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五年, 春,惊蛰日。
兰溪县, 刚下过一场暴雨, 冲刷了多日积攒下来的郁郁之气。
黎朵坐在茶馆里, 对面是一位戴着斗笠的郎君,背对着窗户,端起一杯苦茶抿了一口。手指搭在白瓷蓝纹的茶盅上, 莹白如玉,指甲修剪干净,透着微微的粉色, 骨节纤细, 看上去比一般男子的手来的精致柔嫩。
茶馆中央坐了个说书人,敲响了醒木, 又开始说起那黎家老宅的废墟。
“十日前, 也就是二月二十五日。黎家突然被一道惊雷劈中, 瞬间燃起一场大火。啧啧, 当时全县的捕快都赶去救火。结果!天火完全扑灭不了, 整整烧了两天两夜, 那黎家上下五十四口人, 都死在这场天火中。
话说黎家老爷子一向是兰溪县的大善人,黎家祖宗也曾是晋国的开国功臣,被开国太宗夸为【运筹策帷帐之中, 决胜于千里之外。】”说书人朝着东方拱了拱手继续说道:“不过在上位论功行赏时, 却是辞官退隐, 来了我们这兰溪县,真可是无人能匹及的大家风范。怎料这天火就降临在这黎家。不过有传闻······”
说书人刻意顿了顿,惹了旁边听书的小生,立马叫上:“传闻什么啊,老孙头你别吊胃口啊。”
说书人喝了口茶,清清嗓子,另开了个话题说:“众人可知黎家嫡女黎十姑娘,那可是兰溪县的神童,三岁识字,髫年读史,未及及笄之年,才名已是传满林州城,林州城刺史周大人之子周子书公子都曾来提过亲,只是黎老爷子没有答应。
话说这黎十姑娘的闺名唤为黎琬琰,由黎家老爷子取自南史【文史该富,琬琰为心,辞章博赡,玄黄成采。】夸着黎十姑娘聪敏机智。从名字就能看出黎老爷子对这位嫡女的看重。大家可知道为何如此看重?”
“这谁不知道啊。”有人接话说:“黎十姑娘是黎家大房所生的第一个孩子,又是黎家第一个女孩儿,嫡长女当然得了黎老爷的重视了。”
“非也非也。”说书人晃晃手指头,摇摇头,神秘道:“众人有所不知啊,当年这孩子是黎家大房求神问佛所得。生的时候黎夫人难产,而那刻,黎家的上空居然出现一只闪着红光的鸾鸟,鸣叫了三次离开,黎十姑娘才诞了下来。传闻啊,这黎十姑娘是鸾鸟转世,这次天火正是让鸾鸟回归上界呢。”
此刻有人笑了说:“那轮到你这样说,黎家这场大火是因为黎十姑娘才遭了灾。”
茶馆里顿时的笑声,让戴斗笠的人手微微颤了下。黎朵伸手覆上斗笠人的手背,轻轻摇了摇头。
斗笠人压低了声线,饱含伤痛的唤了声:“阿哥。”
茶馆里说书人还在继续,又晃了晃手指头说“非也非也。这哪是什么灾,分明是为了让黎家脱离尘世之苦,所以才降下天火。”
说书人从黎家的天火之灾又讲到了最近大阴山之战。
“······正值春日草长马肥,大阴山之外的胡族频频骚扰我晋国北疆,幸好镇守北疆的武安侯世子带领兵将在大阴山把胡族打的落败连连。老朽不议朝堂大事,只说武安侯世子秦晋渊,刚及弱冠,已是一员骁勇善战的大将,由他镇守北疆这五年来,北疆百姓安居乐业,实乃幸事······”
一刻钟之后,这位说书人才结束,匆匆的离场,换了个琵琶女上台,唱起来逗乐的小调。
在说书人通过茶馆后门离开时,黎朵落下银钱,和斗笠人一同离开。
下过雨还是湿滑的青石板小巷,说书人哼着小曲,手里掂量着刚得的银钱,满面春风,可没高兴多久,就被两个人挟持进了一间废居。
黎朵在背后反剪住说书人的手,右手的匕首稳稳放在说书人脖子间,只要说书人一个乱动,下一刻就是血溅当场。
这个世界不像是之前的法治社会,这里存在着更多的危险。他接收了主神给与了另外个技能:格斗术。从接受进脑海中后,使用熟练的仿佛就是自己本身所具备的技能。
“大,大大大爷,有话好好说,小的就是个说书的,身上实在没什么钱啊,就~”说书人被横在脖子上的匕首吓得身体发软,声音都哆哆嗦嗦的说:“就刚才得了几个铜板。”
斗笠人从说书人怀里掏了掏,从里面拿出个沉甸甸的荷包。“是谁指示你接连十日在茶馆说黎家大火的事?”斗笠人说话音虽是压低了,但还能感觉到一股愤怒和悲伤。“这钱就是指示你胡编乱造的人给的吗?”
说书人犹豫了一下,立马感觉到匕首进了一寸,害怕的倒豆子般全都说了出来:“小的不知道啊,就是一日说书回家,有一戴斗笠的黑衣男人给了我一袋钱,让我在茶馆说上十日黎家大火的事。我真的只是收钱办事,我也知道黎老爷子是善人,在外编排这种传闻对不起黎家,可是小的上有老下有小,实在是缺钱用啊。”
斗笠人在茶馆说书人拿着黎家上下五十二口性命肆意玩笑,已经是愤慨万分,现在虚伪的道歉求饶更让斗笠人满腔怒火,低低道:“别废话!把那天晚上的事从头到尾一字不漏的全说一遍。”
“那天天太晚,小的刚从外面吃完饭回来,就看到房间里站了个人,他带着斗笠穿黑衣,我是真的没看清脸是什么样。
个头应该是比我高,对对对!比我高上一个头,大约有七尺四。然后扔了一袋钱给我,让我在茶馆说上十日黎十姑娘是鸾鸟转世的事,然后就消失了,就是我一眨眼间他就消失了。对了,他腰间悬着一枚如意佩玉,翠绿色的,可好看了。真的就这么多了,小的真的只知道这么多了。”
说书人腿肚打着颤,好不容易说完这段,忐忑的看着斗笠人,而身后那位挟持自己的也不知道是谁,现在心如打鼓,上下蹦的不停。
半响后,斗笠人才冷冷说:“你连样子都没看清,却知道他腰间的如意玉佩,还能描述的如此清晰。试问一个戴斗笠的黑衣人,把自己藏得严严实实,居然还会把随身玉佩露出来。既然你还要说谎,也就没有活命的机会!”
他话音刚落,黎朵手上的匕首又深入了一寸,脖子上的刺痛伴随着恐惧扩大,似乎能闻到血腥气,说书人一个颤抖,差点跪了下来,涕泗横流喊:“别杀我,别杀我,我都说。是一个黑衣人给了钱给我,让我在茶馆说黎家的事,他说说书之后肯定会有人来找我问,我就把他教的再说一遍给你们听。我真的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只是给了我这些钱。”
斗笠人对着黎朵点点头。
说书人脖间一阵痛,被打晕了过去。
斗笠人这才揭开了斗笠,露出脸来,明眸皓齿,顾盼神飞,眉宇间透着书卷气,是个绝世独立的美人儿。她正是说书人口中那位黎十姑娘,黎琬琰。
黎琬琰把钱袋一扔,皱眉说:“阿哥,那个翠绿的如意玉佩,我曾在周大人之子周子书身上看到过。这钱底下刻的也是林州城的官银,看来他们想把这件事诬陷给周大人。
这人醒了,肯定会和那位黑衣人再次联络,他如此怕死,不可能说出暴露的事。黑衣人知道我出现了,定然会派人封锁兰溪县,我们要赶紧离开。”
黎朵点头说:“好,我之前养病在兰溪县外的兰溪寺有一个去处,我先带你去藏匿,你用药草掩盖相貌先出县,我在这里跟着说书人,看是否能找到黑衣人的线索。”
“阿哥!”黎琬琰担心的喊了一声:“你的病才好了一年,那黑衣人能杀了我黎家五十二口,你单独去,必然会有危险,我只剩下你一个亲人了。”
五日前,她从林州城回来,还未向爹娘请安说起这一趟所发生的趣事,就看到了被烧成废墟的黎家,她绷不住要扑上去大哭,要去县衙寻个理由,却被突然出现的庶兄黎朵拉住躲了起来。
从他口中得知,黎家被天雷击中燃起大火,烧了两天两夜,当时在家的所有家人都死了。
爹死了,娘死了,祖父祖母死了,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全都死在了这场大火中。
唯有二房的庶兄黎朵因身体不好,不为外人所知,常年住在兰溪寺,才活了下来。她因去林州城求学,暗自离家也幸免于难。
可她却在废墟里看到了一根引雷针。
黎朵带着她偷去了乱葬岗,他们挖了很久,看到了只拿着席子一裹的家人,像是为了急于毁灭尸体而掩埋。死于天雷大火本应该浑身焦黑身体因挣扎而扭曲,可是他们的尸体却是像死后被焚烧,还带着一股未消除的油气。
他们跪下磕了三个头,黎琬琰在旁看着黎朵检查尸体落泪。黎朵常年多病,算是病者自医,会些医术。
“颈骨断了。”
这四个字恍若晴天霹雳般击中了天灵盖,让黎琬琰腿软的瘫在了地上,嚎啕大哭。她哭的浑身失力,几度昏厥,要不是黎朵还在,黎琬琰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下去。
全家五十二口人被杀,在尸体上浇上油,引雷起火,造成假象。
黎琬琰从回忆中回神,不禁红了眼圈,多日强撑下来的身体,也摇摇欲坠。
黎朵上前扶住黎琬琰,轻声安慰道:“放心,我不会有事的,别忘了阿哥会武功,反而是你,没有武功跟着我一起,岂不是让我们俩更加危险。黎家现只剩下我们两人,琬琬,你要撑住。”
黎琬琰还是担忧的看着黎朵,阿哥的身体是前年才算是好起来,为了强身健体才请了师傅教授武功。可自己手无缚鸡之力,跟上阿哥的确是个麻烦,只能点了点头,哽咽的叮嘱道:“阿哥,你千万要小心,黑衣人的线索不明,保住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我明白。”黎朵摸了摸黎琬琰的头,笑了笑。
黎琬琰深呼了好几次气,稳定好情绪,重新把斗笠戴上,跟着黎朵出了这废居。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