愣了几秒才点击tag进入超话中,率先映入眼中的是超话的头像与旁边一排略显寒碜的数据。
    关注数:2023
    帖子数:503
    量:1.1万
    超话头像是从“人间百味”官博发的宣传视频中截取的他看着出糗的明柏舟哈哈大笑的图片,经过图片处理虚化了背景,还用上少女心满满的粉色滤镜,看起来有点傻fufu的。
    明夕对这个头像不予评价,往下翻了翻,发现超话里人虽然少,帖子也少,但凝聚力出乎意料的高。五百零几个帖子有一百多被主持人加精,包括并不限于用目前流出的“人间百味”的零星视频片段剪辑而成的宣传视频、各种风格的P图、“人间百味”官博发表的有关他的动态合集等,还有不少举报合集与官方宣传打榜合集,非常认真细致。
    除此之外,无意义水帖极少,也可能是帖子数量不多的缘故,大部分是发截图的、讨论不知从哪些箕角旮瘩里扒拉出来的似真似假的消息的,一派和乐融融的景象。
    明夕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有了两千多粉丝,而且还不是不坚定的路人粉和散粉,有组织、有纪律,几个主持人也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比起某些成天以撕x为乐的粉丝团好得多。
    ……就是这个后援团的名字略坑,怎么就“夕阳红”了,明明他还正值壮年,有盛世美颜。
    明夕撇嘴,先关注了超话,签到,然后直接在超话里发了个帖子。
    #明夕#   我觉得我们有必要谈谈后援团名字的事,谁起的名字,自己站出来,我给你一个解释的机会。
    发帖时他勾选了同步到微博,所以一经发出就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现在他的微博关注数已经有七千多了,刨除超话里的铁粉和路人粉,其他大部分都是明柏舟的粉丝,为了跟随自己偶像的脚步而关注的。
    爱豆在没有活动的时间空降超话是种什么感觉?大概就相当于满天的星星都亮了,全世界的花都开了吧。
    ——啊啊啊偶像你怎么来了?架子呢?偶像包袱呢?你这么亲民我们主持人压力很大啊!
    这是第一时间发现并回复的超话大主持。
    ——噗哈哈哈,我绝不会告诉偶像你这名称是微博群里五百号人一致投票通过的!
    这是“口不择言”的蠢萌粉丝。
    ——偶像,你发自拍我就告诉你。
    这是趁机讨要福利的颜狗。
    评论数从最初的零散数条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这条时隔半个月的微博调侃玩笑,让明夕目不暇接。
    他现在还没什么知名度,圈的粉丝几乎都是颜粉,对他不像其他明星的粉丝那么喜爱紧张,即使凝聚力较高也改变不了这一点。而且他心态放得很平,没什么架子,所以大家都以轻松诙谐的口吻发些调笑的话。
    明夕对明星与粉丝之间阶级分明的相处方式不感冒,反而更喜欢这种氛围,每个人都轻松自在。他挑了一些有趣的评论回复,像从前仍是个普通人时那样和粉丝们互损互怼,从橘子皮火车站聊到秋名山五菱宏光,让原本因人少而过于安静的超话沸腾起来。
    他的做法无疑是非常圈粉的,虽然圈粉并非他本意。
    半个小时在版聊中快速流逝,明柏舟那边已经以高效率拍完两场戏,到明夕上场了。不舍地同粉丝们说了一声,他放下微微发烫的手机,稍稍补了点妆,便走到镜头底下开始拍戏。
    和粉丝互动虽好,但也不能耽误正事。
    ……
    在剧组忙得不可开交时,编剧樊清萝却抓着本子和笔缩在角落的小马扎上,盯着空白的纸张双眼放空,怔怔出神。
    有人从她身边路过,似乎早已习惯她这副模样,不敢出声打扰,连脚步都放轻加快,生怕打断她的思绪和灵感。
    每个编剧心里都藏着无数个奇妙的世界,区别只在于他们能否挖掘出来,加以叙述。
    樊清萝毕业于国内一所知名的985大学,学历与出国留学还获得过不少奖项,金光闪闪的谭何自然不能比,但她编写剧本的能力跟谭何导剧的能力不相上下,假以时日必是后起之秀。
    樊清萝家境不好,中学时便开始在网络上连载挣生活费。可惜她文笔一般,经常跟不上思路转换和心中构建的剧情,所以成绩差强人意。
    大学时她被调剂到影视文学专业,不得已从转向剧本创作,却获得了惊人的好成绩,大学四年靠着贩卖原创剧本挣足了学费、生活费不说,还攒了一笔数额不小的存款,也算是中高薪收入者。
    《小目标》是樊清萝第一个改编向剧本,在创作途中,她与作者、谭何讨论磨合了许久才定下一个大致框架。如今大部分的细节依然在不断变动中,她力图找到原著与改编的平衡点,让作者、原作党和普通观众都能满意,为此付出了大量心力。
    今天也是如此,她正在思考如何改编正剧中青年陆皓竹和青年典觞的初次同框。原著把这一幕描写得太抽象,大段大段都是典觞的内心独白,而陆皓竹却只有一个侧面,拍摄难度很高。
    这种手法放在里无可厚非,因为叙事上要方便。但影视剧与是截然不同的表现方式,前者比后者更需要确切的、具体的描述,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都理解得了意识流。
    这就要求樊清萝必须在保证不改变原作情节和韵味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将文字转化成画面,如此才可达到她的初衷,并维持剧本的高水平。
    然而,她到现在都没有改出满意的剧本,这也是为何明夕和明柏舟的对手戏迟迟未拍的原因。
    在樊清萝和谭何的设想中,这场戏必须放在第一场拍,让“典觞”与“陆皓竹”的情感以流畅平和的速度层层递进。这么做,一是为了照顾明夕,他的演技到底不能跟明柏舟相比,需要一点酝酿过渡的过程。二也是为了这条暗线的叙述着想,没办法更改。
    事实上,现在明夕和明柏舟手头的剧本里是没有这幕戏的。
    “怎么,还没改好吗?”结束上一场戏的拍摄,谭何让众人稍作休息,自己则来到发呆的樊清萝身前,轻声问道。
    “没有,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仿佛被夕阳余晖刺到,樊清萝闭上眼,眉头打着死结,“缺了……真情实感,让典觞的情感流露变得太苍白僵硬,完全没有原著描述给人的震撼感。”
    谭何微微一笑,不顾地上的灰尘,席地盘膝而坐,冲某个方向点了点下巴:“喏,看那里。”
    樊清萝茫然地看向他所指之地,黝黑瞳孔因涣散而久久映不出真实景象,但看得时间长了,眼眸逐渐聚焦,变得明亮起来。
    在那个方向,明夕与明柏舟肩挨肩头靠头地坐在一起看剧本,时不时还会低声讨论两句,在本子上写些什么。
    明夕戴着眼镜,几乎完全沉浸在剧本中,捏着鼻梁沉思。明柏舟就没有那么专注,一会儿吃点儿零食一会儿喝点饮料,偶尔还会给明夕喂点,却小心地不打断他的思绪。
    “看懂了吗?那是陆皓竹,”谭何指指明夕,又指指明柏舟,“那是典觞。”
    现实恰好与剧里相反。
    樊清萝点头,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两人:“可惜他们的角色安排反了。”
    “不可惜,反而还可能有意外之喜。你是编剧,你应该最了解这两个角色的性格才对。”谭何仰起脸,享受柔风拂过的舒适感,“陆皓竹稚子心性,直到失去才了解典觞的重要性,所以才会如此决绝地与整个正道彻底决裂,促成整部剧的高.潮。典觞外冷内热,他的关心照料永远放在暗处,细致绵长,润物无声。和那两人的相处方式,也挺像的。”
    明柏舟从不吝于表达自己,他的关心就是实实在在放到明面上的,喜欢一个人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明夕却内敛淡泊,鲜少表露真正心绪,即使是照顾别人也会以隐晦的方式,比如他会限制明柏舟吃零食的数量,尤其是巧克力,免得他又牙疼。
    看到沉迷剧本的明夕在明柏舟偷偷摸摸拿起巧克力时突然回神,劈手夺过拆开一半的巧克力并顺手给他脑门子一下,樊清萝赞同地点头,又瞪了谭何一眼。
    “干嘛这样看我?”谭何被瞪得一头雾水。
    “你们男生的友情都这么Gay里Gay气的吗?这剧本拍出来,又有人要骂我们刻意麦麸了!”她没好气地说。
    谭何摸摸鼻尖,嘟囔道:“又不是我写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