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409.第 409 章

    八月的时候, 蒙省巡抚卫若愚抵达迤都——也就是如今蒙省的府城。
    迤都在原先达延汗的地盘,距离直隶和吉省都不太远, 在这里设立省会,也是为了加强对蒙省的控制力。
    因为从大明到迤都这一段路, 乃是早先黑省大军出征的时候走过一遍又一遍的, 所以安全问题基本上可以放心。
    尽管如此,宝玉也命人沿路警醒着些, 沿途务必保证卫巡抚的人身安全,负责接人的, 是原先的姜千户, 如今人家也成了将军啦, 虽然是个杂号将军, 但是姜将军觉得,老姜家,在自己和自己儿子手上, 是要开始兴旺发达了!
    【这都是因为啥?因为陛下英明,因为贾将军领导有方啊!】新出炉的姜将军现在无比庆幸, 当年去永宁寺救‘那一位’的是自己,也就是因为那样,自己亲眼见识到了将军大人的本事, 于是死心眼地跟在将军大人和裴将军身后吃肉喝汤的。
    …………………………
    这一路, 卫若愚也是想了很多, 他正值壮年, 又有在西域的经验, 自觉是能够胜任蒙省巡抚的。但是回京一趟,他老子没少给他念叨,叫他去了蒙省一定要防范贾瑛;还有身子骨不太好的兄长也在一旁附和,历数贾瑛此人‘奸猾’的屡屡证据,多多少少也影响了卫若愚的判断。
    这一路行来,出了直隶,需穿过永谢布部才能抵达迤都,卫若愚亲眼见到一派火热的建设景象,再看看那些个来接自己的当兵的脸上与有荣焉的骄傲表情,先不管贾瑛是敌是友,对于这个跨界也干得如此出色的青年首先就是涌起了一阵佩服之情。
    等到卫若愚到了迤都之后,宝玉将这半年所代职之事物干干脆脆地移交给了对方,除了朵颜三卫尚未完成编户齐民,其余几个大部落都已经弄好户籍册子了。
    倒是叫卫若愚高看一眼:不是任何人都能这么利落地放开已经捏在手里的权利的。
    “贾将军辛苦。”卫若愚再三看了对方神色,觉得对方应该不是以退为进,便示意身边人接过对面的账册、印信、钥匙等等。
    “北上清扫阿鲁台余孽在即,我早就盼着卫大人来了。”
    卫若愚收了东西,还开口请宝玉推荐几个老练的官吏,毕竟他才来,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清楚,这时候,他完全不担心贾瑛会坑他——因为人人都知道这些人是贾瑛推荐的,所以只要是个聪明人,这这时候给自己推荐的,就毕竟是能干的。
    叫宝玉想来,各司其职、三权分立才是正道,自己这个蒙省将军要是开了例,染指政务,后来的将军说不得真会起了效仿之心——毕竟蒙省这头十几二十年都主要靠武力□□,巡抚和按察使的话,恐怕还真不如都指挥使(蒙省将军)的话管用。
    【反正我已经给卫若愚递出了橄榄枝,希望他是个明白人。】宝玉如是想着。
    卫若愚果然是聪明人,并且和他老子是完全不同的脾性,他一下子就领会了贾将军的好意——朵颜三卫中两卫的男丁基本都死绝了,又是最早归顺大明的,听说现在那个三卫首领巴图温都苏身子骨不太好,求着想要出家……如是,明眼人都知道,朵颜三卫施行编户齐民,是阻力最小的!
    所以他很干脆地在考核了一批官员之后,提拔了贾将军推荐的人,并且全力配合蒙省军队的北伐之战的战前准备。
    蒙省将军和蒙省巡抚之间达成默契,倒是叫蒙省按察使松了一口气:不然我夹在中间可太难办了!
    宝玉干脆利落地把政务交还,然后八月中旬的时候抽空急匆匆地回了一趟冰城。
    进了大门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又进二门,这才觉得有些冷清:嘿,小儿子呢?平时跑得最快一听说我回来就在门口当太阳花的小儿子呢?
    正院厢房里的芽哥儿捧着百家姓哭唧唧,倒是心有灵犀地想着:爹爹啊爹爹,你可什么时候回来啊!快来救救你可爱的儿子吧!
    黛玉听闻三月通传‘爷回来了’还楞了一下:表哥真的回来了?
    细细一数,宝玉都已经半年没着家了,也难怪整个将军府上下,方才前院的小单管事都激动得一蹦三尺高。
    黛玉原在做针线(顺便督促小儿子念书),一下子就扎了手,她嘶了一声,芽哥儿立即停下和三月打听:“我爹真的回来了……”转头去给娘亲呼呼。
    宝玉进门的时候,就是看到这么一副母慈子孝的画面,又看到一旁放着一摞已经裁好的衣裳(看尺寸和样式,是给自己准备的)和一本被翻得半旧的百家姓(不用猜,一定是玉儿给芽哥儿开蒙用的),顿时觉得十分愧疚:这一年多,是真的忙得没顾上府里。
    水做的黛玉*小泪包是一定要哭一会儿的,不过她听闻夫婿只能在府中过一夜之后,立马擦了眼泪,吩咐三月收拾自己原先准备好的各种滋补药材,又命四月去拟晚上的菜单,还叫五月把才收到的、还来不及给宝玉寄去的萌哥儿写的家书拿来。
    久别重逢的一家三口连带着萌哥儿的家书,一直说到了吃晚饭,晚饭时候,也不讲究什么时不言了,芽哥儿强调无数次自己对爹爹的思念之情,并且邀功——“我一直记着爹爹的吩咐,好好照顾娘亲的呢!”
    宝玉夸了小儿子几句,实则觉得有些遗憾,这两年,大儿子一个人在京城,自己又忙得缺失了小儿子的成长过程……全靠着黛玉一个人操持家中。
    思及此,宝玉转头歉意对妻子笑笑。
    这么多年夫妻了,哪里会不明白对方的意思?黛玉只是笑着眨了眨眼睛,表示自己一点都不辛苦。
    也许是因为白天被‘狠心’的娘亲折磨掉了太多的元气,再加上因为爹爹回来,小嘴嘚吧嘚说个不停,芽哥儿比平时睡得还要早一些。
    是夜,自当是小别胜新婚。
    次日,将军府的主人又策马离开了,这一趟北伐,他们的时间不多,必须在十月底之前把阿鲁台余孽给灭掉,不然寒流来袭,便再不是进攻的好时机。
    蒙省军中,对这场战争是报以了极大的信心,因为整个鞑靼都被打下来了,咱们大明想要收拾这些漏网之鱼简直是轻而易举。
    事实也确实如此,鞑靼大势已去,整合之后的蒙省军比原先的黑省北军人数更多,战斗意识更强(为了实打实能拿到手的牛羊),北边苦寒,到了秋天之后可以说是草木皆黄,根本没地方隐蔽、也根本不敢再用火攻。
    最后,宝玉带着大军围起了这些人,也不硬攻,天天就在外圈吃香的喝辣的,再叫人高喊投降不杀。
    一开始这些阿鲁台死忠是不信的——大明这回根本就不仁慈,杀了咱们好多人了。
    然后外圈又喊:罪魁祸首阿鲁台早就被抓起来了,杀你们这些从犯干什么?别拼死抵抗了,赶紧投降得了。早投降大家都好过个年!
    李勇又是不解了:“千户大人,为啥将军大人不让咱继续打下去了?”
    “将军大人这是心疼咱们呢,人家说,鱼死网破,这些人被逼急了,要是真不管不顾地放把火,咱们不也得够呛?就算不是放火,这些鞑靼人真的狠下心来突围,虽然肯定突围失败,咱们也得损了不少人手的!”李晨耐着性子悄声解释。
    李勇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你也是个百户了,我和你说,还是得识字看书,不然日后调动,你以为哥哥我能罩你一辈子的?”李晨有点儿恨铁不成钢。
    李勇不好意思地笑笑。
    当最后一波原本顽强抵抗大明军队的鞑靼人内乱,绑了阿鲁台儿子出来投降的好消息传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了。
    据说当天陛下在大朝会上大笑连连说了好几个‘好’字。
    又是三年述职期,恰逢如此大捷,大家伙儿都知道,陛下这是终于可以封赏黑省军了——前头赏的只是牛羊财物,而这下,才是结合三年一度的大考评,要挪杂号将军以上人的职位了。
    …………………………
    腊月初,萌哥儿就开始在心里暗暗算着日子:
    今日娘他们应该收拾行李了吧?
    今日爹爹应当启程了?
    呀,怎么昨夜下了那么大的雪?也不知道会不会耽搁爹爹他们的行程。
    现在他们是不是到了吉省了?
    这会儿爹爹他们应该入关了吧?
    【可惜我不能随意请假,不然便可以去城门口迎接爹爹他们了。】萌哥儿不无遗憾地想着。
    然而等到他算着日子,第二天该是爹娘他们入京的时间了,当天傍晚,初二公公传陛下口谕,给他放了一天假。
    萌哥儿发自肺腑地谢天恩,并且飞速收拾东西,一等下课告罪出宫去啦!
    剩下大皇子水旭伸着尔康手:【萌哥儿,你说等贾将军回来就带我去看滚滚和蛋蛋的喂,可别忘了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