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不宜拍戏[娱乐圈]》1.一、下个冬季

    超级巨星明柏舟出新专辑了!
    这是一个劲爆消息,无论对于媒体亦或是粉丝。
    明柏舟今年二十二岁,童星出身,出道比很多年龄大了自己一轮的同行早得多,虽然年纪轻轻,但在娱乐圈这个不大不小的圈子里已经算是“老资历”。
    他的本职是歌手,兼顾演员,同时活跃于更大热门综艺,除了由于特别原因从不参加真人秀,几乎跨遍娱乐圈所有领域,被媒体与好事者封为“全能天王”。
    不过,他本人性格谦逊随和,向来是不承认这一绰号的,还常在采访中说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担不起“天王”称呼,“全能”就更说不上了。粉丝随爱豆,他的粉丝平时也都十分低调,鲜少搞事。
    饶是如此,他几乎也成了圈中的无冕之王。
    歌手出身的明柏舟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极为看重,出道十二年,虽然一共只发行了十一张专辑,但每张都是经典,一经上架,至少在未来的两个月时间内,都会保持缺货、断货状态。
    这些年来,他一直保持着高质低量的状态。因为他对自己和专辑的要求高得近乎于苛刻,每首歌都是他精挑细选,或者由自己精心创作,反反复复地演唱、检查,确保没有任何瑕疵才会面世。
    今年年底,他的第十二张专辑《下个冬季》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出世。由于要赶新年宣传,所以预售期十分紧迫,十二月中旬才开,下旬就要结束。然而预订数量非但不少,反而是以几何倍数在递增。
    截止预售期结束,官方统计的数字就让人看得眼晕,而实际购买数量只会远远大于预售数量。
    这种强大的号召力让明柏舟无数同行望洋兴叹,高山仰止。
    今天是一月二号,是专辑的正式发售日。
    一大清早,天刚蒙蒙亮,离各大唱片店开门时间还早着的时候,店外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每个人手中都拿着明柏舟的海报或其他周边,安静地等待着。
    排队的人虽多,却毫不吵闹,因为几乎没有人开口,要么低头玩手机,要么冲着周边上印的明柏舟图片发花痴,偶尔有人交头接耳还会被身边的人制止,可以说是非常秩序井然了。
    其实这也是明柏舟几年前在一次采访中对粉丝们提的要求。
    如果是为了他,那么无论何时何地,他都希望粉丝们尽量不要打扰到其他人。喜欢他的人很多,但不喜欢他的人只会更多。
    明夕是队伍中的一员,而且是靠前的一员。
    凌晨三点起床,三点二十来到离住的公寓最近的唱片店,跟几个学生打扮的孩子一块儿抢到的前三十个位子,放眼整座G市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至于那些就差拿上被子枕头到这儿来打地铺的前十前二十名,他比不了。
    说起来,明夕其实不算明柏舟的铁杆粉丝,他更偏向歌粉,即粉歌不粉人。他只听歌,不去了解歌手,虽然在这个时代,要想不了解明柏舟是个很艰巨的任务。
    离家在外漂泊的三年里,是明柏舟的歌陪伴他度过一个又一个寒夜,一次又一次挫败,让他从柔弱的躯壳中挣脱,成长为坚强的模样。所以虽然不是他的粉丝,但明夕还是决定要贡献自己这点微不足道的支持,哪怕要花掉自己辛苦打工半个月挣得的薪水。
    天光渐亮,绚烂彩霞取代了灰黑云层,伴随着周遭店铺接二连三响起的音乐,姗姗来迟的唱片店老板总算到了,顶着一众谴责的目光,硬着头皮穿过人群去开门。
    店门一开,老板刚把昨夜到货的专辑搬到柜台上,还未开封,排在前面的人便迫不及待走上前,三下五除二撕开了包在专辑外的牛皮纸,拿了最上方几张,将早已准备好的钱递过去就走。
    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老板尚未反应过来,这场交易便已单方面结束。
    接下来就是这套动作的重复、再重复。
    不想玩手机,又没有其他事可做的明夕在队伍里头无所事事地站着,看到前方的场景忍不住笑了一下。
    这些人估计都已经身经百战,在抢周边、抢专辑过程中自行摸索出了一套抢购速购技能。这间唱片店是上半年开业的,并未经过类似的风潮洗礼,老板会懵逼也是理所当然。
    不过,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没过多久老板就习惯了,自己坐着玩手机,任由排队的人自己拿自己给钱,只在找零和把专辑往桌上搬时动一下。
    虽然人多,但老板却觉得自己比平时更悠闲了。
    队伍行进速度飞快,两分钟后就轮到了明夕。和其他一拿就是几张十几张的人不同,他只拿了一张,反倒引起了老板的注意,多看了他一眼。
    走出队伍,明夕一手.插.进口袋,一手拿着新专辑前后翻看。
    正面是专辑封面,依旧是明柏舟一贯喜欢的简约印象风,纯白里晕开或深或浅的墨色,隐约勾勒出“下个冬季”四个字,简洁明了,也设计得很有美感。
    翻到背面,一朵银白雪莲绽放在黑色底面上,中间花蕊部分则写了一串歌名,共十二首歌,与第十二张专辑相合。
    《下个冬季》历时一年半才正式问世,以“冬日恋曲”为主题,所有歌曲MV皆由明柏舟亲自出演男主角,与当红女星宁浅泓出演的女主角演绎了一段缠绵哀伤的恋情。
    这十二首歌写的是同一个故事,即男女主角相识十二年中一同经历的点点滴滴,据说是明柏舟特地为一位友人所做,故事原型是他的真实经历。故事最后,两个主角分开了,在他们交往的第十二年冬天。就像美剧PO1中那句令无数人为之心酸的台词,他们在天各一方中白头偕老。
    俗套的情节,在经过艺术加工与明柏舟歌曲渲染后变得格外动人,光是网络放出的一段两分钟的预告,就已经让粉丝们在泪目中期待着看到正片的那一刻。
    当然,明夕是个异类,他对MV不感兴趣,只想知道在这张专辑中,明柏舟有没有像之前十一张一样做新的尝试,有新的突破。
    买了早餐回到公寓,明夕拉上窗帘遮挡明亮的晨光,然后取出崭新的唱片放入录像机,坐在沙发上,从第一首开始听起。
    屏幕上亮起茫茫白光,舒缓的旋律随之响起。在略显忧伤的前奏中,光芒淡去,出现的是漆黑的星空,以及飘在夜空间的雪花。
    明夕就着牛奶啃面包,一开始专注听歌,MV看得不是很认真。然而到了后面,他却渐渐的不再注意歌,转而沉浸于剧情中,注视着这段开始得猝不及防的情感,如何从甜蜜走向衰亡。
    亲朋好友的不理解,彼此之间的不信任,日益加剧的误会和逐渐淡薄的感情,让两个主人公疲惫地走到了终点。
    夜空还是那片夜空,雪已不是那夜的雪。站在初遇的地方,两人相对沉默了许久,才不约而同地向对方提出分手。
    十二年情感孕育的参天大树长在他们心底深处,而今纵已枯萎,将其连根拔起时仍然会撕扯得自己遍体鳞伤,鲜血淋漓。
    MV的最后一幕,是两枚置于桌上的交叠的戒指在晨光中慢慢融化、晕开的场景。桌子是同居的房屋中的餐桌,戒指是定情信物,这种经常出现在喜剧结尾的画面却与MV的结局形成极大反差,有着安静的震撼效果。
    何谓残忍?莫过于将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这个结局完美地做到了。
    屏幕暗下,倒映出明夕咬着杯沿发呆的模样。
    他恍然惊醒,带着满心怅然若失取出了光盘,放回盒子里。
    他不忍心再看第二遍,即使这MV再美。
    缩进沙发,吃到一半的早餐随意放在茶几上,明夕抱着膝盖,把头埋进臂弯,呼吸从悠长变成轻浅。他实在不敢用力呼吸,怕扯到本就在发疼的心。
    MV里讲的是一个爱情故事,却有着很多种爱情的样子的缩影,只要爱过的人,就能从中看到自己。比如最开始时男主角对女主角的暗恋,就戳中了明夕的心窝,只是他爱的人,性别与自己相同。
    他也曾,深深地爱过一个人,在大学的时候。
    为了那个人,他放下了自己锦衣玉食养出的骄傲,为他奔波忙碌,为他东奔西跑,还为他向家里人出柜,被无法接受的母亲赶出了家门。
    但是那个人一点儿都不喜欢他。
    一点儿都不。
    其实这也无可厚非,哪条法律规定,你喜欢谁,谁就得回以同样的感情?如果真能这样,世上就没有那么多缺憾,没有那么多痴男怨女,也没有那么多凄美的故事了。
    明夕是个傻子,当时他身边的朋友都这么说,他也觉得是。为了喜欢的人,他可以陪他逃课,陪他作弊,陪他玩游戏即使自己不会,忍受他的嫌恶和排斥,做了所有他可以做的事。只是那人并不领情,反而越发地讨厌他。
    如此过了一年,由于自己和那个人缺课太多,学校想开除他们,自己一时冲动替他背了锅,将责任都揽了过来,最终自己被退学,那个人受了记过和通报批评处分。
    离开学校的前一晚,明夕去找过他,但是他没有出来,于是明夕在宿舍楼下等了一整夜,差点被寒风吹成冰雕。
    再也没有哪一刻比那个夜晚让明夕更加难过,更加确定那个人对自己的厌恶。所以,在渐渐明亮起来的天光中,他逼迫自己放下这段感情,拿着行李,背井离乡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
    换掉号码,隐藏行迹,不再联络任何熟人。当时身上只有两千元现金的明夕艰难地开始打工挣钱养活自己,慢慢学会了遗忘。
    现实磨平了棱角,生活裁除了高傲,明夕从骄傲明媚的富家子,变成了如今甘于平凡的小市民。
    不过,习惯了他才明白,原来当个小市民也很不容易,家常琐事比世上任何一门学科都难以学会。直到现在,明夕在做家务、做饭时仍是笨手笨脚,学不来他人的从容自在。好在不影响正常生活,这就够了。
    为了生活,明夕找了很多份兼职,有短期的,有临时的,常常过得很累。不过最近他找了份在剧组打杂兼职群演的工作,需要随组三个月,能挣不少钱,他就将其他兼职都辞了。想想,现在也到了工作时间。
    想到工作,明夕猛然抬头,眼圈泛红地看向墙上挂的电子钟,这才发现已经九点多了,离剧组开工只有半个小时不到。
    他顿时没了回忆感伤的心思,手忙脚乱地跳下沙发,穿外套、系围巾、穿鞋,中途还因为缩得太久腿麻而绊了一跤,好在地上铺着地毯,没有摔出淤青。
    就这么急急忙忙地出门赶到了剧组的拍摄地点,明夕一路跑得气喘吁吁,以为自己肯定得迟到挨批了。谁知到了那里,他却发现,工作人员是来齐了,可谁都没有开工的架势,聊天的有,吃早餐的有,闲逛的也有,连导演和编剧都百无聊赖地逗流浪猫,一派悠闲得近乎无聊的场面。
    明夕一头雾水。
    他所在的剧组正在拍摄一部古装漫改电视剧,叫《四时歌》。原著不红,但剧情不错,被一间不怎么出名的影视出品公司买了版权,请来业内小有名气的导演和新人编剧改编拍摄,赶近年来的翻拍热潮。
    不过,虽然原著热度炒不起来,可导演和编剧既负责又严格,平时拍摄力求精益求精,让剧组上下一忙起来就不分白天黑夜。明夕在组里呆了几天,还没轮得上当群演出境,就已经充分理解了什么叫忙得脚打后脑勺,所以看到眼前这一幕时受到了无比强烈的冲击。
    不明所以地走到一个还算熟悉的打光师身边,明夕一边环顾周遭,一边扯了扯他的衣袖,努力把声音压到只有他们两人听得到的音量,问:“今天怎么回事啊?怎么大家看起来这么悠闲?”
    打光师耸耸肩,眼神里写满了无奈:“男女主角昨晚一起去临省参加个什么……不知道是什么的颁奖典礼,现在还没过来。主角不在,我们准备工作又都做好了,能不悠闲吗?”
    原来如此。
    松了口气的明夕理解地点头,现在这种情况,估计没人会计较他迟到的事了。
    “诶,不过为什么不先拍配角的戏呢?”突然想起什么,明夕在附近找了找,很快看到不远处坐在树下一起看剧本的几个配角,“他们都在啊。”
    《四时歌》是小成本古偶,自然请不到名气很大的流量和戏骨,从主角到配角都是新人,还有几个在读的戏剧学院学生。所幸他们的演技可圈可点,说不上非常好,但有真才实学,不会让人感到尴尬和出戏。
    打光师摇头,摆弄着工具头也不抬地说:“刚才有人提议先把配角们的戏拍了,但是咱们导演有强迫症,定好今天要拍什么就一定得拍什么,说啥都不肯变,咱们也只能陪着等了。这样也好,能清闲一会儿,这几天赶进度赶得我都虚了。”
    明夕干笑,目光不着痕迹地扫过他眼下青影和发福的身材,摸摸鼻尖没说话。
    剧组不开工,明夕乐得清闲,随便找块空地盘腿坐下,拿出手机开始刷微博,看点儿段子漫画或者新鲜事,乐呵乐呵。
    可是他没刷多久,就听到一声刺耳的尖叫,接下来十几秒仿佛传染似的,接二连三从剧组各个地方传来了同款尖叫,兴奋又激动,跟脑残粉见着了自己的爱豆一样。
    明夕捂着手机莫名其妙地抬头看去,只见大半个剧组的人脸上都写着“兴奋”俩字,剩下那小半人则成了他们分享的对象,在知道他们兴奋的原因后也跟着兴奋起来,连那几个平时喜欢端着的配角演员都是如此,甚至有人手舞足蹈起来,整一个大型磕.药现场。
    明夕瑟瑟发抖地抱紧了自己,下一秒,就听到导演有气无力的声音:“行吧,我知道你们现在都没心情工作了。今天剧组放半天假,你们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剧组中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大家纷纷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东西,飞快地往外跑。
    “明夕,赶紧走吧,不然赶不上了。”才说过自己“虚了”的打光师现在面泛红光欣喜若狂,跟着几个小姑娘一块儿往外冲,经过明夕身边时拉了他一把,大声说道。
    “去哪儿啊?”明夕被拽得一个踉跄,不明所以。
    “去看明柏舟啊!”打光师激动得破音了,“今天明柏舟到G市来拍戏,在离咱们剧组几百米的‘听水公园’,他的行程在网上都传疯了!快!一起去看看超级巨星吧!”
    明夕先是惊讶,然后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好,你先过去吧,我马上去。”
    大家都亢奋着,自己要是说不去,会显得很虚伪,虽然他的确没什么兴许。但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他还是搪塞了事吧,反正他们又不会真的管自己去不去。
    “那行,你快点啊!”
    打光师没有多想,挥了挥手便飞奔出去,跟众人一起赶往听水公园。明夕回头一看,导演和编剧不知什么时候也没了踪影,偌大场地在一分钟内变得空无一人,只剩他自己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